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老苏家奋斗史 > 第8章 老四和老五

第8章 老四和老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老苏家奋斗史!

老四苏成海和老五苏成汌是双胞胎,16岁,现在都在县里学堂读书,是村里唯二的读书人。这俩可是老苏家的心中宝眼中星,全家人供这俩孩子,就等着他俩以后金榜题名,大家好跟着沾光。

不过这俩孩子真争气,在同村的小伙伴都中途辍学的情况下,一路高歌15岁就过了童生,进了县学,下次就是考秀才,等真中了秀才,就是真正的读书人了,不仅家里的地免赋税,听说县里还每月发银子,那可是银子呀,平时村里人用的都是铜钱,用银子得到县里去。

苏钰茹为啥在村里直着腰板没人敢惹,就因为这俩儿子。一想俩儿子以后金榜题名,自己就是诰命夫人,苏钰茹都兴奋得不得了。还有啊,以后这一大家子人在老四老五的提携下,都能过上乡绅似的日子,也能有丫鬟婆子伺候,所以这几房儿子媳妇都得供着老四老五。

别看苏钰茹宠老三一家子,那是老四老五不在家的情况下,一旦老四老五回来了,他俩立马靠边站,对这人苏成湖两口子心里明镜似的,不过没关系,自家平时没少得好处,以后还能沾光,这都不是事。

作为当事人的苏成海和苏成汌心里也明白,自小被家里人供着,在外读书,结交的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家,相较之下自家什么都不是,虽说在石头村人人称赞,那是村里人没见识,没见过大人物。

作为自以为见过大人物的苏成海和苏成汌,不但没有因此而奋发图强,反而隐隐有些自卑,觉得家里处处不如人,又不知道怎么改变,就只能装着,但他们没感觉自己装着,平时讲个话都之乎者也的,在学堂里也就罢了,在村里也这样说话,也不管村里人听不听得懂,而村里人因为真的没见识,见这村里仅有的俩读书人这样说话,只觉正常。

这俩人不觉得自己不合适,反而嫌弃村里人粗俗,说个话粗声大气的,没有同窗斯文,几个哥嫂也是谈不来,大哥从来对他俩就挑剔,二哥闷的要死,三哥就知道讨娘亲欢心,只有姐姐疼他俩,可姐姐还出嫁了,等一会他出息了再帮衬姐姐吧。

苏钰茹只觉得自家儿子厉害,听着那她自己也听不太懂的之乎者也,满脸得意,你看看村里的这些泥腿子,跟儿子都说不上话,越发觉得儿子是个人物了。

而苏老汉在家没什么话语权,平时也不喜欢听老婆子吆来喝去的,有事没事就拿把锄头去地里,一去就是大半天,只要回到家里有热菜热饭,家里人都好好的,没有吵吵闹闹的,他就觉得不错了,至于老四老五,在县学里,有夫子教,那肯定以后是会有出息的,完全自己不用操心。

苏成江对这俩弟弟,本来还能说说,但自从娶了阮氏,不受苏钰茹待见,平时早出晚归的,而老四老五平时又不在家,倒也没有关注这俩长歪了的事实。

苏成湖在家小透明就更没发言权了,苏成海不管那么多,反正自家老娘喜欢,自己就跟着,万一老四老五以后出息了,自己还能当回老爷,怎么都不吃亏。

这样一来,苏成海和苏成汌就成了老苏家超然的存在,觉得全家供养再正常不过了,全然没有发现自家爹娘日益老迈了,还有三个哥哥已经成婚,姐姐也嫁人了,还有相继出世的几个侄子侄女,都是需要精心培养的,以后他们或许也需要读书,也需要银子。

这些这俩人全然没想过,只要不短他俩的费用,这些好像都跟他俩没关系似的,只要有娘就行了,有事找娘,缺银子找娘,娘能解决一切。全完全没注意,就因为供他们读书,哥哥们都几年没有做新衣服了,侄儿们都还没有启蒙。

想着只要他俩中了,这一切都会改变,全家人都会跟着一起沾光,那么现在一家人都供养自己也是理所应当的。他俩最要紧的就是考秀才、中举、当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