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老苏家奋斗史 > 第55章 去安和县衙

第55章 去安和县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就因为盖房子用了些碎石,就要买石头山,我咋那么不信呢?”族长、里正俩人暗自思忖,明眼人一听就不是实话啊。

还凿完石头种树,这不是骗傻子呢吗?凿完石头下面不还是石头吗?又不是没凿过,简直了,这苏老婆子!指不定憋什么主意呢。可人家不说,就凭他俩的脑子还真想不出来,但想不出来也不能断然拒绝,现在大家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已经分不清你我了,也不想分了,貌似老苏家的路子是越来越野了,没准跟着走,还是条不错的出路呢。

苏钰茹看俩人神色变换,知道他们心里在打着小算账,也不急,就在旁边慢悠悠的喝着茶水,偶尔还捏一小块点心放嘴里,嗯!这点心做的越来越和胃口了,看来新买的婆子不错。是的,年后老苏家又买了俩下人,一个车夫,平时跟着老二跑山货;一个婆子,专门给家里做饭。

里正一看苏钰茹悠然自得的样子就知道,人家心里有谱。再者说了,凿石头还不得用石头村的人,大家又多了一个营生。不管他老苏家怎么折腾,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自己也跟着受益。

里正深深看了一眼苏成江,心想这主意应该出自苏成江,一个从没出过家门的老太太,拿钱买个铺子,让孩子启蒙还可以,但买山头这么大的事,只有交游广阔的苏成江才会想起,而且日后碎石销路,还在苏成江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沉默寡言的苏家老大这么本事了!

里正心中暗暗称赞,又转过头对苏钰茹说道:“弟妹有福啊!成江起来了!行吧,成江明天随我去县里走一趟,问问县里有什么章程。好啊,买山好啊,至少能给子孙后代留些东西。”

里正羡慕死苏钰茹了,看看人家,儿子都会帮家里筹划了,不像自己的几个儿子,还是自己舍了老脸去求个的营生。

第二天一大早,苏成江就赶着马车随着里正去了县里。

马车买了一年多了,方便苏成江往来,比牛车快。

苏成江对县衙已经很熟了,甚至熟人比里正都多,毕竟里正还顾及着身份,而苏成江秉着“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信条,对县衙上上下下都一视同仁,该给好处从不吝啬,就这样很快就跟县衙里的官吏打成了一片。

安和县负责土地交易的是刘县丞,四十多岁,是在安和县从一个小吏做起的,一路往上升,做到了县丞的位子上。可以说对安和县非常熟悉,当然知道石头山了,

石头山?刘县丞一听也愣了一下。那里好像寸草不生吧,老苏家倒是另辟蹊径,竟然要凿成碎石卖,有意思,真敢想啊!不过不要紧,卖出去了,县里就又有了收入,算在今年的收益里,作为一个偏远贫瘠下县,能有人出钱买山,还真不多见,所以很客气的请二人落座,去后衙找路县令商量。

石头山在两县交界处,一面是安和县的,另一面属临贺县,所以苏成江要吃下整个石头山,还得跑一下临贺县,不过临贺县林县令和路县令相熟,到时不妨引荐一二。

路县令也知道老苏家,上次府试出来一个秀才,好像明年乡试,没准还能再出个举人,此种情况万万不能得罪,得留一个香火情。路县令略一思索就手书一封,盖上私印,交予刘县丞,并交待务必妥善处理。这就是开绿灯的意思。

手续很快就办好了,花了800两,已经很便宜了。在衙门办好了过户、文书这些后,苏成江又在香满楼请了一桌,奉上大大的红丰,皆大欢喜。

里正更感慨了,看看人家,到县衙里办事就跟自己家一样,都没废啥话,刘县丞亲自就给办完了。看看人家那交情,就跟是多年好友一样,酒桌上和刘县丞谈笑风生,推杯换盏的,既不显得献媚,又让人觉得备感受尊重,那火候拿捏的,比自己可强太多了!这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再过今年看看,肯定更不一般了!

要不人家怎么能发达呢!里正感慨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