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22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锦绣的科举日常!
所以皇帝要做的,就是在定王还没登基前,直接下令封赏锦绣,届时旁人有再多不满只能憋着,明面上什么都做不了。
皇帝苦笑一声:“您别在朕这儿耗费时间了,外面想必已经乱成一团,诸事繁杂,皆需人盯着,珏儿一人恐怕忙不过来,您且去瞧着吧,朕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呢。”
两人都知道,定王还有很多硬仗要打,虽然皇位人选没得挑,只剩下他一个,但想要顺利迈过那一步,成功爬上那个位置,绝不是一件易事。现在有皇帝镇着,外面还算安稳,但朝臣甘愿被皇帝驱使,可不代表他们同样心甘情愿听定王的话。
说句不客气的,定王自来被当成闲散王爷养着,一天正儿八经的帝王之道都没学过,一日朝会都没参与过,更是一封奏折都未处理过。
这种情况,要朝臣如何不担忧,如何真心服他?
将来要么定王像他父皇一样成功平衡朝堂,要么被朝臣架空,做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
且不说京城内定王忙的昏天黑地,脚打后脑勺,事情一件接一件,都需要他去处理,没有时间后悔自己那天冲动之举。
只说锦绣每日收到京城来信,信息逐渐开朗,他越瞧越觉得情况不妙,暗中叫人整合四姑娘山的两千火器营士兵,随时准备出发。
就在此种焦灼的情况下,等来了京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
在全家人摸不着头脑之时,锦绣莫名成了一品稷康伯,且要求他即刻起率领“定王亲卫”火速回京,拱卫定王登基。
信息量太大,一家人愣了好久,还是锦绣最先反应过来,当即吩咐人去准备,然后急匆匆带一家人去内院长话短说:“爹,此次我带谢六一道儿进京,家里就交给您了。”
从怀里拿出一个令牌递给元老爷:“就怕有人趁机作乱,我留下五百人叫人时刻守着,万一有什么事儿,他们都听您的。”
然后转头看了一眼挺着大肚子快要临盆的良缘,蹲下身和儿子黎黎平视:“谢爷爷不在家,爹也要走了,你要听话,知道吗?”
黎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觉大人间气氛过分严肃,小脸难得郑重几分:“嗯,我会保护大家的!”
锦绣把人抱进怀里揉了一把:“好小子。”
元夫人见传旨之人已经开始催了,急忙道:“小宝你放心去吧,娘会照顾好你媳妇儿的。”
锦绣无言,跪下给父母磕了个头,起身轻轻抱了抱良缘:“辛苦你了。”
谢六才是最纳闷儿的,一路上吃饭喝水都在马上,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累的半死,偏还没一个准话,找着机会就和锦绣说:“陛下做事自有他老人家的用意,咱不能问。怎的王爷和老爷子也不给咱们私底下透个口风?越这样我心里越紧张。”
尤其是定王好端端的去京城一趟,前后没几月时间呢,听话听音儿,怎的就成了这大周江山的继承人了?谢六至今还觉得不真实。你说你都是当皇帝的人了,提前让人给兄弟透个气咋了?总好过现在没头苍蝇似的不知道进京后去打谁吧?
反正关于这点,他和锦绣的想法非常一致,陛下这时候召他们进京,就是叫他们帮定王撑场面去的,谁不服,就打服呗,总之从龙之功咱们从来不眼馋,但老天都把菜炒好端到跟前儿了,不吃不是人,机会放在眼前,肯定要拼尽全力把人给送上那个位置。
事实上两人想的也没错,锦绣一进京,先是被皇帝召去述职,后又被定王直接喊去帮忙处理公务,忙的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咱们常年不在京中,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因此一些普通又简单的事到了咱们手里就很容易出错,变得棘手起来,你要小心那些老家伙给你挖坑。
现在我是宁肯慢,也不能急,急,易出错。”
定王一副深有感触的样子和锦绣传授经验,锦绣一瞧就知道他这段时间没少踩坑,都是血淋淋的教训。要不怎么说经历挫折使人成长呢,这才短短两月时间,定王处理事情的手段就成熟了许多。
锦绣让人将一摞处理过的折子送到定王案子上,又挪过来一摞认命处理,面上很能端得住:“那您可得稳住了,此时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仅是他们观察您的能力,也是您观察他们的最好时机,有机会多看看。”
这个道理前些日子皇帝才跟定王说了,今儿又听锦绣说,定王心里还挺感动,但他嘴上不说,只抱怨道:“不听话的让谢六带人上门去谈谈心,现在京中就没人不怕那个的,本来还担心没人可用呢,火器营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有谢六在就放心多了。”
两人嘴上说着话,手底下动作一点儿不慢,眼下事情千头万绪,皇帝身体一日日不行了,葬礼在皇帝的示意下已经准备起来,之后定王的登基典礼再简也要有最起码的样子,此外还有对其余四位王爷的处理,牵涉到他们身后的势力,处理起来也得慎之又慎,没一件是简单的,样样要耗费诸多精力才能成。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那句:“缺人用啊,这帮老东西拨一下动一下,想让他们尽心尽力那比我撸袖子自己上还难。”
这几天锦绣听定王吐槽都听腻了,定王手里能用的都是皇帝留给他的人,这些人换了新的顶头上司,自然需要一个互相磨合的时间,磨合的过程哪有令人舒服愉悦的?互有抱怨实属正常。
他瞧着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估摸着是谢六那边儿的震慑起效果了,今儿打从一早上起,感觉诸位大人的配合度高了许多。”
两人对视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坏笑。
朝臣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在快速接受了眼下一切的情况下,自然要为他们争取利益最大化。然后发现深受定王信任的锦绣和谢六就是挡住他们青云路的绊脚石。
锦绣已经是稷康伯,背后还有一个大将军岳父做靠山,且与定王有姻亲关系,地位今非昔比,搞不动。
但谢六就不一样,一个小小的国公府庶子,多年前还与国公府几乎断绝关系,身上不过一个五品武将的虚职罢了,听闻在地方上也不改纨绔做派,这么多年没什么建树,这样的人都能深的定王信任,他们凭什么不能?
再说谢六是稷康伯的人,扳倒了谢六,相当于断了稷康伯半臂,好处多多。
因此才进京短短几日功夫,谢六就见识了京中的人心险恶。
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一力降十会,有定王撑腰,皇帝暗中纵容,手握火器营这样的大杀器,他是真的一点儿不惧,不管你是阴谋还是阳谋,只要搞到他跟前儿,不带客气的,全都请你吃木仓子儿。就连他亲爹荣国公犯到他手里都不带手软,其他人更是别想轻易讨的了好。
几日下来,火器营在京中隐隐有了血修罗之称,此种高压下,朝中大臣的配合度自然提高不少。更有甚者,京中人传言,谁掌握了火器营,谁就能在京中横着走。
“老子又不是螃蟹,横着走什么?”
谢六一开始还觉得京中生活惊险刺激有趣,尤其是看到他爹那张快要厥过去的脸心里就痛快,多年怨气一朝出尽,好不开心。
但时日一久,便觉哪哪儿都不得劲儿,还跟锦绣吐槽呢,“你说以前咱们在明安府时,我常想起京中过往,觉得这地儿让人又爱又恨,恨不能此生不复相见。可猛不丁故地重返吧,又觉得不过如此,怎会如此?”
锦绣心说,还不是因为你手里有钱有权,意气风发,甚至即将走上人生巅峰,而昔日需要你仰望,需要你费尽心思对付之人,已经垂垂老矣,面对你这个朝中新贵,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
但他懒得和谢六扳扯有的没的,不走心的敷衍:“大概是因为你成长了吧。”
谢六见锦绣和定王忙的恨不得长出八只手,天底下顶顶尊贵的两人,日子过得丁点儿没有在明安府时轻松自在,直叹气:“若这是成长的代价,我宁可不要。”
但这事儿由不得谢六也由不得定王,甚至也由不得油尽灯枯的皇帝。
皇帝这几日间,一日里清醒不足两个时辰,大多数时间都在昏睡,因此定王就要趁着皇帝昏睡的时候处理政务,在皇帝清醒时陪在他身边。
即便如此,皇帝的生命在所有人心知肚明的倒计时中,走向了终点。
此刻,寝宫内外跪满了文武大臣,太医静静守在帘帐外面,福满泪流满面,轻轻为皇帝擦拭手背,皇帝当着所有人的面将皇位传给了定王,挥退所有外人,大殿内只留下定王和他,皇帝露出和缓的笑,吃力的抬起手抚上定王脑袋。
声音微弱:“你的几个兄弟,父皇未下令处理,为的是叫你登基后施恩,宗室会感恩与你。”
定王抱着皇帝的手臂语带哽咽:“父皇,儿臣知道,儿臣都知道。”
皇帝笑了一声:“这江山留给你,辛苦珏儿了。”
这日,高悬在京城上空的那柄利刃终究是缓缓落下,大周的江山送走了一位年迈的帝王,又迎来了一位年轻帝王,命运将这位帝王及他身后的人推向何方,谁都不得而知。
此时,那位年轻的帝王却躲在宫殿隔间,避开所有人,抱着锦绣,委屈道:“我没有爹爹了。”
这份软弱不能叫外人知晓,甚至不能叫人察觉。
锦绣只能给予他无声的安慰。
忽又听定王道:“以前即便知道他身子不好了,但只要那个人还静静的躺在那里,不吃不喝的睡着,我心就是稳的,现在我突然有很多茫然害怕,才猛然察觉他对我来说有多重要。”
可是作为皇帝,连伤心都不得长久,定王急匆匆收拾好心情,还要去面对他父亲耗尽生命最后时间,留给他的江山。
锦绣拍拍定王肩膀,轻声道:“我会陪着你的。”
在定王的注视下,缓缓跪在他面前,行了一个君臣大礼:“臣,元锦绣,参见陛下。”
第225章 沿街闹事 天子重臣
新旧交替之时, 作为新皇心腹大臣的锦绣,风光无限,皇帝一度交予他便宜行事之权, 很多事情可先斩后奏, 虽然先斩后奏的范围不大,但其后代表的皇帝对他的信任叫人眼红。京城老牌王公贵族家也要望其项背,让稷康伯一时有了在京城横着走的样子。
不自觉间惹了许多人的眼,背地里各种谣言四起,外人看稷康伯不过二十有五的年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加上他还长了那样一张瞎子都忽视不了的面容,心思稍微窄些的,都要产生一些有的没的联想。加之锦绣对这些谣言一向采取的是置之不理的态度, 谣言传的就更加过了。
尤其是锦绣最近高调又频繁的出现在京中,让许多人想起了当年他跨马游街时的场景。
现如今的稷康伯与当年的小小进士相比, 身上浸淫官场多年沉淀下来的威严,成熟的气质, 身居高位养出来的气场, 样样都比当年更加叫人迷恋。
那些不知轻重, 被家里宠坏的孩子, 在有心人的撺掇下,便失了分寸, 尤其是几个玩得开的纨绔子弟,酒热耳酣之际, 大放厥词,彻底将事情闹大了。
这日稷康伯下衙,又被皇帝传去说了会儿话, 再出宫时天色已晚,正好遇到了等待已久的周文。
鉴于最近实在太忙,加之两人已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骑马上衙的事儿就稍显得不那么体面,于是有话要说的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就理所当然了。
上了马车,在亲人面前,锦绣脸上显露出几分疲惫,眼下有淡淡的乌青,周文给倒了杯果茶推过去:“尝尝吧,家里的老手艺了,你从小到大就爱这一口,出绣妹妹亲自制了,前些日子让人送来的,我还没舍得多喝,倒是便宜你了。”
一口果茶下肚,还是熟悉的味道,锦绣全身放松下来,长长的出了口气,瞧他这位越加成熟稳重的兄长,面上带了几分笑:“前些日子听说嫂子身体不好,我也没时间上门探访。算日子,两孩子都到了启蒙年龄了吧,我那里有一套从咱爹库房偷出来的前朝大家亲手所制文房四宝,回头叫人送家去。”
周文也不客气,直言道:“那你顺便再偷一套出来,我家两孩子呢。”
锦绣直翻白眼儿:“你以为爹的库房他老人家心里没数啊?就偷了那一套,被明里暗里的挤兑了多少回!我觉得你想要啥,不如直接软磨硬泡来的有用。”
周文甚至连白眼儿都懒得翻了:“这么多年,除了定王能从咱爹库房里无缘无故拿东西还不被打断腿,你瞧着还有谁?你去偷,最起码爹发现打人的时候,跑的比我快,少受罪。”
没营养的话说了一箩筐,期间夹杂几句正经话就把该说的都说完了,锦绣道:“最近在户部没少被人为难吧?无须为了我受不必要的气,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周文摇头:“确实有不少人为难于我,但也多了不少人提拔巴结于我,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我还能应付,这些年我也不是白混的。”
说起这个,周文就想起另一人来:“何烈那小子不是在大理寺当差嘛!上次寿王和康王作为大理寺严加看管的犯人,还叫人和外面联系上,并冲进皇宫犯上作乱,大理寺从上到下没一个捞着好的,尤其是大理寺卿李大人。”
李大人就是何烈的岳父。
“李大人至今闲赋在家带孙子呢,朝廷现下是腾不出手处理,反正我瞧着李大人这官儿啊是做到头了,何烈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出了那种事,李大人能保住项上人头已经是先皇开恩,何烈虽不至于丢官,但受牵连是一定的。道理锦绣都懂:“最近腾不开手,回头我找何烈聊聊。”
此事就算是过了,周文又提起另一件:“最近坊间的传言越来越邪乎,连我都有所耳闻,像是有人在背后操纵,你现在的位置,做的那些事,太招人眼了,一时半会儿我真没查出到底是谁在背后搅风搅雨……”
锦绣揉揉眉心,他是真的不耐烦搞这些背地里的小算计,说不上伤筋动骨,就是恶心人。
“别为了无关紧要之事费神,回头叫谢六多注意些,抓两个典型,杀鸡儆猴一番就是了。”
这头话才落,典型就自己送上门来了,关键还不是一只鸡,听声音,至少六七人。
一群纨绔喝的醉醺醺的,仗着往日里在京城横行霸道的劲儿,当街拦住锦绣的车架,对着马车胡言乱语。
“马车里的可是稷康伯?听闻伯爷金榜题名跨马游街之时,可是迷倒了一条街的男男女女,是十足十的美男子。可惜咱们生的晚了几年,没赶上好时候,不若今儿咱弟兄几个做东,请伯爷吃酒,也好让大家伙儿瞧瞧伯爷的风姿?”
听到第一句周文就忍不下去了,“不知道哪家不长眼的纨绔,你别出面,免得掉价儿,我去打发了他们。”
然后被锦绣摆手阻止了,用嘴型对周文说了两个字:“典型。”随即打了个手势,有人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人群中。
周文一顿,明白了锦绣的意思,心下觉得外面几个纨绔倒霉,他们家这位做纨绔的时候,一度打入了制霸京城无敌手的纨绔头子团呢,想当年,京城最大的纨绔头子,可不就是当今圣上和谢六嘛,外面几人跟圣上比,哪哪儿都差远了。
就听外面又有人说开了:“听说当年稷康伯成亲时,可是伤了一干少男少女的心呢,出来让咱们瞧瞧到底是什么国色天香的大美人儿,能叫那刘家大姑娘至今不嫁。”
“呵,刘家大姑娘算什么,章家二公子在外面养的小倌儿,听说好些个都有咱们稷康伯的神韵呢,要我说啊这都是对稷康伯的污蔑,今儿伯爷您就出来让咱们大家伙儿瞧瞧,好让谣言不攻自破。”
听外面越说越过分,周文听不下去,准备出去给几人一个教训,锦绣摇头:“再等等,都是些没脑子的晚辈而已。”
确实,当年他和定王当纨绔的时候,在街上横着走,脑子门儿清,谁能惹谁惹不起,怎么才能叫自己活得潇洒自在,可是大有学问,外面几人,做纨绔都不合格。
果然,外面几人见马车内没反应,对视一眼,觉得自个儿赌对了。稷康伯果然是个好面子的,堂堂伯爷,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和他们计较,显得掉价儿,那只能任由他们说嘴,大不了回家挨一顿打罢了。
可谁叫着稷康伯着实过于霸道,仗着和陛下的姻亲关系,连自家祖父父亲的面子都不给,叫外人嘲笑了自家好些日子,这口气他们是一定要找回来的,于是说的更起劲儿了。
“都是大老爷们儿,何必像个大姑娘似的扭扭捏捏,伯爷又不是那见不得人的小娘子!”
车内周文正给锦绣一一介绍这些不长眼的玩意儿都是谁家的不孝子,毕竟他在京城时日比锦绣久,了解的更多些。
锦绣听完眼里的兴味更浓几分,收到外面传来的消息,对周文道:“已经让人通知他们家人了,且看看他们反映再说。”
对锦绣来说,这几家的反映过于有趣了些,派了家里得脸的下人来,试图将这几人带回家,嘴上说的都是给稷康伯告罪的话,实际上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