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第107节

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第10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靠美食成万元户穿书!

第70章 白煨肉

天闷热闷热的, 昨儿下了场小雨,堪堪打湿大地, 夜里略微感到一阵清凉, 日头一出来,刷的又烘干了。

如果说四月时还时不时有冷空气来临。时冷时热,那么走在五月的街头, 除了喷薄而出的暑气,还是暑气。

太阳的热烈并没有暑假那么厉害,可是空气粘稠地紧,让人愈发不舒服。

这时候,柳记饭馆的卤煮已经提前换上了冷卤。

早起锻炼时往档口一排队,能买上切成薄丝的猪耳朵, 滋味辛辣的卤鸡爪,鲜嫩可口的五香牛肉。

提着小袋子回家, 摆上卤菜吃早饭, 卤菜润而不腻, 清凉宜人, 回味无穷。

小日子是越过越舒坦。

丝凉的卤菜早起食客的独特奖励。

而平时的饭馆, 因为天气原因,大多数人都不爱在外面吃饭, 嫌弃闹哄哄。

柳记免费提供酸梅汤, 还推出了凉茶饮料,生意勉强没有太大波动。

这酸梅汤是陆师傅的方子, 但是凉茶饮料, 却是宋渊送给柳暄红的开业礼物。

这份礼物是宋渊在回家前就一直想送给柳暄红的。

一份饮料配方。

宋渊去过饭馆, 在火锅店吃过饭, 回乡时参观食品厂, 他发现柳记每家店都会在收银台边摆一个小货架,上面放柳记食品厂的糖果啊,饼干啊什么的,小孩子们在一旁等待父母付账的时候,会被这些花花绿绿的小零食吸引,缠着父母购买。

他想,这大概是柳暄红售卖食品厂的商品的一种渠道。

他以前听宋小果说过,柳暄红闲暇时会研究些点心放柳记售卖,看看销量,若是反馈好,没多久,小货架上就会出现由食品厂生产出来的厂家制作的同款。

但是宋渊觉得,小货架光卖零食,有点浪费。

毕竟柳记是饭馆,大多数人进饭馆是吃饭的,他们买零食,也只是偶尔想起了,给家人带一些。

真正适合小货架的商品,应该是饮料。

客人们吃东西渴了想喝东西,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宋渊不知道柳暄红为什么没在店里采购饮料,也许是她忘记了,也许是因为柳记的店向来只放柳记的东西,而柳暄红手里没有制作饮料的配方。

他想,柳暄红喜欢美食,又是开饭馆的,他送一份饮料配方,最是恰宜。

不得不说,柳暄红以前真没遇上过这种男人。

谁送礼送配方啊!

还她缺什么送什么。

一般人不都是送衣服包包口红鞋子吗?

但是,这可是一份配方诶!

一份饮料配方,一棵闪闪发亮的摇钱树呢!

什么包包鞋子是能和它比的吗?

柳暄红只是稍微震惊下后,立刻奔赴小宋村,找张文康和李满亭实验。

现在,饮料不过刚推出,没有在报纸上打广告,没有上电视台,就大受欢迎。

饭馆里的食客几乎人人喝过,他们不光是自己喝,还给家里人带。

没几天,凉茶就上了各大供销社和商场的货架,打败了松山县之前稳站销量第一的橘子汽水,成为松山县人热爱的饮品。

毕竟橘子汽水小孩子爱喝甜甜嘴,年轻人炫耀兜里有钱,中老年人还是不太习惯。

然而凉茶不同,这可是老少皆宜。

小孩子们喝了甘甜的凉茶,再也不担心上火时被奶奶逼着喝苦苦的金银花水了。

三月时因为辣椒酱销量大好,刚刚扩建的食品厂,被迫马不停蹄地再次扩建。

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款国民级潜质的饮料。

外人感叹着柳记食品厂的好运。

时不时地捣鼓出新东西。

当打听出这竟然是一份礼物时,据宋渊说,那段时间,县医院的单身医生都变得比以往抢手了。

柳暄红也没想到,宋渊还有凉茶配方,他不是外科医生吗?她一直以为,他学的西医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宋渊送了她一份大礼。

柳暄红的小金库蹭蹭蹭涨,她也不吝啬,大手一挥,全家人又进了趟省城玩了一天,置办了新衣服新手表等。

宋渊上班的饭食也让菜馆承包了。

中午时候特意空出一位服务生给他送外卖。

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后,和贾根民当初想的一样,菜馆成了人们躲闲的好去处。

渐渐的,菜馆里的客人也逐渐积攒起来,每天看着柳记的服务生提着食盒出门送饭,食客们是羡慕嫉妒极了。

“老板,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呀?”

“就是,现在还好,等到六七月热的难熬,我都不想出门。”

“不出门更难受,柳记这儿起码有老槐树遮阴,风吹着凉快。”

柳暄红打哈哈:“以后会有的。”

至于要等多久,她就不知道了。

毕竟她上辈子只会做菜,不会开发外卖软件。

送外卖这玩意儿也麻烦,她懒得搞。

她上辈子拼搏了半生,可不想把这辈子也搭进去。

风铃悠悠的响起,有客人踏进来了,柳暄红没顾上瞧,径自进了厨房。

这会儿是一点十五分,菜馆和饭馆不一样,晌午只营业俩小时——中午十一点半至一点半。

菜馆运营了一段时间,附近的熟客都晓得柳记的规矩,一般这个点儿不会有新客上门吃饭,柳暄红也有闲暇和食客们聊天打屁。

但显然这位并不是附近的熟客。

没一会儿,扎着低丸子头的服务生进了厨房,告诉柳暄红:“老板,一份白煨肉,油灼虾和梅花酥。”

白煨肉就是用白水煮肉,撇去难吃的浮沫,夹肉到另一个锅里,放上盐和酒煨上两个小时,再加入原来的一半汤汁儿,熬得浓白腻画,撒上葱花,干椒,木耳、韭菜,大火转小火闷得熟烂酥软才算好。

这油灼虾没有白煨肉费劲儿,虾是提前浸过的,散发着浓郁酒香,葱蒜爆香的大虾在热油里滚一遍,红彤彤的好看,撇开虾头,白嫩的虾肉露出,口感饱满紧致。

俩菜一上桌,一路上飘香四里,馋的人淌口水。

“客人请慢用。”尽管此刻已经耽搁下午的休息时间了,服务生依旧笑眯眯地上菜。

拖这位迟来客人的福,菜馆延迟关门,原来的食客也就没急着走。

陆杰转了转眼珠子:“小秦啊,给叔叔加上一份牛肉炖萝卜呗。”

小秦张了张嘴:“啊?”手足无措地回头望向厨房。

柳暄红抄起帘子走出来,“美的你,厨房下班了。”

她拍了拍小秦:“下去歇息吧。”

小秦是小言的堂妹,小言来县城做工,每月给家里寄钱,她们家的光景逐渐好了,村里的人都晓得去外面有出息,然而没有熟人带领,只能眼馋着,不敢轻举妄动。

过年时小言回家,一堆亲戚扒拉着她让她介绍工作。

小言当时不过是饭店的一个小小服务员,正在朝副店长的职位努力奋斗,只含糊地答应,说有机会就介绍。

三月份,贾家饭店突然要转卖,柳暄红得手,小言就厚着脸皮请柳暄红收下小秦。

她选小秦也是有原因的。

小秦是个可怜孩子,三岁时她妈和人跑了,她爸借酒浇愁,这一愁就是十来年,地里活不干,孩子不养,天天抱着酒瓶回家就是一躺。

没法子,只好同族的人扒拉小孩,小秦小时候,是在这位叔伯家吃饭,去那位姑姑家捡旧衣穿,凑合着长大了,在各家叔婶爷奶的扯皮中念完初中回家。

这眼看着就解散集体劳动,分产到户了,亲戚们看小秦白天下地晚上照顾亲爹也不像事儿,张罗着要给她相亲,甭管是招婿还是嫁人,总得是要摆脱这幅烂光景。

可是小秦这情况,有爹妈跟没爹妈一样,虽然有族亲扶持,并不比其他女孩长的差,但是在相亲市场还是属于遭人嫌弃的。

相了好几个都没成,小言觉得她可怜。

小言在县里干活后,长了许多见识,也认识到,原来县里的人有许多活法。

小秦要摆脱她家的烂光景,不是只能嫁人。

她当了菜馆的服务生,包吃包住,每月只需寄些工钱回家,请族人帮忙看照她爹,家里的田地租出去,日子过得也是自由自在。

小秦放假回家脸胖了一圈儿,身子丰腴了,亲戚们都夸小言这活儿介绍的好。

有的回家就酸了,念叨着早知是这么好的活儿,就不该便宜了小秦,应该让自家孩子去。

当然,这话当着小言的面儿是不能说的,酸完了,还得挤出笑脸关心小秦,指望着她也能像小言一般出息,能提携亲戚。

陆杰遭了个白眼也混不在意,笑嘻嘻继续追问:“这菜不能做了,上几份点心行吧,比如那含苞欲放的梅花酥,清明时节吃的艾草团,有什么就上什么,我不嫌弃的。”

其他食客眼睛一亮,纷纷附和:“对对对,我们也不嫌弃。”

他们这些人已经吃好饭,现下不过是舍不得这穿堂风,斜着椅子和老朋友们闲谈,要是能来一壶茶,一份点心,边吃茶边谈天说地,能唠一下午。

到底是老食客,柳暄红无奈地瞪了始作俑者陆杰一眼,让服务生给这群老头老太端茶点去。

她自己也泡了壶绿茶,取了碟梅花酥吃。

她在营业前吃过午饭,干了一个晌午,这会儿也有点饿了。

眼帘下突然冒出一篇文章,陆杰挂着笑脸道:“柳老板,赏脸瞧瞧呗,这是我特意为柳记写的文章,准备投到省报去。”

柳暄红眼尾高挑,“你准备抢记者的活儿干了?”

陆杰摸摸下巴:“我倒是想抢,可惜文化馆不收留我这个孤家寡人。”

柳暄红细细阅读,陆杰把开业当天的情形写了,形容排队是仿若游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