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高门大户贵夫妻 >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23节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2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高门大户贵夫妻!

孝廉公的住处并不在城内,而是城郊一处庄子上。他有一妻一妾,两子一女,家里的白幡还未撤去,时不时能听见啼哭声。

得知衙差来意,听说凶手另有其人,他们的表现各有不同。两个儿子并他女儿都显得有些气愤,而夫人是死了心般仍旧一脸麻木毫无触动。那妾室却显出了几分慌乱。

难道是小老婆爬墙被发现,逼急了干脆和奸夫联手杀了老头?沈安侯觉得这也不是没可能,出了门便交代衙差躲藏起来暗中观察这妾室的动向。

到了傍晚,那妾室果然急急忙忙的从后门出来,找到了小厮的住处。看到小厮没在,她显得越发不安,被衙差逮了个正着,直接把人拖到了讯问房。

没多逼问几句,这妾室就将事情抖落了个一干二净,原来孝廉公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在房事上不仅男女不忌,还有一些怪癖。她和小厮算是同病相怜,都被孝廉公折腾的不轻,可惜身家性命被这位老爷握在手里,根本反抗无门。

她听说了凶手并非山民,立时便想到了郑五。盖因当日出现在案发地的除了凶手和孝廉公外也只有他一人,如若他是故意说谎,岂不是很有可能他自己就是凶手?

这般猜测倒是和沈安侯他们想的差不多,可郑五就是不开口,再如何询问便只说凶手并非是自己。陈太守觉得这是他负隅顽抗,想要直接定罪,却被沈安侯阻止了:“之前咱们可上过他一次当了,若是这次他又是故意的呢?岂不是坏了大人的一世英名。”

想到之前被他拙劣的假证词给骗了的事儿,陈太守摸了摸鼻子,觉得沈侯爷所言有理:“却不知您准备如何追查下去?”

“可否让我亲自审问郑五一回?”沈侯爷谦逊的问道:“我总觉得他在有意隐瞒什么。”

陈太守自然是同意的,于是沈侯爷坐到了讯问房,认真打量郑五:“我看你气质不凡,不像是个小厮,反而像个读书人。不知你可念过书?”

郑五的眼皮子挑了挑,仍旧是不说话。沈安侯也不在意,自顾自的闲话:“念书的时候是最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的。我看你是个挺周正的人,应该也有不少好友吧。说起来你怎么就变成小厮了呢?难道是家道中落不得已而为之?”

郑五听到前一半时脸上露出了一丝惆怅,到后头却不屑一顾的撇了撇嘴。沈安侯心里就有了点儿数了:“我念书那阵子也有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结果没想到我爹过世,我回家守孝三年,他竟是碰上意外去了。最可恨的是后来我才知道,那并不是意外,而是有人故意布局。只可惜我实力不够,没法为他报仇,最后只能自我放荡,寄情山水,只希望我那好友在天之灵,也能和我一同看这山川美景,忘记那些不堪回忆的过往。”

这下郑五的表情再也端不住了,他嘶哑着嗓音问:“你为何不能替他报仇呢?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因为我说的那仇家就是当今圣人,而我一点都不舍得让自己去剐一剐啊。沈安侯摇了摇头:“你的好友是什么人?和这位道貌岸然的孝廉公又有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当然是不共戴天之仇。”郑五表情狰狞:“你以为这孝廉公是个真有才学的?他或许是读了几本书,可要说德行,简直比禽兽还不如。”

于是沈安侯就听到了一个坏人如何侵吞自己好友托付给他的家产、害死人家孤儿寡母的故事。郑五咬牙切齿道:“郑大娘本来只是伤寒,却被他活生生拖到病逝。他昧下了郑家的银钱给自己买田产走关节当上孝廉不说,还硬逼着郑林当他的书童。”他怒目圆睁的看沈安侯:“你是个当大官的,应该知道这书童是干什么用的吧。我那好友明明是个文采风流之人,竟是被他逼的……就这么去了。”

“你为了寻找好友,一路追到秀川郡,却发现郑家郎君已经离世。你看出孝廉公有不妥,为了探查真相故意化名郑五卖身进了他家中当小厮,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沈安侯低声道:“这般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正是因为我已经付出了诸多代价,才不能让他再活着了。”郑五摇头笑道:“本以为我做的天衣无缝,没想到居然有诸多破绽,被大人你看的一清二楚。”

“我不过是多想了几个问题罢了,没什么值得称赞的。”沈安侯看着他,突然有些纠结:“其实我也很想让事情就这么定了,可是事实就是事实,所以我还要问你一个问题,你那位好友郑林,如今到底在哪里?”

郑五的表情愣了一秒,才若无其事道:“我不是说过了么?郑林早就死了。”

“可能只是重伤,但是应该没死。而且杀人的并不是你,而是他。”沈安侯指着他的胳膊道:“可能你并不知晓,自己划伤了自己和别人划伤自己的刀口走向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拿着刀子伤了你再杀死孝廉公的人,根本不是你。”

“都说谎言的最高境界是九真一假,你与我说的这些正是如此。若不是有这个破绽在,我差一点就信了。我相信除了郑林身死这件事外,你之前所言的往事都是事实。”

“你既然不信,就自己去查吧。”郑五又恢复到闭口不言油盐不进的样子。沈安侯便点点头:“其实这并不难找。他没有身份,没有钱财,还受过很重的伤,却不惹人注意——除了乞丐,哪里还有更符合的目标呢?”

郑五猛然抬头,沈安侯笑着点了点他:“我说对了。”

他起身吩咐衙差:“你们赶紧去问一问附近的团头,郑五最近有没有特别接济或打赏过哪个乞丐的,那人一定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

第48章 真相大白(下)(二更)

有了线索,抓到人就只是时间问题了。第二天一早, 衙差们就从破庙里将郑林找了出来, 带到了讯问房与郑五对峙。

看事情已经是无力回天,郑五也不再隐瞒,将事情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原来他通过孝廉公的妾室打听到郑家的往事, 便想着找机会给好友报仇。正当他准备布局的时候, 发现有一个乞丐对孝廉公十分关注, 他试探之下才发现当初好友竟然侥幸未死,

只是郑林受了重伤,之后又因身体虚弱而病了许久,勉强保住了一条命,但光靠他破败的身体却根本没法对孝廉公造成威胁,只能在一旁盯紧仇人伺机而动。

既然好友想要亲自结果了这厮的性命,郑五自然是全力配合。先是郑林偷了张屠户的切肉刀作为凶器,接着便是定好日子,由郑五将孝廉公引到作案的地方来。

郑五为了让好友完成心愿, 不惜装出听话乖觉的样子被他侵害, 得到他的信任。这天白天,他特意引着孝廉公出门, 而在酒楼里遇上山民并捡到狼牙串子完全是意外之喜。等到了夜里,他便悄悄告诉孝廉公,回程时他看到有人在某个偏僻之地埋了东西,似乎是金银财物,引着孝廉公摸黑出了家门, 走上那条不归路。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郑林举着刀子就冲了过来。可惜他身子弱,孝廉公也不是等闲之辈,没两下差点落了下风。郑五赶紧出手帮忙拦着孝廉公,让郑林可以趁机刺杀,他手上的伤口也是在三人扭打的时候造成的。

之后便是嫁祸和报官,可惜被沈安侯轻易看破,连郑林的事儿也被连根挖起了。虽然破了案子,沈安侯的心情却不怎么好,说起来这两人都是受害者,却因滥用私刑,说不得还是要被判个秋后处斩。

陈太守自是十分感激沈安侯。若不是有他让真相大白,只怕不仅放走了真凶,还要引起山民的愤怒,到时候秀川郡可就难保安宁了。

沈大老爷虽是意兴阑珊,倒也没失了风度礼仪,和陈太守好一番辞别之后才带着人离开,只拐了个圈子又回到了秀山脚下。这次可没人拦着他了,冉启听闻他回来的消息更是一溜烟的从山头跑下来接驾:“您可真是这个!”他比了个大拇指:“我都听说啦,您把那陈太守好一通训斥,然后带着人就查到了真凶,让我们山民兄弟直接无罪释放。”

“这乱七八糟的都是谁说的啊。”沈安侯哭笑不得:“陈太守虽然不怎么会破案,但人还是不错的,我在郡中也是与他商量着办案的,哪里来的训斥啊。”

“咦?是这样吗?可咱们兄弟们说,衙差就这么告诉他们的。”冉启搔了搔头也不纠结:“不管怎么说,这次都多亏了您,我们的兄弟才能平安回来。以后像头人说的,您就是我们山寨的大恩人,十万大山都听您的号令。”

说的跟个山大王似的。不过想想冉越还真是个山大王。沈安侯笑道:“行了,你也别在这儿和我贫了,你家头领现在何处?我还有事儿和他商量呢。”

“头人就在寨子里头呢,说不定现在都下山来迎您了。”冉启正说着,就看到前边山道上有一行人匆匆过来,可不就是冉越带着他两个儿子冉风冉云来迎接沈安侯么?

又是一番见礼不提,两个半大孩子在沈安侯面前还有几分拘束,却也掩不住他们的得意:“师傅您教给我们的拳法可真有用,如今寨子里的将军都只能和我们打平手呢。”

“既然这样,我便交给你们一个任务。”沈安侯也想起来之前冉启的请求了:“你们俩选拔寨子里忠诚又聪明的人,和你们一起学这拳法,以后就是十万大山最好的守护者。你们可有信心带出和你们一样强的族人队伍来?”

冉风冉云大声应诺,像是两只气势汹汹的小老虎。冉越反而有些担忧:“我听说中原人都很讲究师门传承,你这些拳法教给我们真的没问题吗?不会被你的师傅怪罪吗?”

原来冉越担心的是这个。沈安侯哭笑不得之余也越发觉得他是个值得深交的好人,便解释道:“这些拳法本就是我自己的,上头可没什么师傅。我说你们能学,你们自然就能学。”

冉越大喜过望,连连作揖:“如此大恩我竟是无以为报。”

沈安侯一把托住他:“我们如今可是兄弟了,何来这么多俗礼。你再这般下去,我以后可不敢再来你十万大山了。”

冉越笑的合不拢嘴,不管沈大老爷说什么都是好好好,看的沈安侯十分无语:“你这般便是被我卖了都要为我数钱你信不信?”

“咱们可是兄弟,你如何会卖我?”冉越回答的超级溜:“你只会给我好处,我听你的准没错。”

说的自己像散财童子一样。沈安侯摸了摸鼻子,想了想自己这一路,不是给楚大表哥送方子点子就是给冉越大兄弟送拳法,似乎自己比散财童子还是更厉害了点。

到了寨子里,酒菜早已准备就绪。沈大老爷继续吃饭喝酒扯淡,连楚家这种几百年的老牌世家都能被他哄的一愣一愣的,何况是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山民。

不过一顿饭功夫,他就成了所有人眼中最厉害最能耐的人了,冉越更是再三邀请他留下来,甚至放话说要将寨主的位置让给他,自己只做个前锋将军。

沈侯爷哭笑不得:“你就消停吧。我留在这儿算个什么事?你不怕我还怕呢,谁知道圣人老爷会不会觉得我是想谋反,派兵过来收缴啊。咱们别闹腾了行不?”

喝高了的冉越豪情满怀:“他敢来咱们就把他打回去。圣人老爷怎么啦?谁敢和你过不去,我就灭了谁。”

好好好你是大佬你说了算。沈安侯没法和他讲道理,只能用水酒把他彻底灌醉。耳边总算是变得清净了,喝的也有些高的沈大老爷咂咂嘴,还是自己家的蒸馏酒有味道。

第二天大家清醒过来,冉越便陪着他在山上转悠,将各处门户和守备都报给他听。沈安侯想了想,给他改动了几处,让冉越看的眼睛都亮了:“这样甚好,可比我之前的安排更周密些。”

两人又说到兵刃上,这个沈老爷就没办法了:“打造兵器这个太复杂了,得要好的铁矿,学会炼铁炼钢,再进行反复捶打和成型。我看你们这个地方还是弓箭更好用一些,材料易得制作简单,只是如果碰到近身遭遇战就麻烦了。”

冉越也是这么觉得:“若只是防着外头还罢了,如果被人闯进来,我们赤手空拳的实在是太吃亏。只山下的汉人也不愿意给我们打造兵器,最多只能买些农具之类。”

“那可怎么办呢?”沈安侯也是被难住了,摸着鼻子思考:“从采矿到冶炼到锻造的法子我觉得你们一时半会的也吃不透,要不这样吧。”他问冉越:“光是铁块你们能弄到不?我可以教你们一种炒钢法,能把生铁块变成熟铁甚至是钢,那个就很适合打造成兵器了。”

这个原本是要教给楚家的,可惜楚大表哥不愿沾手盐铁的事情,反而便宜了冉越。他还描述了煤的样子:“这种黑色石头比炭火的温度更高,如果你们能找到的话,就可以用灌钢法了,比炒钢法的效果更好。”

冉越已经是一脸懵逼了,他原本只想看看沈大老爷有没有法子给他买一批成品来,没想到人家直接来了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炼钢锻造的法子说给他听。他不禁有些惶恐:“我们山民学这个没问题的么?”

“只自己用不拿出来卖应该没事儿吧。”沈安侯不负责任的望天:“要不你们先试试呗,这法子我也只听说过没操作过,还不一定能行呢。”

然而冉越已经坚信沈安侯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了,如果他们按照这法子炼不出来刚,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技术问题。

沈大老爷解决完自己大兄弟的问题,便溜达了去看山上移栽的草药。要说冉越真是个好人,一直都在细心为他满山的寻找,发现目标便小心翼翼的挪过来。如今他那山头田地里各色珍贵药材长的满满当当的,后世贵的要死的三七在这里一株一株挨的紧紧的,沈安侯都看着浪费:“这东西活血止血,你们就不拿来用?”

冉越摊手,他们不会这个,山上的巫医只用符水就行。

好吧,这次得把巫医给提留过来。这个神神道道中年男子对沈大老爷也是十分崇敬的,听说他还知道汉人的医术,立刻就来了个五体投地,说了一大串听不懂的话。冉越就在一旁做翻译:“巫医说如果您能教会他中原医术,以后他就是您最忠诚的仆人和拥趸。”

要不要这可夸张啊。沈安侯赶紧把人拉起来:“我也就认识一些药材。不过我可以先告诉你哪些药材有什么用,等我回去了给你们找几个会医术的来。到时候让他一边在这儿研究着一边和你们互相学习探讨,一定把你教会了。”

听完冉越的翻译,巫医连连点头,表情虔诚的跟在两人身后。沈安侯就一种种的介绍过去,哪个是清热的,哪个是解毒的,哪个是外用止血的,哪个是可以泡酒或者泡水喝增加抵抗力的。冉越也是听的两眼放光,好在还是克制住了,交代身边的人:“这些事儿你们都不许往外说,等回头咱们自己找个山头,再寻了先生说的药材去种起来。这边的东西都是沈先生的,谁敢往里头伸手,我就剁了谁的手去。”

这话说的带了几分狠厉,下头的随从无不低头遵从。别看冉越在沈安侯面前蠢萌蠢萌的,能够统领十万大山山民的人怎么会是个心慈手软之辈?他血腥狠辣的手段可从来不缺。

沈大老爷倒是没说劝阻的话,他也是十分欣赏冉越这种风格的。他在山寨里呆了一个多月,看炒钢的炉子已经搭建起来,山民们也将军体拳炼的有模有样,在冉越的依依不舍中终于踏上了归程。

如今已经是七月中旬,等他回去就到八月了。虽然沈敬这个便宜弟弟让他很不爽,但是自己大侄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他这亲伯父可不能错过了小年轻的新婚大礼。

第49章 女学

沈大老爷在外头浪的风流潇洒,大夫人林菁却过的有些焦头烂额。这大半年里, 半日闲的事儿因为大长公主的参和变得复杂了许多, 虽然她和楚氏一再退让,但仍然逃不了被拿来做筏子。

大长公主自然是希望所有夫人和前来学习的贵女们家中都作为自己的手下来使唤。然而别说世家女有多骄傲对皇室多是面子上的遵从,便是勋贵人家也不一定买她的账。好在她也不是个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 来了几次发现事不可为之后便消停了。只越发念着崔氏要想法子把控住半日闲。

崔氏简直是头痛, 自己跟着楚氏吃喝玩乐就是为了个兴致, 如今生生搞成了任务, 还让不让人好好过日子了。崔氏小脾气一上来,也不管李大人如何苦着脸劝说,干脆的告病休养去了——你李家欠的人情你们自个儿还去,她老人家一把年纪的不伺候了。

这李夫人一撂挑子,女学的事儿就垮了一小半。盖因之前穆青玉逼得急,楚氏又只管着慈淑所,女学这头几乎是崔氏一个人把整个事儿都揽过来了。洛氏等人看出来些许异常,也不与她争功, 只一门心思的考量吸纳会员的事儿。如今她甩手不干, 可不是坑的夫人们一脸血,大长公主更是差点儿黑了脸色。

崔氏倒也不是这般不顾大局之人, 在告病之前先寻摸了陈氏和徐氏帮着打理。只两人也没想到她会走的这么干脆,之前看着大长公主的架势也不敢对女学表现的太过上心,这才一时慌了手脚,花了几天功夫才将事情重新理顺。

崔氏也知道自己这事儿做的不地道,派人挨家挨户的送了赔礼。大家一块儿玩了两年时间, 感情早就处出来了,也体谅她的不易。只这样一来,女学就少了个统揽全局的人物。

倒不是说徐氏和陈氏便比不上崔氏,只她们俩都不是耐得住劳累的。当初徐氏就因为不耐烦应酬得了个不出门不交际的名声,在女学顶上一两天还罢,要她长长久久的当个管事儿,只怕她能直接退出半日闲。陈氏虽然德容言功俱佳,精通诸子百家学问,却最讨厌算账,性子也太软和了些,当个女学教授很不错,管理起来就麻爪儿了。

秋氏和白氏的身份差了些,并不是一等世家的出身,家中男丁的官职也不高,只怕镇不住各怀心思的女学子弟们。于是之前被边缘化的楚氏洛氏和林菁又重新被提溜了出来干活。可夫人们是能够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吗?反正洛氏就直接说了:“我来半日闲就是好玩儿,又不想着要什么好名声。女学里去讲一两次课还罢了,可没空劳神费力的管那么多事。我家里如今还得我管家呢。”

楚氏虽然没说这么直白,但她的慈淑所正在慢慢走上正轨,且分不出精神来两头儿跑。于是林菁就被抓了差,原是让她帮着陈氏管管账,不料几天下来,事儿就都扔在她头上了。

若只是忙一些也就罢了,可女学那些学生们都是些什么人?哪个不是千娇万贵傲气凌然的,怎么能服气的了一个“小门小户”出来的年轻夫人?哪怕她是楚氏的儿媳妇,是所有世家夫人都交口称赞的新贵,可不买账就是不买账。

这事儿怎么办呢?林菁想着要不顺势认怂省了麻烦,没想到被楚氏给否决了:“如今老大的名声越来越好了,你要与她并肩站着就必须表现出不弱于他的才能来。我知道老大是真心待你的,然而就算他不在意,今后这些非议也会让你很难过。若是你本就没有才华也就罢了,但我心里明白你和老大一样优秀。沈家不也是泥腿子出身?他能当风流名士被京中学子吹捧,楚家子弟那么骄傲,在他面前也一个个乖乖听话。你难道比他差了?如何当不得一个才女的名头?”

林菁被楚氏这话说的热血一涌,羞愧的脸上火辣辣的。她以前可不是这样不思进取的人,现时代的女性哪个不敢与男人们争一争呢?可来了这个时代,虽然她口里说着不能只局限在内宅中,但还是慢慢被安逸的生活腐蚀了,只觉得自己能管账刷了好名声就足够,碰上麻烦便想着躲开,完全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一路荆棘站在最高处的那一拨。

楚氏看她想开了,也是欣慰的一笑:“你自从有了淑窈之后便懈怠了不少,我虽然体谅你的慈母之心,却并不像见你被此埋没了。如今咱们府上有小程氏管着,淑窈也有自己的乳母婢女,你很该放开手来像两年前那般表现自己。也让那些姑娘们明白,不是你高攀了沈家,而是沈家大老爷不知积了几辈子的福气,才能娶了你回来。”

林菁诚恳的行了个大礼应诺:“之前是我不思进取,今后再不会了。”她站直了微笑:“世家底蕴又如何?文学传世又如何?我哪里会比她们差?”

“正是这样。”楚氏拍手叹道:“就要这股儿气势。”

林菁也是说到做到,和陈氏报备后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设想给女学排起了课程表。女子最重要的乃是德容言功,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也;妇功,丝麻也。林菁设必修课程书、礼、算、织,学习经籍典故、礼仪规范、算账管家和纺织刺绣四项。另有妆容、药理、厨艺和琴棋书画等选修课,供她们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所有女学弟子每月都要考试。必修课程必须达到合格,选修课程也至少需要选择两门参加考试,得到良好以上的成绩。宣布这一条时立刻有不少贵女表示出不满,而林菁则强硬的表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女学亦是学堂,虽比不得国子监,但也不会比世家的家学差太多。你们可知道哪家的家学是没有考试的?若是真觉得这般规矩无法接受,你们大可以退学。”

要知道来这儿的女子有不少是打着在夫人们面前刷一波存在感,方便以后嫁个好夫婿的小算盘,哪里想到林菁会当真像学堂一般要求她们。只这话实在不能明说,她们又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只好咬牙答应下来。

也有贵女发出挑衅:“沈夫人既然给我们开出这些课程,可见您是觉得它们并不难甚至十分精通咯?小女子能否请教夫人几个问题,也让我们对夫人的才学有个了解如何?”

林菁一看这位就笑了,说起来她们俩还有些恩怨的。原来这位小姐姓王,年初时设局林蓢而被沈安侯逮着告了家长的王家儿郎正是她的亲哥哥。

不管是故意找茬儿还是单纯不服气,林菁既然打算好了立威,就不会怯了场。她点头应道:“德言容功四项我虽算不得出众,但自认为不差,你们有不懂之处可以问我。而其余几门课程是兴趣所致,我还做不到样样精通,只药理和妆容两门课程是我做教授,你们有情趣的可以来听一听。”

她敢这么说也是有底气的,谁让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连小说都没的看,让她和沈安侯无聊的只能看诸子百家打发时间?也不知道是原身就十分聪明还是穿越附带的金手指,她和沈安侯都发现自己就算达不到过目不忘的水平,但只要认真看过一两遍的东西,基本上就能记个囫囵。加上后头还有个博群馆收录天下典籍,如今她不说比肩大儒,应付这些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还是轻而易举的。

事情不出所料,林菁引经据典加上心灵鸡汤,成功让小姑娘们纷纷闭嘴。无论心里头服不服,至少面上是收了轻视的表情,真心对待起沈大夫人提出的要求。

四门课程也各自请了半日闲里或者京中颇有贤名的夫人前来任教。陈氏甩了管理的事儿便专心负责“书”这一门课,据说为此还回去翻了李祭酒给国子监做的讲稿。“礼”则是楚氏和洛氏联手担当,四家五姓的礼仪规范和普系传承无人能置喙。“算”的教授是徐氏,不过她已经放话只暂代,等找到合适的人选便退位让贤。教“织”的则是一名宫中放出来的教养姑姑,一手针线活儿无人能及。

至于选修课的师傅们就随意一些,各位夫人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担着,也有的请了有品级的女官前来担任。女学每五日课放假两天,用作休沐和交际,月考一次不过的警告,三次不过的劝退,不可谓是不严格。不过女学生们的家中得知如此安排后都表示赞同,认为闺女若是能顺利从女学毕业,今后无论交际、名声还是能力都会得到十足的提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