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讲经论道的太后 > 讲经论道的太后 第45节

讲经论道的太后 第45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讲经论道的太后!

儿子也争气,小小年纪便能去翰林院。

至此,他再不用像早年间那般日日腆着脸私下里结交大臣了。

他的郡王府虽说建了没多久,可也算日日都有高朋来访了。

往日里他总觉得父皇偏爱郑灿,如今瞧着,也没有多看重,小小年纪就打发那么老远,往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思及此,他都有些同情那个小子了。

可如今虽说一切都好,但是人总有不如意的,如今他唯一不如意的便是他媳妇了。

他这位媳妇是当年他母妃做主帮他娶的。

娶过来以后母妃又急着催生,孩子是生了,母子两人都险些没了命。

榕哥儿吧到底年轻,这两年身子也好了些。

只是他媳妇这两年却不曾好转。冬日里病着不说,如今都春日了也不见好转。

恒郡王府就建在皇城边上,郑焕自己溜达着回了家,进门便问道,今儿王妃怎么样了?

伺候的人忙回到,早上来回说好了,不知这回怎么样。

行了,我自己瞧瞧去。

郑焕这厢自己来到后院进了王妃的屋子,便看见王妃又靠在榻上做针线活儿。

见此,他忙亲自拿了毯子给王妃披在身上才道,做这干什么,没的凉着膀子疼。

王妃抬头温柔一笑道,你回来了,不是说送四弟去了么,怎不多说会子话。

郑焕随口道,父皇催得紧,他们赶路程。说两句便完了,再者,我说的他也不一定听。

王妃叹了口气道,父皇这回怎么打发四弟走那么远的地儿,你去的最远的地儿也才到直隶。幸好是四弟,万一是咱们榕哥儿,我是不能同意的。

郑焕道,咱们又没犯什么错儿,父皇何苦来折腾咱们。要说四弟这回,都是咱们母后折腾的。

王妃惊道,这话怎么说。

还不是后宫那个鞑子,父皇嫌她碍事,要料理了她,原本都赐药了。谁知母后不让,还下了道欲盖弥彰的懿旨,这才把父皇惹恼了。

你瞧,漠北的人一走父皇便把四弟撵出去了,今儿个老四出远门,夫妻两个谁也没来送,那小子走的还怪可怜的。

王妃这厢一听郑焕自己说的有理有据的,还真就信了。

她才道,那往后你要忙了吧,二弟诸事不管,三弟是个糊涂蛋,父皇身边可用的只有你了。

郑焕道,可不是么。

榕哥儿如今在翰林院么,我也不担心,我只担心你,往后我若忙了不能来瞧你,你也要好好顾着自己。

说着把那罗线筐子扔一边道,这东西往后不要碰了,伤眼睛不说做久了颈子也疼。

王妃听此,很温顺的依在自家相公怀里道,我呀,什么都不惦记,就惦记你们爷俩,等咱们榕哥儿大婚了,我就什么也不管了。

恒郡王妃原本是将门之女,刚成婚的那会儿也是个毛躁脾气一点就炸,但是经不住郑焕对她好呀,一个女子能得丈夫疼爱,还有什么怨怼暴躁的呢?

虽然郑焕侧妃妾室的一堆,可是她是理解的。

宫门王府的哪个不是这般,再说郑焕也是真把她放心上,这就足了。

话说,自从郑灿走了以后我着实是伤心了好一阵子。

虽说面上不显,可心里头还是放不下。

日头好的时候,我担忧他穿着甲胄闷热,天气冷的时候,我担忧他自己不知道添衣服冻着。

阿烁吧,更别提了。

一开始说要在宫里陪我照顾我,后来又偶尔跑出去。

待到如今,竟再不回来了。

她哥哥今日远行,她竟连面也不露,想到此处我已有些不满,想着派人召她回来理论一番。

谁知,我还不曾召她回来呢,林漾便亲自进宫回我说,云朗那个小子跑了。

那个答应我,会一辈子不离京都半步的那个少年,留下一张字条说,山高水远,各自珍重。

然后深夜走了。

阿烁此时已经疯了,闹着收拾行李要出去找他。

我无语望天,我他娘的这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

我匆忙派人将阿烁带回宫里的时候,她正疯魔的厉害。

母亲,女儿往后不能侍奉您了,您就当从没有生过女儿吧,此番我自己出去找他……

我看着她这般疯魔的样子,只觉得头疼的马上就要炸了。

我尝试着同她讲理,让她安静下来。

阿烁,你听母亲说,他若当真是个有担当的,怎么不当面同你告别?非要遮遮掩掩的半夜走?

阿烁道,母亲,我知道他有自己的苦衷。他头天晚上还带我去看烟花,说往后只为我活着的……

我无奈,你睁眼瞧瞧吧,他如今影子都没了,还为你活着……

母亲,你知道我此刻有多痛么,我的心都没了呀……

我心疼她,可是又不得不让她看清楚。

你看,这就是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一个浪子罢了,他不配,你也不值当。

事已至此,我只好先把这伤心的女儿安置在宫里,好言抚慰。

我的一儿一女,姻缘上都是这般坎坷,这是他们命定的劫数,还是我上辈子造下的孽?

灿儿不能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事关朝政,我不能成全他,因此我便将这份亏欠弥补到女儿身上。

哪怕是一个浪子,只要她自己喜欢我也不说二话。

可是事到如今,竟是各有各的难处,两不能全。

阿烁一开始伤心了一阵子,一会儿闹着要出走,一会儿又闹着要求他父皇下通缉令,都被我拦下了。

不值当,真的不值当。

她毕竟也不是小孩子了,后来还是安稳下来,虽说依旧有些伤心,但总归不再吵闹了。

云朗为什么跑,我不知道,也无从查起,只知道他是半夜带着他的兄弟出的城。

可我料着终究是身不由己,也许是因为他们江湖上的事,或许因为别的。

总之一定是他自己权衡利弊之后舍下阿烁的,在他心里一定有比阿烁更为重要的事。

既如此,那便不配做我女婿了。

我看着安静读书的阿烁,心里一阵感慨。

她小时候最不喜读书,如今到肯安安静静地看会子书。

想是在外头见过了人间疾苦,突然明白先贤们要传达的意思了吧。

母亲,幼时我读诗经上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尚不知其意,如今再看,竟深有体会。

我这么一心对他,他怎么就走的这么干脆呢?

那年,西街上来了一伙子人,他们衣衫褴褛,日日乞讨为生。听闻有时候还抢人东西。舅母说让他们在那里待着,有碍观瞻。不如请他们到悲田院去,做些搬扛的活儿。原是让涫彤表姐去请他们的,但是他们不愿跟着表姐回去。

我觉得自己厉害,自己能啊,因此瞒着他们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见云朗,我同他这般那般的讲了许多,但是他一句都不回我。后来我才晓得原是他天生不能言语。

我问他叫什么,他只摇摇头,我觉得他真可怜,不仅不能说话,竟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他虽不像哥哥那般长得清秀俊逸,可是眉目俊朗,让人见之难忘。

我将身上的桂花糕递给他,我告诉他,这是赠予,不是施舍。

我同他说,我读过很多书,为他取一个名字好不好,他竟然应了。我便叫他云朗。我觉得他的眼睛真好看,尤其是看着我笑的时候。

母亲,我知道你疼我,父皇也疼我,哥哥也疼我,舅母和表姐也疼我。但是你们都不愿意听我说话。

可是云朗愿意,不论我同他说什么,他都会特别认真地听着。我说的每个字他都会认真地听。虽然他的字写得不好看,但还是会努力回应我一堆又一堆的废话。

我知道,我的哥哥姐姐们都比我优秀,我文不成武不就。弹琴下棋也一样不成,又不如涫彤表姐那样会打理庶务。我原本是姊妹里头最没用的。若不是做了母亲的孩子,哪里配得上这么许多的好呢?

那一次我自告奋勇教云朗射箭,我同他说了好多的射箭要领,把师傅教给我的都同他说了,还亲自上场射了两把,自认飒爽无匹。他倒是一直凝神听着,也认真看着。

可是过后我才知,云朗才是射御高手,那箭法恐连哥哥都不能与之相比。

我自觉被他戏耍,因此数日不再理他,他不知做错了什么,只好日日跟着我,我做什么他也做什么。

直至一日在街上,我发愣不瞧路。不想碰见了一辆疾驰而过的马车,竟照着我身上就要窜过来,吓得我都忘了挪动。是云朗拉着我将我护在身下,他自己被车辕碾过,被马蹄子踩的背上鲜血淋漓的犹不觉,竟还心疼我胳膊上被撞到的乌青。

我见他身上伤的厉害,因此带着他去找人包扎。不想他见我愿意理他,又连连道歉不该叫我生气。

母亲,那时我是真心疼他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慕喜欢他,可是我想跟他在一起啊!

我不信,我不信他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不管我。他一定有什么难处,只是不便告诉我罢了。此番我也不追究。我只回去等着他。

阿烁终究不肯放下,决定重回悲田院去,她说那里是他和云朗相识的地方。

她要在那里等他。

阿烁这样着实是让我心痛,可是我又不能过于干预,只能盼着时间长了她能自己想清楚,然后重新回到宫中,好生过日子。

待到往后年龄大了我再从苏氏本门中为她挑一个好男儿罢了。

阿烁的事还没让我缓过头来,景妃母子又赶着给了我当头一棒。

五月初五端午家宴,景妃当着满宫嫔妃和外命妇们,向我请旨为榕哥儿赐婚。

要迎娶中书大人的独女梁簌絨。

梁夫人也在,却并无推脱。

我微笑着沉吟许久才道,梁家姑娘我倒是见过,是个好孩子。只是榕哥儿年少,正是好好儿读书的时候,何苦这样着急?

景妃无奈道,原是不急的,只是焕儿媳妇从去岁开始便一直不好,今冬去春来依旧不见起色。

臣妾想着或许是气运不利,正好榕哥儿也到年龄了,不若操办一场,也好冲一冲,到时新媳妇过了门,也好在侧侍奉,陪着解闷说话。

景妃这个理由,真是让我始料未及。

我道,既是如此,也是该当的,不过榕哥儿是皇上的长孙,本宫若一人定了也不好,不妨让我同陛下商议商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