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老苏家奋斗史 > 第168章 郡守府治丧

第168章 郡守府治丧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安贝城郡守府

玲珑公主听到皇后遇刺驾崩时,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骤然听到如此噩耗,玲珑公主先是错愕,后是不相信,母后一直以来非常温和,从不与人结怨,甚有贤名,很受民众爱戴,怎么可能有人会刺杀她?后来明白是要刺杀父皇的刺客误伤母后,玲珑公主头一晕,差点儿摔倒,好在被龚嬷嬷急忙扶住了。

杨皇后遇刺驾崩对郡守府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一切都是鞑子惹的祸,洪湘北有付皇恩,致使边疆的失守,百姓生灵涂炭,流离失所。

“公主殿下!您多少吃点吧!这都两日了,不吃不喝的,您这般不爱惜自己的身子,不为自己,便是为了三个孩子还有驸马也该心疼自己呀!”郡守府玲珑公主临时的寝室里,龚嬷嬷端着一碗人参粥,轻声地劝慰着。

房内炭火烧得正旺,使得周边的空气都有一些飘渺,玲珑公主睁开双眼,看着这陌生的屋子,感觉一切更加的趋于虚幻。

玲珑公主面色微微有些病态的苍白,一身孝服因为躺久了满是皱褶,就像是只风干的葫芦。

被婢女扶起身,玲珑公主怔怔的坐在那里,神情有些恍惚。算起来,母后走了有多长的时间了?是20天还是21天,自己怎么就算不出来呢?

她是母后唯一的亲生女儿,却从未在床前尽孝,自从搬来郡北,至今已十余载未曾回京,不知母后午夜梦回是否辗转反侧,魂牵梦绕。自己这个为人女儿的,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可曾亲手为母后缝制衣衫?可曾为母后烹饪汤饭?可曾为母后按摩肩膀?从未!十几年了,从未承欢膝下。

垂眸看着腕上母后赠与自己的羊脂玉镯子,颜色晶莹剔透,温润淡雅,手感温润细滑,就像出嫁前,摩挲自己脸颊的手,那时母后还很年轻,那么现在母后的手是否还光润如初?

泪水悄然滑落,滴入龚嬷嬷要喂入口中的燕窝粥里,龚嬷嬷忙放下粥碗,用帕子为玲珑公主拭泪,轻声劝道:“公主殿下,莫要再哭了,皇后娘娘泉下有知也不希望殿下如此难过,为了皇后娘娘,殿下也要好好保重身子。”

又端起粥碗,继续劝道,“殿下,您还要为皇后娘娘报仇,看着刺客碎尸万段呢,不吃饭您身体可熬不住,那不是让那些恶人得逞了吗”?

是啊,至今大仇未报,自己怎么能干一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

“娘亲!”女儿洪英翡走了进来。

这些天安贝城内一直是双方对峙着,双方都戒备森严的严阵以待,一时间难以分出胜负。

洪湘北的身体已无大碍,在洪英浩兄弟陪伴下,心情好了很多,每日都去巡视军情,洪英翡同洪夫人一起料理杨皇后治丧事宜。这不,刚祭拜完皇后外祖母,吩咐宫女太监好生照管,洪英翡就来到了房里探望娘亲。

自从外祖母的噩耗传来,娘亲就一直病着,爹爹又不在身边,洪英翡就肩起了照顾玲珑公主的重任。

原本娇憨的洪英翡,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不再像原来一样每天就想着怎么玩了,现在父亲不在,哥哥们又不能每天陪着娘亲,她可不能再任性了,所以洪英翡每天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

卯时起床为外祖母上香祭拜,然后练剑;辰时早膳,巳时在灵堂诵经祈福,偶尔回房看看娘亲;午时陪娘亲午膳,之后小憩,然后继续在灵堂诵经祈福;晚上,哥哥们在灵堂守灵,洪英翡则回房抄佛经祈福,就这样一天天的很忙碌。

看着满眼心疼的女儿,玲珑公主心难过极了,什么时候女儿这么懂事了,都是被事情逼的,摸了摸女儿的一双小手,玲珑公主的心都化了,“翡儿,洗洗手,陪娘亲一起用饭。”

洪英翡就着婢女没端来的铜盆洗了手,拉着玲珑公主来到外室,道:“娘亲,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吃,女儿好饿,这里大,可以放好多菜,里面太小了,摆不开。”

说完,亲手为玲珑公主倒了一碗丝瓜汤,道:“娘亲,尝尝这汤,女儿亲手做的,里面放了丝瓜,可好喝了。”然后睁着一双大眼睛,眼巴巴地看着玲珑公主。

玲珑公主被她蠢萌蠢萌的模样逗笑了,温声道:“好,娘亲这就尝尝我们翡儿的手艺。”说完,接过碗,喝了一大口,赞道:“翡儿的厨艺又进步了,娘亲很喜欢。”

看着娘亲喝完了一碗汤,又吃了一小碗梗米饭,洪英翡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现在整个郡守府到处都是一片缟素,灵棚搭的很是隆重,郡守府众人皆重孝,每日安贝城内能来的命妇都会来这里哭灵守孝。

洪英浩和洪英翰二人一身重孝,跪在灵前,但凡有客至,必诚心叩谢。军务繁忙的洪湘北也跪在灵堂里,面露悲色,有人向他行礼,他便在洪忠的搀扶下起身回礼。

玲珑公主终于在昏迷两日后振作起来,在女儿洪英翡的搀扶下来到灵前,虽然没有杨皇后的棺木,但一切还是按照规制来的,一抬眼皆是满目白幡,挂满整个灵棚,下人们一个个都身着麻衣,头戴重孝。

由于玲珑公主身份特殊,当她走灵棚时,众人都在原地磕头行礼,响起一片哭声,尽显哀容,让人闻之落泪。

玲珑公主更是身子一软,跪倒在地,痛哭出声,“母后······”

洪英翡看到娘亲伤心的样子,也是忍不住落泪。

带领外命妇一起哭灵的洪夫人,也是悲痛不已,那一滴滴泪水道不尽心中的苦涩,安贝城鞑子当前,长子洪超远至今未归,丈夫洪湘北日夜操劳,已是强弩之末,苦苦经营三十几年的偌大基业,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现在连唯一能救命的杨皇后又驾崩了,洪家以后真的是祸福难料。

其他的外命妇也跟着哭,可她们都是例行公事的哭,因为她们只限于听说杨皇后贤良淑德,并没有切身体会,只能通过玲珑公主,感受杨皇后为人,觉得应该是个好皇后,又赶上郡北大乱,他们的夫君、儿子都在前线厮杀,生死未卜,所以她们越哭越伤心,开始是三分真哭,最后也变成十分了。

入夜,洪湘北和诸葛群英静坐书房内,今日就是林夕定日总反攻地时刻,十日时间在连天战火的安贝城是那么的难熬,大家感到都身心疲惫。

自从第二日陆远镖局被烧,其中藏匿的人马损失殆尽,洪湘北最近也是伤透了脑筋,怎么才能再凑足人马,配合总反攻呢?

连日来的厮杀,郡北兵战死无数,原本十五万大军,折损及近过半,不算城外早就埋伏的四万人马,城内三万多将士,加上轻壮百姓不足八万,而鞑子估计还有三十万人马,仅城内就部署了十万,如果再征调齐1万精兵,城内守卫将更加艰难了。

最后诸葛群英献计,征调大族家丁,补足守城兵力,组织就近巡视,一来熟悉,二来离自己的府邸近,不怕到时候他们出工不出力。

正好赶上皇后驾崩,今夜所有有品级的外命妇都聚集在郡守府哭灵,为了安全起见,连他们留在家中的幼儿都被接进来郡守府,着侍卫严密守卫,今夜关系的安贝城生死存亡的时候,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洪郡守如此安排,但出于对洪湘北的信任,大家都听从他的吩咐。

未免走漏消息,只有几个重要的将士清楚今晚的行动,大家都默默地等待着,只等北城门外,鞑子大营火起。

今夜的安贝城异常寒冷,原本狂风乱吹的大风忽然变小了,可是空气还是干冷干冷的,守城的将士们,都在旁边燃起了一堆堆膏火。

一个老兵,双手插进衣袖里,头也尽量往头盔里面缩,还是感觉冷,暗暗的骂了一声:“这鬼天气,是要冻死人呐。”

又看了一眼对面的鞑子,一看他们确实彪悍,自己在这冻得直哆嗦,看看人家,浑身都是皮毛,一看那厚绒绒的羊毛袄子,还有那羊皮靴子,是比郡北兵的暖和,不由得狠狠的崔了一口唾沫,骂道:“该死的狗鞑子,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