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马山凹其事 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所谓听话听音,苏成江一讲完,马玉才就明白了,马上视为知音,他们马山凹担心襄王卸磨杀驴,苏成江又何尝不是呢?既然有共同的心思就好,两者满可以横纵联合,互通有无。大家都是上位者的棋子,但谁说棋子之间就不能织成网呢?
苏成江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知自己,这让马玉才很感动,这苏成江是真的要跟自己结交啊。
凡事说开了就好,马玉才作为一个落难秀才,虽熟读史书,但完全没有读书人的酸腐,从他离乡加入马山凹落草为寇就能窥知一二。
马玉才家也是马山凹本地的,可以说是书香之家,从他曾祖开始就有读书人。后来战乱时,被叛军拉去做账房,得罪了现有的官吏,叛军事败后,马家当然没好果子吃啦,当天晚上,官兵就超了他全家。
正巧马玉才出外会友,这才逃过一劫。还是返乡途中听人闲谈才知已被灭门之事,无奈之下只能投靠了马山凹,之后就是我们上集讲到的事了。
马山凹现有的登记造册的人口500多户,人口过万,其中青壮有男子10000多口,老幼妇孺4000多口。
寨子重建时,马玉才让人顺着山势规划了几片土地,沿着田地在寨子的外面建了几个茅草房,但内部墙体和屋顶都做了加固改造,安排暗哨每日藏于其中,这样既有了寨子生存的根本,又能时刻留意外界的动静,不至于发生上次官兵突袭时的窘迫。
马玉才又把青壮分成几队,一部分青壮每天在凹子里训练,余者则是继续开垦土地,其他老弱养鸡喂猪种菜,全寨子的人没有一个人闲着。
马玉才知道人和地的重要性,有人了才能发展,有地了才有根本,并在县里办理了相关的户籍文书,在金银开道的情况下,这些办的都很顺利,从此以后,马山凹里生活的人就变成了良民。
随着人口田地的逐渐增多,渐渐为外界所熟知,就有一些商人找到了马玉才,希望能让他们在寨子附近开设店铺,做些买卖,马玉才又安排人一部分去接洽,一部分人负责查这些人的底细。无他,只是想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了整个马山凹就活了。
很快的,以前规划的几片土地就派上了用场,有些商人在那买地盖房,这让马玉才又大赚一些钱,不过马玉才清楚,这些商户不定是谁的眼线呢,自古以来钱权不分家,君不知,很多豪门世家,最后都毁在这些纷争之中,有利就会有人图谋,就会有探听、安插、甚至是栽赃陷害,所以马玉才从来没有停止过明哨暗哨的布置。
明哨好说,就是为了保证诸位在马山凹的安全,防人也防兽,此举很受那些商行的欢迎;而暗哨一定要安排的密不透风,只有他们三个寨主熟知,而寨子内其他人只知道自己负责的那一片。
马玉才又安排人在寨子外建起了围墙,就用马山凹里特有的荆棘,非常坚硬,当地人多用此物建房子围墙,对此他们很有经验。首先深挖地沟,相互交叉的栽两排,中间添些沙石土块,栽好后让它们自己长,过不了一两年他们就形成一道坚硬的墙体,不比石头砌的墙差多少。
平时大门口又专人把手,墙外的任何人进寨子,都要凭寨子发的凭证,并在门口登记批准后,在人员陪同下方可入内。
随着来往商户日趋繁杂,马玉才派人修整了上下山的道路,方便那些车辆进出。之后又在寨子外又开辟了一个集市,每逢月初赶集,周围居民也可以挑些自家的东西来卖,他们都很喜欢。每逢集市,马玉才都会对参与的商户进行了审核登记,并安排人员维持治安,这个集市到现在都很红火。
随着集市越来越红火,马玉才看到那些居民每次上山都是人挑肩扛的,上一次山很不容易,这就又搭了一些雨棚,放了一些木凳,就是让这些人走累了,顺便休息用的。
所以现在的马山凹不在是单单的土匪窝,在县里登记的就是一个集镇,只不过这个集镇依山而居、有自己的势力罢了。
对于定期审查,那些商人自然是不满的,但马山凹自成一体,有人有财有身份,还有周围村民和官府的支持,他们只要有所图,还想在这里做买卖,就必须忍下来。如此这样大家安安稳稳过了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