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高门大户贵夫妻 >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34节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3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高门大户贵夫妻!

沈安侯自是允诺,等沈敬回过头来想找亲妈告状的时候已经失了先机,楚氏反而劝他:“你这几年太过浮躁了,便是学问上也少了钻研,又何谈再进一步?还是先做好你手头上的事儿,只要你足够优秀,自然会有升迁的日子。”

其实谁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呢?沈安侯也没义务偏要拉扯着沈敬给他好处让他升官发财的。要不是看在亲兄弟的份上,这么个背后说小话总想踩着自己往上爬的家伙,沈安侯早想办法把人捏死了。只再多的感情也是没有的,两人相安无事还好,要是沈敬敢指手画脚的,大老爷能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沈敬在福德堂碰了一鼻子灰,心中自是不忿,而他排解郁闷的法子便是找沈淞的麻烦。可怜沈大郎养了三四个月,身子才有些起色,被二老爷一番狂喷又煞白了脸色,只得重复起以前闭门苦读的日子。

要说沈淞心里一点儿抱怨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凭什么二老爷自己和大老爷较劲儿比不过,就逼着他出人头地压大房一头呢?且不说沈二郎根本没想过走读书这条路子,两人根本没什么可比性,就算他读书好文章好被举茂才了又如何?还不是同三叔一样等着候补,要是没有个大老爷这般在圣人跟前说的上话的,且有的是时候要蹉跎。

而他亲爹又干了什么呢?和同僚聚会的时候公然抱怨楚上将军偏心大房,这话传到楚怀耳朵里,自然更加不待见沈敬。事实上楚将军从来都没掩饰过自己对沈安侯的欣赏,偏爱他也是理所当然。唯有沈放死宅那几年,他为了帮扶沈家,只能捧着沈敬些,可沈安侯可以撑起门楣,甚至两家共赢时,他的选择自然又回到了大房。

不说他身为长辈,本就没义务在两个外甥之间一碗水端平,平宁楚家和将军府的庄子上这几年出了多少好东西?但凡有沈安侯花用的,就从来没落下过沈敬一家子。沈攸得的东西少些还知道感恩戴德,每次在楚怀面前毕恭毕敬的表示感激之情呢,沈敬和沈淞可是三年前就拿着白玉纸读书习字,不知道羡煞了国子监里多少人,可能听见二老爷的一句好话儿?

没有什么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只想着索取的人总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楚怀的心胸虽然宽广,但也没圣父到听了一耳朵自己的坏话还上赶着对沈敬好。沈安侯就更加,他可不是和沈敬手足情深的原装货沈放,对待沈家上下都是从路人的角度慢慢熟悉起来的,谁真心便和谁好,谁找麻烦便掐回去。

沈敬可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他只认为舅舅凉薄大哥敌视,连儿女都是不省心的。在他的认知中,沈淞读了这么多年书全无精益都是他不刻苦不专心,沈清漪更是进了蜀王府便没了声响儿,完全辜负了他的一腔期望。

如今连母亲都不帮着他,让他的一身才华满腔抱负全无处施展,二老爷心中愤恨,只能借酒消愁,却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第二天差点没因宿醉而误了点卯。

沈安侯可没空管沈敬的一腔悲切,他去年交代平宁楚家的除了山茶油一项外,可还有制糖的法子呢。楚家也是极舍得下功夫的,今年入秋的时候居然意外在闵州和琼州的交界之地找到了大片的野生甘蔗。要知道那边可算得上是蛮荒之地了,除了当地居民就是被流放过去的犯人,又是瘴气又是酷热的,别说世家子,便是流民都少有往那儿跑的。

东西找着了就好办。沈安侯让楚家人准备好来年带着种苗到江州去种植,毕竟这地方也算是经营出模样儿了。而他青州庄子上的管事史明也带着庄户们插了一手,只他们是拿着沈安侯的书信去了秀川郡找郡守陈大人和山民头子冉越谈合作。

于是等山茶油的采收压榨基本完工,各处供货也都顺利运出去,新出炉的银青光禄大夫楚峋楚大人还没歇口气儿,又得忙碌起甘蔗的事儿来。他口里叫着累,心里却是开心的,沈安侯便告诉他,这就叫痛快——痛并快乐着。

野生甘蔗被楚家雇佣的劳动大军们收割,留下上头的种苗来年栽种,剩下的长杆儿被清洗干净用来制糖。后世的蔗糖有红糖白糖冰糖三种,其实主要成分的差距不大,只是工艺上一步步提纯而已。不过林菁却想要一些土红糖,楚家对沈家的事儿向来是有求必应,干脆每种都做了一些。

土红糖其实不是单纯的蔗糖,里头还含有果糖、还原糖、葡萄糖、糖蜜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民间俗称的红糖水补血其实就是说的这种。它是直接将甘蔗汁水经粗滤布过滤后,倒入大煮糖锅加热,去除上层泡沫并沉淀后熬制的。

沉淀后的甘蔗汁水放入锅内熬煮两个时辰,慢慢变成金黄色的糖浆。翻着气泡的糖浆被倒进铺上竹席的平台上,糖浆一边冷却,熬糖的工匠一边用木锤使劲地滚压,把糖汁铺均匀,等它凝固后,便成了色泽黄白的土红糖块儿,可以用刀子切成小块儿便于放置。

而红糖和土红糖的不同在于里头蔗糖的浓度更高的多,而其他物质基本被除去。甘蔗汁在滤去杂质后需要加入适量的石灰水,再通过重复过滤,所得到的滤液就是蔗糖的水溶液了。沈安侯还教了他们用白醋淋小苏打的法子得到二氧化碳将过量的氢氧化钙变为碳酸钙沉淀掉,却惊的楚家人和工匠们直以为这是什么道家术法,生怕自己泄露天机,让沈安侯无语至极。

之后的步骤便与土红糖的做法一样儿了,通过蒸发、浓缩、冷却,得到比土红糖更甜、纯度更高的红糖。若是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的骨炭或活性炭,将红糖水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过滤、加热、浓缩、冷却滤液,一种白色晶体——白糖就出现了。而冰糖则是以白糖重复之前的步骤,再来一次加水溶解、除杂、清汁、蒸发、浓缩和结晶。虽然工艺一项比一项复杂,但随着糖品的纯度变高,味道也越发纯正。

白糖和冰糖色泽美观,完全可以当做奢侈品来售卖,让楚峋十分欢喜。而林菁也得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土红糖,只可惜她如今怀着身孕不好多用。倒是沈玫十分适合吃些红糖烹制的食物,生生被林菁养的面色红润胖了一小圈儿,让楚氏称赞不已。

楚家今年出的糖不多,更多的是用这些野生的甘蔗试一试熬制的法子看是否可行。得到的各色糖品也没出售,全部当做年礼赠送给各家了。沈家自然是拿了个大份儿,再次惹的京中各世家眼红不已,纷纷扒拉起自家闺女儿子,看有没有合适的能拿来和楚家联姻,也能分些好处得个新鲜,一时间倒让楚家的未婚儿女们变得炽手可热起来。

楚岷和楚怀哭笑不得,沈安侯哪里只是楚家外甥这么简单,这些年楚家折腾出来的东西哪样不是他的主意?不说这些成品货物,便是得的利润,他也是有三成分红白拿的。

就这样楚家人还觉得这是占了他便宜了,只恨不得加倍的对他好。而沈安侯要这么多钱财也没用啊,只能扩大庄子到处买人买地。史明被他支使着从南到北的跑了好几圈,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无论是青州还是秀川郡,沈大老爷的地盘都越来越大,人和事儿也越来越多,他老胳膊老腿的都要散架了。

于是另一个长随柳湘也遭了秧,被扔到了秀川郡去顶班,让史明专心负责青州的庄子。好在他之前散出去的镖师们已经在这两处并往来京城的路上走熟悉了,无论是信息沟通还是协同调度都变得十分轻松高效,沈安侯也能透过他们遥控管理两个地方。

第74章 过年(一)

时间在忙碌中走的飞快,一转眼又到了年底。沈玫虽说基本上已经和秦家决裂, 但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 过了腊八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林菁却是多有不舍,这段时间里她和沈玫相处的越发投契,就更不想她让这般单纯活泼的人收敛了性子过那样小心翼翼的生活, 生生将自己变成个刺猬。

沈玫又哪里想回秦家呢?但规矩向来如此, 遮羞布还不能丢。楚氏虽然心疼女儿, 但秦江亲自上门来接人的时候还是爽快的答应下来。过了腊月十五, 沈玫不能再拖了,终究是带着一双儿女和秦江离开了沈家。

林菁为此还背着人偷偷哭了一回,吓的沈安侯魂都飞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听到林菁解释后才松一口气,劝慰她道:“沈玫要是真留在这里过年才不好呢,原本占着道义上的制高点也要变得理亏了。还不如等过了正月十五,我再去接她回来,一共不过个把月的时间, 有我陪着你还不够吗?”

终于被安抚住的大夫人这才收了泪水, 抽抽噎噎的要沈安侯保证说到做到,不能敷衍自己。沈大老爷哭笑不得的赌咒发誓才让她开心起来, 回过神来的林菁也有些不好意思:“我最近是不是情绪波动有些太大了?”

什么都懂的沈大教官给她宽心:“这都是正常的吧,我以前还看书上说孕妇脾气古怪胃口刁钻十分不好伺候呢,你不过是多愁善感了些,这又不是坏事儿。”

结果沈大老爷就乌鸦嘴了,哭过这场没几天, 林菁就开始犯恶心,胃口也越来越差。好在她精神还不错,看楚氏着急上火便与她开玩笑:“之前有小姑当个开心果儿,我自然是吃什么都香,偏你们着急上赶着的把人给轰走了,我可不就受不住了?”

楚氏听的好气又好笑,沈安侯就真急得不行,满京城的找蜜饯果干给林菁试着能不能开胃止吐的。这般过了十来天,总算是好转了一些,不过还是闻不得油烟味儿,只能吃些清淡的。

范氏看林菁这样子便想在家务上插一脚,便是拿不到管家权,从中捞几个好处也是使得的。今年沈府的果蔬铺子可还开着呢,那真能算是日进斗金的。要是能接管个几天,无论是拿着东西送人讨巧儿还是从缝隙中扣些银钱来,都能让二房好好赚上一把。

然而她如意算盘还没打响,小程氏便带着白薇抬着账本儿去了楚氏的福德堂。小姑娘如今做事儿像模像样的,大大方方和老太太行礼问好后说明来意:“幼娘平日里管家盘账还算应付的来,可这年尾合账并各家年礼往来还是拿捏不准。如今母亲身子不爽利,我也不忍多打扰她,只能辛苦老太太给我把把关,花费些时间教我了。”

楚氏自然是满口子应了。反正半日闲和女学早已关门放假,便是慈淑所和女儿街也在收拾着准备过年,没多少事儿要劳烦到她头上来。她这一年忙过一年的就怕突然闲下来,小程氏这会儿来的正好,可不是能让她拿家务事打发时间。

因会所和女学的财务都是用的简体数字和四柱清册,慈淑所的姑娘们更是全都学了简体字,楚氏看家中的账目一点儿都不费劲。小程氏也是个细致的,把条条款款都做成表格,看起来清晰明了。楚氏翻了翻就知道没什么问题,于是手把手教她后头怎么处理。

年礼的讲究多,虽然有迹可循,但也有不少增减的对方。而这又牵扯到家中爷们的交际往来,与什么人关系好了便加重几分以示亲厚,与哪家关系淡了便用些华而不实的大件儿稍作敷衍。小程氏听的津津有味,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崇拜的看楚氏:“您知道的可真多,这些都是谁告诉您的啊?”

楚氏便笑:“你还小呢,憨吃憨玩的,能算清楚家里的账册子已经是不错了。你且想想我和你家太太平日里交际的是哪些人?可不就是礼账上这些人家的夫人太太小姐们么?只要愿意听愿意想,哪家和咱们家好,哪家在找咱们家的麻烦,呢都是一目了然的。”

小程氏便赧然,她也和女学的姑娘们一块儿玩过,却从来没考虑过她们各家背后和自家的关系如何,只想着一起说笑玩耍了。

楚氏看出她的想法,轻轻弹了弹她的额头:“你才多大呢,能帮着你太太算账管家已经很能干了,家里大人都在,哪里就需要你这般操心了?这些事儿大可以等十年后慢慢学起来。”

小程氏笑着点头,对于老太太教导的东西却更加上心了。她倒不是贪恋管家的权利,而是心知肚明自家太太并不喜欢做这些事情,若是她可以更周全些,能干些,不让林菁省心了么?

范氏看着福德堂里一大一小有商有量的,心里不知道有多气,直念着小程氏心机深沉,老太太也是越发偏心大房,完全不给二房丁点儿好处。沈敬还没从沈攸补缺的事儿缓过来呢,听的也是同仇敌忾,二房一家子都陷入了低气压,别说沈淞和孔氏越发沉默,便是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沈湛都本能的安分了几天。

打点好了亲戚朋友,剩下的就是自家过年的安排了。因林菁受不得劳累,沈大老爷干脆撸着袖子亲自操持。他可不像小程氏这般战战兢兢的,根本不管往年惯例如何,全按照自己心意置办,又是张灯结彩又是舞龙舞狮,将原本肃穆的节日生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老太太看着觉得热闹,也不禁止他脑洞大开的折腾,还在一旁出谋划策,让沈家新年的气氛愈发热烈。就这样他还不满足,决定团圆饭大家一块儿吃火锅,还拉上了楚怀一家子。

楚将军不知道是不是平时被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闹惯了,居然也由着他胡来,真在大年赶早儿就带着一家人来了沈家。两家人也没什么需要客套的,一人一碗热热的水饺下肚,脱了外衣在福德堂东次间的炕桌上牌九麻将的就玩开了。

这天便是沈敬都没说出什么败兴致的话来,甩着纸牌和沈安侯一头对战楚怀沈攸两个,老太太和洛氏也各自带着儿媳妇在麻将桌上一决高下。楚大郎并沈淞沈汀看了一会儿便跑去耳房打台球,三夫人卢氏看孔氏有些无措,便拉着小程氏,三人玩起了跳棋,林菁在一旁观战。

孩子们也不用多管,统统往玩具房里一丢,几个靠谱的婆子丫环照应着就行。沈淑窈前段时间和秦家的小哥哥小姐姐玩的挺好,一点儿不在乎有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楚家小哥儿又自持年长,对两个小的多有谦让。唯有沈湛被范氏惯的有些霸道,可惜武力值比不过堂姐,被沈淑窈暴力镇压了两回便老实了,再不敢霸占的玩具不让别人碰,三个人倒是玩的十分和气。

正餐在夜里,中午便不用做的太复杂,只让厨房随意搭配着荤素便好。沈家的三位大厨可是一直有竞争关系的,又有林菁和沈安侯不断推陈出新,手艺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洛氏算是沈家的常客,表现的还算淡定,她家儿子儿媳妇并小孙子便有些丢人了,虽然礼仪形象还勉强维系着,但吃饭的速度绝对比平时快出了两倍去。

郑氏吃到七八分饱了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大约是失态了,有些忐忑的看了楚家大郎一眼,偷偷吐了吐舌头。楚家大郎却没明白她的意思,还在一旁着急:“你是不是吃太快烫着了?多大的人了还没儿子稳重呢。”

郑氏被他一番话说的连都红了,勾着脖子恨不得躲到桌子底下去。林菁本是有些看不惯郑氏,觉得她挺作的。如今看她这般率真甚至有些孩子气的举动,却对她有了几分改观。

其实今儿在一块儿玩了半天,她就发现郑氏没什么坏心眼儿,虽有些小家子气没主见,至少心思不是歪的,这一点从楚家小哥儿的教养也能看出来。

不过对于洛氏这样爽朗的人来说,摊上这么个柔弱又少女心、绵软性子还爱委屈的儿媳妇也是挺遭罪的,憋屈着又没法和她发脾气,平日里只能眼不见为净。她倒是宁愿郑氏调皮些,最好是跟着林菁学一学,遇上什么事儿都不慌,也不心思重的胡思乱想。

有了这么个小插曲,大家也抛开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起来。里头又数沈汀和小程氏闹的最欢,一会儿互相拆台辩驳,一会儿又联手和楚大郎争论,尤其是小程氏得空就往浮云间的藏书室里钻,算得上是博闻强识,好几回都说的楚大郎哑口无言。

郑氏便抿着嘴在一边笑看楚大郎吃瘪,还小声与自家儿子咬耳朵:“你以后可要好好念书,不能骄傲自满,看看哥哥姐姐们可厉害?连你父亲都说不过他们呢。”

小家伙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家里最厉害的是祖父祖母,其次就是父亲,而哥哥姐姐加起来比父亲更厉害,那自己要像他们一样,岂不是得和祖父差不多?

这可真是任重而道远。楚小哥儿皱着眉头看自家谈笑风生的祖父,自己长大了真能和他一样厉害吗?

没人知道小孩子的心思已经转了多少道弯儿,桌上的残羹冷炙被撤了下去,大家漱了口喝着茶,消消食准备继续战斗。林菁和孩子们却是要午休的,自有丫环伺候着他们到各自的院子去。

等林菁醒来时,天色已经变得有些昏暗了。扶着白蕤的手慢悠悠走到福德堂,偏厅里已经准备好了黄铜大锅并各色肉片丸子蔬菜。东次间里的各位还玩的兴致正浓,便是楚将军都收敛了高深莫测淡定平和的世家子包袱,和沈安侯他们几个肆意笑闹。楚氏看到林菁过来急忙招手:“你来我身边坐着给我支支招,等我赢了你舅妈的钱,晚上就包个大红包给你压岁。”

林菁自是笑嘻嘻的依言坐下,她向来会算牌,还真帮着楚氏赢了一局。洛氏便看不惯老太太得意的样子:“阿姊这是仗着儿媳妇多,三个欺负我们两个呢,这般我可要委屈了。”

楚氏才不惯她:“我就是儿媳妇多啊,不仅有儿媳妇,我还有孙媳妇呢,谁让你自己不多生几个呢?”

第75章 过年(二)(二更)

众人一直玩到天色转黑,福德堂的丫环红笺打起门帘子进来请大伙儿去用膳。她的名字本是红娟, 林菁嫁进来时便在福德堂里伺候, 后来楚府做了纸张生意,老太太便给她把娟字改成了笺,另有一个丫头玉笔是和她一块儿的。

红笺长的高挑漂亮, 未语人先笑, 声音清脆如铃:“今儿大老爷让厨房的人准备的菜色可丰富了, 婢子们可开了眼界。这会儿偏厅已经准备好了, 各位主子玩了许久,不如先歇歇手,去用过膳再来?”

洛氏率先把牌一推,站起来道:“可不是,我这会儿也饿了,咱们赶紧用膳去。”

楚氏气不过:“眼见着我都听牌了,就等着你点炮呢,且打完这局再说。”

洛氏自是不愿意, 老太太便说她耍赖, 两个加起来有一百岁的人闹腾的像七八岁的孩子。郑氏大约是从不知道自家脾气泼辣精明干练的婆婆还有如此幼稚的一面,一时都吓得呆住了。回过神来正想上前“劝架”, 却被林菁悄悄拉着在一旁吃瓜看戏:“让她们吵去吧,等会儿就消停了。”

郑氏用敬仰的眼神看林菁:“你真不怕她们吵出火气来啊?”

林菁就笑了:“她们见面少有不拌嘴的,民间不是有句话叫打是亲骂是爱么?还有个词儿叫欢喜冤家呢,说的就是他们这样的。”

郑氏似懂非懂的点头,完全不知道林菁全在胡说八道。楚怀看媳妇儿捏着嗓子和自家堂姐你来我往的耍小脾气也不阻挠, 他心里可明白,这是在亲近的人跟前才会这般放肆。

果然如林菁所料,两人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词儿,说了几轮自己也觉得没意思,各自头一扭“哼”了一声作罢,完全是幼稚园小朋友说“我不和你玩了”的模样。

楚怀这才忍着笑过来打圆场:“阿姊和夫人莫要斗气,不然气都气饱了,这好吃的可就要便宜别人了。咱们还是快快入席去,吃饱了再回来慢慢算账可好?”

两位夫人这才踩着台阶下了,在众人的簇拥下去了偏厅。楚大郎他们和三个孩子早就到了,正闻着香味儿流口水。

沈安侯得意的介绍:“今年总算是把鸳鸯锅弄出来了,一边儿清汤一边儿红汤,咱们男女各一桌便好。清汤的汤底是山珍红枣的,红汤里头是羊蝎子,爱吃什么菜的只管自己加。”

另有丫头端了酒来,粉色的桃花酿,鲜红的杨梅酒,暗红的葡萄酒,澄清透明的水玉醉,还有改良版的沙洲黄——其实就是江州特产的红曲并大米酿成的黄酒。各色酒水任君选择,要是不怕死的还可以混在一块儿尝尝。楚怀酒量不好,却是好酒之人,听说还能混着喝便蠢蠢欲动。沈安侯一看赶忙劝住了:“您今儿还要不要守岁啦?小心明儿醒了酒被舅妈抽。”

他又指着几个年轻人:“没满二十岁的只能喝葡萄酒,大郎可以试试沙洲黄,你酒量比你爹还差,杨梅酒和水玉醉还是算了吧。”

桃花酿的主要功效是美容养颜,一般是女士们的首选,如洛氏和楚氏这般酒量不错的都让婢女给自己斟了一小杯。卢氏范氏劝着郑氏一块儿用些葡萄酒,郑氏没一会儿便动摇了,还拉上了同样有些不知所措的孔氏一块儿。

林菁和孩子们不能沾酒水,但也有牛奶和豆浆可以选。洛氏羡慕的看楚氏:“你们家就是这般讲究,吃个饭都能整出恁多花样来。”

老太太在熟人面前可不讲什么谦虚,得意洋洋道:“这都是我儿子儿媳妇儿孝敬的。他们不也挺孝顺你么?但凡是我家有的东西,也不会缺了你的一份。”

洛氏还是觉得羡慕:“有没有是一回事儿,会不会来事儿张罗着又是一回事儿。若是要我自己亲自去吩咐着做来伺候别人,还不如随便应付两口呢。”

这话说的郑氏有些下不来台,林菁赶紧转移话题:“所以人都说儿媳妇是别人家的好呢,母亲还嫌我闹腾麻烦多,她看的头疼呢。”

楚氏也接话:“可不是么,见天儿的想一出是一出,还不知道是该她听我的还是我听她的呢,我家的厨子都快被他们两口子逼疯了。要我说啊,还是阿郑这般乖巧文静的好,有个女孩儿样子。哪像我家这破落户,专会给我找麻烦。”

洛氏便是不喜欢郑氏,也不会在这时候下她的面子,赶紧拉着儿媳妇的手笑道:“可看看可看看,我还能说你一句不好?她们婆媳俩可喜欢你呢。你得空了尽管来找她们玩,把你嫂子这些个手段都学来,看你姑姑还能怎么炫耀。”

郑氏虽然脾气有些古怪,但也不是傻的,抿着嘴笑着应承:“那可说定啦,嫂嫂可别嫌弃我笨手笨脚的什么都不会。”

楚氏便道:“你哪里是不会,还不是你婆婆太能干,让你没有用武之地。我家却是正好相反,一个比一个懒些,我让你嫂嫂管着家事,她就能让自己儿媳妇儿顶缸。你要是来了才好,正好给我治治她这懒毛病。”

林菁故作伤心:“您往日里可是直夸我聪慧的,如今当着心头好的面儿便拆我的台,这般偏心眼儿我可要不依了。”

洛氏听了也觉得好笑:“得了,咱们也别在这里互相吹捧了,阿林是个好的,我家阿郑也不错,都是好孩子。”她端起酒杯:“祝酒的词儿我便省了,一块儿喝一口,大伙儿赶紧吃菜。”

楚氏一边小口抿了桃花酿,一边嘀咕:“你倒是比我更像主人家了。”洛氏只装作没听到,端了刨的极薄的小羊羔肉卷儿往锅里丢。老太太也爱吃这个,直叫她:“你给我留点儿。”

林菁看的好笑,让听琴再端一盘子来:“后头还有呢,舅妈爱吃辣的,您肠胃比她弱些,还是用清汤涮吧。”

三个孩子倒是比老太太还安生些。楚家小哥儿四周岁,已经可以跟着大人吃饭菜了,且他胃口也好,清汤涮的羊肉牛肉和蔬菜豆腐都能自个儿拿个小勺子大口的往嘴里塞。沈淑窈也有两岁多了,只小手儿还不太稳,要奶妈端着碗喂她。刚满一岁半的深湛倒是娇气些,想和哥哥姐姐们吃一样的,可惜范氏不让,只给了他小半碗高汤煮的面条,好在味道也同样鲜美,小家伙吃了两口便不再哼唧。

林菁倒是觉得一岁多的小孩子完全可以吃一些软烂的蔬菜和肉类,若是换一个人,只怕她还要提醒两句。不过范氏和二房——她想了想,还是决定懒得管了。小程氏看她有些发呆,还以为她是惦记着肚子里的宝宝,给她涮了不少肉片和蔬菜,在碗里堆成一小堆:“母亲可要多吃点儿,小弟弟才能长的好呢。”

卢氏看她们俩便觉得有趣:“这才是传承呢,大嫂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顾着母亲,幼娘看的多了,可不也紧着大嫂照顾?只不知道我以后有没有这般福气,也能生个儿子,娶个好儿媳妇进门,和母亲大嫂一般享享福。”

沈攸比沈敬小了十岁,卢氏又比沈攸小了四五岁,她虽比林菁早一年嫁进来,年纪却小不少,和郑氏差不多大。他们两口子不急着要孩子,楚氏也并不催促,更不会提出让沈攸纳妾之类的话来。不过看着三个孩子可爱的模样,卢氏还是忍不住眼热,有个孩子似乎也挺有趣的。

小程氏听的微微垂头表示害羞,郑氏和范氏则是笑着给自家婆婆夹菜,口里笑道:“我们都要被小辈儿给比下去了,母亲可千万别恼,我们定好生向嫂嫂学习。”

连郑氏都学着笑闹起来,唯有孔氏还有些拘束。孔家重规矩,年节的宴席上更是讲究礼仪,她可从没这般肆意过。可看着桌上的女子一个个随意说笑打趣,她也不觉得这是失礼,反而显露出些许洒脱自在的风度来。她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哪里就那么少年老成?被大家带着一块儿说话喝酒抢菜吃,没一会儿就丢了束缚,愈发放得开了。

女眷这边其乐融融,爷们儿那边就更是热火朝天了。楚怀吃了没两口就开始和沈安侯拼酒,沈敬沈攸在一旁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恨不得他俩一块儿醉倒。沈大老爷闷头喝了几杯,回过神来赶紧喊停,可不能便宜了这两个偷奸耍滑的。于是局面瞬间掉了个个儿,大老爷联合楚家父子俩灌得自家倒霉弟弟连声告饶。沈淞和沈汀便在一旁小口喝着葡萄酒看热闹,不时为自家老爹摇旗呐喊。

夫人们听着那头的叫嚣声直摇头,洛氏看自家夫婿和儿子更是不顺眼:“哪里还有点儿世家风仪,一个个的都快变成醉鬼了。”

林菁也出声提醒沈安侯:“你也少喝点儿,不是说好要亲自舞狮子的么,可别站不稳变成了打醉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