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逆转1990 > 第24章 新厂地与印刷厂

第24章 新厂地与印刷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逆转1990!

筛选到最后院子里留下了三个人,李德彪此时看着他们心里想着之前被无意间提起的变压器的院子说道:“你们三家谁家的院子又独立的变压器啊!”

听到李德彪的问话后,其中两人默默的看向另外一个年纪比较大的老头。

李德彪也把摄像转向那个老头的时候,只听见老头说:“我那个院子的确有个变压器,只是那变压器好老了,你们这个厂子我看了基本上都是手工制作,这个也需要变压器保电吗?”

其实李德彪他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有没有变压器都是无所谓的。他只是出于好奇,在这种居住区有单独供电变压器的院落是干什么的。

于是他说:“这也是为了后期增加半机械化设备做了考量。如果方便的话,咱们现在可以过去看看吗?”

老头也没有迟疑,点了点头之后就带着李德彪三人往自己的院子走。

当来到院子外的时候,李德彪就有一些惊讶其他地方的院墙都基本上和周围的院墙一般高,可是老头加的个院墙,不仅比其他的院墙加高了半截,而且加高部分用的砖头和砌砖的手法都和其他院子的不一样。

当你的不要跟着老头绕道绕着围墙走到大门口的时候,他才真的豁然开朗,这个院子的大门正好处在一个三岔路口上,而且他们家的院门要比一般的家庭住的院门还要宽上许多。

在老头开门的空隙,李德彪来回走了几步,确定了一下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大型货车基本上都可以直接开到院子,这就让他对这个院子非常好奇。

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院子进几个屋子里转转,李德彪才发现房屋和李辉家高度么啥区别,可以紧到里面却是一个半地下的房间,这就造成了室内空间高出整整一米。

更让她好奇的是,这些房间里居然都是大空间,一个隔间都没有。很难想象在一个凹字形的院子里,三面都是房子的情况下。南北两趟房居然像一个大车间一样,唯独正西面的房子没什么区别。

并且李德彪用手在地面扣了扣,放到鼻子下闻得时候居然闻到了机油和一些比较刺激气味,而这种刺鼻的气味好像是后视位经常排出的那种废水的味道。

来到了唯一算是正常的房间,坐下来跟大爷闲聊的时候,李德彪才得原来他们家的院子在七十年代末,被当地政府租去了5年点时间,变压器也是那时加起来的。

当时他也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但是后来收回房子后,那两个屋子就被改造成那样还给了他们补偿金和租金,哪里的东西前些年才陆陆续续的被拉走了。

听大爷简单的描述后,李德彪大胆猜测这个被改造的厂房估计是做食品级工业化生产研究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老头最后去拿,居然拿出了写于1973年坝下镇经济作物研究报告和甜菜种植分不建议的一个长满霉菌的大本子。

这就让李德彪有些好奇,跟老大爷谈好了,租金每月整个院子二百块钱后。老大爷痛快的把自己屋内的铺盖一卷夹着就往出走。边走边说:“小伙子,我看出来你也是个爱学习的,我,北屋像这样的旧资料啊,还有好多,你有空你可以自己看一看。这些东西就当是大爷送给你的了。”

住下院之后,李德彪和高清杰李辉三人一起商量这个厂房的使用情况,为了加大生产进度,一些工具必须进行加大改良,自动化搅拌大型容器这个必须首先解决,不然光是不停的制造原液就够麻烦了的。

安顿好一切后,李辉自觉去找人加工容器负责改装厂房,高清杰则是赶紧去会督促生产,李德彪则是要准备雇个三辆车把昨天和今天生产出来的货献给拿三个老板送去。

如今像这种城镇里货运主力还是那种手扶拖拉机,虽然咣当咣当响吧,但是总比人力三轮三轮车来的快。分好货物后叮嘱去二刘地盘的司机,到地方一定要把手里的单子让他们签字,盖章按手印都行,然后拿回来再找高新杰要运费,反正来回一趟5块钱也不贵。

自己则是坐上去狄波哪里的拖拉机一路颠簸着来到了电影前的广场。

李德彪刚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进去就听到狄波的声音远远传了过来:“正好我还要有有事想去找你去呢。没想到你却先来了,这是今天的汽水?”

李德彪笑呵呵的迎上去,给狄波递了支烟说:“这里是今天先送来一百箱汽水,我今天又选了一个新的厂址。再过两天时间吧,产量会提高至少4倍,到时候不用一周时间就能达到你老哥的供货需求了!”

狄波笑呵呵的招呼人帮着司机一起将货全码到他的台球厅前,并安排然他们通知定了货的商户来拿货。自己则是神秘兮兮的走到屋内拿出来一个文件袋,递给了李德彪说:“这是一个临时生产许可,正经的许可证没那么快办下来,不过拿着这个半年之内你算合法经营。”

李德彪高兴的打开文件袋拿出来看了了一下,虽然是临时生产许可有日期的,但是有这种纸在李德彪生产汽水可是就没有啥后顾之忧了,只是文件上注明了商品必须标注冰洋汽水生产地址和商标。

李德彪又简单的和狄波聊了一下之后,决定赶紧去找印刷厂给自己的冰洋汽水先搞一副贴标出来。

李德彪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狄波也没事神事情索性就带着李德彪去了一趟印刷厂,当简单的了解整个印刷过程后,李德彪不得不有些头疼,因为现在的印刷厂基本上不接受社会订单的,而且印刷机的是那种最老式的那种凸版印刷,还要再过几遍单色套色印刷才能出成品。

并且这种凸版目前当地没有人能够制作,必须发到上海去才行,在李德彪在三次追问下,却把被问的这个人给问烦了摔着本子说:“都跟你们说了,不接受社会上的订单,你即便有钱我们也不接受。我们就不是你们这种老百姓服务的,赶紧走吧!被耽误去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