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门福女发家记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白得好处

第一百五十八章 白得好处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门福女发家记!

春婶也不是含糊的人,徐宁回来没多久,她便又找上门来,只是这次她却期期艾艾地仿佛有些说不出口,徐宁还以为是有什么意外,原来是徐小芽这些天也出了两趟远门,中秋节从桐乡回来那次还在雨中赶了路,身体有些不舒服,怕是要好好养一段时间,因此这次不能再走了,连着春婶也得在家里照顾她,因此她们两个都去不了,只能让徐景和徐二林陪着去,而且徐景也不能全程陪着,只将徐宁送到桐乡,后面由徐二林和她娘家兄弟再一起陪着去宁远县,大概一路上就她一个小女娃,春婶是怕她不方便,所以才这样支支吾吾的。

但现在行事本来就不方便,她家愿意帮忙已经是极大的情分,徐宁自然没有二话,直接答应了下来,不管是徐景还是徐二林,她都是可以信得过的。

见徐宁没有任何犹豫一口就答应下来,春婶脸上的表情也是终于松了些,两家算是说定,又约了明天早上的时间,春婶便先回去了,虽然他家只有徐二林要去,但她仍要准备好一些东西带给徐大林。

这次他们要去的是宁远县的县城,距离自然要比香山镇要远些,不过等到了桐乡,能借来一辆驴车,速度怕是会比上回的牛车更快上一些,总的算下来花的时间应该会差不多,但为了赶上牲畜市场开场的时间,徐宁他们自然要比上次更早一个时辰出发。

这便是交通不发达最大的不便利之处了,只要想去稍微人多一些的地方,就得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赶路上,是以等到后面攒够了本钱,徐宁是无论如何都要搬离这个村子,去寻求更好的发展。

也不并不是单单只为了她自己,这样一个村子里物产终究是有限的,一家人想要过上好的日子必然不能只呆在这样的村子里,另外现在徐睿读书这么刻苦,总归是要走上科举的道路,这个村子里虽然有族学,但也只有一个老秀才当夫子,不说他本身学识怎么样,便是到了他这个年纪自然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想安安稳稳过好自己的生活,但凡他还有些野心或者本事,也不会到这穷乡僻壤来当夫子。

所以徐宁这些日子来仍不辞辛苦东奔西跑的,可不就是为了能早点攒够搬迁的本钱么。

这边跟春婶定好了时间,徐宁回后院跟沈氏说了一声,又接着忙碌了起来,好在现在吃好喝好,身子骨已经好了不少,再加上其他三人都见她人小,都多干些,顶多只让她教一教东西要怎么弄,便是这一天劳作下来徐宁也只是有一点累的感觉,等晚上睡上一觉,这些疲劳感就会消除了。

等忙到晚上八九点的时候,事情差不多都做完了,猪骨汤是最早熬好的,然后猪杂也都煮过还放在太阳下晒了一会儿,将水分都晒干净,另外腊肠也已经灌好,和一扇半猪小排并几串猪肉一起架在厨房里先用炭火远远地烤得干一些,明天再一起到通风阴凉处晾上几天,等风干一些熏肉还要用新鲜的松柏枝熏一熏,而腊肠等风干就可以了。

之前她便做过风干鸡鸭,这个注意事项沈氏和孙婆婆都知道,自然也不用徐宁挂心,便早早让她去休息,好养足精神明天赶路,她们则继续忙碌着,孙婆婆和孙氏打上许多井水来,将院子里的污水都冲走打扫干净,而沈氏则是在厨房里替徐宁准备路上吃的干粮。

一直忙碌到晚上快到巳时过半,倪氏带方春花一起来接孙氏,见院子里还有活计,便也一直干了,才迅速结束,妯娌三人才结伴离去。

徐宁家的院子盖得偏僻,又是在半山腰上,方春花还好些,但孙氏却差不多整个人都要缩到高大些的倪氏后面,偏倪氏一点惧意也没有,还硬将孙氏拉出来,问她今天到底怎么样,那小丫头到底是准备怎样卖的,叭叭叭地问出一大堆问题,让孙氏光顾着回答,倒也少了几分害怕。

因着怕她们家里脏乱又有孩子,那些肉汤和杂碎仍放在徐宁家里,等明天她自家备一备青蒜和炉子锅碗等物,便能在开始在村里卖了,等她们妯娌三人回了家,家里的老太太和徐三旺也都没有睡,都在等着孙氏回来打听清楚才好安心,于是等孙氏回去,便将在徐宁家的事情从头到尾都讲了一遍。

孙氏虽然胆子小,不爱跟旁的人说话,但是她做事勤快细致,记性也好,因此能从她们是怎么烫猪毛开始,到怎么清洗内脏,各部分的肉是做什么用的,拿什么配料跟猪骨一起熬的汤,腊肠里又要放些什么,煮猪杂的时候又要用什么一起煮才能去腥,徐宁教她教得详细,这个时候她回来复述地也很详细。

一家人子人都静悄悄的,谁也没出声打断孙氏的叙述,等她说完,大家伙儿仍静静地不知道怎么开口,还是老太太先缓过神来,问道:“那家人真是什么都教你了?”

孙氏并没有迟疑,直接点了点头。

那老太太仍是怀疑,又追问道:“也就是说,若是给你备齐了材料,也不用她家再帮忙,你也都能做了?”

听到这话,孙氏略微迟疑了一下,不过仍点了点头。

“竟真没有藏私!”

最后老太太这样感叹道。

这个时候他们和最开始的徐景一样不能理解,若那汤和杂碎的味道都不错,这可就是实打实地一门秘方,若经营地好了,是可以传家的,怎么就这样轻易地告诉他们了?

那家又不是没有男娃……对了,那家的睿哥儿从小都是当大户人家的少爷教养的,不仅读书还懂礼节,将来肯定是要走读书人的路子的,自然用不上这样的方子,可即便不用,那家人就真舍得将秘方随随便便就教给了别人?还只拿了一些分成,连最初要投入的成本,也是人家出的,他们怎么就白得了这样一场好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