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老苏家奋斗史 > 第50章 开始种蘑菇

第50章 开始种蘑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别看里正、族长只管着石头村这个小村子,芝麻绿豆似的小官,但人家能掌管石头村几十年,但凡家里要做什么就绕不过这俩人,所以说人家那路子也是很野的。

大晋朝规定“八十户为一里,一里之长就是里正。”这说明里正作为最低层的乡官,手下至少管80户,代替当局监管百姓言行、赋税、人口、课植农桑等,所以每年受薪30两银子,米30担。作为低层父母官,在下面村长也是超然的存在,是受村人仰慕的,里正3个儿子都在外面有事干,结的亲家也都是安和县有头有脸的人家。

族长在族里的权利就更大了,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祖、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族内德高望重人物,族长实际上拥有主宰家族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

在下面村子里,族长、里正属于利益共同体,会同气连枝相互扶持,二人借着彼此的身份,在村里是有“分红”的,表面上没有老苏家那么热火,但这手里的东西即使不如老苏家多,也不会少多少。所以盖个新房子对他们来说完全不在话下。之所以没盖,就是二人顾虑名声,怕人眼红,多些无谓的事端。

对于别人家的事,苏钰茹听过就算了,只是跟俩儿子说一声,到时候帮忙搭个线就行,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盖房子和种蘑菇。

蘑菇那摊事,苏大壮最上心了,这可是关系到后代子孙的大事,一旦成了,老苏家就相当于有了根本,什么?郡北府也有蘑菇基地,那离安和县千里之遥,完全不影响老苏家的发展,要不然老苏家也不会是县里第一家种蘑菇的了。

苏大壮现在是野心勃勃,像焕发了第二春似的,大清早起来就去菌房,一呆就大半天,出来遇到人谈的是今天蘑菇的涨势,晚上也呆到看不清了才回家。要问石头村谁最先掌握了种蘑菇的关键,大家肯定会说是苏老爷。苏大壮打开房门就知道菌房要不要通风、蘑菇要不要喷水、菌丝要不要移栽,不服不行啊,这真真是用了心了,最后大家都觉得听苏老爷的准没错。

苏钰茹也乐见其成,每天看蘑菇总好过在家摆谱吧,只吩咐家里人注意多煮些汤水,保证苏大壮一回家就能喝到,年纪大了,太费神了也不好,所以日常饮食一定要跟上。

地基挖好之后,房子便开始盖了。六个院子既是独门独户,又相互连接,所以在盖的时候,可以一起进行,一批人砌墙、一批人架屋架、一批人盖屋顶、一批人铺地、一批人安门窗,同样的工作、同一批人,在不同的院子进行,等主屋都盖好了,再建围墙加院门,这样大体轮廓就出来了。

之后再分工,一批人专门完善主院,盖厢房、门房、下人房、修路、栽树、哇水池、砌花坛等等。另外几批人给其他院子收尾,把空出来地方做好标记,以后再动工就方便了。

眼看着房子一天天盖起来,老苏家每个人都很兴奋,要好了,终于要好了!通风晾晒好就可以搬家啦!

老苏家盖房期间,菌房已经开始启用了,靠北那面是一排排一人多高的木架子,上面的槽子里已经铺满了蘑菇土,现在上面都盖着稻草;墙上面开了几扇小窗户,主要为了通风;菌房靠里垒了几个火灶,这是冬天用的;上面开有高窗,也是为了通风。靠墙边分开放了几个大水缸,一来用水方便,二来增加菌房湿度;墙角放了些农具和笸箩,簸箕等,方便菌房操作。

现在苏大壮的活动范围,已经从老宅的菌房来到了这里,有苏大壮自动坐镇村里菌房,老苏家都乐意的,这么大的事,老苏家肯定要放一个人看住的,既然老爹愿意,其他人正好可以干别的,多好!

苏大壮就任石头村蘑菇厂管事,族长和里正各派一人在旁辅助,为副管事。又从各家挑了一个人在里面做工,十间菌房由俩人轮流日夜值守,其他人准备原材料,一部分人负责外出采购,一部分人在村里混合,石头村有一次全村运转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