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烧钱的北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从成功守住街亭开始!
诸葛亮以刘备的遗诏:“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由,屡屡兴兵北伐。
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不知变通,硬扛着大义名分与曹魏死磕,力小而谋大,白白耗费了蜀汉的国力。
而吴国的实力却较曹魏为弱,与其伐魏还不如伐吴。但其实,却并非如此,从诸葛亮对待孙权称帝的态度上,便可弄清诸葛亮的真正意图。
据裴松之引《汉晋春秋》而注《三国志》的记载:是岁(229年),孙权称尊号,其群臣以并尊二帝(蜀汉,东吴互相承认帝号)来告。
议者咸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诸葛)亮曰:“权有僣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戍】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兵疲),使北贼(曹魏)得计,非算之上者...权僣之罪,未宜明也。
“乃遣卫尉陈震庆权正号(庆贺孙权称帝)。诸葛亮遣使庆贺孙权称帝的原因:其一,孙权有僭号称帝之心久矣,我们之所以一直装作不知道,是想引之为援。其二,我们若因此而与东吴断绝盟好,会使两国关系紧张,还要移兵东伐。势必要先吞并吴土,才能北伐曹魏。而东吴贤才尚多,将相和睦,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两国相持不下而渐渐疲弱,就使曹魏坐收渔人之利。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剖析了吴国的国情。蜀汉的许多官员都认为目前的三分天下於孙权最有利,而孙权的目的已达到,将会不思北进,成不了蜀汉的援手。诸葛亮却认为目前东吴之所以不思北进而限江自保,在於魏、吴的前线维持在均势状态(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而一旦蜀汉大军进攻东吴,将会打破这种均势。曹魏的上算是,分裂吴国的国土而再图后算;曹魏的下算是,劫虏吴国百姓并扩张边境。而即便东吴不能成为我们的援手,但只要与我们的关系和睦,我们北伐就无东顾之忧,且东吴还可以牵制住曹魏黄河以南的兵力。故而,不能声讨孙权僭号之罪。可以说,诸葛亮选择北伐,并非是抱着大义名分不放,而是权衡利弊之后的抉择。以蜀汉的国情,伐魏的确比伐吴更为明智。伐吴:即便攻取了东吴的领土,也会使得蜀汉的兵力,在地理上就被割裂为两部分,这也是东吴偷袭关羽而刘备却来不及救援的原因所在。再则,两弱相争却於曹魏最有利。伐魏:一则,无后顾之忧;二则,占据雍、凉之州而与益州连为一体,以呈秦国、汉高祖统一天下之势,远比《隆中对》提出的跨有荆、益,分兵两出更为合理。故而,诸葛亮以实用主义的原则,遣使庆贺孙权称帝。据《三国志·后主传》所载:..是岁,孙权称帝,与蜀约盟,共交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