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仙创演 > 第七章 会天帝喜获神鞭

第七章 会天帝喜获神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仙创演!

神农且去烈山石洞隐息,天下并无大事。单叙这一日,天帝帝俊在天庭闲来无事,思忖那仙神之中,唯有神农德高望重,不曾来过天庭,有心与他会面,知道神农偶得闲暇,便派英招邀请地皇神农来天庭一游。

这天帝是谁?当初盘古大帝开天辟地,天数极高,从顶到大地,天分有九重,乃是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大霄。九重天各重又分成三天,九重天总计为三十六天。天皇伏羲令天帝总领天间,三界万物均归天帝帝俊所管。每重天又各有一个天帝管辖,是以维持天间秩序。

天帝在神霄遥看天地万物井然有序,泰皇神农辛勤教化黎甿,甚感高兴,恰逢天庭仙花盛开,瑞草萌青,那泰皇神农在烈山洞里休生养息,决定邀请泰皇神农到天庭一游同赏。

天庭在九霄之上,仙气缭绕,春意盎然,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比起大地来说,那真是天上地下不可比拟的。

话说天庭极高,可是怎地上去?神魔们可以呼风唤雨踏云驾龙从自己的洞府上去,凡物们没有那个本领了,但是也可以上得天去,天下有一处凡物可以上得天庭的,那就是从昆仑山顶上得天庭。可是,能到昆仑的少之又少,又上得昆仑山顶的凡物几乎没有,故而这个途径对凡物来说只能望之兴叹,除非由得凡尘入得仙神之后才可。

除此之外,还有一处地方,那就是都广之野。当初,天皇伏羲为了凡物也有好德向善的坚韧不拔之心,特意栽了一颗大树,名叫建木,又称天梯建木,让修得正果未能成仙成神的凡物通过建木这棵通天大树上得天来。

天帝遣派天神英招邀请神农去往天庭,那天神英招不一刻到达了烈山,拜见地皇神农道:“天帝有感泰皇一心为民,劬劳不休,今岁风调雨顺,万物和睦,特请泰皇上得天庭一聚。  ”

神农道:“虽然天分九天,极高极广,但吾尚未到天庭一观,今日有此闲暇,汝可回禀天帝,吾随后即到。”

英招自回天庭不提,神农出得烈山洞,正欲而去,却见一帮黎众匆匆而来,向神农禀道:“我等食用草木茎果之后,多有不适,乞求泰皇教导。”

神农沉思道:“你等所述吾已尽知,那些草木茎果生长在山野沟壑,禀性与蠃鳞毛羽昆类似,良莠不齐,你等难以洞悉,且让吾替你等分辨草木。”

神农遂不走昆仑山,也不从烈山直接飞升到天庭之上,而是从烈山一路走过,到了都广之野,再从建木这个天梯到天上去。他为何这般大费周章迂回曲折不辞辛苦,而不是直上九霄?须知神农可不

是凡夫俗子而是三皇之一的地皇,可以一步登天,一日可遍巡万里之遥。

原来那地皇是为了广察黎甿大众在大地上生存的情况。眼见他们种黍稷,养六畜,忙碌个不得停息,可是大地到处是蛮荒之地,种的黍稷生长得太慢收获得又少,不能喂饱肚子,就到山上地里沟中,寻找那些花草树木的嫩茎熟果肥根鲜叶吃,犹如禽兽一般到处寻食。

这样怎生了得,那些花草树木同动物一样,分三六九等不一一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论,有的鲜美,有的咸苦,有的麻辣,还有的恶毒。黎甿众生哪里认得,饿极了不择良莠,幸运的吃到甘美香甜的嫩叶硕果,不幸的吃到苦子酸瓜。吃到那些苦寒酸辛之物,年青力壮还只是上吐下泻,腹胀肚突,在那里哀号不停,不至于有着性命之虞,年老衰弱的却架不折腾,往往一命呜呼。

神农发誓为了黎甿要尝遍世间万草,教他们分辩好坏。

神农边走边尝。他的五脏六腑一望而去俱是清晰透明,草木果实一旦入了肚子里面,便看得清楚明白,辛和苦的发黄,甜的发红,有毒的发黑。神农品尝过之后,便用心记住了有毒还是无毒,能吃还是不能吃,沿途教给黎甿认清好坏。神农一直走到都广之野,方才尝遍百草。那些草木性能各异,在脏腑中一见就能知道红黄白黑。

神农为了辩别百草,把那些有毒植物吃进去之后,并不把它们剔除,而是留在肚肠里,周游遍地好让各处的黎甿众生知道,虽然没有大碍,但也是留在体中,慢慢积累,因而形成杂色的脏腑。那神农是百毒不侵,并无大碍。

神农所到之处,有的地方的黎甿说神农的五藏六腑是透明的,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青色,有的说是五彩的,众说纷纭,不知道谁说的才是对的。

神农一路行走向着天庭而去,还有那火神祝融和风神飞廉跟随左右,从建木而上到达天庭。早有天帝领着西王母、陆吾、英招、葆江、泰逢、熏池、长乘等一班神众在迎天门等候。

天帝引着神农在天庭开庭延席,眼见珍羞玉食,甘华青丹,排列堆积;金衣彩裳,云纱锦服,林立飘逸。五色鸟翩翩起舞,三骓马熠熠生辉。那西王母端坐一旁,三青鸟守候其间。

众天神坐定。天帝道:“泰皇为黎甿众生尝百草,辩千毒,可谓劳苦之极,功高无限,实属众神崇敬的楷模,但人神皆有生灭,纵使泰皇居在天地之巅峰,也不免于常理。我这里有不死之药,虽然比不上天地之间的灵气,但也可以延年益寿,为泰皇祛恶,望泰皇接收。”

却见西王母端出一个晶莹洁白的玉盘,盛着一株绿意盎然的仙草,道:“此为昆仑山所有的不死之药,由玉山天池的灵水濯洗浇灌,由扶桑的神乌照耀生长,由羲月的滋润保养,千年难成,万年难寻,特地奉献给泰皇。”

神农笑道:“万物皆是有生有灭,神众亦是一样。只是仙神是天地的灵气所聚,神灵所至则有神通,神灵所散则是运尽,不死之药乃是凡物下仙所求的长生不死之物,对我等神灵并无用处,无须用它。”

天帝道:“泰皇身被百毒,此药可以去除凶残伤毒,虽然不能帮助泰皇渡劫,也可以劫后有些余力,望泰皇为了黎甿,通神顺势,长生天地,也是好为黎甿筹画。”

神农道:“此类草木效果在我的五脏六腑中一目了然,不是我不愿意去除它,而是周游大地,让黎甿们一看便知道万物的性能,可食用的草木,可以填充饥肚;可治疾的叶茎,可以疗养病根。有害的避开它,有毒的绕开它。”

天帝道:“泰皇既然此心身系黎甿,不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意享用仙草不死之药,我天庭的园圃中有一种瑶草,都已长成,这些瑶草能辩百毒,知道千物性能,可以为泰皇取来,胜过亲自尝试。”

神农道:“此物最好,瑶草虽然不能辨尽世间的万物,但也能助我一臂之力,使黎甿早日得福。”

天帝命令天神英招取来,天神英招旋即到了园圃采来送上。神农得到瑶草,大喜,制作成神鞭,神鞭直指神树,瑞气缭绕。

神农道:“有此神鞭则功过百倍。黎甿们执鞭就可知道草木之性,吾替众生多谢天帝。”

天帝道:“吾虽然受得天皇统率三界万物,还是仰仗三皇尊令,不敢有所越距,三界还需泰皇劬劳,吾不过措手相借罢了,那敢承受泰皇的感激。”

神农道:“皇有皇责,帝有帝权,各行其职,各守其域。与公无私,天地可鉴。汝不要过谦了。”

天帝道:“泰皇所言,我等神众铭记在心。”

神农道:“吾到天庭已有多时,不知道大地的黎甿众生现状如何了?今宵欢乐,就此道别。”

天帝挽留道:“虽然一瞬之间泰皇就能到达天庭,可是直到今日才来一次,不能尽显我等心意,等到下次泰皇再临天庭,不知道是何时何月了?”

神农道:“你观黎甿众生们彻底安定下来,就是我来天庭之日,到时与天帝畅饮一番。”

天帝恳求神农暂留天庭数日,神农心里挂念着黎甿众生,哪肯留下,遂告辞而去

,天帝只得与众神到了送天门,目送神农而去。那神农一路之上用神鞭鞭挞百草,便可以知道此草木能不能吃用。神鞭所到之处,莫不灵验。

神农不辞劳苦地辨别草木毒性的事不提。话说天皇伏羲在渭水河边,卦台山上,看着黎甿众生虽然劳苦辛勤而作,可是仅仅能够吃得免于饥饿,生活仅仅是在保命,深感他们不懂得天地的变化,不能因时而变,故而穷苦经营。

天皇伏羲思道:万物不知理,蒙蒙活在世。于是唤来龙马道:“我以天地之变化作八卦图,以宇宙一分为二,上清下浊,上尊下卑,以阴阳来辨识万物,万物以阴阳而变化。以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种符号概括天地万物的演化和人伦秩序。日后当有圣人在位显身,带领着黎甿众生发愤图强的时候,你负着此图从孟河之中出来,晓之以图,使得道之人能够参悟天地阴阳的玄妙。那你就是功不可没。”

那龙马原是天地的精气聚在卦台山边的一个山洞里,长期幻化而成的,马的身上披着龙鳞,长着双翼,故而谓之龙马。那龙马身高八尺五寸,全身赤纹绿色,蹈水不没,遇火不灭。故而得到天皇的赏识而点化。

龙马得到天皇伏羲的旨意,一声长嘶而鸣,领着天皇伏羲之命而去,藏身在洞中,专等那圣人出现。那龙马居住的洞称为龙马洞。后世以伏羲八卦仰观意象于上天,俯察法理于大地。从而悟出天地循环往复的规律。

伏羲深感天道已定,以青木拐杖化为一条青龙环绕都陈盘居,一点灵神随之而去灵界,不知所踪。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