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九零:戏精妈咪又去捡垃圾了 > 重生九零:戏精妈咪又去捡垃圾了 第131节

重生九零:戏精妈咪又去捡垃圾了 第131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九零:戏精妈咪又去捡垃圾了!

简宁揉揉发酸的腰,转眼就被男人接手揉。

“上面点。”她一边指挥,一边往他怀里舒服的窝窝。

俞渊觉得好笑,手下触感太好,他忍着不触犯其他地方,轻咳两声,问。

“有什么事要和我说?”

简宁讶异,“啊?你怎么知道我有话?”

女人嗓音宛如钩子,俞渊亲她额头一下,轻挑眉。

“以前你做完就睡,不会任我继续……”

简宁红着脸:“……闭嘴!”还是别说了,越说她脸越红。

她忙转移话题,“那个朱月今天骂我生不出儿子,你怎么想的?”

俞渊语气很沉,“你打得很好。”

简宁:“……除此之外呢?你还想要一个亲生儿子吗?”

俞渊垂眸,借着黯淡的月光看怀里的女人,他目光幽深,“不想。”

他顿两秒,“宁宁,你生泡泡时是难产,你好像不记得,但我永远不想让你再次进入那样的危险状况中。”

不想要亲生儿子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每次避孕做得很到位吗?

简宁心底涌过暖流,她抿唇,突然仰头看着他问。

“你不怕以后死了没儿子给你摔盆子啊?”

她当然不想生儿子,更不是不把谢天谢地,三筒四条当儿子,只是借着朱月这事,试试俞渊心里怎么想的。

毕竟如今大部分人还是老思想。

像尹六婶前两天才和她讲八卦,说计划生育下,他们村有个女的为生儿子,已经连续在外面躲着生六个女儿了。

简宁心底诸多想法,但万万没想到,俞渊喉咙里溢出一声轻嗤。

“有儿子摔盆子我能原地复活?”

简宁:“……”

那必然不能。

这话好有道理!

简宁愣两秒后直接笑出声,“老公,你怎么这么会说话?多说点。”

俞渊无奈,揉揉她头发,“实话而已,别担心,有压力我来扛,我们过自己的日子,孩子们都是好孩子。”

“恩恩。”简宁表态,“我知道,谢天谢地三筒四条都是儿子,泡泡是小女儿,老公,我爱你。”

俞渊浑身一震,下一秒语气突然变得恶狠狠,“又挑火。”

房间内传来晦涩不明的声响,隐隐夹杂着女人好听的低吟声。

月光都悉数消失,似也为这最美的情事害羞。

————

简家垃圾场捐赠文物事件并没有那么快过去,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刘山镇的镇民村民们都在关注破铜烂罐。

他们没有那么伟大的心,想着无偿捐赠。

他们只想卖钱。

听说小小一只看年代能卖成百上千呢。

这样情况下,简宁的回收站收破烂还收更多了,因为大家都在清理库存。

当然,也有人知道她的,经常拿着破铜烂罐来找她,请她掌一眼,看看值不值钱。

简宁不止一次苦笑,“我就是个普通人,真不认识这些,之前捐赠的那些不全部都是文物,就是捡垃圾的时候顺带的。”

这话有人信,有人不信。

但他们怎么想,都和简宁无关。

她还是过自己的生活。

直到一周后,李镇长突然带着几人来了。

说是榕城晚报的记者,直到她捐赠文物的事,要采访她。

简宁:“……”

重活一辈子,愣是没想到自己还能登报纸。

同样的,记者也没想到沸沸腾腾的传言中,依靠捡垃圾生活的女主人公,漂漂亮亮,打扮齐整,已经是五个孩子的妈。

他越发觉得有采访价值,但简宁很警惕,她再三提出不能乱写、不能扭曲事实、不能露出太多真实性。

最重要的是,成稿必须由她看过一遍才能发。

口头言语不管用,简宁坚定,“我要在李镇长的见证下签一份协议,才行。”

小心驶得万年船,现在还是流言蜚语全靠报纸传递的九零年代。

若是被乱写,以后他们家孩子的前途都受影响。

于是,李镇长见证,立下这份协议,才开始采访。

记者着重问简宁与文物相关的话题。

“你怎么知道它们是文物的呢?”

“能简单描述一下你知道自己捡的破罐子是文物时的心情吗?”

“当知道他们的真实价值,你会后悔无偿上交吗?”

“你的家里人对你无偿捐赠的事持什么意见呢?我私心想问一下,你和你的孩子会被其他人以异样眼光相待吗?你的孩子们是怎么想的?”

简宁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很官方,或多或少的还会从何开宇的方向带一下镇上的管理,夸一下镇长,惹得镇长在旁边给她竖大拇指。

对最后一个问题,简宁顿了顿,再开口,说得很真诚。

“二十四年里,我的父母靠捡垃圾养活我,让我从小就居住在一个很大很大的垃圾场房子,

这当然不是因为我们家地多,而是因为有异味让周边村民埋怨,所以被迫买下,

当我长大,结婚,生子,曾经迷失一段时间,是我父母和我丈夫把孩子们教导得很好,

他们会抱怨,会闷头努力,会剖析自己,会嗷嗷叫吃,但我做这些,他们支持我,并且和我站在一起,以目光回敬那些觉得捡垃圾不体面不干净的人:我们没错。”

最终,简宁嗓音有些哑,“我很庆幸有这样的家人,我永远爱他们。”

采访结束后。

记者和简宁握手,“您是一位很棒的女士,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爱国家,懂感恩,护家人,知进退,不卑不亢,大大方方。

报纸经过简宁首肯发行后,销售一空。

在榕城的三筒看到报纸,特意打电话回来恭喜她,语气里都带着昂扬。

“妈,我和我老师同学说你上报纸,可得意了,你太牛啦!加上我,咱们家都两个上报纸的了!”

三筒第一次拿冠军也上了。

简宁都没说话,在旁边的谢天四条咕噜咕噜一堆。

谢天不服气:“嚣张啥?我也会上,等着!”

四条心大:“三哥三哥,你啥时候下一次比赛?”

……

不得不说,经过报纸,以及首都那边传来博物馆新增藏品后,简宁名声传播得更广,知道她的人都称呼她一声简老板。

简宁借着这个东风,由俞渊陪着,和榕城以及榕城外的好几家大型工厂谈好废品合作。

她的回收站越办越大,把旁边几家店也收购。

时间一晃而过,来到1996年2月1号。

距离1996年春节还有半个月。

第134章 泡泡:不换!我要

“呼。”

寒冬腊月的,简宁带着谢天谢地四条泡泡再一次来到榕城。

简宁一下车,就被冷空气袭击。

等候中的俞渊眸底掠过一丝担心,两下走上前,将她双手握在自己手中搓搓。

“冷吗?”

简宁最里面穿着贴身长袖,中间是妈妈宁雨打的毛衣,最外面套着一件蓝色长羽绒服。

她吸吸鼻子,“有点。”

俞渊担心的揽着她。

这时,已经走到车前的孩子们扭头,见怪不怪的看着自己俞叔/简姨腻歪。

谢天招呼,“上车就不冷了,你们贴那么紧干啥?”

简宁和俞渊:“……”情趣,懂不懂?!

一家子如常行动,先去接三筒,再回俞渊住的房子。

一进屋,孩子们就打开电视看。

首都台最近正在播《唐老鸭》,这是一部备受小孩们喜爱的国产动画片。

上到九岁谢天,下到四岁泡泡,都很喜欢。

简宁则是和俞渊去厨房做饭,一边做一边聊小夫妻的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