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吃饭嫁人养娃 第143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六零吃饭嫁人养娃!
“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安样也不是生气。
“你把盘子给洗干净, 还有地锅里的饭都可以盛出来了。”
沈阁听着这话赶紧就去干活。
安样这边的土豆丝也出锅了,都端到饭桌上,她把茶壶里给放上凉水,放到煤炉上面。
沈阁把粥给盛出来,鸡蛋放到凉水里。
一桌子饭菜也都给端了上来。
今天吃饭比往常晚了一会。
沈练他们已经都饿了。
沈阁看着饭桌上都没人说话,他吃了一口菜,把筷子放下。
“我跟大家说个好消息,大棒骨今天就能看到。”
被这么一提醒,倒是都记起来了。
沈练赶紧看向安样。
“娘,娘,您昨天说的汤,可以做了。”
沈途也赶紧点头,没开口是因为嘴里还有菜。
可是行动不会迟到。
安样扭头看向沈阁。
沈阁看着安样笑笑,笑的特别开心。
安样叹了一口气。
“好,我知道了,不过要等到晚上,这大棒骨要炖的时间够长,才能炖出来营养。”
沈阁给安样夹了一筷子菜。
“多吃点。”
沈途眨巴个眼睛。
“爹,我娘不想让您给她夹菜。”
沈阁觉得今天跟沈途犯冲 。
“你今天的话很多。”
沈途嘻嘻笑了起来。
“我还好吧,每天话都很多。”
沈练拿起来手里的窝窝就让他赶紧吃一口。
“别说了,不然一会你自己去面壁思过。”
沈途不懂,不过小手已经开始剥鸡蛋了。
安样跟沈阁开始说正经事。
“你那大棒骨从哪里弄来的?”
沈阁大口喝着粥。
“严部长那里抢的,他是后勤部的,什么好东西都能提前知道,我就让他给我们留一些。”
安样还没见过这位严部长。
“行吧,那中午我去拿?”
沈阁看着外面又下了起来,觉得外面雪太滑,而且太冷了。
“我中午下班的时候给捎回来就成。”
安样也没有多说什么,她昨天的活都没干,今天正好在家里干活。
“好,我今天在家里侍弄一下瓜,还能休息。”
吃过饭都快九点了,陈皖跟陈南被丫丫带着过来。
安样看到人,伸手就牵了过来。
“看看外面下了雪,冷不冷,小妗子摸摸手。”
丫丫笑着摇摇头。
“我不冷,我娘给我穿的可厚了,就怕冻着。”
陈皖跟陈南都是第一次过来,还是有些拘谨。
沈阁站起来把碗筷给收拾了,安样拿着抹布把桌子稍微擦擦。
“今天那个结冰的河边不能看了,河边都不安全,结冰的话,万一脚下站不稳就会滑进去。”
丫丫使劲点头。
“小妗子,我跟您说,昨天我就阻止了他们,本来是想今天跟您告状的。”
安样又让她背站在自己怀里,拿过来梳子,没一会就又给她编了一个好看的发型。
看起来更可爱了。
丫丫跑到镜子旁边照了一下。
“妗子,真好看。”
安样也挺高兴的,这样的小棉袄在身边,虽然不是自己的。
“好了,你们玩吧,这会下雪,一会停了再出去玩。”
陈皖跟陈南都乖乖的听话。
沈练带着他们回到自己屋子里。
沈阁洗好碗出来擦手。
“那我去上班了。”
安样嗯了一声。
“你冷不?要是冷,把围脖给带上,今天的风太大了。”
又下雪又刮风的。
沈阁本来是想说不用的,他都习惯,不过这么被提醒,还是转身去拿了围脖给围上了。
安样看着他别扭的样子,笑了起来。
沈阁在镜子面前照了一下。
“哪里不对吗?”
安样伸手给他又整理了两下。
“这样就好了,快去吧。”
沈阁出去之后,觉得还挺暖和的,没戴之前还没觉得多保暖,这戴上其实感觉还好。
出去拐了个弯进入工作区,就正巧碰到了于长友。
于长友本就是跟沈阁打个招呼,就准备说工作上的事情,结果就瞧见了他的围脖。
“你啥时候还戴上这东西了?以前我可是记得你一点都不怕冷的,大冬天的在河里泡着都没感冒。”
沈阁不好意思的嗯了下。
“最近温度很低,又刮风。”
于长友被他这么一说,觉得还真是,缩缩自己的脖子。
“那我明天也要戴上,总觉得今年比去年要冷的多。”
安样在家里先把他们的衣服都拿出来,缝纫机也给打开,开始把破了的地方给封好,然后开始到种瓜的那屋子里收拾这些。
十点多雪就停了。
家里还有一大包还没脱壳的花生,也给挑出来,要饱满一些的,用盆栽的形式给种上。
到屋后面捡了一些干树枝,就放在院子里,天晴就晒晒,反正也不着急用。
忙了一会,她还是有些困,屋子里暖洋洋的,拿着书靠在椅子上就睡着了。
沈练本来是出来倒水喝的,看到他娘睡着了,自己轻轻地倒了一杯温水。
家里的水都在小暖瓶里,为了怕沈练他们倒水烫到,里面放的都是开水晾了差不多一半的,是温的,这样倒出来既能喝又不会烫到。
他喝完水还不忘去拿个毯子给安样盖上。
安样睡的也挺沉的,倒是没醒。
沈练看外面也不下雪了,就带着他们出去玩了,还不忘叫上于小路跟周教。
几个人在外面也不嫌冷,还在经常去到大树下面。
“这是我们两个堂哥,都比我们大哦。”
沈练开始给他们介绍。
小孩子总是会崇拜比自己大的人,特别还是从帝都回来的,那就更好奇了。
什么问题都能问。
于小路站在沈练的身边。
“那他们不走了吗?以后就在我们这里上学吗?”
沈练还不知道这个事情,他给忘记问了。
“应该不是的,因为要过年了,他们才过来的。”
陈皖跟陈南没想到沈练不知道。
“我们不走了,以后也在这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