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隆万盛世!
大明京城,深夜。
“梆梆梆.....咚......”
打更人敲着更鼓走在大街上,远处出现两盏灯笼,随后是一顶四抬大轿晃晃悠悠走过来。
轿子旁边,还有几个随从护卫,都是脚步匆匆。
打更人识趣的让到一旁,把整个巷子空出来,直到对方从他身边走过。
很快,大轿穿过巷口,进入对面的巷子,不多时就停在一扇黑色大门前。
随从上前轻敲门环,很快门里就有了反应。
“谁?”
“快开门,老爷回来了。”
听到门里的问话,外面的随从马上报道。
里面听到是老爷回府,慌不迭松开门栓打开府门。
轿子后面的轿夫抬起轿子,让它向前面倾斜,在轿外随从的搀扶下,醉醺醺的魏广德才从轿子里面钻了出来。
“老爷,到家了,这边。”
“当心门槛。”
两盏灯笼在前面照路,两个随从一左一右扶着魏广德走进了府门。
进了魏府,没走几步,闻讯而来的张吉就迎了上来。
“老爷,我已经让人准备醒酒汤了。”
“嗯。”
魏广德含糊答应一句,就被人搀扶着穿堂过室到了后院院门。
在这里,魏广德被交给后院的丫鬟扶着,这才继续往里走。
虽然魏广德有些醉意,但张吉还是亦步亦趋跟在后面,小声把今天的府里的事儿进行了汇报。
“你说塔山铺的亲戚到了?”
就在院门口,魏广德忽然站住身子,回身问了一句。
“是的,今儿晌午到的,夫人见过他们了,安排在府上住下。”
张吉急忙说道。
他们说的亲戚,自然是早年间大明开发辽东的时候,从内地卫所抽调人马而去的,算是魏广德很多代前的同宗。
一开始,两边还有书信往来,可毕竟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所以时间长了,书信也就少了,直到完全消失。
不过,做为留在江西的主家,魏广德还是听老爹经常提前当初祖上分出去的那两支,一支去了辽东,一支则是在大同。
过去是没那条件,家里就一个世袭千户的位置,官微言轻,自然没办法找人寻找这些亲戚。
现在不同了,魏广德已经是内阁阁臣,让人帮忙找人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只不过明军军户的调动比较复杂,特别是辽东和大同,都是战区,经常发生变动,所以找起来舒适麻烦。
这是这支去了辽东的亲戚,也是兵部几次查询才能确认。
按照兵部查验的说法,一开始分配在广宁,后来又调往辽阳,最后,也就是正德年间才派去的海州,就驻扎在海州下面的塔山铺,是护卫海州到营口、盖州通道的一个卫所。
应该说,这个位置还是不错的,比广宁和辽阳强,至少不是在一线,一般不会发生战事。
兵部这边还安排人找塔山铺魏家人问了,确定的确是九江分出来的,老家其实在蒙城那边,属于淮西,和魏家的信息对上了。
于是,两边又开始了有书信往来。
比较现在不同了,自己亲戚已经身为内阁阁臣,就算寄信也不需要他们费心找人带,而是通过卫所的渠道就可以把书信送出去。
而且,因为魏广德的缘故,现在辽东总兵官还是戚继光,最是会做人,塔山铺魏家不过是个世袭总旗,现在也硬生生挤出一个功劳,在兵部报了一个世袭百户的官职。
当然,这次亲戚来访,绝对不是因为升官的缘故,要来感谢云云。
其实魏广德多少也能猜到,因为前面几封信,一开始还好,都是述说这些年家里的情况。
塔山铺那边魏家人还不少,现在最年长的论辈分都算魏广德的爷爷辈。
不过最近两封,信里就反复提到辽东苦寒,生活不易云云。
魏广德多少猜到,这是想让他帮忙打个招呼,找人运作下,打算离开辽东回关内。
又不是脱离军户身份,说起来其实也不难。
说起来,魏家分去大同那支,兵部和马芳都找人打听过了,一直就没找到人。
毕竟这么多年,大同多次经历兵灾战祸,死的人多的去了,还有许多逃离的。
所以,找不到人也不代表人就已经在战火中没了,也可能早年就跑掉了。
不过,魏广德也知道,若是真的逃了,那肯定会往江西跑才对,毕竟当初北调时也就只谋到一个总旗的官职,和去辽东那一支是一样的。
这么多年没人去江西认亲,活下来的概率也是极小的。
也就是这个年代,人们宗族观念很强,魏广德才会托人打听下,联系上。
“他们这次来,有说什么?”
魏广德在后院门口站住,嘴里喷着浓重的酒气问道。
“和老爷猜的一样,他们想搬回关内安顿,不想继续留在辽东了。”
张吉小声说道:“夫人说这事儿等姥爷回来定夺,没一口答应下来。”
“关内?回江西还是留在京城?”
魏广德甩甩头,继续问道。
“这个,他们倒是没提,只说只要回到关内就好,还说关外那地方大是大,就是人口少,他们住的那个塔山铺就不到二百口子人,平时除了商队就再见不到人了,进城也麻烦,很是不方便。”
张吉继续说道。
“嗯,我知道了。”
魏广德转身,在丫鬟搀扶下进了后院,只随口又说了句,“你也早些休息,亲戚那边你帮忙多照应点,安排人带他们出去耍几天,在京城各处转转。”
魏广德进了内宅,自然有人打水给他一番洗漱,又喝了醒酒汤,不过效果也就那样。
这年头官员们赴宴,一般都准备黄酒,这黄酒虽然度数轻,适合长期饮用,但后劲很大,需要好好睡一觉才能消除影响。
虽然白酒也开始流行,但始终属于末流,正式宴会上是上不得台面的。
不过,官员私人关系良好,聚在一起也喝白酒。
此时,魏广德就感觉头昏昏沉沉的,被一种丫鬟摆弄后,这才送回卧房休息。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外面天色大亮。
好在不是初一十五,所以今天没有早朝。
要他服侍的是工作狂明太祖朱元璋的话,魏广德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其实,自正德皇帝以后,明朝的皇帝都比较懒,不早朝已经成为常态。
别看官员们时不时拿这个弹劾,骂皇帝惰政,但内心到底怎么想的,也只有他们知道。
反正明中后期的京官儿,日子是比明初那些强了不知多少。
“醒了。”
魏广德睁开眼,静静的盯着床顶,耳中就听到夫人的话。
魏广德侧头,看到夫人徐江兰坐在那边,有贴身丫鬟正在给她梳妆。
“头还痛不痛?”
刚才看床上被子动了动,所以心里才发问,看魏广德没回答,又继续问道。
“还有点,不过没关系了。”
魏广德这时候终于开口说话了。
“以后少喝点,醉醺醺的臭死了。”
知道魏广德喝了酒,昨晚送回来她就没起来,任由那些丫鬟给他收拾。
“哎,昨天被刘天锡、赵国斌这俩王八蛋灌酒,可把我害苦了。”
魏广德叹气道。
“就为了那个田地的事儿?”
徐江兰从魏广德口中知道,这两个勋贵之前在城外圈占了不少田地,搞的民怨极大,连官府都不得不往上面报。
魏广德要帮忙撮合这个事儿,自然就是让人家把吃进嘴里的肥肉吐出来,难道当然不小。
因为官府占着个理字,这两位候伯自然不好说什么。
真要上堂,吃亏的还是他们。
其实,勋贵也能唬住人,但得看什么事儿。
小事儿,不闹大,自然官官相护。
可这次事儿闹得有点大,不能在台下解决,上了台面只会让他们更丢人。
但认栽是一回事儿,心里不痛快还是得发泄出来。
于是,魏广德这个中间人就被他们记挂上,趁着摆酒说和这个事儿,把魏广德灌了个酩酊大醉,或许也算是出了一口气吧。
对此,魏广德也只有认了。
人家酒桌上服软,答应把那些来路不正的田地退出来平息民怨,还要怎么样,非要掉勋贵面子才行吗?
“你直接把事儿丢给定国公府不就行了,他们那些勋贵,自然有压制他们的办法。”
徐江兰还在那里自顾自说着。
文官要处理勋贵很难,因为动辄就会牵扯进很多人进来,甚至发展成文官和勋贵之间的争斗。
别看朝堂上文官话语权重,但涉及到自身利益,勋贵也是不会退让的。
但是,勋贵内部也是有等级的,大贵族压迫小贵族那也是常有的事儿。
你家里总有人想要在京营或者其他地方某个差事吧,那可不就得求到那些国公府里去。
毕竟,四九城兵权,一向都是几家国公府轮流坐庄。
五军都督府的情况也差不多,要想有个好差事,搞钱补贴家用,那些国公府的面子就不能不给。
那就是内部矛盾了,也就不需要上朝堂争斗。
“公事儿,丢给定国公府像什么话。”
魏广德轻笑道,“左右不过是多喝两杯酒的事儿,那俩小子也没落到好,我的酒量你还不知道吗?”
过去魏广德酒量不行,可做官儿以后,那酒量是蹭蹭往上涨。
没办法,不涨没法干了。
过去做翰林的时候,隔三差五同僚就邀约一起喝酒。
之后入朝为官也是一样,就算是蹿个门,到别的衙门办点公事儿,遇到同年也得一起上酒楼喝一顿。
特别是魏广德入仕以后爬的飞快,不管是同乡还是同年,亦或者同僚,身边的酒局那是必然要请他的。
“对了,昨天辽东戚继光还给你送来一封信。”
徐江兰说着说着想起来正事儿,叫丫鬟从旁边把一封书信拿过来。
“先放着吧,我一会儿看。”
魏广德答应一声,都没起床,看什么书信。
“对了,昨儿晚张吉说辽东亲戚来了,想要谋内调?”
刚才,魏广德还在回忆酒醉后的事儿,就想到依稀记得张吉说的事儿。
“辽东那地方千里无鸡鸣,他们想要内调关内。
不过我昨天问了,他们也不知道去哪儿好。
江西吧,他们一家子好像已经习惯了北方的天气,怕回到那边适应不了。
说起来,他们在辽东也住了几朝了,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想着内调。”
徐江兰继续说道。
“辽东,终究是战区。”
魏广德当然知道为什么想要内调,别看之前把女真打惨了,可人家元气未失,只是干掉了最跳脱的王杲。
但王杲的一些想法,其实也代表着女真人的主流思想,只不过他做了出头鸟而已。
“这样,今天你见他们再问问,京营可以安置,不过那地方未必好。”
魏广德只是稍微沉吟就说道:“还有天津那地方,感觉也是不错,如果愿意过去,可能比留在京营好。
如果他们拿不定注意,就安排人送他们过去看看,再不然去保定也行。
反正都回来了,就让他们多走走多看看,自己选择个去处。
只是安排个百户,还是很容易的。”
左右不过就是想调离边境到内地过安稳日子,对魏广德来说自然不难。
“昨儿我还问他们,要不要去金陵,那边要安置在京营也是容易。”
徐江兰笑道,“不过他们说怕不适应,呵呵。”
“俩小子书读的怎么样,这几天尽在外面应酬,倒是忘记问他们学业了。”
魏广德想起自己俩儿子,于是开口问道。
“先生说还好。”
徐江兰笑道,“依我看,就算中不了进士,举人应该问题不大,听先生就是这么说的。”
魏广德心里清楚,那先生这么说,是有八九就是说俩孩子读书不行,除非走关系,可以弄个举人功名。
“嗯,反正还早,再看看吧。”
对魏广德来说,疏通下弄个举人头衔倒是不难。
是的,科举这东西,早就被玩烂了,连状元都能走后门安排到张懋修头上。
当然,这不是说张懋修文才不行,只是说他中状元其实有些勉强。
而且,这事儿还没发生,几年后的事儿,万历皇帝酬功送给张家的。
不过,魏广德确实也不打算勉强自己儿子走科举这条路,就弄个秀才举人的功名就行了,享受有些政治优待就好,没必要往朝堂硬塞。
他们以后长大了,有兴趣,自然可以,但不必勉强。
自己是个什么货色,他心知肚明。
“打水,老爷要起来了。”
魏广德说着话,从床上坐起。
等他打开戚继光书信,已经是两刻钟以后的事儿了。
只不过,看着戚继光的书信,魏广德微微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