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比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年代文极品她有空间!
特意去厨房蒸了一大笼包子,姜婵把蒸好的包子装盆带走,还不忘记留下点。
一路沿途欣赏风景来到村子口,看着院子里的那份破旧,姜婵咽了口唾液。
这院子倒是挺破的,破旧之中又透露了有序,看起来有收拾过。
姜婵站在院子口盯了好一阵,犹犹豫豫的走了进去,“老先生,您在吗?”
姜婵四处张望着,张望了好一阵儿,都不曾见到那道身影。
角落处却突然传来阵阵呻吟,一听到呻吟声,姜婵赶忙将手中的盆放到架子上。
寻着呻吟声来到角落,看着倒在地上的那道身影,姜婵手足无措。
“老先生,没事吧,是不是伤到哪儿了?要不我找人过来给您看看。”姜婵双手支撑着膝盖询问着,不敢轻易上前搀扶倒在地上的老人家。
她倒不是怕事儿,只是这老人家伤筋动骨恐是要百天。
她平日里比较冒失,万一让老先生二次受伤,那就遭了。
等了好一阵,姜婵迟迟未曾得到回应,犹犹豫豫的伸出手。
“我这把老骨头不需要任何人同情,没什么事儿就赶紧走吧,我自己能起来。”
老先生语气不善的说着,看扶着一旁的墙壁缓缓地支撑起身子,那褴褛的脊背略显得有些孤独。
姜婵笑着赶忙上前将人搀扶,“我了解,像您这把年纪最喜欢的就是口是心非,您放心,我肯定不告诉别人。”
不顾及老先生那异样的态度,姜婵搀扶着老先生在凳子上坐下。
一坐到凳子上,老先生又翻脸不认人了,一个甩手将姜婵的手甩开。
手突然被甩开,姜婵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我蒸了一些包子过来,给老先生您品鉴品鉴。”
姜婵解释着,把架子上的盆拿下。
小心翼翼的将外面包裹着着的袋子拿下,袋子一拿下,阵阵香气扑鼻而来。
老先生看了眼包子,吞咽着唾液,只是一瞬又冷下脸来。
“老先生,要不您尝一尝,我这手艺虽然比不上外面的,可这是我的心意。”
姜婵刚想要把包子奉上,便看到老人家手上的那份泥泞,于是小跑着去屋中拿来了擦手巾和碗筷,放置好碗筷后,浸湿手巾为老人家擦拭着手掌。
起先老先生的举措尤为抗拒,只是一阵儿,就乖巧的任由姜婵为自己擦拭。
擦拭好老先生的双手,姜婵又将碗筷递过,“老先生,看您这样子应该没吃饭吧,赶紧尝一尝。”
姜婵见老人家不为所动,不由分说的将碗筷塞入老人家手里。
她刚刚都看见老先生咽口水了,想必他一定是在角落里坐了有一阵了。
老人家冷哼了声,在姜婵的注目下吃完了两个包子。
吃过包子老先生重重的将碗筷放在桌上,看起来似乎是生气了。
“你这丫头有什么事就直说,俗话说的好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我这又吃又拿终归是要欠你个人情。”老先生语气不善的说着,可姜婵却从他的口吻中听出了一丝丝温柔。
姜婵笑着在老先生身侧坐下,特意保持着距离。
老一辈人都比较注意分寸,她要是靠的太近,老先生会觉得唐突。
”您别误会,我没其他的意思,我今日找您来主要是有事想找您商量。”
姜婵摩擦着掌心不好意思的说着,总觉得有些为难。
两人素未谋面,她与老先生第一次见面便是有事相求,总觉得有失礼节。
老先生听说姜婵有事相求,冷眼相待,“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这小破屋子有人拜访,定是有人有求于我。”
老先生自顾自的说着,言语之中的落寞惹人心疼。
她确实是有事相求不假,可她也并非是那忘恩负义的人。
“老先生你千万别误会,我这一次并非是为了私人的事情而来,我是想请您出山教导村里的孩子。”姜婵赶忙解释着,生怕老人家误会的更加彻底。
老先生听说要教导村里的孩子,眉梢紧锁。
“丫头,你想的怕是太简单了,村里的孩子多了,难道你要让我挨家挨户的去拜访吗?”
老先生故意曲解了姜婵的意思,只为拒绝此事。
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儿,不管是谁帮忙都讨不到好处,反而还会骂。
“老先生,我只是觉得村里的孩子也应该接受教育,要不我们两人比一比,若是我赢了,你就在学堂教书。”
姜婵迟疑了好一阵,总算是想出了两全之策。
这老先生是个好面子的人,她用这样的方式定能够让老爷子出山。
听说有比拼,老先生来了兴致,“那就好好的比一比好了,不妨来比比诗词歌赋。”
老先生话音刚落,起身,迈着迟缓的步伐,进屋掏出了纸笔。
“你我二人各自在这纸上写下诗词,看看谁接不下去。”
姜婵将纸张接过,毫不犹豫的写下第一句,两人之间的比拼正式开始,直至傍晚比拼这才结束,姜婵险胜。
“这,看样子我果然是年纪大了,连最擅长的诗词都比不过年轻人了。”
老先生嘴上虽是这般说词,可唇角处的那份笑意却出卖了所有。
“老先生那就说好了,明日我再过来拜访您,您这院子也应该好好修补修补了。”
姜婵笑眯眯的说着,哼着小曲儿离去,不曾注意到老先生那赞赏的神色。
回家途中,姜婵看着骑自行车的男人小跑着追了上去,正是杨和平。
“你怎么从村子口那边回来的?难道是去县里了?”
杨和平从自行车上下来,推着自行车和姜婵并肩前行。
把学堂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姜婵的话音刚落,杨和平的赞赏之声便已经传来。
“你说你和村口的那位老先生待了一下午?听说那老先生脾气挺怪的,你能和他呆上一下午就证明你脾气确实不错。”
杨和平不停的夸赞着,句句夸赞,让姜婵红了脸。
“你不觉得我的想法是天方夜谭吗?村里的孩子大多数都习惯每日干活,若真是坐在学堂,恐怕也会不适。”姜婵低垂着头,一边踢着脚边的小石子,一边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