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一闪而过的想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从红河来!
第28章一闪而过的想法
五叔端起酒杯,敬了李长顺一下:“长顺,艳梅是为了你好,你呀,就乖乖听话,等你好了,我陪着你喝,喝多少都行。”
没等李长顺开口,张婶也发话了:“就是,等你好了,我亲自送瓶好酒给你,省得你叽叽歪歪。”
李长顺举起杯子,望着众人:“我这不是为了高兴,经过了这次的事,能好好活着,还能继续和你们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的,真的是挺高兴的事呢!”
阿彩望着父亲那认真的模样,回想当初父亲受伤的场景,现在依旧心有余悸。
那时候,如果孟哲他们不在,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乡亲们文化有限,看到那副样子的父亲,谁又敢轻易的去动他,关键时刻,多亏了孟哲他们。
他们家就她一个孩子,如果她离开,父母老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那……
“阿彩!”
听到李墨的声音,阿彩被拉回了现实,阿彩抬眸望着面前正和她说话的李墨,连忙应了一声:“墨哥,什么事?”
“吃饭呢,发什么呆。”李墨笑着,下一秒直接夹了一块鱼肉到她的碗里,那鱼肉不偏不倚正好是鱼肚子上的那一块,没有刺。
“谢谢。”阿彩道了声谢,这才低头继续吃饭。
就在刚刚,那个想法,在她心底又一次一闪而过。
……
李长顺的伤在慢慢恢复,他为了想早点恢复正常,每天都努力杵着拐杖行走,从家里出去,走到村口的那棵老梨树,然后坐在老梨树下休息一会儿,又走回来。
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每天都想多走上几步。
马艳梅总是劝他不用这样拼,家里的事她一个人就能处理好,让他不用担心这些。
李长顺却说,他想要多练习练习,因为再过三天,就是阿彩离开的日子。
在夜深的时候阿彩听到父亲和母亲在房间里谈话的那一刻,才如梦初醒般想起,她购买的火车票就是三天后的。
她该准备离开了,行李得收拾,亲戚们送来给她的东西她还得一样一样打包放到箱子里,还有村长特地给她找来的那本介绍红河的书籍,这些,她都得带上。
他即将去的公司负责对接的人事部工作人员也打过电话给他,和她确认了离开时间,以及抵达的时间,她离开村子之后,就会去办理出国的手续,到时候出国直接抵达工作的新城市。
一切的一切,原本都按照计划进行着。
现在,阿彩的内心却开始迟疑了。
距离阿彩离开大梨树村的前一天,李长顺杵着拐杖,艰难的走到了大梨树下,然后回来的时候是孟哲和孙涛送回来的。
不禁孟哲和孙涛来了,连带着蒋主任和顾长远都来了。
蒋主任他们前脚一到,后脚村长也拎着两条河鱼过来了。
他们知道阿彩第二天就要离开大梨树村了,所以特地抽了时间,一起过来送送她,顺便看望一下李长顺。
蒋主任带来了些肉和菜,还买了一些补品,杂七杂八的拎了好几转才拎完。
蒋主任将第一次过来大梨树村的时候所拍摄的一张阿彩的单人照片打印了出来,还特地用相框给框了起来,这便是顾长远送给他的礼物。
“阿彩姐,我也给你准备了个小礼物。”孙涛凑上前,将一只精致的钢笔送给了阿彩。
阿彩看着那钢笔的精致程度就知道这价格一定不低。
“这东西太贵重我不能要。”
“不贵重,这是我用闲来无事写东西得到的报酬买的,所以一点都不贵重,我特地给你买的,希望你以后工作用到这支笔的时候,能想起我们。”孙涛说着,瞅了瞅周遭的几人:“我们都会想念你的,出去国外工作可不比在村子里,以后你可要一个人照顾自己了。”
孙涛虽然性子大大咧咧,看起来不修边幅,但是相处下来她明白,孙涛是讲义气的人,有事是真上的那种。
看着手中精致的钢笔,阿彩点了点头,将笔收下。
“孙涛,谢谢你。”
“客气啥,你这么一搞,我倒是有些舍不得你走了呢。”孙涛说着,伸手抓着后脑勺,乐了。
蒋主任对阿彩叮嘱了一番,大梨树村能出来她这么优秀的孩子,是大梨树村的福,以后出去了学习到了好的东西,可别忘记家乡。
“我知道。”阿彩认真的回了一句。
蒋主任很欣慰,和村长他们攀谈起来,都在关心李长顺的情况怎么样了。
这次蒋主任带过来的东西里,还有不少是针对李长顺这种伤情恢复的补品,希望他赶紧好起来。
“长宁镇又要搞新的蔬菜基地了,这一次合作的是省里面的大型加工厂,蔬菜从播下种子的那一天就开始签合同,然后种植到采摘,全部都是一条龙,长宁镇的所有农户都参与了这项大工程,现在全部田地都改种了蔬菜,那规模可是相当壮观。”
村长和李长顺说着,不时说起蒋主任来,毕竟长宁镇那边的农业种植,一直都是蒋主任他们在做技术上的指导和规划。
蒋主任简单的说起了长宁镇的发展,这些年,长宁镇改变了不少,长宁镇一开始就是蔬菜种植大镇,但是没有统一管理和指导,不同的农户种植不同的产品,从而导致产品混杂,有时候农户种植出来的是白菜,可是收购方却要青菜,等农户去种上青菜,收购方要的却是别的,价格没赶上也就算了,有时候忙活一年到头,啥也没有。
后来,专业的技术团队进驻,进行了统一管理和技术种植指导,开设了合作社之后,由合作社全权主导,收购的需要什么,农户们就种植什么,而且是大面积的种植,几年下来,长宁镇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迅速,整个长宁镇的百姓也都奔了小康,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车。
现在一提起长宁镇,谁都知道那是全省都出了名的蔬菜基地。
“长宁镇发达呀,我们要是也像长宁那样,该多好。”李长顺感叹了一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