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老苏家奋斗史 > 第43章 苏钰茹教子

第43章 苏钰茹教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石头村还是那个石头村,但破旧的房子好像没以前那么碍眼了,村里人的粗声大气,不仅不难听,反而让人心里踏实。尤其是看到苏钰茹后,苏成海兄弟俩的眼圈都红了。

“儿啊,新入学,日子不好过吧?”苏钰茹一看儿子那样就了然了,所谓人老成精,更何况多活了一世的人。再说了,苏钰茹前世就是嫉妒别人那一拨的,对于突然冒出头的苏成汌,会遇到什么再清楚不过了。

“儿啊,听说过‘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吗?你们娘这个农家老太太都懂的道理,你俩不会不知道吧?“苏钰茹赶紧端出一碗“鸡汤”,到底还是个孩子,该鼓励还是得鼓励,省的俩孩子再黑化了。

“再说了,同窗间的矛盾都没办法化解,以后在朝廷上做官怎么办?每个人都会有小心思,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漫说功名对读书人的影响,就在村里还不是一样有争斗?远的不说,就每年农耕打死人的事还少了吗?同窗间最多也就是冷嘲热讽、挖苦挤兑,不伤人命,以后朝堂上,犯错的官员可是有株连九族这一项的,不更可怕?”苏钰茹又加了一把火,用现实再给俩人上回课。

“多想想同窗情,十年苦读,大家都不容易,谁不想中状元,但状元就一个,没中的人难免失衡,这心里不是很正常嘛,人心里不舒服,发泄一下怎么啦?别以为,你中了秀才,大家都应该为你开心,人家又不是你娘。”苏钰茹又语重心长的继续开导。

拉着苏成汌的手,苏钰茹轻声道:“想想你中了秀才谁受益,老苏家、书院、夫子,对吧?老苏家改换门庭,书院受到嘉奖,夫子扬名,看看这些人是不是很开心,是不是真的为你高兴?而你们那些同窗呢?他们得到了什么?告诉你,他们什么都得不到。还要每天面对你,你的成功更映衬他们的失败,这种压力你感觉不到,但看看书院对你们有什么不同,还不明白嘛?”

“还有,中了秀才,是不是受到了书院重点栽培?书院的资源就那么多,你得到的正好就是他们失去的。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苏成汌沉默了,是啊,现在书院把所有秀才统一起来,特设了一个“特选班“,并配备了书院最好的夫子,务求来界出个举人。因为作为一个偏远县城,各种资源都比较落后,书院更是如此,成立至今也有30多年了,还没有出过一个举人,这次院长也是发啦狠了,誓要在任期间有所突破。

再想想江夫子给自己看的那些古籍、注释,还有突然多出来的策论、试卷,这些都是夫子给自己开的小灶,其他同窗见都没见过,即使苏成海也是自己拿给他看的,而自己只给了四哥。

“修身齐国平天下“,最基本的是修身,难道同窗间的倾轧不正是修身中的一种吗?所以完全没必要沉溺其中,只需淡然处之,并努力去化解,试想最微末时同窗十载是何等情谊?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任何微末时的互助,都有可能改变人的境遇,这些同窗的不平,何尝不是俩兄弟的机遇呢?

“子曰:‘有教无类。’,既然孔圣人都这么说了,那么只要为人积极肯努力,谁能肯定今日落榜之人以后不会有另一番际遇呢?”

苏成海俩兄弟直接呆住了:孔圣人的话,还能这样理解?!

可不是嘛,他们这些读书人分为两种,“聪明之人”和“笨拙之人”。能读到童生的都能称之为“聪明之人“,只要不行差踏错,结果都不会太差。所谓“笨拙之人”,不是愚笨而是不擅长读书的人,是没有将脑子完全用在读书上面,而他们会出现在其他各行各业,这种“一计之长”难道就没出头之日吗?当然不是。即使以后立于朝堂,地方上的发展,也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