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高门大户贵夫妻 >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14节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1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高门大户贵夫妻!

看小程氏认真点头,林菁捏了捏她的脸颊:“二郎以后是要袭爵的,你也会成为当家主母,性子泼辣些没什么不好的。你看看我,不就常常在老太太面前没个礼数?放在外头可有人说我的不好?”

楚氏听到便插嘴:“那是我不和你计较,你少教坏我孙媳妇。”

林菁便扭着她的胳膊不依:“您明明说了最疼我的,放下碗便埋汰我可不成。”

小程氏看的羡慕,但更开心的是楚氏那句“孙媳妇”。她虽早早的定给了沈汀,平时两人也是同进同出的,可到底是寄居人下,大老爷冷漠二房敌视,老太太更是态度未明,她心中怎能不忐忑?

却不知道楚氏之前确实因为程氏的原因对这桩婚事不满,但她是个信人,既然沈家应承下来,就不会食言而肥。只是心里不爽是一定的,而小程氏又有些瘦弱阴郁,她看着不喜,自然就懒得管。

如今她长开了些,尤其是性格变得活泼很多,笑起来眼睛一眯,便让人心生愉悦。老太太们哪个会不稀罕这花儿一般的小姑娘,再加上林菁的面子在,她对小程氏也能当自家人看待。

至于沈汀,如今更是跳脱的紧,吃过饭倚着沈安侯便开始问这问那,天南地北什么话题都有。楚氏听的有趣,更兼沈安侯确实见多识广,有时候便是歪理也能说的头头是道,哄的小家伙一愣一愣的。林菁便拉着小程氏咬耳朵:“你平日里可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儿,或是想去庄子上玩的,也只管告诉我,咱们女人家可不只是围着家务转悠的,得自己活得精致有趣些。”

这种说法还是第一次听到,谁教姑娘家不是温柔贤惠会持家,看账生娃走关系。林菁看她不解的样子便笑了:“你只记着我说的,找一样儿喜欢的事情,若是你能做到极致了,自有人能看到你的好。”

便是像您一样吗?小程氏想问。林菁的家世不算好,如今也不怎么开宴会,有帖子便选择性的去一些。可是就算这样,那些夫人们还是极爱她,小程氏不止一次听到二婶婶那边的婆子们嚼舌根,不忿大家每次来做客都只偏心大太太,却对世家所出的二太太不闻不问。

可是大太太多能耐啊,吃的玩的用的,总是一个接一个的新点子,给各家夫人带来多少好处。便是她随意一些又有谁会怪罪呢?更不会有人再说她是小门小户出身的话来,便是世家也不定有这般底蕴呢。

感觉自己想通了的小程氏郑重的点头,就算自己做不到大太太这般,也要以她为目标,至少在某一方面做到最好,让人欣赏。林菁看小姑娘认真的样子便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发,其实她只是觉得这个时代对女子的限制还是太多了,几乎嫁人后就只剩下后宅,连交友都是为了夫君或者孩子的利益。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闪耀的一面,为什么女子就偏要牺牲自己的个性呢?

老太太尝到了火锅的新鲜,也不会忘了自己那群老姐妹,于是在吃到沈家咸甜两种口味的腊八粥八宝饭不过三两天后,她们又接了帖子上门吃喝。考虑到老太太们肠胃弱,这次全是清汤的锅底,只一个山珍鸡汤一个酸萝卜老鸭汤,再加上春天酿的桃花酒和夏天浸的杨梅酒,老太太们一个个吃的全无形象,抚着小肚子直喊撑着了。

这次楚氏倒是有经验,并没有像她们这般狼狈,反而有精神取笑她们:“你们一个个的一品夫人太夫人,什么珍馐佳肴山珍海味的没吃过?如今竟是饿死鬼投胎一般,可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崔氏没力气与她分辨,直接伸手要打她,还是林菁带着两个丫头端着东西出来救驾:“各位夫人消消食,玩一会子跳棋收收汗。这法子不如围棋那般耗精神,只当个乐子。”

丫环们手里的是枣红色的大山楂丸和大麦茶,夫人们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坏。又将棋盘放在桌上,教了老太太们规则:“这棋子儿可以往任意方向移动一步,或者隔子儿跳,谁先占领了对家位置便算赢了。一盘棋上可以玩两人到六人,我准备了两个棋盘,每人的棋子儿颜色不一样,好做个区分。”

她和老太太演示性的下了一盘棋,崔氏一看就明白了:“这不就和‘格五’有些相似?”

林菁笑道:“您说的对,这跳棋正是根据格五改的,只是棋子更多,规则更简单些,也可以多人同玩。”

其余几位夫人了解了规则,三人一盘的对战起来。楚氏不屑于欺负这些“菜鸟”,只在一旁观战,看到有谁不熟悉走错了便出声指点,引得夫人们连连抱怨她“聒噪”。

半日闲的这几位别看在外头一个个架势足的很,玩起来就和小孩子一般,不仅好胜心强,急了还会耍赖。几个人笑笑闹闹的就过了小半天,这才依依不舍的告辞回家,临别时还不忘找林菁带个棋盘子回家慢慢琢磨,约定等下回再战。

林菁替楚氏将人送到门口,洛氏看她脸色有些发白便心疼:“你也别光顾着阿姊了,这几天不见的仿佛都廋了几分,等年底还有的忙呢,赶紧回去好好休息吧。”

林菁忙笑了笑:“没事儿的舅妈,我可喜欢在你们跟前伺候呢。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坐在旁边听你们唠嗑都受益良多,恨不能多多做些有趣新鲜的物什,请各位夫人天天到我们府里来玩才好。”

崔氏也笑了:“你只管这般嘴甜吧,回头把我们的儿媳妇儿孙媳妇儿都比下去了,看碰上宴会了她们联手挤兑你去。”

这话可不是虚言。毕竟半日闲这几位都是颇有分量的老夫人,她们明确表现了好感,其他人怎们都的掂量一番,对林菁客气些。如今多的是夫人少夫人们不忿林菁在老太太们面前“受宠”,明明小户出身偏要和她们平起平坐,甚至比她们风头更健呢。

林菁可不怕这个,她是个心宽的,“讨好”老太太们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她们的教导和帮助,并没有要利用她们刷名声的想法。崔氏看她如此淡然更是满意,拍了拍她的手道:“你这般很好,等开春了我给你下帖子,带你去长公主的宴会上玩。”

陈氏听了也连连点头:“正是正是,你婆婆这几年都懒了,你很该出来走一走。”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有读者说这篇像红楼梦的设定,确实是这样的,不过真的不算是刻意为之,因为前一本写农家女写的很纠结,所以想给主角一个高一点的起点,至少也是高门大户世家侯府之类,但是时代背景和菁菁沈老大这两个角色早就定了,打算写平行到汉朝左右,女主学医,男主狼牙,然后一查资料,医博士官位太低了……

于是女主小门小户,男主高门大户,而我又不想写各种狗血,没法门当户对又想把两人凑一对,还要合情合理,最简单的方法是续弦,而且有宅斗的话,当家主母除了婆婆就只能斗弟媳妇了吧,于是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类似于红楼梦的设定

我自己也是写到七八章时才发现的,因为细纲都已经做完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所以没打算更改,如果有小天使介意这种设定,只能说抱歉了,因为除了沈府的人物关系外,其他真没有哪里类似的地方,我可以剧透一下,沈府宅斗只是个开胃菜,爵位到后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程家也是有用的角色,所以不用纠结于袭爵的不是女主亲生的问题,我没打算把宅斗写的太深,沈汀和小程氏都是好孩子

对于这个问题就这样解释一下吧,希望小天使大仙女宝贝读者们可以继续支持我哦!

第29章 格局

虽然这个时代的世家比皇族更有优越感,但公主们的地位依旧颇高。尤其是出嫁的公主们,因为一头联系着皇家,一头挂着名门望族,其实影响力非常深厚。如今京中有安阳大长公主、宁国长公主和平阳长公主三位长公主。宁国长公主慕蓉和平阳长公主穆幼薇是太上皇之女,慕蓉是嫡长,穆幼薇是最幼,两人年纪差了二十来岁。

慕蓉是先太子亲姐,算起来和沈家还是姻亲——她嫁的是程舆的次子程铎,沈放发妻程氏该叫她一句婶婶。只程铎在三王之乱中殒命,太上皇令她与程家和离,如今独居宁国公主府,除了参加宫宴外并不交际。她和程铎还有个儿子程博,是如今的东莱侯,和沈安侯一般没有实权,只当个闲散侯爷。

穆幼薇则在元安三年下嫁英国公狄彦之孙狄丰。英国公狄家是当今圣人的外家,平阳长公主又是新嫁不过几年,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得空便找名目开宴会,邀请京中贵女们前去玩耍,沈家也接到过她的帖子,林菁去过一两次,觉得没什么意思,不如在半日闲自在。

这两位长公主一位寡居一位新嫁,根基都不算雄厚,崔氏说的显然不是她们。她口中的长公主其实是安阳大长公主穆青玉。她是太上皇穆青森的庶出妹妹,嫁给了先皇后胞弟、前尚书令萧长缨为妻。其长子萧腾封南阳郡公,时任国子司业。

她是当今圣人的姑母,因性情温顺平和受到陛下的尊敬,萧长缨的嫡系们有许多都受过她的恩惠和举荐,如今也依旧听命于她。穆青玉的影响力虽然大,但她很是低调,并不在政事上闹腾,只喜欢邀一些年纪相仿的夫人们聊天,崔氏和陈氏便是她府上的常客。

她府里的宴会也极少,只有三月三一场桃花会。但能受邀的都是京中夫人里有几分能耐的,若是能够结个善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帮扶一把。是以和平阳长公主以游玩和炫耀为主的宴会不同,安阳大长公主的桃花会才是真的有含金量。

楚氏虽然也会接到桃花会的帖子,但沈家早已不同过往,范氏更是身份不够,因此这些年都并未参加。而崔氏和陈氏却不同,且不说她们身后的世家李氏和孔氏,只尚书令和国子监祭酒这两个官位,在桃花会上便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便是大长公主当面也是十分客气的。由她们带着林菁去参加宴会,不说其她夫人们心中怎么想,至少在场面上绝不会给林菁任何难堪。

林菁自然是谢过几位夫人的好意,将人送到府门外,看她们登上牛车离开后才转身回来。

若说他们刚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无论是林菁还是沈安侯都有意减少了交际,想着低调生活当个混吃等死的米虫,但如今他们的理念已经完全改变。先前在他们看来,自己就是《红楼梦》里的赦大老爷,只要不做出为了几把扇子害死石呆子这般的恶事来,便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然而看到楚怀怎样硬抗压力做了纸张的生意就知道了,自己根本是那个存着几把好扇子却并没有能力守护它们的“石呆子”。没有位高权重,没有世家支撑,以他们这般源源不断的改良生活的节奏,迟早要被眼红之人吃的尸骨无存。

便是半日闲也是一样,有心人哪里看不到这里头的利益?能够维持到现在是因为她们起点够高,几位夫人的身份让觊觎之人不敢轻举妄动。沈府没有权利,没有世家,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扩展人脉,不仅仅靠交情,还有利益。等人脉编织成网,他们才能够慢慢将手里的东西放到明处来,就像现在可以随意做些吃食,放肆使用纸张,而不至于被人随便编织名目欺压的家破人亡。

所以他们不再拒绝交际,尤其是林菁,心中更是感激。有了夫人们的保驾护航,她才能在半日闲中崭露头角,让这些改变成为京城贵妇们竞相模仿的潮流。虽然靠着“吃喝玩乐”的名头并不算多么光彩的事情,但能够安安稳稳不受非议的让生活条件变得更好,不正是他们一直以来的目的吗?

楚氏对此应该也是心知肚明,只她更在意的不是生活水平,而是沈府的安稳和地位,才会配合着将林菁推到前台,在夫人们面前没口子的夸奖她。好在林菁也确实有这个能力,在和夫人们的交往中不卑不亢又诚恳贴心,得到了夫人们的认可。

如今沈安侯有了才名在外,林菁在夫人圈子里也算是有了一席之地,便是再有人想要动沈府,也需要考虑一下是否会得罪了他们背后那些位高权重的人了。平宁崔氏,上将军府,崔氏背后的京兆李家和山阴崔氏,尚书令李正牧和京兆尹李复功,东莱孔家与涧河陈家,尚书左仆射陈广若是孔夫人陈氏的亲哥哥,还有军功起家的老牌勋贵弘农侯府和广陵侯府。当他们因利益抱团时,无论是皇权还是世家都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如今的沈家还没有这样的能力,只靠一个半日闲也不过是夫人们之间的交情。但至少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要后续有利益和好处来维系,而沈府能始终位于中心主导地位,即便他们再无官无职,也再无人敢轻视。

其实他们也想过,要么干脆什么改变都不做,只一心过着吃饱喝足的养老生活,虽然尴尬了些,但至少没风险。可是耐不住他们都不是这般能忍的人,不想把自己憋屈的和忍者乌龟一样。大神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他们干脆化郁闷为动力,好好乐上一把。

如今虽然还是狐假虎威的状态,但这些“大虎”们绝不是把沈家看做依附,而是能够平等的和他们对话。只要保持住这种局面不断开拓下去,过上十几年几十年,沈家不就又起来了吗?

而且下两口手里头没拿出来的东西还多着呢,慢慢积攒实力博取名声后,总有他们大放光彩,立于不败之地的时候。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沈府只能假借他人名义闷声发大财,悄悄积攒力量。纸张源源不断的带来钱财,让沈安侯得以平宁郡置办田地和孤儿所作为根基。他自信只消得十几年的经营,就可以让沈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不惧怕任何人的威胁。

而林菁的任务就是在沈安侯出外“采风”时保证京中对沈府的舆论不会跑偏,以“半日闲”稳固他们的地位,避免任何突发状况的冲击。很显然,林菁基本上做到了。无论是世家还是勋贵对沈家的感官都很不错,受人瞩目引导舆论但并不被上位者忌惮。便是这时候有人想拿沈家说事也张罗不了大罪名,而小事儿有众位夫人们的“枕头风”在,随便几句帮腔也就行了。

事情也如他们所料这般。宫中那位圣人如今对沈家已经完全放心了,沈安侯沉迷诗画无心仕途,沈府的老太太夫人们也只爱个吃喝玩乐看戏享受。他虽然小气,但还不至于连女人们家宅里的吃食都惦记,便是听说过沈家的伙食不错,也只笑笑便罢了,只偶尔回想起沈府的显赫,摇头叹息一番。

太上皇老圣人也听说了沈家突然又“声名鹊起”的事情,对此不置可否。无论是皇家还是世家,对于三王之乱的事儿都是讳莫如深,沈家虽然逃过一劫,但到底牵扯到太子和程家上,碍了当今圣人的眼。他们能平安顺遂的过一辈子也就得了,至于当初的抱负和惊才绝艳,只当是一场梦吧。

沈府的“崛起”看似突然,又有些好笑,但其中夹缝求生的惊险不足为外人道。好在他们运气不错,无论是楚氏还是夫人们都愿意真心相待——当然,如果不是这般心态平和的人,沈安侯也林菁也不会与他们这般深交。如今的京城里,沈家再次变得显眼起来,名声也好听的许多,便是范氏再如何嫉妒大房,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位的能耐。

沈安侯在考虑着要不要更进一步,等开年了也办个会所或者俱乐部什么的,圈块地踢足球打桌球读书写字赋诗作画吃喝玩乐。只是夫人们不打眼,他召集男士们玩一个不小心就变成结党营私了,所以还要慎之又慎。

看到林菁回来,沈大老爷嬉皮笑脸端茶送水:“夫人辛苦了,请坐,请喝茶。”

“你倒是先把茶树给我找出来种着,然后炒出茶叶来泡水啊。”不知是不是冬天的衣服层层叠叠的太多,林菁确实有些胸闷,喝了大半杯白开水才觉得舒服了些。

“我在平宁郡已经种了茶树了,等开春就去看看活了没活。”沈安侯赶紧表功:“等过了谷雨就让你绿茶红茶挑着喝。”

“那真是多谢大老爷了。”林菁锤了锤自己的腰:“我小日子是哪天来着,怎么这么酸啊。”

她不过是这么随口一说,却是自己突然定住。从沈大老爷回来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似乎她的亲戚还没出现过?

沈安侯也想到了这茬儿,动作僵硬的转过脑袋来掰手指头:“一个半月了吧?”他小心翼翼的问:“会不会是有了?”

两辈子没生过孩子的林菁眨了眨眼睛,自己给自己搭了个脉。沈安侯就在一旁紧张的盯着,认真观察她的脸色。林菁看他那样子就笑:“你这么想要孩子?如果不是怀上了,岂不是要失望?”

沈安侯赶紧摇头:“不管是不是怀上了都是你最重要,我更怕你这段时间太忙了经期不调。”

这小情话儿说的可以打80分,林菁笑眯眯的告诉他好消息:“脉象确实是滑脉,不过还不太明显,再过上半个月就能确定了。”

沈安侯僵住的嘴角渐渐拉开,形成一个大大的笑容,又怕惊了孩子,不敢放声大笑,只压抑的使劲儿眨眼睛:“真的啊,我要当爸爸了?”

林菁心里也是开心的,不过还有一点小矫情:“是啊,你要当爸爸了,我就要便黄脸婆了。”

沈大老爷赶紧搂着她细声细语:“你永远都是我的大宝贝儿,我把你当闺女宠,后头的小丫头小小子都越不过你去,你就放心吧。”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将于周三(8月15日)入V,当日三更奉上,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哦

第30章 孕事

半个月后,林菁开始出现些许孕吐反应,倒是不严重,只早晨漱口时干呕几声。楚氏得知林菁怀孕后欣喜不已,不仅免了她的请安,还让身边的楚妈妈到澹怀堂来服侍。

林菁自是推辞:“楚妈妈是您身边得用的人,我一个晚辈怎好这般托大。”

楚氏便嗔道:“你身边几个丫头都是不经事的,唯有一位陈妈妈我看着也性子太软和。你是当家大太太,按规矩说也该有两个妈妈在身前伺候,只我不好硬塞人给你,这才没给你补齐人手。如今你身子不方便,可不能和以前那般不经心了,楚妈妈暂借给你用吧。回头挑选几个奶妈并婆子,你亲手培训出来后再将人还给我。”

这番话说的倒真是事实,陈妈妈是林氏的奶妈,性子说好听点叫温顺,直白点就是胆小木讷。林菁穿越来后怕自己露馅儿,便远着了她一些,如今也不怎么管事儿,完全进入养老状态。几个丫头虽然能干,但生孩子什么的全然不懂,有个楚氏培训好的妈妈在身边,确实方便许多。

林菁看楚氏说的情真意切,也不矫情的应承了,楚氏又吩咐道:“管家的事儿我也不插手,你如今把几个丫环培训的很不错,已经能担得起事情了,并楚妈妈看着些便出不了乱子。若是你真觉得吃力,便只管差遣老大给你跑腿算账,反正他也是闲着。”

这是给她安心了。林菁笑道:“多谢母亲信任,只明年不能再陪着您到庄子上玩了。”

老太太一挥手:“那算什么。再者就算没有你,我们也一样能自个儿玩,还少被你折腾呢。”她想了想又道:“头三个月你小心些,后头坐稳了胎也无妨,京城里头各家要是下帖子也能去走一走散散心,别总关在屋子里不出来,对身子不好。”

看林菁受教点头,她又笑:“罢了,你自己一身医术,我不过白嘱咐几句。”说话间楚妈妈已经打好了报复过来领命。和沈妈妈一样,楚妈妈也是老太太以前的贴身丫环,陪嫁过来后又嫁了如今的内院管事楚让,在府中极有脸面。

林菁领着人到了澹怀堂,下头的丫环婆子们自然过来见礼。楚妈妈的规矩极好,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只说自己就看着大夫人好生养胎,其他一概不打扰,大家该怎样还是怎样。沈安侯听到消息也亲自跑了一趟福德堂感谢老太太,哄的老太太直说:“你如今才是真的懂事儿了,总算知道了长辈们的心思,不再闷头倔强的只想着自己要如何如何。”

这都是前任的锅,可沈安侯就得背着:“我那时候年轻气盛的,知道个什么?”他嬉皮笑脸的挠头:“便是沈汀出生也还没缓过神来呢,竟觉得这番才是自己第一次养育孩子,可不就突然明白过来了么。”

老太太点点头,又戳他:“你这番话与我说也就罢了,可别让二郎听见,他得伤心了。”

“您就放心吧。”沈安侯认真道:“都是我的孩子,我肯定一碗水端平。说起来我倒是盼着林氏给我生个闺女,都说女儿才是爹妈的小棉袄,儿女双全才能凑个好字呢。”

老太太之前就顾着开心了,还没考虑生儿生女的问题,被沈大老爷这句话也带偏了思路:“有个闺女也好,”沈汀现在年纪小,突然来个弟弟只怕心中不安,“给二郎添个妹妹,他定会好好疼爱着。”等他能把林氏的孩子当亲姊妹了,再生个儿子便顺理成章了。

而且等林氏生第二胎,沈汀都可以成婚了,两个孩子相差大些,争夺的可能性便越小。

沈安侯只是趁机给老太太打个预防针,免得重男轻女的惹了林菁伤心,哪想到楚氏的脑洞已经到了第二胎的问题上去了。看楚氏并没有表现出对孙女的不喜,反而赞同自己的说法,沈安侯就安心了,又和老太太打趣了几句,心满意足的回了澹怀堂。

楚氏便对沈妈妈道:“你回头得空交代阿楚几句,让她记得提醒大太太别忽略了二郎和程氏,我看老大心里还是看重二郎的,若是惹了他们夫妻有心结便不好了。”

无论是运势极好旺夫旺子的儿媳妇,还是自己的亲孙子,老太太都不想委屈了,只好自己多考虑周全。沈妈妈听了也连连点头:“正是这个理。大夫人之前对二郎和程姑娘好,如今若是做的疏漏了,只怕反而给人落下把柄来。”

她这话说的谁不言而喻。楚氏却并没有反驳,也不觉得她非议主子是冒犯。实在是范氏的吃相太过难看了,大太太有孕的消息才爆出来一天,就带着沈清漪过来找老太太白话,明里暗里的说林菁身子不爽利管家太费神,该让大姑娘顶上来管理家事。

连沈妈妈都听不得这话。如今家中管理的井井有条,除非大夫人亲口说自己精力不济,否则就是老夫人也不带随便一两句话就收回管家权的,她不过一个二房儿媳妇,哪来那么大的脸说要就要?还不是看着如今家中进项好,和各府的夫人又走得近,想来分一杯羹罢了。

楚氏自然不会遂她的意,只问沈清漪愿不愿意跟着大夫人看账,如果想看就去找楚妈妈,等大夫人得空便教一教她。范氏也没想到老太太真会把自己撇在一边,一时间有些下不来台,而沈清漪则依旧是木呆呆的一句“听老太太的安排”,听的楚氏无语,只道:“你大伯母管账的法子和一般人不同,你便是学会了,等嫁人也用不了,不如我将从前积年的账册拿给你,你有不懂的只管问你母亲。”

沈清漪自然是点头说好,让小厮拉着小半车的竹简回了静心斋。她其实无所谓管家或者看账,只是母亲有要求,便去做罢了。否则能如何呢?范氏可不是个好脾性的,沈清漪从小就知道自己只能顺着母亲的话来做,稍有反抗便不得安宁。

她心中自然也憧憬过如小程氏那般随意的玩耍。可范氏说的也对,女子最重要的就是嫁人生孩子和管家,这才是女儿家立足的根本。她也想过和林氏一样什么都会样样精通,但没有人能教她,便是范氏也只会抱怨。她知道祖母嫌弃自己木讷,可有什么办法呢,从小被范氏用“世家规范”教导的她,早过了可以学会耍痴卖萌的年纪。

得过且过吧。沈清漪心中无奈,脸上却依旧是端庄的表情:或许自己嫁人之后,能够遇上大伯父这般有趣的人,也可以过的很好很开心的吧。

虽然打发走了二房母女,可楚氏心里也不痛快,干脆的将楚妈妈放到了林菁身边。范氏听到消息自然明白其中意思,不免又撕破了一条帕子,心中愤恨老太太实在是偏心,宁愿给林氏补人手帮着她把控府中大权,也不将家中事物透露分毫给二房和自己。

沈清漪翻看着账册,也不劝自己母亲。说实话,如今这般计较小气的母亲总让她觉得陌生,完全不是之前顺风顺水雍容大气的样子。难道人不应该处变不惊吗,她在心中想,不过是管家权罢了,大房伯母才是名正言顺的当家大太太,母亲到底为什么这么气愤呢?

其实范氏也说不上自己为什么总是看林菁不顺眼。她心里不是不明白,这沈府迟早是要给老大两口子的,尤其是沈安侯才名渐显,又与上将军府越发亲密之后,二房当家的可能性已经几近于无。可她就是不甘心,越劝自己越心慌不安,仿佛只有抓到些什么——庄子铺子,管家权,银钱都好——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重新骄傲而自信。

林菁哪里知道自己又被拉了一波仇恨,更不知道范氏这种几乎病态的想法。若是她听说之后只怕也是无奈一笑:这样自信又自卑的心思,不就和后世一些凤凰男一般吗?一边觉得自己十分优秀,一边又害怕刨开伪装后一无所有的真实样子暴露人前。

范氏本是庶女出生,生活在嫡出姐姐的光芒之下,虽然接受的教育不差,却因身份而耿耿于怀,越是想要表现,越落了下乘。她出嫁前是这样,出嫁后依旧如此。只程氏不得楚氏的欢欣,沈放又宅了许久,让她在这府中有了一种自信,仿佛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