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高门大户贵夫妻 >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7节

高门大户贵夫妻 第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高门大户贵夫妻!

“你这家伙,我不让听琴去请就躲懒了是吧?”楚氏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只是眼角的狡黠出卖了她:“你今儿若是不给我个满意的答案,我可是要拿你问罪的。”

“您好歹也容我想一想啊,当我和您这般,脑子一转就是一个主意不成?媳妇愚钝着呢。”林菁挤眉弄眼的和她开玩笑,在她恼羞成怒之前赶紧打住:“才半天时间,我就是有再好的法子也做不出东西来,不过大老爷孝顺您,已经去张罗了。今儿我且给您讲个故事,只让我敷衍过这次如何?”

想了想嫦娥奔月,老太太估摸着听故事也挺划算的,于是点了点头,让听琴给她端水:“好好伺候你们大太太,别让她找借口撂挑子。”

明明是关心在意,偏要说的这样别扭,林菁也让老太太给逗乐了。好不容易收拾了表情,轻咳一声,林菁微闭着双眼,沉声开讲:“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别问她怎么能记住原文的,说多了都是泪。天知道从小林奶奶就打着陪她听评话的旗号,请人在家里说了多少遍的《西游记》,而那位评话师傅就是按照原文讲的。

可怜林菁从三岁听到十三岁,直到自己认字看了原文才囫囵知道了这本书的意思,平日里说白话文的人是真的很难直接靠听的明白文言文的意思啊,就算《西游记》已经接近白话了也一样,小孩子词汇量少,脑子根本转不过来。

不过也就是靠着这种强制训练,林菁能将《西游记》半背下来,就算做不到原文复述,按着章节将故事情节讲明白还是可以的。楚氏本就信佛,而西游记与道佛有关,不少谒语都很值得琢磨回味,虽然时代背景与燮朝完全不同,但林菁模糊了其中朝代,把它当做志怪传奇来听完全没问题。

美猴王出世,三星洞学艺,水晶宫借宝,购销生死簿,诏安弼马温,大闹凌霄殿,一直讲到猴子一路打回花果山,自立为“齐天大圣”。

“后来呢?”老太太完全听入迷了。

林菁灌了口茶水,嘴角一挑:“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不待老太太跳,她指了指外头的天色:“这都用晚膳的时间了,媳妇饿着是无所谓,您这大病初愈的,可得按时吃东西。”

这理由无法反驳,楚氏纠结了半天总算妥协了:“还是中午那样的?”

“没错,还是中午那样的,媳妇可不敢拿白粥上来敷衍您。”林菁笑着点头:“我也得回去了,等明天下午若是天气好了,咱们去小花园里坐着,您再接着听这评话吧。”

“好吧好吧,你们这一个个的就是事儿多。”楚氏看似不满,挥挥手让林菁回去,回头却又开了她的私库:“青棋,你去把我那几件鲜亮的貂裘羔裘找出来,我记得箱子里还有几块火红色的狐狸皮,你也找出来,等会让雁书墨画送到澹怀堂,就说我如今穿不得这颜色,看看大太太能不能穿,别放着被虫蛀浪费了。”

青棋点头应诺。如今她们都看出来了,老夫人对大太太满意的不得了,连带着福德堂的丫环们也对林菁亲近的很。这沈府迟早都是要交到大房手里的,之前大老爷不爱出来也就罢了,如今可要站稳了立场,不能再被二房的小恩小惠给收买了。

范氏听着老太太又往澹怀堂里送东西,心头立刻火起。眼看着管家权大半落在了林氏手里,自己平日里拉下脸来交好的管事们也一个个只会巴结讨好大房,好不容易听说林氏侍疾时吃了挂落,范氏正暗戳戳的做打算想要把沈清漪推上去,没想到还没开始实施,老太太一巴掌又把她给摁下了。

她就不想想,以后老太太死了,二房三房都是要从沈府里分出去的,挂着侯爷爵位的沈府继承人始终是沈安侯。之前大房没个管事的人也就罢了,如今林菁做的挺好,老太太凭什么不让她管家?更凭什么要略过她把一家子的吃喝用度交到范氏手上?

便是之前楚氏如何不待见程氏也没这么打过大房的脸,如今林菁办事麻利得她喜欢,她自然是耐心的教林菁上手管家,自己乐得清闲。

可是范氏就是想不通啊,她就觉得老太太偏心,哪怕大房废了都偏着心,如今大房眼看要起来了,这府上哪里还有他们二房的立锥之地?

这种紧迫感和焦急感噬咬着她的神经,让她不得安眠,不到几天就憔悴了许多,反而是老太太每天吃好喝好心情舒畅,身体总算是恢复了健康,正兴致勃勃的打量着她的新玩器。

第13章 豆腐,门球,西游记(下)

狼牙教官是个能耐人,没几天就让家内坊的木匠做出了符合林菁要求的门球球棍。球也是木头做的,四个漆红色,四个漆黑色,上头写上数字“壹”“贰”“叁”“肆”等作为区别。

小花园已经平整出了一片草地,上面插着铁丝拗成的球门,从前往后共有三个,最后立一根小柱,简易版的门球场所就算做成了。林菁简单的说了规则,每四个人为一队,按照自己的序号依次击打对应号码的木球,若球过门则可连击。球过门计一分,撞球或撞柱计两分,最后将每队的得分相加,分数高的获胜。

门球的规则简单,老太太一听就明白了。点了三个丫环,拿了杆球杆在手上掂了掂,楚氏跃跃欲试。林菁也不吊她胃口,让沈安侯做裁判,自己带着三个丫环组成澹怀堂队,对阵老太太的福德堂队。

一开始大家都没什么技巧,无论准头还是力度都不足,不是把球击偏了就是干脆的飞出场外。还是林菁首先找到了手感,顺利的进了一门,接着如有神助连进二门三门撞柱成功,澹怀堂队欢呼雀跃,遥遥领先。

楚氏也是不服输的,她年轻时什么没玩过,投壶飞镖射箭样样拿得出手,所谓一通百通,无非是手上的巧劲儿加上专注力罢了。在她打起精神认真玩起来之后,福德堂队也开始奋起直追,六个丫环亦不甘示弱,慢慢的也越大越好。

按照林菁制定的规则,比赛共一个时辰,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中间休息一刻钟。等到上半场结束时,澹怀堂队虽然还处于领先,但优势已经不再明显,好在林菁的目的不过是逗老太太玩儿,倒也不在意结果。

到下半场,福德堂开场就是个开门红,一下子追平了比分。之后两队你追我赶好不热闹,沈安侯计分计的脑袋晕。最后沈府第一场门球大赛以福德堂队领先一分胜出,楚氏开心异常,给所有人都发了赏钱,然后就被林菁拉去洗药浴做马杀鸡防止感冒和肌肉酸痛了。

过了这么长的日子,当年的林医生总算是找齐了一副调养的药方,虽然只是外用药浴的,但也聊胜于无。拿自己和沈安侯做了试验,确定方子安全无害效果和预想中的一样,林菁便一直找着机会给其他人用上,趁着今天楚氏开心,又因运动出了一身汗,正好让她试一试这个方子,看看效果如何。

楚氏现在对林菁是一百个满意,她说什么都好,不就是往洗澡水里扔些药材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药浴之后的全身按摩还是让老太太有些吃不消,林菁却不妥协:“您多久没这么动弹了,不让我给您揉松散些,看您在床上躺个三五天的,只能听着我们玩儿的声音。”

才得到新玩器的楚氏就不吭声了。好在穴位按摩这种事情就这样,最开始有些难受,在适应了力度之后身体慢慢放松,体验感也越来越好。

林菁没少给楚氏做按摩,只是这次运动量略大,需要的时间和手法与以前便不同,不过和药浴配合着,效果却比平日里更好,等楚氏第二天醒来时只觉得自己神清气爽,仿佛人都年轻了几分一般。

她倒是没怎么怀疑过林菁,毕竟林家世代行医,林菁的父亲林大人在太医署中亦是翘首,有家传渊源在,林氏会几手医术并不奇怪。何况世家有传承,医家也有自己的不秘之传,她只当林菁在家受宠,得了林大人真传罢了。

有了门球的游戏,林菁总算是从哄老太太的工作中解放了一半儿出来。不过随着天气越来越冷,不好让楚氏总是玩的一身汗,林菁只能劝着她缩短了打球的时间。为了不让她觉得无聊,林菁将早就准备好的节目搬上来:“我记得老太太可喜欢《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了,今日您不如看看,咱们家这真假美猴王可像还是不像?”

板、鼓、锣、铙、钹,二胡、三弦、琵琶,外加箫和笛子,这是林菁好不容易找齐的乐器班子。表演的依旧是家丁小厮丫环们,只不再是他们身边的人凑合。林菁通过一个多月的选拔,在二等三等和粗使中挑出了些有天赋的,专门往歌剧话剧戏曲方面培养,以后府上宴会待客也是一个特色。

至于服装和道具自有庄子和家内坊完成,因要的并不精致,所以难度不大,但是穿上身演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真假美猴王》一场讲究的就是个热闹,两个演员一般高矮,穿一样衣服画一样妆容,舞者同样的棍法从花厅这头打到那头,各种花式炫技看的楚氏目不转睛,连连拍掌叫好。

表演结束,一个下午就混过去大半,楚氏正想说不过瘾,就看林菁笑的“诡异”,正觉不好,她这倒霉儿媳妇就开始给她“找麻烦”了:“母亲喜欢看这表演,本来我该勤快些,让他们多准备几出的。只是如今您也知道,管家的事儿可都撂在我手上了。到底正事儿要紧,只好怠慢了母亲这边,不过您不是挺闲的吗,不如您自个儿编排些话本子排些戏,只怕比我这般粗制滥造的要好看得多。”

说得好听,不就是躲懒吗?然而楚氏还是心动了。她也确实无聊,平日里连交际都少。只是这也不能怪她,实在是勋贵和世家各有各的圈子,她两头占着便是两头都合不来,世家看她如看叛徒,勋贵又不与她这世家女亲近,平日里除了往来节礼,她很少出门做客,要去也只是去上将军府串门的多。

以前好歹要管着家,每日里处理完家务事也就差不多了,现在有林氏接下了管家权,她轻松之余不免有些空虚无聊,否则也不会折腾着林菁给她想各种玩乐的方法。现在林菁提出的这个建议倒是不错,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爽快的应下了,立刻有沈放身边的管事柳湘并柳湘的媳妇柳氏带着这群“戏子”过来给楚氏见礼,以后他们就归楚氏管了。

“你果然是早有预谋。”楚氏戳了戳林菁的额头。

林菁抿嘴一笑,貌似羞涩,和老太太这般精明的人打交道,总不能傻乎乎的撞上去,若是能讨到好处剩个一筹半筹的,那都是她的本事。

沈安侯则在一旁敲边鼓,给楚氏画大饼:“我看母亲大可以多排上几出戏,回头请舅妈和妹妹过来陪您住上一段时间。白天吃吃点心聊聊天,下午打打球听听戏,晚上让袭香讲评话来听,可不是惬意的很?”

袭香本是沈放的丫环,被沈安侯支给了林菁用。林菁发现她记忆力不错,尤其是讲故事有声有色极有腔调后就把她当做评话先生用了,如今都是她在老太太跟前讲《西游记》来着。

“这主意好。”林菁也怂恿道:“回头我和大老爷多想些吃食的法子,让舅妈和小姑子也尝尝新鲜。”

“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沈玫嫁到梁国公府秦家快十年,每次回家省亲都是来去匆匆,老太太也许久没有见到女儿了,心里怎能不想,于是拍板道:“你赶紧给我想几个本子来,要新鲜好玩的,我明儿就来排戏。”

林菁早有准备,一出是《胭脂雪》,仿的琼奶奶的《梅花烙》。一出《错姻缘》,基本抄袭《上错花轿嫁对郎》,再加上传统黄梅戏里的《天仙配》,有这三个本子足够老太太慢慢折腾到明年开春了。

老太太眼神挺好,看字一点都不费力,对着小半个桌子的竹简也不犯怵,反而兴致勃勃:“得了,都给我带回去,让我看看里头写的什么。”她抬头对林菁道:“若是你这故事写的不好,我可让你回去重写的,别想着敷衍我。”

“媳妇哪里敢呢,”林菁可一点都不怕她了:“您若是有不满意的,尽管让听琴青棋叫我过去,我老老实实的去听训。”

“你知道就好。”楚氏得意洋洋,让下人抱着竹简回福德堂,仿佛打了胜仗的将军。

“真是越来越幼稚了。”林菁摇头吐槽。

“我觉得这样挺好的。”沈安侯摸摸她的头发:“至少咱们和她相处起来挺轻松的,也不要求我去做官啊讨好皇帝啊,我挺喜欢这样。”

否则他们又何必冒着被揭穿的危险,这般和楚氏亲近,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呢?楚氏虽然看重名声地位,但更爱自己的孩子,林菁让沈放变好,她就宠爱林菁。范氏虽然心思不纯,但沈敬看重她,楚氏就不会轻易落了范氏的面子。当家中无人担当,楚氏便扛起家中交际往来的所有事务,尽力维护一蹶不振的沈放。如今林菁把家事管理的井井有条,她也能撂下担子,当个单纯爱玩的老太太,享一享儿女的福,偶尔耍一耍小性子也只让人觉得可爱。

这般的女子,哪怕不是自己的亲人,也会受到沈安侯和林菁的敬重和爱戴。何况楚氏对他们是真的好,就像沈安侯说的那样,如果换一个功利些的母亲,这时候就该催促着沈安侯去找关系门路谋个一官半职了。可是楚氏就是乐呵呵的看着林菁把他儿子支使的团团转,又是厨房又是家内坊的。她看的一点儿都不恼,也不会说自己的儿子是府上的当家人,是个爷们,不该做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儿。只要他们过的开心,每天都好好的,儿子媳妇给她孝敬她就笑纳,并不多管两人如何相处。

这样开明的婆婆在现代都难找,何况是古代。虽然心知这是前头程氏和沈放的锅,让老太太对大房的期待值降到了谷底,只剩下“平安喜乐”这条最基本的要求,但林菁还是忍不住感恩。人都是相处出来的,楚氏真心喜爱她,她也真心对楚氏,不就慢慢亲近的如同亲母女一般。

当然,沈安侯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对比着以前的沈放,表现出了稍微多出了一点点的亲近,让楚氏心中安慰,另一方面也是他渐渐表现出的担当和不凡,让楚氏觉得他如今不过是潜龙在渊,总会有一飞冲天的日子,而她反而更需要担心的是沈放耐不住寂寞想要出头惹怒了圣人,巴不得林氏用些许小事绊住沈放的脚步,让他稳妥些,再稳妥些。

好的家庭环境总是需要这般经营甚至算计的,如今大房和楚氏的谋划正好合在一处,自然表现的其乐融融,无一点儿矛盾,每个人都能过的舒心又快活。

第14章 腊八粥,土炕,过年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腊月,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而林菁开始谋划着要做腊八粥和八宝饭。

如今沈府上下对于大房两位主子一言不合就下厨的事儿已经完全习惯了,看林菁挑挑拣拣的选择材料,厨房师傅们也不恼,等着大太太动手后在一旁偷学。之前的月饼肉松豆腐可都让他们狠开了眼界,想来这腊八粥和八宝饭也不会差。

林菁看过《燕京岁时记》中写道:“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不过现在这个时代原材料不趁手,她只能点兵点将做个简易版。

选了黄米白米小米,又有栗子红豆红枣,煮熟后镶嵌果仁果干瓜子花生,在撒上一些红糖,腊八粥就做好了。八宝饭的选材和腊八粥类似,只是不再煮成粥的样子,而是将点缀的干果之类铺在碗底,上面浸泡好的白米,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倒扣在盘子里。

这东西做起来不难,只是吃个新意,楚氏就很喜欢这个口号,还让人送了不少到上将军府和梁国公府去。

二房对大房掌管沈府虽然不满,但在吃食方面他们是服气的。腊八粥端上桌,热气从碗里冒出来,形成小小的白色气旋,盘旋着消失在高空中,一口热粥吃进嘴里,甜丝丝的夹着坚果的香味,喝上几口就觉得全身都暖和了。沈二老爷推开空碗满足的叹气,冬天就该这么过才算舒坦啊。

范氏也是一样的想法,不过她考虑的更多:“你说这些做菜的方子应该算是咱们沈家的吧,我去要一份应该不过分吧?”

沈二老爷正闭目养神,含糊问道:“你要这个做什么,想吃的时候让厨房做一份不就行了?”

范氏便忍不住瞪他,可惜他没睁开眼看不见。她耐心解释道:“咱们闺女总是要嫁人的,多会几样厨艺以后也是个好名声,可惜清漪就是太木了些,也不知道争取,只有我来提她谋划了。”

沈敬无可无不可:“那你就去问呗,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他哪里知道对于世家来说,厨艺也是传承秘方的一种,关系好的可以讨要成品,但直接去问做法却是及其失礼的行为。范氏虽然心眼子小了点,但世家的基本礼仪还是没忘,因此才有这一番犹豫。

范氏虽然觉得不好,但为了女儿考虑,还是咬了咬牙招来了如今的罗首厨。罗厨子听她的问话也是一时有些懵逼,倒不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这种东西本就不该外传,便是他们如今都学会了也从未往外头说,最多自己三个人一起琢磨琢磨。范氏虽然也是家里的主子,但这些菜谱是大太太想出来的,当家作主的也是大太太,他们可不好轻易违了规矩将方子交出来。

好在罗大厨也长了个心眼子,并没有一口拒绝,而是说自己一时半会的也讲不清楚,不如请二太太和大小姐亲自去厨房看着,免得他描述中出了错也不自知。范氏虽然听出他的推诿,心中有些不爽,却也不好发作,只能让他先行退下。

罗大厨出了静心斋就想直奔澹怀堂,好在及时刹住了,装作没事人的样子先回到大厨房,趁着开火前往各处拿点餐牌的空挡让跑腿的小子找大太太说明情况求她拿个主意。林菁倒是一点儿都不在乎这个,她又不去开餐馆,都是一家人想学就学去呗。

在林菁和沈安侯的想法中,从来都没有要如何针对二房,而是相安无事得过且过就行。只是二房自己作死找茬儿,他们也不会忍就是了。自从中秋被怼惨了之后,沈敬和范氏一直都表现的很安分,平日里晨昏定省时虽然还会说两句酸话,行为上却老实了不少。对于林菁两口子来说,只当是遇上了个不怎么好相处的邻居,反正除了早晨外他们也不怎么碰面,各过个的得了。

反而是沈攸和沈安侯的关系越来越好,经常一块儿约着去上将军府找楚舅舅喝酒打架,也不知他们哪来的那么多精神。林菁倒是一点儿都不反对,每次都笑眯眯的送他出去,毕竟男人嘛,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不经过捶打和锻炼,怎么能恢复上辈子漂亮的八块腹肌呢。

食色性也,莫过如此。

喝过腊八粥,也就到了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虽然有狐裘护体,但林菁还是觉得不适应,无限怀念后世的空调和暖气。尤其是这个辣椒胡椒花椒统统没有的年代,光靠着茱萸那点儿味道,连个安慰都够不上,纯粹的聊胜于无。

沈安侯虽然口里嘲笑她,心里还是挺担心的,生怕冻坏了减龄了十岁的真-小媳妇儿,在围着屋子转了几圈之后,他老人家终于下定决心:“你知道土炕不?咱们也盘一个吧。”

林菁虽然是北京人,但真没用过土炕,只知道是砖头垒成个长方形,上头铺上保温土,下头烧着柴或者碳加温。她有些迟疑的问:“那个真好用?难不难啊?”

难倒是不难,就是得拆屋子,澹怀堂不好大动,但耳房就好说。石灰石和粘土都不难找,沈-什么都会-安侯先是亲自教了家内坊的工匠们做出一批青砖来,又不辞辛劳的想法子烧出土法水泥,将这一堆东西拉回沈府,堆在耳房旁边,摩拳擦掌的准备动工。

这么大的动静楚氏肯定是得了消息的,早在动工之前,林菁和沈安侯就给她汇报过。她如今认定了儿子有宿慧,因此只觉得好奇,想着如若真有用,以后让老大给她在福德堂也做一个出来。

沈安侯做好施工图,量了尺寸,带着几个工匠就忙活开了。搭砖垒墙的活计不难,唯有烟道如何设计要复杂一些,不过也只是多费些功夫罢了。不过三五天时间,崭新的火炕就盘好了,桦木做炕沿,黄花梨木的小炕桌,底下有个口子添柴加火。

和轻纱幔帐的架子床相比,火炕显得朴拙了许多,然而却当真是暖和。楚氏也被沈安侯小两口拉来坐了一会儿,果断爱上了这个温度,当即让人在福德堂也空出一间耳房来,改造成这般样子。

沈安侯秉着好东西要分享的原则,不仅老太太的院子,便是老二老三和几个孩子那里也给他们盘了炕,又吩咐烧火的婆子注意火候,别烧的太热也别让它凉了,另外就是要定期检查烟道是否通畅,万万不能疏忽。

连上将军府上都被沈安侯和沈攸领着匠人带着材料去了一趟,赶在年前帮他们家也盘了几个火炕。楚怀血气方刚倒是没什么所谓,只当孩子们一片孝心。对此最感激的要数楚大郎,他媳妇儿郑氏与四个月大的儿子实在是太弱小了,害得他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他们染上风寒,连去正房请安都让洛氏给免了。如今有了火炕,不仅起居坐卧不用再担心,便是整个屋子里也暖和多了,总算让他松了口气。

这事儿干的挺低调,并没有引起京城里的注意。此时年关将近,大家都忙着囤年货,往来皆是满满当当的牛车和箩担,沈府的车子混在其中一点儿不显眼。

等忙完盘炕的事儿,已经到了小年边。林菁听着沈安侯偶尔摇头晃脑的哼着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燮朝的风俗虽然和他们所知的历史并不完全相同,但到底是一样的快乐祥和。

年夜饭林菁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准备,毕竟这不仅仅是吃食的问题,而是情怀和传统。不过她还是给孩子们准备了糕点和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麦芽糖,沈汀直接抓了一把笑嘻嘻的和小程氏分着吃,还不忘给哥哥姐姐们各拿了两块。

这个年代还没有命妇入宫过年的规矩,圣人了封了笔不再理事,和大臣平民一般,各自在家中守岁。过年不能争吵,不能哭泣,不能打孩子,虽然没有八百响一千响的鞭炮,也没有红纸贴着的对联,但年味儿和任何时空都没有什么差别,满满的都是幸福团圆。

大年初一拜祖宗,没有什么女人不得入祠堂的说法,楚氏带着大家一起恭恭敬敬的给沈家祖上和沈周上香进贡。初二闺女回门,三兄弟带着三个儿媳妇分别去岳家蹭午饭。沈安侯带着林菁回到林家时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毕竟三品的丹阳侯和八品医博士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大,当初林氏出门子,回头林氏的亲妈林夫人就把林大人的胳膊都掐肿了,直说他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可不是个火坑么,京中谁不知道沈家老大深爱发妻,在原配死后一蹶不振到连正常交际都不要了,仿佛行尸走肉般拖着日子过着,女儿嫁过去不仅没个知冷知热的人,还得面对婆母妯娌继子,日子怎么会好过?可林大人也是无奈,楚老夫人是他能拒绝的吗?宏广大师合的八字是他能否定的吗?沈家再怎么不济也是一品国公府,后头还站着实权在握的上将军,他哪里敢有二话。

好在三朝回门时沈安侯亲自到场,总算让他们稍稍放下了心来,至少沈府还是给新妇面子,没让林菁下不来台。至于沈家内女儿过的如何,林夫人林大人便爱莫能助了,他们这般小门小户的人家,实在是鞭长莫及。

林菁其实也是在有意回避林家,大约她的心理素质还是比沈安侯更差一些,没法子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又怕让他们看出什么端倪来。当日回门时她只当还没缓过来,装了小半天不爽利蒙混过关,只是对着林夫人关心的眼神,内心忍不住的愧疚。如今一晃四个月过去,她本以为自己又要犯尴尬癌,可看见林氏站在门口殷殷期盼的眼神,自己竟是不由自主的流下泪来,叫了句“妈”就扑了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亲爱的大宝贝小可爱大仙女小天使们如果看着觉得还好,请点个收藏啊,拜谢么么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