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62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古代群穿生活!
周大姑娘可不知道自己无心的一句话造了大孽,在她看来,读个三十年的书是完全合乎常理的。就不说别人家的孩子了,她家的不就是这样?
赵桂枝她表哥啊,也就是不幸穿越成了杀猪匠的陈屠夫,人家上辈子可是学霸高材生,堂堂全国知名医学院的法医系学生。尽管实际上他并没有念三十年的书,可他临穿越前也没还念完啊!
三十年算什么?活到老学到老啊!
撇开哭唧唧的虎头不提,江家其他人倒是高高兴兴的。
又一次来到了钱家村,而且赵桂枝已经通过数次练摊总结出了一套规律来,知晓什么吃食最受欢迎、什么吃食利润最高。这次,她准备的东西都是既受欢迎又利润高的,加上昨个儿虞三娘给她塞了不少食材,在本钱几乎为零的前提下,这天她们直接赚了个盆满钵满。
江母高兴之余,也有细细的观察周大姑娘的反应。
尽管周大姑娘再三强调,她和赵桂枝真的是亲姐俩,但江母毕竟活了一把年纪,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先不提身段样貌,毕竟就算一个爹娘生的,也有模样好坏的区别,可言行举止呢?一般来说,亲姐俩该是差不多的才对。
当然,例外还是有的。
像江家这边,大郎打小就跟着江父农忙时下地劳作、农闲时外出打零工,而二郎则自幼去村学里跟着夫子念书识字。哪怕这哥俩年幼时候长得有六七分相似,时至今日,已经完全看出来相像了,整个人通体的气质就是截然不同的。倒是三郎,他的模样远逊于两个哥哥,反而跟二郎有几分相似之处。
可那是儿郎,按说打小长在一起,且年岁很是相近的亲姐俩,不应该差距那么大才是。
江母心里是有些怀疑的,她倒不是想到了别处去,而是寻思着,是不是当姐姐的是原配生的,妹妹是继室填房生的?再便是,她还知道镇上的有钱人家是会养妾室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姐俩差距略大,就很是说得通了。
抱着这般想法,江母很是留心了今个儿练摊的全部过程,发现那姐俩一个内敛,擅长做事,另一个性子活络,善于揽客。差别仍是很大,但总算是配合默契。
“三婶,我可真羡慕你。”大堂嫂哪里是羡慕,她都快嫉妒出酸水来了。
练摊结束后,江母照例给了她俩一些钱,让她们趁着还没散集,赶紧去逛逛:“羡慕啥?羡慕我有个能干的儿媳妇?”
大堂嫂心说我可没那么贪心:“我就是羡慕你有儿媳妇。”
“你也会有的,急啥?大郎不也是十四五岁开始相看,到十六七岁才相中了薛氏的?”
“那你是真的看得开。”大堂嫂长叹了一口气,她之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过来帮忙,一则是江母许诺了给她包两顿饭,二则却是因为想着出来多走走多看看,兴许就能遇到她未来的儿媳妇了呢?
结果,饭食倒是美味,累也不算很累,毕竟她也就是推个车、看个火,旁的事情并不用她费心,还能吃到饱。
可最重要的事情,却连丁点儿眉目都没有,叫她如何不着急?
“我这新屋也盖了,家舍也打了,彩礼钱也凑得差不多了……唉,啥都齐整了,就差个儿媳妇了。”本来她是真的中意赵桂枝的娘家妹子,偏生卡在了辈分上头,又见江母半路截胡了,心知她万万不是江母的对手,就索性放弃了。
“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说了,回头还得先给你二伯办喜酒,甭管咋样,小辈儿还能赶在长辈前头?”
大堂嫂嘟囔了一声:“我倒是想呢,赶得上吗?”
那确实赶不上。
等她们下午回到村里时,江二伯就已经离开了。听江奶奶说,他去找媒婆上门提亲了。
又过了三日,等赵桂枝一行人从另一个集市回到家世,还是听江奶奶说,媒人已经上过门了,陈婆子前两天就已经从石磨村回到了她自个儿的娘家陈家村。还说今个儿合八字的结果也出来了,当然谈不上有多好,却也没有多坏,这亲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再往下,就该准备定亲的事情了。
江母看起来不甚在意的样子,只是表示自己知道了,倒是赵桂枝新奇不已,凑到江奶奶跟前问了不少事儿。
对于这个擅长做吃食的孙媳妇,江奶奶一贯都是好脾气的:“不用替你二伯发愁,他又不是头一回成亲了。人家老话都说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那啥来着?反正他自个儿能办妥的。”
赵桂枝还真没担心这个,她本来就不是爱操心的性子。再说了,操心夫家二伯的亲事,算是哪门子的事儿?
“我只是觉得有点儿快。”
江奶奶惊讶的瞪圆了眼睛:“快吗?”
“这才几日工夫?就确定了?”
“到成亲还有一段时间呢。这才到了小定的日子,回头还有不少事儿要办。我看你二伯的意思,是打算认认真真办喜事的,啧啧,这是当新郎官当上瘾了吧?我给他算了算,他应该能在入冬前娶到新媳妇的。”
赵桂枝也算了算,别看眼下天气还热得很,那是因为秋老虎厉害着呢!距离入冬……
她是不太会算节气,可再怎么着,距离过年可没有几个月了。
“不快吗?”她反问道。
江奶奶好脾气的笑笑:“没你跟二郎快。”
赵桂枝:……
小丑竟是我自己?!
“那行吧,记得定下成亲的日子后,提前告诉我一声,起码得让我盘算一下做些什么菜吧?”
江奶奶又笑了:“我跟你大伯娘都说好了,到时候她后院养的猪就该出栏了,杀一头!”
大房那边要比江家这边早了几个月抱小猪崽,因此出栏也会更早一些。反正江母是打算在年前腊月里杀猪的,甚至还准备再看看,如果到时候还没养肥,完全可以出了正月再杀,怎么划算怎么来。
赵桂枝又惊了:“杀大伯娘养的大肥猪?她能乐意?”
“给钱有啥不乐意的?到时候剩下的肉啊下水啊,老二还能拿回家去怎么着?”江奶奶砸吧砸嘴,“桂枝啊,你会做腊肠不?”
“会,我还有独家秘方呢!”江奶奶的意思太明显了,赵桂枝一眼就看穿了,只道,“不光是腊肠,我还能做卤猪蹄呢,保准是奶奶你从来没吃过的美味!”
江奶奶下意识的吞咽了一下口水,随即话题就彻底偏移了,她许诺到时候由她出面要食材,赵桂枝负责做,俩人分着吃!
大概是江奶奶的愿望太过于迫切了,也有可能是江二伯娶妻心切。总之,亲事的流程比他们预料中的还要快上许多,小定和大定都是匆忙走了一遍流程,连十月都没有,重阳节过去没几天,江家这边就开始操办吃席的事儿了。
同样速度飞快的,还有二狗子。
石二苟在古代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基建速度,带着他的堂兄弟、族兄弟们,以比先前给江家大房盖屋更快的速度,将两间新屋都盖好了。
还不止是屋子,他还联系了族里最厉害的老木匠,给赵桂枝打了一整套全新的家舍。不光有村里比较少见的架子床,还有五斗柜和大衣柜,甚至连脸盆架都打好了。
“姐,你是不知道,为了请动老木匠,我特地画了好几张图纸,拿图纸加工钱这才把人请动的。其实,还能有更好的,但你知道的,传统工艺太费时间了,眼下这一套已经是小弟我能弄到最好的家具了,等往后小弟发达了,一定在给姐您献上更好的家具!”
石二苟当着外人的面,为了避免都是尽量不跟他接触的,也不敢喊外甥女,只因为一块儿干活的人都是石家的。
可到没人时,他就立马放低了姿态,一口一个姐,听着吧……
“为啥每次你管我叫姐的时候,我就感觉你在喊妈?”赵桂枝认真的品了品,“确实挺像的。我每次忽悠我妈的时候,就跟你刚才一个模样一个强调。”
石二苟真得没有愧对他这辈子的名字,不是二狗,而是二苟,苟住的苟。
他几乎没有丝毫犹豫,就求生欲爆棚的说:“小姐姐您看屋里的家具您还满意不?都是我免费送给小姐姐的,只当是补了当初的添妆,小姐姐您看这诚意够不够?”
赵桂枝矜持的点了点头:“还成。”
到了江二伯办席当天,亲戚们都跑来参加吃席了,包括陈婆子先头夫家的儿子儿媳。
按理说,再嫁就跟前头的夫家没啥关系了,但也没到断绝来往的份上。况且,她儿子儿媳是赞成这门亲事的,加上前头夫家的儿媳妇还跟她如今夫家的侄儿媳妇是娘家亲姨甥关系,吃个席还是应当的。
于是,豆腐张赶着牛车过来,给赵桂枝送来了迟来的添妆。
不光如此,陈婆子的娘家人也过来了。有些人还是忌讳寡妇再嫁这种事儿的,因此来得人不算多。但陈家最有出息的杀猪匠陈屠夫,却是特地提前两天赶过来杀猪干活,顺便也给赵桂枝带了添妆。
陈屠夫告诉她,添妆里不光有他的,还有他爸的那份,当然他爸也把他妈那份一并算上了。除此之外,他已经见过了二狗子他爹,因此也都包括在内的。
赵桂枝陷入了迷茫之中。
这到底是谁要嫁人呢?
不管怎么说,收礼总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儿,尤其今个儿食材太丰富了,随便她造都没人叨逼她。而且,农历九月中旬的天已经挺冷了,稍微穿薄一下,在外头都得被冻得哆嗦,待在灶屋里别提有多舒服了。
当然,冬天洗菜洗碗可不是什么美差,不过幸好她是掌勺的那个。
新屋已经备好了,新家舍也都齐整了,来自于亲人们的新婚礼物都到位了,那还差什么呢?
提前请了假,跟弟弟一起回村里喝喜酒的江二郎,先在自己和赵桂枝这屋转了转,又走到对面新屋转了一圈,神情相当得复杂。
同样心情五味杂陈的人还有三郎。
三郎是知道的,他娘打算给他也盖一间新屋用来娶媳妇。但看看两边的屋子,讲道理,新盖的房舍都差不多,这都不是江家这边的问题,而是他们这边十里八乡盖的屋舍看起来都没太大的区别。非要说的话,那就是泥墙稻草房和青砖瓦房这种本质上的差距。
结果,两间外表看着跟双胞胎似的新屋,里面却是别有洞天。
兄弟二人面面相觑。
还是三郎先开了口,毕竟他是真的不敢得罪他二嫂。就不说吃食问题了,单就是他娘私底下给他透的意思,就叫他恨不得把嫂子当亲娘来尊重。
他只道:“二哥啊,可能是因为咱们家请的木匠是二嫂的娘家舅舅哈哈哈哈哈……”
二郎无语的看着他。
偏这时,虎头嘿嘿嘿的跑过来:“对对对!我偷听到了我爹娘的话,不过不是木匠哟,是泥瓦匠。给咱们家盖屋子的泥瓦匠是二婶的舅舅哟!”
“虎头。”二郎笑眯眯的看着大侄儿,温柔的问道,“最近书念得如何?先生都教了什么?”
虎头一秒垮了脸。
见他这样,别说二郎了,连三郎这个学渣都知道大侄儿是个什么情况了,忙将新屋舍的问题抛到了脑后,哥俩好的搂着大侄儿:“咋样咋样?先生是不是凶你了?你是不是挨罚了?是站墙角了,还是被罚抄书了?”
二郎忍不住提醒愚蠢的弟弟:“他才刚去村学不到一年,连笔墨都还没上手,罚抄什么?”
虎头点头,又摇头:“没有罚抄书,没有站墙角。”
“那你这副表情是要干什么?”三郎觉得自己的快乐没有了。
“三叔啊,你能告诉我,你今年多大了吗?”
“十六。”虽然这个问题充满了傻气,但三郎还是老实作答了,顺手指了指他二哥,“你二叔今年二十了。”
“那我爹呢?”
“你爹二十四。”回答归回答,三郎还是忍不住问,“你问这些干啥?先生让你记住家里人几岁了?”心说这没必要吧?你要是记住长辈的生辰,还能说是孝顺,记住年岁有什么用?过整生辰吗?
小小的虎头大大的叹了一口气,整个人透着无比的沧桑和凝重。
这副样子倒是将两个叔叔给镇住了。
虎头语气沉重的问出了藏在心里数日的问题:“我是不是要读三十年的书,才能把书念完?”
啊这……
同为学渣的三郎还是很心疼这个大侄子的,当下脱口而出:“哪用得着……哎哟。”
二郎给了弟弟一胳膊肘,同时蹲下身子,视线跟虎头平视,语气认真的仿佛并不是在跟孩子说话,而是同龄的大人。当然,语气是认真的,话还是要简单一些,不然虎头是听不懂的。
“虎头,书是永远念不完的,假如说你三十年后能高中,那绝对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咱们整个江氏一族都为以你为荣的。”
虎头今年不过才五岁,哪怕算虚岁六岁好了,三十年够也不过才三十六岁。这个年纪,放在那些传承几百的书香门第里,高中倒是不算什么了。可放在农家子之中,绝对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
二郎犹记得他还小的时候,家里几个孩子都在长身体,干活的只有江父江母,吃饱尚且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供孩子念书却是有些艰难了。
为了让自己能够坐在学堂里念书,江大郎才十岁就跟着江父下地干活了,农闲时还要去镇上打零工。
这份恩情他永远记得,自会对父母感恩,也一样会感谢大哥当年的付出。可他也知道,直接给旁的东西不合适,他大哥绝对不会要的,那么……
“虎头你放心,等你在村学里念上两年,二叔就送你去镇上念书。有二叔在,你想读多久都成!”二郎一脸严肃的承诺道。
虎头:……啊?
三郎:……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