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老苏家奋斗史 > 第85章 郡北府局势

第85章 郡北府局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郡北府

接到景宏帝的圣旨,整个郡北府哗然了,又来了一个知府,那我们以后听谁的?是听知府的还是听郡守的?他们可都是洪郡守提拔起来的,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知府容得下他们嘛?

武将们还好,还是洪湘北的手下,可这些文官就难受了,投靠知府,让同僚们怎么看?不投靠,想想一家老小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难啊!

接到圣旨后,洪湘北设宴款待送旨太监齐公公,齐公公是景宏帝身旁的老人,在皇宫很有威望,这次北上也有代天子巡视的意味,随行的还有新晋知府韩宇,洪湘北不敢怠慢。

洪湘北上书设武学院就知道会是这种局面,只是知府是谁还未可知,现在落下最后一只靴子,一切已成定局,但博弈才要刚刚开始。

新晋知府韩宇在光禄寺卿多年,很懂与六部精诚合作的精髓,做事沉稳、细心,但没有地方主政的经验,之所以能委以重任还是因为舅父林大学士。

想起临行前舅父的叮嘱,韩宇不由得用眼角余光扫向坐在下首的学政阮明成,对这位阮家二公子,韩宇也感觉自己看走了眼,因为定远侯庸碌无为,整个阮家早在老定远侯过世时,就沦为了二三流世家,而阮青书在正六品的京府通判的位置上,一呆就是多年没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人不得圣心,人们最多感叹一声“可惜了老定远侯的赫赫威名”。

可就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阮家二公子阮明成,把整个郡北府搅了各底朝天,洪湘北苦心经营了将近30年时间,最后都成了襄王的盘中餐,作为林夕的外甥,襄王妃的表哥,韩宇身上自然而然地打上了襄王的烙印。

而驸马洪超远上的玲珑公主为杨皇后所出,是本朝唯一的嫡公主,应该是和杨皇后膝下养子敬王同气连枝,所以情况复杂呀。难怪当年皇帝赐婚表妹于襄王时,舅父彻夜未眠啊。

这种掉脑袋的夺嫡大戏谁愿意参加啊,但君命难违,他们都是被皇帝绑上了襄王的战船,好在舅父已经卸甲归田,而自己官职不高,应该能躲过去。还没等自己高兴完呢,一道圣旨自己就入主郡北,直接正面敬王,真是避无可避,躲无可躲啊。

而最近郡守府结亲苏家,何尝不是两面押宝呢,老谋深算的洪湘北当然不会为了一个敬王就赔上全家,因为敬王毕竟只是杨皇后养子而非亲生,所以才说博弈刚刚开始。

韩宇暗自思忖,洪湘北也没闲着,皇帝调韩宇任知府,正适合现在自己设的局,因为洪湘北已有一步暗子压在襄王船上,而韩宇恰是襄王一派,自己这边这步棋下得妙,所以局面对洪湘北来说还没那么糟。

对于自己被打上敬王烙印,洪湘北是不以为然的,因为他知道不论谁当皇帝,都不会允许洪家继续做大,削职夺权是早晚的事,自己能做的就是平稳过渡,给洪家子孙后代寻找一个出路,蛰伏是必要的。

现在这局面就很好,韩宇任知府,视线引到了襄王那边,自己过一阵子再“身体欠安”,虽然不能完全退下来,但可以效仿老定远侯,暗中积蓄力量,最后向圣上乞骸骨,应该就能躲过去了。到时候只要儿子坐稳了武学院的位置,朝局稳定了再做图谋不迟,希望圣上应该能给洪家流一条生路吧。

齐公公也在暗中观察着郡北府的这些文官武将,暗自心惊,还是圣上英明,祭出阮明成这步妙棋,整盘棋才又回到陛下手中。看看这些官员哪一个不是洪湘北提拔上来的?看那深情简直就是以洪湘北马首是瞻,哪里还记得这个天下是姓赵的啊。幸亏圣上早有打算,否则时日久了,把这些人心养大了,后果还真不好说。

不过这洪湘北倒也识趣,还懂得把驸马从军中摘出来,这就等于变向上交了军权,就是不知道这交权是真心的还是幌子,这须得继续观察。

接下来就看韩知府的手段了,能不能站稳脚跟,还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不过有阮明成从旁协助,问题应该不大吧,如果他只是个不堪大用之人,皇帝也不会仅仅看在林大学士的面上就任命他了。不过此时,自己只要尽兴吃酒就好了。

注:光禄寺卿,其主要职责范围是“宴劳荐飨”,负责进呈朝廷祭祀大典所用食物,以及皇帝宴请文武百官、招待外国使臣时的酒宴制作,还有皇族成员的日常饮食的烹饪、各种调料的制备。说白了,光禄寺卿就是皇帝的司务长兼厨师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