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老苏家奋斗史 > 第93章 郡北府事了

第93章 郡北府事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安置好了宅院和下人,就要走礼了,这还是苏钰茹第一次正儿八经地走礼,这在村里哪来的那么多讲究啊!为此专门请了一位官媒,主持三书六礼,在两家有意的情况下,走礼非常顺利,最后选定次年五月初六完婚。

俗话不是说,“媳妇美不美,全凭媒婆一张嘴”。这能当媒婆的人,嘴巴都是能说会道的。苏钰茹可是见识到了府城官媒婆的厉害,那可真是巧舌如簧、八面玲珑啊。对郡北府的各大小官员及其家庭、子女,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苏钰茹都后悔没有在来府城的第一天就请官媒上门了,这可是了解府城官场机构的最佳方式啊,根本不用到处打听,找一官媒,就能帮你说个大概,而且人家官媒不仅知道各家明面上的官职、势力,还熟知内宅,就连那个老爷有几房小妾都清清楚楚。

哪个府上家宅混乱啦,哪个老爷会宠妾灭妻啦,哪个老爷家公子钟灵毓秀了,哪个府上小姐恭顺贤良啦,人心里都有一本小册子,全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一说出来就像是如数家珍。

大晋朝,一直是重礼教,讲礼仪的朝代,男女之间讲究授受不亲,崇尚“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媒人从中说合,才能共结连理,这就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假如男女不经说媒就私订终身,不仅会为家庭社会不容,多半也是以悲剧而收场。

“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官媒的涵盖范围可见一斑。

唐媒婆在这个行当就做了很多年,口碑极好。入行多年来,凡是她做媒的人家,即便不是一家和美,也能做的相敬如宾。总体来说,外人很难说出来什么不好的。牵红线,做媒人,她唐媒婆在郡北府安贝城的名气那也是响当当啊!

活了两辈子的苏钰茹和唐媒婆可谓是一见如故,最后都以“老姐姐”互称了。这下这唐媒婆更觉得赚了,不仅白拿两个大红包,还能遇一知己,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有趣的乡下老太太呢,不仅会调教儿子,管住男人,还能做生意,比她东家跑西家颠的,可厉害太多了。

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个人物,一定要好好的取取经。最后取没取成经不知道,苏成海的成亲的一切事情,都是唐媒婆一手代劳的,苏钰茹跟着走就行。

苏钰茹看着两封大红的庚帖,满脸堆笑,“老四啊,终于成了,以后的日子还要靠你们自己。”说完把更贴供奉在佛龛上。

到此为止,苏成海的心终于落下去了。成了,他的苦心谋划呀!谁能体会得到,这些日子他是怎么过的呀,每次看到唐媒婆都提心吊胆的,就怕带来不好的消息,直到唐媒婆出门了,心才放下去。还有老娘,太可怕了,他完全看不透啊!

苏钰茹府城之行终于是功德圆满了,就等着来年成亲了,自己也要回去了,再不回,天一上冻,路上就更不好走了。

苏成海和苏成汌已经就读于衡水书院了,平时就住在书院里,省的成为被波及的池鱼,安全!只要他俩在府城循规蹈矩,应该没有人会为难俩读书人,即便京城里的其他势力也不会注意他俩。府城的宅子里有邱伯照看着,暗地里阮明成也会关照一下,明面上毕竟还是郡守府姻亲,不用太费心。

苏成江继续跟随师父沈芳习武、走镖,并暗中联合阮明成的事情,这些苏钰茹都不想管,也管不了,这早已超出她那个层面啦,她还是带着媳妇孙子,女儿女婿回家比较实际。

对于阮明成来说,石头村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石头村天高皇帝远,还在于苏钰茹的筹谋,对于苏钰茹,阮明成从心底里佩服,一个没见识的乡下婆子,竟然搞出这么大的事,还培养出了苏成江、苏成汌这样的儿子,这早已超出他的认知了。因此,越发相信长姐跟在她婆婆身边是最安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