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卖油娘与豆腐郎 >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90节

卖油娘与豆腐郎 第90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卖油娘与豆腐郎!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5章 寻生计喜迎新年

红莲三日回门那一日, 杨氏因为生气闫氏不给她长脸,她备的礼很减薄。

黄茂源有些尴尬,红莲咬了咬牙, 就拎着那减薄的回门礼带着黄茂源回去了。闫氏还在气头上, 见到红莲和黄茂源,并未给好脸。若不是有杨老太太压着,她连饭都不想做。

红莲全程笑着和家里人说话,进门前她就嘱咐黄茂源, 少说话, 一切看她的眼色行事。得了表姐的嘱咐,黄茂源果真只赔笑不说话。杨家人问话, 他就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杨家人知道他憨,索性也不问了。

当日红莲出门时, 杨老太太见闫家两个婆娘闹事, 她本来想阻止的,但想着脸都已经丢出去了,索性让她们闹吧, 就算黄家真给了银子,也落不到闫家头上。

谁知这个孙女是个刚性的,竟然以死相逼。杨老太太又开始拿正眼看这个孙女,是个有成算的, 不好糊弄。杨老太太心里不再轻视这个孙女, 就好生和小两口说话,还让闫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对小两口拿回来的回门礼, 杨老太太看了一眼之后就不再提,仍旧温和地和红莲说着话。

有杨老太太缓和, 红莲和黄茂源总算顺利度过了回门。回来后,红莲仔细跟杨氏说了当日所有的事情。杨氏心里叹了口气,好不好的,总是自己的娘家,先冷一阵子,以后再说吧。

办完了黄茂源的亲事,家里剩下了不少东西。杨氏准备的鸡鸭鱼肉都没用完,再略微补充一点,尽够过个好年了。

黄家今年一连娶进门两个儿媳妇,黄炎夏特意嘱咐杨氏,过年弄得丰盛一些。

杨氏得了银子也不小气,除了家里的东西,她又从黄炎礼家里购置了一些山货。梅香见黄炎礼家的山货品相好,自己又单独买了一些,预备留着初二回娘家时送给叶氏。

黄炎夏趁着腊月间生意好,带着两个儿子没日没夜在豆腐坊忙活。黄茂林每次上街带的豆腐更多了,黄炎夏除了上午出门卖豆腐,下午也要在家里接待上门的乡邻们。

杨氏带着红莲备年货、扫尘、杀鸡杀鱼、腌肉、洗床单被面,婆媳两个配合有度,等到腊月二十六,家里的东西都备齐了。

红莲这些日子用自己的勤劳赢得了黄家人的认可,她比起梅香来多了一份隐忍。这也是形势所迫,她本事不如梅香,娘家也不如梅香,且她和黄茂源之间的情分比起梅香和黄茂林之间,还是差了好多。

梅香和黄茂林从相识到成亲,一起经历过诸多风雨,携手走到今天,相互之间的默契和信任,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红莲没有见过梅香刚进门时的勤快和能干,但从淑娴的描述里,她也能猜出一二。她有些羡慕梅香如今在家里的地位,大嫂说话,公婆都能听进一二,大哥更是对大嫂百依百顺。

虽然有些羡慕,但红莲看了看有些傻气的黄茂源,心里也热烘烘的。表弟把她从泥坑里拉了出来,又娶她进门,聘礼和婚礼样样出彩,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想来这人和人之间总是有区别的,大嫂有大嫂的命,她有她的命。前几年大嫂家里多艰难,如今人家都熬过来了。她再熬几年,等有了孩子,到时候她的日子在平安镇必定也算好的了。

想通了这些事情后,红莲越发勤快了。在红莲跟着杨氏忙碌的时候,梅香无事可做,趁着天晴,每日出门溜达,有时候去找刘氏婆媳说说话,有时候去找柴氏,给豆豆带一些零嘴,豆豆就能跟她玩好久。

梅香特别喜欢豆豆,这孩子活泼机灵,长得壮实,小嘴巴整天啊啊啊说个没完,虽然没人能听得懂他到底在说什么。

徐氏也乐意让梅香带着豆豆,多抱一抱豆豆,说不得明年就能生个男娃,他们小夫妻长房的地位就无可撼动了。徐氏因为嫁给了张发财,对黄家的事情了如指掌。她自然是偏着黄茂林和梅香的,更别说梅香和她说得来,还三天两头送东西来给豆豆吃。

腊月二十六的夜晚,红莲做好了晚饭后,一家子围在堂屋的大桌上吃饭。

夜里吃的手擀面条,红莲往里头加了些大白菜叶子,用剁碎的腌辣椒炒鸡蛋,把萝卜缨子用水焯了一遍,加了些油盐凉拌,还有一盘子油炸花生米。

有了三样配菜,面条吃起来也格外有滋味。

梅香专捡辣椒炒鸡蛋吃,她近来迷上了吃辣椒,菠菜拌花生米她一口都不想尝了。红莲还特意给她单独煮了个蛋,这是家里如今的规矩,要是没有荤菜,就单独给梅香煮个蛋。

梅香也不吃独食,每次都分淑娴一半,黄炎夏夫妇特别满意。

吃过了夜饭,梅香抢着把碗洗了,红莲就去西院查看了一番。

冬日夜里无事,杨氏又在西耳房把火盆继续烧起来,一家人围着火盆烤火说闲话。

黄炎夏想着今儿都二十六了,也该盘账了。

他把所有的账本子和这个月的银钱都拿了过来,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先把这个月的账算了,再汇总一下一年的收成。

看到账本上的数字,黄炎夏非常高兴,“这一年大家都辛苦了,你们妯娌两个今年先后进门,以后都是一家子,你们只有兄弟两个,定要和睦一些。我和你大伯这么多年门挨门住,你靠着我我靠着你,虽然咱们两家人丁不算太多,但谁也不敢来撩拨我们兄弟。你们以后也是一样,不是说让你们靠着兄弟吃喝,而是要记得,兄弟有难处,不能看笑话。你今日看了兄弟的笑话,来日你自己遇到了难处,连亲兄弟都不帮你,你可还有脸出门?”

黄茂林先表态,“阿爹放心,我和茂源好着呢。”

黄茂源也跟着点头,“阿爹,我会听大哥的话的。”

黄炎夏看着小儿子这幅实诚样子,又有些想笑,“得亏你大哥不是个藏奸的,要不然你这个傻样子,我死了都不放心。”

黄茂源嘿嘿笑了,“大哥对我好,再不会坑我的。”

黄炎夏偷偷看了两个儿媳妇一眼,见她们并无异色,又开始分钱,“这是茂林这个月香豆腐的分成,腊月生意好,共八百二十文,你媳妇娘家送来的水釜,她拿出来公用,我也不能让她吃亏,听说那东西值七八百文钱,我补给她五百文钱。这是茂源的二百文钱,淑娴也分一百文。梅香今年一进门就要给我生孙子了,有功劳,也分二百文,给你过年零花。红莲这些日子跟着辛苦了,你和淑娴一样得一百文。我先把话放在这这里,没分家之前,你们谁生了孩子,不论男女,孩子落地就奖二两银子。钱是小事,人丁兴旺是大事。”

杨氏有些眼热地看着梅香的肚子,又看了看红莲平坦的小腹,内心叹了口气,要是梅香这一胎是个男娃,这辈子也追不上了。唉,都是命。算了算了,好在当家的不是个偏心的,反正男女都奖二两银子。

大伙儿在黄炎夏的吩咐下一一拿了银子,又坐在一起闲话。

杨氏和黄炎夏商议明儿上街再给女儿媳妇们买两朵花戴,反正闲着也无事,还问梅香要不要一起去。

梅香顿时双眼发光,“阿娘,我也能去?”

杨氏笑了,“去吧去吧,明儿天晴,路上也不滑。我们三个人一起看着你呢,定无事的。”

梅香顿时高兴地笑了起来,“那就有劳阿娘了。”

黄炎夏嘱咐杨氏,“到亲家母家里去看看,多给孩子们买两朵花,大过年的,戴花喜庆。亲家母家里如今没有菜园,明儿你走的时候把家里的菜多带一些过去。大白菜萝卜菠菜蒜苗,一样弄一些。”

杨氏摸了摸淑娴的头,“乖乖这些日子辛苦了。”

淑娴抿嘴笑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氏吃过了早饭后,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女儿一起往镇上去了。离得又不远,娘儿四个慢悠悠地走,一路走一路闲话。

等到了镇上后,四人先去黄茂林的摊子上看了看,然后一起往刘家去了。

刘太太一见杨氏带着媳妇女儿一起过来了,忙上前迎接,满口的好话,恭喜杨氏今年娶了两个儿媳妇,明年就可以抱两个孙子了。

杨氏和刘太太说了半天闲话,梅香几个就在店里瞎看。要过年了,刘家进了许多新鲜货,姑嫂三个看的挪不开眼。

杨氏给她们三个一人买了两朵花,样式自己选,另外搭配一些丝线,盘头发时藏在头发里,闪亮亮的。除了姑嫂三个的,杨氏又另外多买了两朵。

杨氏付过了钱之后,又带着她们几个往韩家去了。

叶氏一边在家里准备晌午饭,一边招呼上门的客人。学堂里的孩子们昨儿下午都回家去了,等过了十五再来。明朗和明盛今儿也在家里,正在书房里。

见黄家一行人来了,叶氏忙出来迎接,明朗兄弟也出来和杨氏行礼,又问候梅香身体。

叶氏把她们几个迎进内院,兰香给她们倒了茶水,还上了些零嘴。

叶氏拉着梅香的手,问了半天她这些日子的起居,梅香都一一回答了。

等她们娘儿两个说完了,杨氏才笑眯眯接口,“我们当家的怕弟妹家里过年缺菜,让我给弟妹带了一些家里种的菜过来。这真是的,弟妹头先还卖菜,如今倒缺菜吃。”

叶氏也笑了,“可不就是,我还说寻摸块地种菜呢,到现在还没寻到。有劳大哥大嫂还给我送菜来。”

杨氏摆摆手,“也不值个甚,弟妹家里要是有什么活干不了,只管叫茂林来干,我们家里都忙完了,家里也没什么事情。”

说完,杨氏拿出了多买的那两朵花,“我才刚带着几个孩子去买花戴,多买了两朵,给兰香过年戴,都是大红的,喜庆的很。”

叶氏立刻又赶着道谢。

两个人客气了半天之后,杨氏对叶氏说道,“弟妹,我把梅香放在你这里,我去买些过年用的门对子和香烛纸炮。”

叶氏忙道,“大嫂,香烛纸炮也就罢了,门对子别买了,我让明朗给你写一些带回去。”

杨氏笑着点头,“也行,明朗写的比外头那些还好呢,弟妹有福气,儿子这样有出息。”

叶氏又笑了,“大嫂也有福气,明年就可以抱两个孙子了。”

杨氏把梅香放在韩家,自己带着红莲和淑娴走了。

叶氏终于能和梅香说些私房话了。

多日不见,叶氏很想念大女儿,如今梅香就在她面前,她又不晓得说什么了。

梅香拉着叶氏的手问她,“阿娘这些日子忙不忙?”

叶氏摇头,“比以前强多了,不用下田下地,隔几日你二伯和明辉过来榨油。我只管给学堂里的孩子们做饭,再招呼上门的客人就行了。”

梅香摸了摸叶氏的手,是比以前细嫩一些,“阿娘辛苦了这么多年,也该歇息一些了。”

叶氏摸了摸她的头发,“阿娘是能歇着呢,可阿娘一想到等你生了孩子之后,还要干活,阿娘心里就难过。”

梅香笑了,“阿娘,我如今在家里什么活儿都不做,只管吃饭睡觉。等明年孩子出生了,我还要带孩子。”

说完,她悄悄对叶氏说道,“茂林哥跟我说,明年我们家说不定也要来盖房子,等搬到了镇上,田地都交给别人种,家里就清闲多了。”

叶氏高兴地直点头,“好好,等你搬来了,阿娘给你带孩子。”

说完,她低头摸了摸梅香的肚子,“小乖乖呀,外婆跟你说话呢。要听话,别闹你阿娘哟。”

忽然,梅香的肚子里咕噜动了一下,叶氏顿时高兴地笑了起来,“哎哟,这个小猴子喜欢外婆呢。”

正说着,明朗兄弟进来了。

明盛跑过来,稀奇地看着梅香的肚子,“姐姐,这才几天不见,都这样大了?它什么时候出生?”

梅香笑了,“还有一阵子呢。”

明盛看了看梅香,“我能摸摸它吗?”

梅香笑了,“只管摸。”

明盛伸出了手,轻轻摸了摸,感觉到底下小娃儿正在翻跟头,立刻高兴地叫了出来,“它动了,它动了!”

明朗笑着说他,“小些声,别吓着它。”

说了一会子孩子,叶氏又让明朗去给黄家写门对子。明朗年年写,韩家有几个门他心里都清楚,带着明盛回书房,一个裁纸一个写字,很快就准备妥当了。

中途,叶氏出去好几趟,给上门的客人打油。要过年了,来打油的人特别多。

叶氏想着杨氏很快就要回来了,立刻回屋把梅香这几个月的分成给了她。娘儿两个互相信任,叶氏也懒得再报一遍账目,她提前算好了,直接把钱给梅香,梅香也从来不问账目的事情,叶氏说多少就是多少。

梅香还来不及拒绝,叶氏赶着把钱用一个荷包装好,塞进她怀里,“赶紧收好,等会子你婆母回来了。钱拿回去自己收好,除了茂林,谁也别说。”

梅香立刻把钱收好了,“多谢阿娘了,我整日还白吃娘家的。”

叶氏把旁边的花生剥开了给她吃,“如今家里宽裕的很,等过了年,孩子们交了束脩,家里就更宽裕了。我也帮不上你别的忙,只能多贴补你一些银钱,再说了,这也是你该得的。”

分过了银钱,叶氏忽然转了话锋,又跟梅香絮叨起韩家岗的事情。

“你敬博叔父这回可发达了。”

梅香诧异,“他怎地了?”

兰香在一边插话,“姐姐,敬博四叔要去县里做书吏啦。”

梅香惊道,“果真?书吏可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呀!”

叶氏笑了,“可不就是,听说是顶的宋书吏的差事,做户房书吏。你七爷爷七奶奶高兴坏了,可着整个荣定县,一共不就只有四个书吏。等过了年,你四叔就要去县里了。”

梅香高兴地直点头,“那可真是太好了,四叔这些年在县里可算没白混。”

叶氏也高兴,“谁说不是呢,你四叔这些年读书花费了不少银钱。得亏你七爷爷七奶奶管家有方,几个兄弟也没有怨言,但若是长久这样下去,家里也吃不消。考乡试更费钱,你四叔就想办法谋了这个差事。他身上有功名,做个书吏也够格。我听明朗说,这中间秦先生和宋书吏也使了劲的。咱们和秦家是亲家,宋书吏和秦先生是师兄弟,谁不想后头接任的是自己人呢。秦先生虽然是外地人,但宋书吏可是咱们荣定县的人,有你四叔在,好歹能照应他的家人。”

梅香听得直点头,“是这个理,阿娘,咱们家如今越来越好了。四叔在县里做书吏,明朗在镇上教书,到哪里去,咱们韩家也不丢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