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二小姐进京了 > 二小姐进京了 第21节

二小姐进京了 第2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二小姐进京了!

她这是疑问句么?肯定不是,而是换了个口气的命令。

白莲心只能硬着头皮,“王妃姐姐随我来。”

这王府大是真的大,不过破也是真的破,大部份建筑只留下了原来的大致模样,细节上全都要不得了。

还有这围墙,也是东拼西补过的,颜色一片一个色,看着实在是……

不过听说这王府有上百年的时间了,后来荒废掉了,直至十几年前小小年纪的瑜王爷被打发到此处来,才有人正常居住的。

只是他也没住几年就入伍参军,一直都在西北边上打仗,极少回来只西南。

而且随着他战功越来越显赫,军中的将士们的军饷就越来越少,西北的战场上都顾不着了,西南这边就更没人管,蛮人们的胆子就越发大起来。

不过因为此处过份破败,只怕狗皇帝觉得蛮人们跑过来也没什么可图的,所以一直不曾派兵镇压。

也就交给了夏侯瑜手底下那些残兵老将们。

而现在夏侯瑾来了,该夏侯瑾接过这杆大旗。

转了一圈下来,沈羡之也将这王府的大致布局给记下来了,夏侯瑜还是很懂规矩的,这么多年一直住在侧院里。

所以主院一直都是空着的,也导致破败更严重,大部份的柱子不知道因为过份潮湿而腐烂,还是因为蚂蚁的缘故。

所以正院里能住人的,只能是左边那原来给下人们居住的厢房了。

她只能先将就着,让人把自己和夏侯瑾的东西搬过去,然后简单做收拾。

至于姐妹们住的地方,在白莲心住的隔壁,有一处院子合适。

当然,主楼和秀房也是不能住人了的,也是住在小厢房里。

然后又收拾出不少小厢房出来给下面的人住。

琢玉看着有些担忧,“会不会不够住?”

“眼下就这条件,让大家先挤一挤,明日咱们就开始动工修房子。”种粮食虽然也迫在眉睫,但是这修房子的事情也刻不容缓。

沈羡之说着,见白莲心一脸疲惫地在后头擦着汗水,“是我草率了,这样大的太阳,不该叫你跟着我到处转的。你不是很擅长厨艺么?要不你去厨房帮忙吧。”

沈羡之就跟不会累似的,在这府里到处转,白莲心觉得自己的脚底板现在火辣辣的,听到沈羡之的话,松了一口气,连忙朝着厨房去。

本来想着到这边休息,反正队伍里那么多厨子,哪里用得着自己插手?

可是没想到她前脚才到,后脚就有人来传话,“王妃听府上的人说,莲心姑娘厨艺甚好,尤其是这煮米饭的时候特别会控水,所以今晚咱们大家的米饭就都交给莲心姑娘来煮了。”

白莲心听到这话的时候,只觉得神情恍惚,眼前无数个光圈小黑点重叠闪过。

几千人啊,要累死她么?

幸好鲁嬷嬷给她扶住了,“姑娘你没事吧?”

白莲心想说自己没事,但那传话的人见她没应,便道:“莲心姑娘成不成给句话呀?王妃可说了,您若是觉得不行的话,就去把茅厕里的粪都掏出来,改明儿让府里的丫头婆子们开垦种菜用呢。”

茅厕?这王府里虽然破,但是人口真不少啊。

夏侯瑜从战场上带回来的那些残兵老将们,都住在外院。吃是没吃多少,可是这每日一趟茅房是不可少的。

七八百个臭男人的屎尿,恶心死了!

想到此,顿时就是一阵恶心,“我煮饭,我煮饭!”

“好勒!”传话的人闻言,高兴地应了,随后一拍手,就见着不少人扛着一袋一袋的白米进来。

只单看这瞬间堆得跟小山似的白米,她白莲心就觉得自己要死了。

而沈羡之这头,给各路人马安排了住处,自家几个姐妹也入住了小院子里,便开始将王府原有的人口给统计出来。

与车队里的所有人口做了总汇,又按照他们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做了分组。

这王府上没个正行的管事,如今沈羡之从这些残兵老将里挑出了两个做大管事,一个是二十出头的小兵,叫做米四,战场上为了救人被敌军断了左臂,听说入伍前是做泥瓦匠的,到底也算是个手艺,又十分机灵,所以沈羡之任命他为一个管事。

等着修葺房屋围墙的时候,有他的用武之地。

另外一个则是四十出头的老兵武大同。

这武大同是没有什么手艺,可是听说此前府里大部份的事情,其实都是他在组织大家去做,众人也愿意听他的安排。

可见是天生懂得如何管理。

所以他得了个管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都识字。

又挑了些小管事。

加上瑾王府原来的管事们,大大小小男男女女总共七八十个。

管事认命完了,又挨着名册上的人头给他们分派哪些人由着他们管。

最后沈羡之把早在马车里准备好的王府手册让丁香发下去,“上面都是王府以后的各项规矩,晚饭的时候,麻烦各位管事对你们下面的人熟读清楚。当然,除了规矩以外,咱们还有各项王府职工福利,以及各位有什么手艺的,都可报上来,没准可以提升月钱哦。”

说着,丁香又给各位管事分发登记册子。

原来的管事们翻看了一下,除了还保留之前王妃在路上给大家的福利之外,有增加了几项,都是偏向于他们这些王府下人的福利。

自然是欢喜。

至于这米四和武大同等人,在翻看之后有些难以置信,激动道:“我们,我们以后能拿工钱了?”

“不但是工钱,还有各种福利,你们看着后面。”琢玉看得都有些心动了,心里想着回头抽空问问王爷,他们这些贴身护卫,是不是福利更好呢?

毕竟干的是刀口舔血过日子活。

这米四和武大同听到琢玉的话,颤颤巍巍地翻朝后面,只觉得满眼都是,xx补贴二两银子;节假日分发节日礼金二两银子……

还有什么全勤奖励等等。

反正好长一串,往下看去,算起来这一年到头若是所有的银子都拿到,不算是月钱,得七八十两。

早前都听说这位新王妃的母亲是莫家的女掌柜,但是没想到这么有钱。

当下都激动不已,恨不得立即去给兄弟们宣传一下这好政策。

有了钱,他们就可以寄回家去了。

他们都是有亲人的,年纪大些的甚至有儿有女,只是自己残了,回去什么都做不得,反而拖累妻儿,所以便在这王府混一口饭吃,拖着残躯替瑜王爷驱赶这跑进城里来撒野的蛮人们。

武大同已经迫不及待就要跑去告诉兄弟们这个好消息,却被米四一把拉住,“武大哥,你快看,这上面还有说,有妻儿的可以报上去,还有补贴……”

又是一大笔钱。

沈羡之添这项福利,其实是主要了解到了这大夏奇怪的律例。

但凡家中有人入伍,名下田产就直接上交衙门,因为他们已经拿了军饷,不可能再拥有田地。

所以这些残兵老将们,即便现在不用上战场了,但也没选择回家,正是因为这个缘故。

因此了解到了这个情况,沈羡之就针对他们拟出了这条福利。

这些都是她在跟着姐妹们一辆马车的时候写下来的,所以夏侯瑾并不知晓。

但是沈羡之觉得,这创立日月神教,虽然银子不能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心啊?

这一开始跟陌生人之间,除了银子最能打动人心,还有别的么?

所以舍不得银子套不着人。

这血本得下,银子就该这样花在刀刃刃上。

这可不,银子花对了,上上下下,不管是新人旧人,对她这位王妃都是拥戴不已。

还没到晚饭时间,这王府手册就已经在府里上下传开了。

夏侯瑾和夏侯瑜这兄弟俩还在叙旧,忽然听得外面的欢呼声,夏侯瑾推开窗户看过去,只见府里的老兵们一个个交头接耳,满脸喜色。

心里便猜想,莫不是沈羡之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沈羡之在到处撒钱……

倒是夏侯瑜,还在苦口婆心地劝夏侯瑾,“王兄,那个人的心到底有多歹毒,你难道不知道么?这沈羡之不可信。”也难为他一个五大三粗的大男人,能围绕这个话题说了两个时辰之久。

跟个长舌婆娘一样。

夏侯瑾已经和他打了许久的太极,见他还咬着沈羡之不放,又不愿意因为沈羡之伤了兄弟间的和睦,便关了窗户,朝夏侯瑜低声说道:“这些年,沈相爷在外做了多少功绩?你应该是清楚的吧?他死得不明不白,王妃心里是有数的。”

夏侯瑜一愣,半晌才吃惊地看朝夏侯瑾,“那她,她是咱们的同盟么?”

其实夏侯瑾并不确定,这些沈羡之知不知道。但是二弟说同盟,好像也行。

反正从成亲之前到现在,沈羡之所行每一件事情,要么就撞在他的心头上,要么就几乎和他所想不谋而合。

甚至许多,都已经远远超过他的预期了。

他忽然想起来,一个吃过山珍海味的人,再吃豆芽白菜还会觉得美味么?

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沈羡之对于他来说,何止是山珍海味。

所以这个王妃,必须要留住了。

正想着,琢玉来了。

他那脚步声和人一样吊儿郎当的,没个正行,他还没敲门夏侯瑾就知道是他,“可是王妃那边有什么事情?”说起来就有些后悔,自己该去帮她,于是打算和夏侯瑜先道别,反正有什么话,往后有的是时间说。

然而他还没开口,琢玉的声音就从外面传进来了,“王妃说请王爷您和瑜王也用晚膳,今日大家都劳累了,早些用完晚膳,也早些休息,明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忙。”

夏侯瑜听到这话,表情有些奇怪,早上武大同就和自己说,厨房里没多少粮食了?

王兄他们也带了这上千人来,这吃什么?只怕碗筷都不够吧?

但是还不容他多想,夏侯瑾就已经推着他朝外去了。

琢玉见着两位王爷出来,看了看夏侯瑜,有些抱歉道:“王妃说,一下添了这么多人,桌子凳子都不够,是暂且不能给瑜王爷您开小灶了,得劳烦您去院里跟大家一起吃。”

“无妨。”夏侯瑜并不恼,在军中的时候他也常常和将士们同吃同住,到了这王府也是自己的腿脚不便后,才常常一个人在屋子里用饭的。

说起来,已经几个月没有同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了。

琢玉是个话甲子,这一开了腔,自然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所以不等夏侯瑾问沈羡之那边的境况,就口若悬河地说起了沈羡之的这一系列壮举。

本来以为这安顿人口,便是福贵人家那大屋大院,也是要劳心劳力几天的。

可到了沈羡之这里,似乎不算是什么事儿?只见琢玉满脸佩服地说道:“王妃不过一个多时辰,就把王府上下的人连同沈家的人都安排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