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京华郡主 > 京华郡主 第105节

京华郡主 第10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京华郡主!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林深时(*∩ω∩)见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2章 齐王有子

太子殿下开怀大笑之余,心领神会,回信中便效仿隋文帝“誓无异生之子”,还教许京华,这种事心中有数就好,不必说出来跟师长们争个高下,免得师长以为你屡教不改,还要再想办法纠正你。

许京华回信:“你说晚啦,宋先生已经把隋朝怎么灭亡,给我细细讲了一遍啦!我只好承认独孤皇后不该干预朝政、行事太过霸道,并且保证不跟她学了。”

这信读来活泼生动,彷佛她在耳边说的一样,刘琰读完信,相思之苦不但没得到缓解,反而又更浓烈了。

他坐在案前发了会儿呆,杨谧端着一盘切好的甜瓜送过来,劝道:“眼看又夏至了,殿下吃点瓜消消暑吧,也开开胃,晚膳多用一些,免得太子妃娘娘挂念。”

“就你话多。”刘琰斜他一眼,指指旁边小几,“放那儿吧。”

杨谧憨笑着过去放下,太子殿下收好书信,走过去吃了两块,想起来问:“你方才说,快夏至了是吗?”

“回殿下,三日后就是夏至。”

刘琰琢磨一阵,第二日和皇上说:“夏至将至,太后娘娘不耐暑热,儿臣觉得,今年不如早些奉娘娘去西苑避暑,也免得似去岁那般遭罪。”

皇上笑眯眯看他一眼,道:“你倒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正好西苑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夏至休朝,索性大家都过去住上三天。”

大家都去,那许京华就不能去了,刘琰心里苦笑,面上还得说:“还是父皇想得周到。”

皇上当然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但亲事都定了,若再像以前一样成全他和京华时时见面,倒恐怕他不知珍惜,便不肯提及许京华,之后得了空去见太后,也只说大家一起去避暑。

太后却不太想去,“老五媳妇还没生,我心里不踏实。”

“太医不是看过,说无事么?大约也就这几日了。”皇上劝慰过,见太后还是不展眉,想了想又说,“娘娘若是实在不放心,要不,您去老五那儿住两日?”

太后愣了愣:“这……合适吗?”

“没什么不合适的,不摆仪仗、轻车简从,小住上几日,不碍事。”皇上看出太后意动,心里就决定了,“也是我疏忽了,他们毕竟是第一胎,娘娘心里哪有不惦记的?”

当下就要命人去齐王府传令,叫齐王给太后收拾住处,太后听了,立即反悔:“算了算了,我要是去了,老五媳妇哪里还能安心待产?倒要反过来忙活我。老五说了,一有动静,便会去请卫国公夫人,我还是安心在庆寿宫等消息吧。”

又叫皇上自去西苑,“这一向你也忙得很了,该去散散心,带着贵妃他们去住上几日吧。”

皇上哪肯留太后在宫中,他带着妃子们去西苑快活?便将此事暂时搁置。

谁料夏至那日一早,齐王就亲自进宫报喜,说齐王妃已于清晨生下一子,“六斤一两,是个大胖小子。”

“好好好。瑟瑟怎么样?什么时辰发动的,生了多久?”太后连声追问。

“瑟瑟还好,就是累,我出门时睡得正香。稳婆说她第一胎,算生得快的,三个时辰就生下来了。”

“你进宫来,家里谁守着呢?卫国公夫人去了吗?”

齐王笑道:“岳母夜里就给请来了,瑟瑟的嫂嫂们也在,母后放心。”

“母子平安我就放心了,你快回去吧,妇人产后虚弱,你多陪陪瑟瑟,别让她自个闷着,多说些外面趣事给她听。”太后叮嘱了一串,又要打发女官去探望齐王妃。

齐王一一答应,最后问:“皇上昨晚在哪儿歇的?我也去给皇上报个喜。”

太后打发人去问,不一会儿回来禀道:“皇上在永宁宫。”

齐王不方便进后宫,太后就让郭楮去见皇上,郭楮去了一阵儿,回来禀道:“皇上听见喜讯,很是高兴,说一会儿亲来向娘娘道贺,还要给小世子亲自赐名。贵妃娘娘也给娘娘和齐王殿下道喜,并问候王妃。”

“行了,那你先回去吧。”太后催着齐王出宫,“以后有甚事,打发个人来传话就成。”

齐王摸摸鼻子:“果然有了孙子,母后就不待见我了。您什么时候去瞧瞧孩子?或者等满月了,我抱过来给您瞧瞧?”

“别胡闹!天这么热,那么点儿的孩子,怎么能抱出来?你甭管我,先回去把他们母子照顾好,比什么都强。”

齐王本来想当面求皇上,同意太后出宫去王府,看看刚出生的小孙子,但皇上在后宫没见着,太后看起来也不愿多事,他只好先告退出宫。

回到王府时,许京华已经来了,正和朱苒围在齐王妃床边,牵着手看小娃娃睡觉。

齐王妃躺在床上,看见太后身边女官跟在齐王身后,就要起身,齐王先过去按住:“好好躺着,母后说了,妇人产后虚弱,叫你只管好好养着。”

女官附和道:“娘娘就是怕惊动得王妃不能好好休养,不然就亲自来探望王妃了。”又传了几句太后的话。

齐王妃在齐王手上叩了头,谢过太后,女官又过来仔细瞧了瞧新生儿,赞道:“小世子生得真好,像王爷。”

“像么?”齐王打量几眼皮肤又皱又红的婴儿,“我怎么看不出来?”

许京华插嘴道:“您又没见过您刚出生的时候,当然看不出来了。”

一屋子人都笑,齐王看一眼侄女,看一眼儿子,对齐王妃道:“原本生下来是个儿子,我还有点失落,现在看看,儿子也好,起码不敢跟我顶嘴。”

大家再次笑起来,女官凑趣道:“王爷莫急,一胎得男,二胎得女,小郡主有长兄照顾,不是更好么?”

“倒也是。”

这里说说笑笑正热闹,外面又来回报,说皇上的赏赐到了,贵妃娘娘也派了人来探望王妃。

齐王出去接赏赐,许京华看齐王妃又要挣扎起身,忙补了齐王的位子,按住齐王妃,让她安心躺着。

贵妃派来的也是女官,看见太子妃在座,先行一礼,才传达各宫娘娘的问候。

齐王妃答了话,谢过各宫娘娘,女官告退离去,太后派来的女官也跟着告辞,齐王妃房中终于安生下来。

许京华看齐王妃有疲惫之态,便说:“婶娘歇着吧,外面再来人,我帮你拦着。”

“辛苦你。”齐王妃身上不太舒服,也不逞强了。

朱苒和许京华一起出去,到外面厅中,齐王正和卫国公夫人说话,“您老辛苦一夜了,我看瑟瑟现在没什么事了,要不您回去歇歇,洗三那日再来看她?”

卫国公夫人年纪不小,确实有点熬不住了,进去和齐王妃说了一声,就带着儿媳孙女回府了。

齐王送过客人,回头看许京华,许京华摆摆手:“叔父不用管我,去陪着婶娘吧。”

齐王却摇摇头:“叔父有个事儿想求你。”

许京华吓一跳:“什么事还用得着‘求’?您有话直说。”

“我先头进宫,本来想跟皇上说,让娘娘出宫来我府中,瞧瞧你弟弟。但皇上在永宁宫,没见着,娘娘又怕她来了,惊动你婶娘,不能好好休息……”

“这有什么,事先不告诉婶娘就是了。”

齐王一拍手:“我就是这个意思,但娘娘催着我回来,也没空细说。”

许京华明白了:“您是想让我进宫去见娘娘,哄着她来?”

“我们京华真是聪慧,一点就通!”齐王赞完许京华,厢房忽然传出孩子哭声,他转头看过去,低低一叹,“娘娘肯定也想抱抱孩子。”

这是太后亲孙儿,还是长孙,哪有不想亲眼看看亲手抱抱的呢?

齐王还要加一把火:“你回来就长大了,娘娘没抱过你,心里一直挺遗憾的……”

“好了好了,我这就去!”

“那你坐我的车去。”齐王立刻吩咐人备车。

许京华哭笑不得,进宫见到太后,就把齐王这一番言行说了,“叔父唯恐我不来,车都给我备好了。”

儿子如此贴心,太后欣慰是欣慰的,但对他这番花招,也颇感好笑,“你这傻孩子,你叔父哪是让你来哄我,他是想借你的面子哄皇上!”

这一点许京华也想到了,不过她现在见到皇上,总是有点儿丑媳妇见公婆的意思,就问太后:“皇上能答应吗?”

太后还没说话,外面就来回报,说皇上携太子来了。

“倒来得巧。”太后一笑,扶着许京华的手出去。

皇上、太子不知道许京华进宫,所以见到她扶着太后出来,都有些惊讶——太子殿下更多一层喜,只还轮不到他开口,听皇上笑问:“京华是从你五叔那儿来的么?”

许京华行了礼,点点头,不知道该不该直说,便扭头看太后。

“老五哄着她来的。”太后笑着向许京华点点头,“跟皇上说吧。”

许京华这才说道:“叔父想请娘娘出宫去王府,看看小弟弟,他早上来没见着皇上,娘娘又不放心婶娘和弟弟,催着他回去,就……”

皇上失笑:“我当什么事呢!其实早两天我就劝娘娘,要是不放心,就去你五叔那儿住上两日,娘娘怕折腾得你婶娘不安,这才没去。”

许京华眼睛一亮:“皇上答应了吗?我们不声张,悄悄去,让娘娘抱抱小弟弟就回来!”

皇上看向太后:“我当然答应,娘娘的意思呢?”

“那就过了午后,到傍晚申时前后去吧。”太后见话已说到这个份上,没必要再压抑自己,便直接做了决定,“京华是坐老五的车驾来的,我就坐那个车去,回来再叫他送我回来。”

皇上有点不放心:“那多带些侍卫吧,免得路上冲撞。”

刘琰等了半天,终于等到这个时机,立刻接话:“父皇,让儿臣护送娘娘去吧?正好当面恭贺五叔。”

皇上没立时答应,看着太后:“娘娘的意思呢?”

许京华也悄悄看向太后,不想太后这时正好扭过头,祖孙俩目光撞个正着,她赶紧低头,眼观鼻鼻观心——以前她心中无私,想什么都能直说,现在和刘琰成了未婚夫妻,再当着皇上的面,许京华彷佛突然装上羞涩这根弦,倒不敢随便说话了。

“也好。”太后终于出声,“琰儿也去看看你小堂弟。”

刘琰喜悦道:“是。”

皇上回头瞧瞧儿子,“说得我都想去瞧瞧了。”说完自己又摇头,“算了,我也偷偷出宫,就不像话了,等过了百日,再让老五抱过来我看吧。”

太后笑道:“她们回来说长得像老五。”

皇上问许京华:“京华瞧着像吗?”

“下巴、嘴都像,眼睛……我去的时候,他一直在睡,没睁眼。”

皇上又问了几句,回头恭贺太后,“老五有了长子,娘娘这回放心了吧?”

太后笑着点头:“放心了。”

“那趁着明日还有一日假,我送娘娘去西苑避暑,顺便设个酒宴,咱们欢庆一日如何?”

太后这会儿自是什么都好,便笑道:“都依皇上。”

“那我叫他们这就去预备。”皇上说着又看向许京华,“京华也一起来,热闹热闹。”

说定此事,皇上就告辞走了,刘琰厚着脸皮,说要在太后这里蹭饭。太后心情正好,想着他和许京华也确实很久不曾私下见面说话,不但留他用了午膳,用完膳还先一步回后殿休息,给这对未婚夫妻留下说话空间。

殿内留下侍候的人也很有眼色,都远远退开,守在门边墙边。

许京华直到这时,才放心大胆地打量太子殿下,“终于长点肉,不像以前那么瘦了。”

刘琰失笑:“你是说我,还是说你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