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相王讲鬼故事 > 第七十节 扁鹊心书卷中(三)

第七十节 扁鹊心书卷中(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相王讲鬼故事!

伤寒

伤寒六脉浮紧,**不绝,足指温者,阳也,忌服凉药,恐变为阴,害人性命。

至六日发烦躁,乃阴阳换气,欲作汗也,服当归茯苓散,汗出而愈。

六脉紧大,或弦细,不**,多睡耳聋,足指冷,肢节痛,发黄,身生赤黑靥,时发噫气,皆阴也,灸关元三百壮,服金液丹、姜附汤,过十日半月,出汗而愈。

若不一早灸,反与凉药者,死。

(辨别阴阳不止于此,然熟体此二条则治伤寒证误谬亦少。其灸法虽不能遍行,若贫家无力而遇难起之病,不能备参药,勉告以灸能活命,倘肯依从,未必非仁术之一端。

予每见时疫盛行之际,乡陬?死者比户,心切怜之,倘尽心力并合丹药以济之,不特己身蒙福,子孙亦必昌大。)

若吐逆而心下痞,灸中院五十壮。

若微微发颤者,欲作汗,服姜附汤而愈。

若少年壮实之人,伤寒至五六日,发狂逾垣上屋,胃中有积热也,服大通散,轻者知母散亦愈。

伤寒四经见证伤寒只有四经,无少阳、厥阴二经。

夫寒之中人,如太阳主皮毛,故寒邪先客此经;阳明主胃,凡形寒饮冷则伤之;太阴主脾,凡饮食失节,过食寒物则伤之;少阴主肾,寒水喜归本经也。

故伤寒止有四经,若少阳、厥阴主肝胆,如忧思喜怒方得伤之,寒病最少。

如耳聋囊缩者,少阴也,寒热口苦,乃阳病也,此四证俱不宜用寒凉药也。

(言无少阳厥阴二经,非通论也,时医见寒热口苦,耳聋胁痛,干呕吐逆,不辨阴阳,不审虚实,动云少阳,首尾小柴胡和解以为稳妥,不知虚阳提越,内阴愈甚,变为躁扰不安,胸膈痞闷,口渴谵妄,脉体弦急,更云内热已深,轻则泻心、白虎,重则陷胸、承气,不至冰脱不已。

至若厥阴,标阴本风,中见火化,证来错杂,人多不识,误死者多矣。)

太阳见证太阳寒水,内属膀胱,故脉来浮紧,外证头疼发热,腰脊强,惟服平胃散,至六七日,出汗而愈。

盖胃气不虚,传遍经络自愈也。

仲景以为阳证,乃与凉药随经而解,反攻出他病,甚者变为阴证,六脉沉细,发厥而死,急灸关元,乃可复生。

如本经至六七日发战者,欲作解而阳气少也,服姜附汤出汗而愈。(仲景圆机活法,论中救误者甚多,何尝误人哉!其误人者,乃后人误用仲景法而误之耳,于仲景何尤。)

?zou(形声。从阜(fù),取声。

“阜”是土山,与区域有关。本义:山的角落)//陬,阪隅也。

——《说文》//陬,角也。

——《广雅》//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史记》

阳明见证

阳明燥金内属于胃,六脉浮紧而长,外证目痛发热,手足温,**不绝,服当归柴胡汤、平胃散。

仲景反言热深厥亦深,此误也。

若果发昏厥,两目枯陷不能升者,急灸中脘五十壮,渐渐省人事,手足温者生,否则死。

(仲景厥阴证中,有厥热多寡之论,不过验邪正之进退,察阴阳之消长,示人为治之活法,无偏无倚,何误之有。)

太阴见证

太阴湿土内属于脾,其脉弦紧,外证不**,四支不痛,身不甚热,时自汗自利,手足冷多痰唾,服保元丹、姜附汤,十日后汗出而愈。

(此证温治若早,愈亦甚速,稍不审察,害人亦易。)

又一证发黄生紫斑,咽干燥噫气者,此名阴燥、阴黄,服钟乳粉,十日后汗出而愈。

庸医或误认阳证,凉之即死。

少阴见证

少阴君火内属于肾,其脉弦大,外证肢节不痛,不**,但好睡,足指冷,耳聋,口干,多痰唾,身生赤黑靥,时发噫气,身重如山,烦躁不止,急灸关元三百壮,内服保元丹、姜附汤,过十日汗出而愈。

若作阳证,误服凉药,以致发昏谵语,循衣摸床,吐血脉细,乃真气虚,肾水欲涸也。

仲景反曰:急下之,以救肾水,此误也。

真气既虚,反用凉药,以攻其里,是促其死也。

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无虞。

(少阴本热标寒而又中见太阳,本热之证,固不易治,况标阴为病,千头万绪,变态百出,令人接应不暇。

然只在初时体察真切,用灸用温,亦非难事。

良由初着一错,贻误到底,害人不少。至若无本热,而又无中见之太阳,一派阻寒,必死无疑。

或速灸关元,重投丹附,亦在于觉之早,庶望其生。

少阴误治而变诸败逆证,诚为费手。先生之论,专属形藏,故尚温补,仲景之论,惟言气化,故主承制。然沦中用温者多,下者不过数条而已,况标本气化,今古难明,非神于仲景之法者不能,倘于急下证而误温,杀人反掌,急温证而误下,冤沉海底。

嗟!嗟!医之为道诚难矣。)

伤风伤寒

脉浮为风,脉紧为寒,仲景分为两涂,故有麻黄、桂枝之一说,此误也。

然伤寒乃太阳本气受伤,不可大汗,但服姜附汤自愈,不必穿凿他求,以为精也。

(浮风紧寒,古人通论,解肌发表,定法难磨,仲景不可訾?也。

至若紧而劲急,或微,或沉,神志稍失其常,形气不能振作,则先生之法,断不可缓。

伤风轻浅之证,初起咽疼喉痛,鼻中火出,此风邪外伤毛腠,抑遏阳气,故现此耳。

医者不明,误用寒凉,驯致重大。)

?zia、<动>衡量;计量息//耗减损通于不訾。

——《淮南子·原道》//訾功丈而知人数。——《吕氏春秋·知度》。

注:“相也。

”//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

——《国语·齐语》...b、<名>通“赀”。

钱财//家訾累数巨万矣。

——《史记》//以訾为骑郎。

——《史记·张释之传》//以訾助边。

——《盐铁论·击之》<名>疾病//岁凶,庸人訾厉,多死丧。

——《管子·入国》...

挟食冷物

脉沉为胃气寒,紧为冷气盛,滑则食不消。

其证头痛、发热、呕吐、心下病,时或腹痛,服丁香丸、来复丹;若冷物不消,荜澄茄散,胃虚者,平胃散、理中丸。

中湿三四月间,人感潮湿之气,名曰湿病,或六七月,大雨时行,恣饮冰水冷物,亦名中湿,则令人寒热自汗。

阳则脉紧,肢节痛,足指温,服术附汤;阴则脉沉而紧,肢节不痛,身凉自利,足指冷,服姜附汤。

不可发汗,汗则必发烦躁,虚汗不止,或发黄肿。

若服凉药,则泄泻而死。

(先生于此证虽分阴阳,而用附子则一,今人于六七月之交,不辨是寒、是湿,或阴、或阳,动辄云暑,专用寒凉,及至发肿泻泄,而犹云暑毒未清,又行攻下,不至医杀不止,实可痛心。)

阴毒

或肾虚人,或房事后,或胃发冷气,即腹痛烦躁,甚者囊缩,昏闷而死。

急灸关元一百壮,内服姜附汤、保元丹可救一二。若迟则气脱,虽灸亦无益矣。

(审证的确,即当速救,不可因循,致归绝路。)

老人伤寒

切忌发汗及吐下,盖元气盛,则邪不能为害,传遍经络自愈。仲景不敢补,反攻邪气,致正气受伤,误人多矣。

凡遇此证,只用姜附汤多服,自然解散。

(元虚而受攻伤正,何必老人,仲景医之圣者,宁不知此?)

阴阳换气

凡伤寒阳证欲作汗,阴证已加灸,真元欲复,与邪气分争,必发寒战,鼻衄昏迷,牙关微紧,四肢微厥,乃阴阳换气也。

一二时辰,自然腋下汗出而愈。

(阴阳换气,即今之所谓战汗,须预告病家,令其不必惊骇,否则阖窒苍惶,谗言蜂起,彼时一剂误投,遂有生死之判。)

伤寒谵语

凡伤寒谵语,属少阴,仲景属阳明误也。阳明内热必发狂,今止谵语,故为少阴。

(仲景皆指神虚,未尝不属少阴也。)

急灸关元三百壮,若灸后,仍不止者死。

伤寒衄血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

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

不然恐成虚劳中满。

(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庶几无误。)

劳复伤寒瘥后,饮食起居劳动则复发热。

其候头痛、身热.烦躁,或腹疼,脉浮而紧,此劳复也。

服平胃散、分气丸,汗出而愈。若连服三四次不除者,此元气大虚故也,灸中脘五十壮。

(劳复证仲景数方,用须斟酌,第一须审邪气之有无,辨寒热之多寡,以施治则无误矣。)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此乃胃中积热未除,或服丹附而致,宜服黄连当归芍药汤,下脓者,如圣饼化积而愈。

《经》云:热虽甚不死。

若阴气盛则杀人于顷刻,戒之。

(热药之过,一凉可解,凉药之误,十热难瘳(chou)。

又积热易解而易治,沉阴难愈而难明,临证之工大宜体认。)

汗后发噫

由于脾肾虚弱,冷气上奔也,服姜附汤,来复汤。

(此症当是发呃,若噫证无死人之理,观后二案可见)治验一人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指冷至脚面,此太阴证也,最重难治。

为灸命关五十壮、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钟乳粉,四日汗出而愈。

一人患伤寒至六日,脉弦紧,身发黄,自汗,亦太阴证也。

先服金液丹,点命关穴。

病人不肯灸,伤寒唯太阴、少阴二证死人最速,若不早灸,虽服药无效。

.不信,至九日泻血而死。

.(不听良言,往往至此,及至证变而下血,俗医犹谓硫黄热迫,痛为排挤,反用寒凉,以下石,至死众口呶呶(náo),总咎热药之害,婆心遭谤,不一而足,然有天道,何恤人言。)

一人病伤寒至六日,微发黄,一医与茵陈汤。

次日,更深黄色,遍身如栀子,此太阴证误服凉药而致肝木侮脾。余为灸命关五十壮,服金液丹而愈。

(伤寒发黄,虽有阴阳之异,然脾家阴湿而为阴黄者多,不可不知。)

一人患伤寒,初起即厥逆,脉一息八九至,诸医以为必死,余曰:乃阴毒也,与姜附汤一盏,至半夜,汗出而愈。若以脉数为热,下凉药,必死无疑。

(俗医视此,必以为痧证,禁服官料药,专行焠刺,纵饮冷水,不致冰脱不已。)

肺伤寒肺伤寒一证,方书多不载,误人甚多,与少阴证同,但不出汗而愈,每发于正二腊月间,亦头疼,肢节痛,发热恶寒,咳嗽脉紧,与伤寒略同,但多咳嗽耳。

不宜汗,服姜附汤,三日而愈。

若素虚之人,邪气深入则昏睡谵语,足指冷,脉浮紧,乃死证也。

急灸关元三百壮,可生,不灸必死,服凉药亦死,盖非药可疗也。

(肺伤寒之证,今人多认为重伤风,非温平误事,即寒凉杀人。

予于此证略有分晓,然不免因人检点,苟遇知己用之无疑,应酬通治,不过姜甘桂辛而已。

设概用姜附,往往遭人谤毁。)

治验一人患肺伤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脉沉紧,服华盖散、黄芪建中汤,略解。

至五日,昏睡谵语,四肢微厥,乃肾气虚也。

灸关元百壮,服姜附汤,始汗出愈。

(此证与雍正六年自春徂?夏时气大同,时俗皆禁服药,药则有误,不知非药误人,乃庸人不明此理,妄投凉药之误耳。

苟具只眼,焉得有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