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问南墙 > 不问南墙 第93节

不问南墙 第9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问南墙!

封睿觉得她的反应有趣,亲了好一会儿,赶在自己控制不住身体反应之前放开她,和她蹭了蹭鼻子,“……囡囡。”

许潆心一愣,只有爸妈才会这样叫她,他是怎么知道的?

见她满脸震惊,封睿忍不住笑了声,“上次……听到叔叔这样叫你。”

原来是这样,许潆心哦了声,就这样睁眼望着他,呆呆的,什么都不说。

封睿松开她,翻身起来,坐在她的床边,又伸手拉她,然后笑道:“看你下次还敢不敢睡觉不锁门,不锁我就再来偷你。”

说起这个许潆心就又气起来,反手抓起一个枕头扔过去,“快滚!明明是你心怀鬼胎图谋不轨!”

封睿接住她扔过来的枕头,笑了两声,然后把枕头放下,转身走到门口,又回头冲她挤眉弄眼的。

外头躲着两个小家伙,见到他出来,原本都要跑了,可是又突然停下,有点疑惑的歪头盯着他看。

嗯?这个人的味道好像有点像妈妈?

封睿难得见它们没躲着自己,于是伸手过来,想摸摸它们,可还没碰到呢,它们转身就又跑了。

饶是如此,他还是跟后面出来的许潆心很高兴地道:“刚才它们离我好近,就在脚边,我下回是不是能摸到它们啦?”

也真是心酸,明明那么喜欢小家伙,可几个月了,一次都没摸着。

许潆心叹口气,鼓励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兄你加油!”

说着去摸茶几上盒子里的糖果,这是那天从封家回来的时候姜眉芸给收拾的,什么口味都有,吃个糖搞得像摸盲盒。

许潆心拆了一颗糖放进嘴里,愣了愣,随即眉头一皱。

封睿侧头看见她这副模样,有点奇怪,“怎么,糖坏了?”

她摇摇头,咕哝着说了句:“……草莓味的,我不喜欢。”

她喜欢吃新鲜草莓,也吃草莓蛋糕和草莓果汁,但就是不喜欢吃草莓味的糖果,因为她觉得吃不出草莓的香甜,反倒一股子香精味。

封睿闻言哦了声,伸手扶着她的头,将她的脸一扭,在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含住了她的嘴唇。

灵巧的舌尖一勾,迅速地离开她的唇。

然后笑盈盈地看着她,“以后不喜欢的东西,我帮你吃。”

许潆心眨眨眼,脸孔顿时涨红起来,一时讷讷说不出话。

第76章 我搬过去和你住好不好?……

春节假期过后, 许潆心和封睿正式进入规培阶段的最后半年。

这半年里,他们分别回到进院伊始就择定的科室,封睿是考研进了神外, 许潆心是规培考试时报的儿科。

神外在十七楼, 儿科在五楼。

杨敏枝是许潆心的责任导师,主任医师,已经不管病床了,每天就是出门诊和查房,值三线班甚至不用在办公室守着,有事一二线打电话过去叫才过来, 反正家就在医院后头的老职工楼,几分钟的事。

但这跟许潆心没什么关系,儿科的规培医生单独排班,许潆心也要值班, 值班周期看当月规培生人数多少而定,这个月大约是六天一个班。

许潆心去的第一天,她就笑着跟她说了:“跟我的话你基本就不用管病床了, 但是病历你还是得会写,这样吧,在病房你就跟着黄柔学习这方面吧。”

“这个月我暂时只有你一个学生, 每天的门诊你都要去,要是以后有了别的学生呢,就再另外安排。”

许潆心好好地应了, 转身去找黄柔, 说是杨主任让她跟着她学怎么写病历。

黄柔是科室的高年资住院医,属于杨敏枝这个治疗组的,自己带了两个实习生, 也乐意带她,笑着就应了。

儿科的病历书写到底和其他科室不太一样,比如年龄,其他科都是多少岁,儿科的除了多少岁,还要精确到几个月,另外还有出生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和免疫接种史,问病史的时候,三岁以下的幼儿要详细询问,三岁以上的则重点询问与此次疾病相关的问题。

“对于已经入学的孩子,我们在了解生长发育史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他在学校读书的成绩和行为表现。”

黄柔的声音很温柔,许潆心听得心里直滴汗,难怪小孩都讨厌来看医生呢,居然还要问学习成绩?

比起许潆心这边连病历怎么写都异于其他科室太多,封睿在神外日子就好过多了。

首先,外科系统的病历他已经很熟悉,写来写去一个套路,没多大变化,二来他的到时是曾广清,哪怕只是看在曾教授的面子上,大家也会对他客客气气。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费工夫,立刻就适应了科室的工作节奏。

他的带教是曾广清所带的治疗组的一位主治,叫林洮的,研究方向和曾广清一致,都是主攻颅脑损伤和脑血管疾病。

管的病人也忒多,“跟以前你在神内跟的张师兄一样,十几个在床的,给我看傻了。”

这时正是午饭时间,许潆心和封睿坐在食堂里,一边吃饭一边交流自己这边的情况。

“那你们几天一个班?”许潆心一面问,一面夹了块排骨放进对面的碗里。

封睿看了眼排骨,又看看她,眼睛弯起来,“四天,你们呢?”

“这个月六天,规培单独排班,下个月不知道有没有这么多人,我平时主要跟门诊。”

“那你值班时间和门诊时间撞上了怎么办?”

“可以跟周末值班的同学换,杨主任周末没有门诊。”许潆心笑应道,责任导师是杨敏枝的好处,就是周末不用出门诊。

不过她还想到另一件事,“那样的话,从明天开始,我中午估计都不能和你一起吃饭了,刚才我去看了一眼,杨主任门诊还好多患儿和家长呢。”

如今天气还冷,加上马上又到春季,感冒、发热、鼻炎的小朋友眼见着就要越来越多,还有手足口病,也到了好发期。

封睿想了想,“这个也好办,我每天给你把饭打上去就是了,就算我要值班或者上手术,也能抽空帮你把外卖点了。”

许潆心倒没想着他真的能每天都做到这样,毕竟神外手术不少,忙起来别说帮她了,能顾好他自己的肚子就不错了。

但还是觉得心里熨帖,这是他的心意,起码在说的时候,是真心实意想这么做的。

以前就听许英培提起过,说儿科的门诊很忙,许潆心当时没什么感觉,直到真的开始跟杨敏枝上门诊。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医生嘛,越是年纪大的、头衔高的,就越是厉害,什么主任啊教授啊,他们的门诊往往门庭若市,号也一号难求,甚至会被黄牛炒到上天。

门诊早上八点半开始,先去交班,碰上杨敏枝要查房,便跟着黄柔她们一起,缀在老大的身后,一个病房一个病房地转。

眼看着差不多查完了,黄柔提醒了一句:“剩下这个就是肺炎,马上就出院了,没什么可看的,你先去门诊,把电脑打开,让病人都排好队,主任过去马上就能开始。”

许潆心点点头,转身从人群后面溜了出去。

赶到二楼的门诊,刚推开挂着杨主任名字的那间诊室的门,立刻就有患儿家长涌了上来,“杨主任来了吗?我们是第一个到的!”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反驳道:“人家有叫号的,不是你说你是第一就是第一的,也不是你第一个到就让你第一个看的。”

“我小孩今天要去上补习班啊,第一个帮我们看怎么啦,我们先来的,先来后到懂不懂。”

“哎哟呵,谁家孩子不用补习啊,有你这么霸道的么?!”

可能都是因为孩子生病焦虑,一言不合竟就这样吵嚷起来了,许潆心在这之前没怎么见过这样的场面,登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忙劝道:“别吵啦,叫号系统上不是有名字么,排队就行,杨主任马上就来了,你们在这吵吓着孩子了……”

干巴巴地劝了几句,然后转身钻进诊室,将电脑和打印机、空调都打开,然后输入杨敏枝的工号和密码,登陆进系统。再检查一下打印纸、处方单、检查单都够不够。

刚准备好,就见杨敏枝脖子上挂着听诊器,端着保温杯走进来了。

先坐下,一边用速消液搓手,一边问:“现在几个号啦?”

许潆心看了一眼挂号系统,应了句:“刚好六十个。”

杨敏枝的动作顿了顿,扭头特别真诚地望着她,“确定是六十,没看多吗?”

她这么认真,许潆心反倒犹豫了,立刻又看了一眼屏幕上的序号,然后点点头,“真的是六十。”

杨敏枝的表情有一瞬间的扭曲,片刻后长叹一声:“到七十的时候提醒我,看看是不是要让楼下停号。”

许潆心应了声好,觉得这可太容易达到目标了。

杨敏枝来了之后,许潆心开始往里叫号,叫了一个,进来的除了孩子,还有陪同的家长,只有妈妈或者奶奶带来的都算少人的了,更多的是一家好几认全都来的。

问一个情况,就全都抢着回答,七嘴八舌的,都不知道该听哪个的才好。

“好啦,一个人说,或者一个接一个说,不要这么多人抢着说!”杨敏枝实在受不了了,就说了一句,等他们都安静下来,这才重新又问了一遍问过的问题。

有的孩子大了点,可以自己表达感受了,杨敏枝问的时候,还是家长代为回答,杨敏枝也会阻止他们,“让小孩自己说,问他的感受,不是问你们家长的。”

开诊没多久,进来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许潆心认出她的家长就是刚才在外头和另一家家长吵起来的那位,便多看了一眼那孩子。

杨敏枝看了一眼门诊病历本上的个人信息,问道:“哪里不舒服啦?”

“她咳嗽,咳了一天就开始发烧,三十九度,去附近诊所看了,说上呼吸道感染,用了红霉素和清开灵,没用,还是发烧,就领过来看看。”

家长解释的时候,孩子又咳了起来,杨敏枝一边伸手去探她贴着退热贴的额头,一边问:“刚才量体温了么?”

“量了,三十八度。”

杨敏枝看了一下孩子之前的检查单,道:“那先去验个血吧,血象查一下,血生化也查一下。”

开了单,家长就带着孩子出去去缴费检查了,杨敏枝将病历本放到一边,许潆心又叫了下一个号。

等看过了几个病人,这孩子回来了,进门就问:“医生,肌红蛋白高是什么情况啊?”

说着将手里的检查单递过来,一看,肌红蛋白2560ng/ml。

这下别说许潆心惊讶,就连杨敏枝都是一愣,这可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灵敏的指标,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怎么会心梗啊?

当然,也有个体差异性,可能是急性肌损伤、多发性肌炎或者肾功能衰竭,都会引起这项指标的升高。

重新开了一张检查单,交给家长,严肃地交待道:“先去三楼查个心电图,快去。”

家长吓了一跳,觉得大事不妙,连忙就点头拖着孩子出去了。

也没有过多久,杨敏枝这边刚刚打电话让挂号处停号,母女俩就回来了,“医生,心电图结果出来了,那边医生说没事。”

杨敏枝又点点头,仔细看了一会儿心电图,确定没有异常,道:“胸片确定是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心电图正常,排除心肌炎了,肾功能也没问题,可能是多发性肌炎,住院吧?”

孩子家长愣了愣,“……啊?这就要住院啦?”

杨敏枝笑了声,“可不么,要是肌炎,过不久她就该觉得哪里痛啦。”

“那、那就住院吧……哎哟你说你多倒霉嘿,年还没过完就住院了。”家长点点头,拍拍女儿的狗头,“便宜你了,又不用去补习班了咯。”

许潆心这边门诊熙熙攘攘,封睿那边却特别安静。

刚刚交完班,林洮就招呼他:“走,快速查房,然后咱们去手术室,第一台是个烟雾病的。”

烟雾病也就是moyamoya病,又叫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在我国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好发于十岁以下的儿童和三十岁以上的青壮年,目前尚无法治愈,最好尽快手术,颅内外血管重建术是主要治疗手段,积极治疗的话,大多数都能无碍寿命。

“今天手术这个病人呢,是个十四岁的初中生,一年前他总是说头晕,去检查又没问题,家里老人就托人问了偏方,说头晕就在手上扎一下放血就能好,家里就这么干,直到大年初三那天,小孩早上穿衣服的时候又说头晕,还没等大人扎他手指呢,咕咚一下就倒地了,赶紧叫救护车过来,医院一查,说孩子脑梗,当地医院建议他们带片子容城或者去京市看看,这才确诊是烟雾病。”

林洮说完摇摇头,“搞什么偏方,都给耽误了时间,他就是不扎这一针,过会儿他也会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