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京华郡主 > 京华郡主 第111节

京华郡主 第11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京华郡主!

“可是报多了花不完,下月要扣的。”

“傻孩子,钱怎么可能花不完?买山珍海味,有多少钱花不完?”

许京华:“……幸亏王府里是婶娘管事。”

齐王:“……”

旁边听着的刘琰低头偷笑,齐王迁怒:“你笑什么?我说错了吗?你们两个哭了半天穷,皇上只贴补你们三个月,你们还可丁可卯地报账,虚报数目这点儿事,还用我教你吗?”

刘琰摆摆手:“五叔当然没错,但就像您说的,一共就三个月,再虚报能攒下多少来?再说这等事,不用父皇操心,徐若诚心里就明镜似的,哪骗得了他?”

“我也没说要骗他,皇上没给你们设上限,不就是想给你们一笔钱花么?你看刘瑜开府,皇上是不是一样要给一笔钱?他过后还有亲王的实封、禄米等等,你们有什么?每个月那点儿月例,都不够办一场像样宴席的!”

今日是太子殿下生辰,他行完该行的礼之后,只请了齐王到东宫坐坐,没有办宴席宴客——他们算账报预算时,算的都是日常餐食,根本没有办宴席这一项。

“侄儿小小年纪,念亲恩还来不及,办什么宴席?生辰随便过过就行了。”刘琰自己说道。

许京华听了叔父一番虚报账目的高见,有点瞠目结舌,直到这会儿才回神道:“叔父留下用膳吧,我叫厨房准备了好菜。”

齐王却摇头:“我就不凑热闹了,改日你们想法出宫,去王府,我真正请你们吃些好的。哦,对了,琨儿会叫娘了。”

他长子一周岁时,皇上赐名刘琨,到如今已经十七个月大了,正是好玩的时候。

许京华惊喜:“是吗?这么厉害!”又转头问刘琰,“我能和你一起出宫吗?”

“不能就等圣寿节吧,到时我和你婶娘抱着他给皇上贺寿来。”齐王先说。

刘琰想想,道:“刘瑜成亲,我们应该可以去王府道贺。”

许京华眼睛一亮:“是啊,去喝杯喜酒,然后顺道去看看小琨儿,听说他们王府和叔父家很近。”

齐王哼道:“就在街对面,可不近么!皇上叫我替他多看着刘瑜呢。”

“他有什么好看的?谁会理他不成?”许京华不解。

“慢慢看着就知道了。”齐王说着转头问刘琰,“皇上还没想好怎么封刘瑜吗?”

“已定了端王,诏命过几日就下了。”

齐王就笑了:“这样最好。”

先帝分封诸子时,有意不以国名分封,而是只取美名,像荣王、桂王、茂王都是如此,只到他时,取了个既有好意思、又是国名的齐,但也并没有真的给他封国,只把食邑实封在齐地而已。

到如今刘瑜要封王开府,皇上迟迟没下诏命,宗室中便都在观望,看皇上是否循先帝不分封之制,还是到自己儿子就心疼了,要以国名分封。

“这次会连三弟四弟一起分封,三弟封永王、四弟封昭王。”刘琰补充。

齐王抚掌:“那更好了,这下大伙都心安了。”

“本来也没什么,父皇拖着没下诏,是因为刘瑜又求父皇,想要胡宝林看着他娶妻,受他和新妇的礼。”

“这小子是不是傻?他娶的可是何家女儿?胡宝林什么身份?能受王妃的礼?”

“是有点傻。”许京华接话,“他应该等到娶了王妃进门,求着王妃去太后娘娘那里求个情,到时皇上看着是王妃的一片孝心,就算不许,也不会生气。”

刘琰笑道:“他以为他封王娶妻是大事,父皇会看在这桩喜事份上,通融一二,没想到父皇一气之下,连封王都拖着不肯了。”

齐王听出点别的意思来,“皇上要是一开始就想连刘琦、刘瑛一块儿分封,应该不会为了他一个就拖延吧?”

“什么都瞒不过五叔。”刘琰笑得格外和善,“其实二弟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让他早点知道他只是父皇许多儿子中的一个,他就没那些妄想了。”

齐王笑着站起来:“太子殿下运筹帷幄,看来是不需要我们这些闲人操心,天不早了,我得回府了。”

刘琰跟着起身:“五叔说哪里话?您不时常给我提个醒儿,我可能就要走歪了。”

齐王看一眼许京华:“有我们正直的太子妃在,歪不了。”

“叔父又取笑我!”许京华跟着刘琰送齐王出门,“替我问婶娘好。”

齐王答应一声,挥手走了。

小夫妻两个携手回去,许京华道:“叔父净给我们出馊主意,还虚报账目,亏他想得出来!那样有什么意思?”

刘琰笑起来:“五叔也是怕我们手头紧。比起他们来,咱们确实算穷的。”

“谁让你是太子呢?”许京华戳一戳太子殿下心口,“不过也无所谓,反正咱俩也不好那些奢侈享受。”

“说得对。”刘琰侧头亲亲太子妃娘娘,“反正我只要有你就够了。”

许京华被他说得心里甜滋滋的,便也亲了亲他,之后叫摆上酒菜来,好好陪着太子殿下过了一个生辰。

几天后,皇上终于发下诏命,分封三子,宫中上下除了刘瑜之外,俱都喜气洋洋。德妃贤妃知道是太子进言,儿子才得以早早分封,一时都对东宫更加亲近,德妃还跟许京华传授了些采买物品的诀窍。

如此到得月底最后一日,账目对出来,正好用了预算的九成。

“皇上说太子妃娘娘持家有道、量入为出,该当奖励,”徐若诚笑眯眯指着地上两口箱子,“最近有贡品上京,皇上让贵妃娘娘挑了些上好的珠宝玉器出来,奖给太子妃娘娘。”

许京华惊喜不已:“奖我这么多宝贝吗?”接着老实不客气道,“谢父皇!我要不要去当面谢恩?”

徐若诚笑道:“太子妃娘娘有这个孝心,皇上当然高兴。”又说,“不过一码归一码,这月没用完的,下月预算要减去。”

“这是自然,我们下月预算不变,天越来越冷,柴炭都费,估摸着下月要用的更多些了。”

徐若诚没有异议,照数目送了钱来。

许京华则和刘琰商议去给皇上谢恩,“乾元殿我能去吗?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去庆寿宫,不然咱们可以跟着去。”

刘琰看看天色,道:“咱们现在就去吧,今日休沐,父皇定会去给娘娘问安。正好顺便求了父皇,让我们出宫去贺端王大婚。”

“好!”

两人立刻更衣,披了大毛衣裳出门,许京华看天阴阴的,嘀咕道:“莫不是要下大雪?”

“也该下了,今冬还没怎么见着雪花。沈维上表说,今年幽州雪大得很,都要闹灾了,要是能往京城这边分点就好了。”

“闹灾?是不是又冻死牲畜了?哎,段弘英怎么样了?你怎么再没提过?”

刘琰深深后悔自己提起幽州,叹道:“我提他做甚?给自己添堵么?”

许京华斜着眼睛瞪他:“再瞎说我不理你了!”

刘琰忙握住她的手,说起段弘英近况:“父皇早就册封段弘英做段部大单于了。但段部不服他的人不少,这几个月一直内乱不断,还有些不服他的部属,干脆迁向草原深处,不想今年冬天雪大,太过寒冷,他们没办法,又回到幽州……”

段弘英拿出大单于的气度和心胸,好好安置了这些部属,对段文振一脉也没有赶尽杀绝,只杀了残杀手足的段文振次子,其余诸子随他们想往哪里迁徙,一概不管。

幽州府城因为段家这些人的迁走,倒是平静安宁下来,沈维顺势掌理政务,委派县官、宣讲新法。

“等下,那幽州都督呢?皇上只封了段弘英做大单于,幽州都督是谁?”

“自然是段翱。他们保下了段文珍的子孙,还把段弘英养大,在段部的人望远比段弘英要高,而且段翱是在战阵里长大的,幽州防务交给他,父皇也放心。”

这倒也合乎情理,许京华走了几步,又问:“段弘英成亲了吗?”

刘琰没想到她会问,但她能这样坦然地问出来,显然心中早已不再介怀,刘琰彻底放下心,点点头:“娶了他那个未婚妻,”

许京华以为他说完了,欣慰道:“挺好。”

哪想到刘琰接着说:“还有连部单于之女,和另一个大部族首领的女儿。”

许京华:“……”

“他也没办法,为了尽快稳定部属,只有多方联姻。”

许京华:“……”

刘琰捏捏她的手:“怎么了?很意外?”

许京华叹口气:“嗯。算了,不关我们的事。”

刘琰顺势转移话题:“一会儿见了父皇,你先谢恩,然后我说端王大婚,我们作为长兄长嫂,想亲自去贺,如何?”

“好。”

两人商量得挺好,可是到了庆寿宫,皇上却还没来。

太后看一眼天色,打趣道:“你们两个这时候过来,不是蹭饭来的吧?”

许京华顺杆爬:“是啊,娘娘让不让我们蹭?”

“我这儿可没什么好吃的。”

“我们不挑,娘娘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太后笑话孙女:“看你这点儿出息,今日皇上不是特意赏了你么?怎么还要赖着我?”

“父皇赏的是物件,又不能吃。”许京华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不过里面有几块好玉,等我下次拿来给您挑。”

太后失笑:“我要来做甚?你自己留着戴吧。”

“娘娘也能戴啊!过些日子不是又要娶新妇了吗?”

祖孙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刘琰便只坐在旁边含笑听着,直到外面来报,说皇上来了,才起身迎驾。

皇上进来,看见太子太子妃在,太后满脸是笑,便道:“我远远听着庆寿宫里有笑声,就猜是太子妃在,果然。”

许京华笑着给皇上行了一礼,道:“这宫里只有儿臣话多,娘娘总嫌着儿臣呢。”又说,“还没谢过父皇赏赐,儿臣瞧着也太多了些,正说给娘娘拿来挑挑。”

“给你的就是给你的,娘娘这里不用你惦记。”皇上一指身后,“我给娘娘带来了。”

徐若诚果然叫人抬着个箱子进来,太后道:“我用不着……”

皇上说了和许京华差不多的话,“怎么用不着?过几日端王妃进宫,您不得给赏赐?再过两个月新年,您多了两个孙媳妇,还有两个小皇孙给您磕头,哪个不得赏?”

上了年纪的人最喜欢子孙满堂,太后听了这话,心中欢喜,便笑纳了。

许京华则和刘琰对了个眼神,刘琰顺势提出要去端王府喝喜酒。

皇上虽然对刘瑜恨铁不成钢,但太子愿意友爱兄弟,他还是高兴的,便当场答允。

许京华紧接着说:“我们顺道还想去看看小琨儿,叔父说他会叫娘了!”

“去吧去吧,难得出宫一回,多转转再回来。”皇上答应得很爽快。

于是许京华在嫁进宫三个月后,终于第一次迈出了宫门。

作者有话要说:生死时速,赶上了!

但上一章为啥高审了?改不了了,明天再修吧,晚安~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晨光 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