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永夜之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杀破狼之千年劫!
前尘。
十一年前。
成德二年,秋,大宁王朝,北镇某官道。
一老一少两名官差正押解着两个身带刑具的犯人。
只见年青官差恶狠狠的挥舞着手里的鞭子,朝其中一个满身泥泞的犯人屁股上踢了一脚,骂骂咧咧的说道:“给老子快点走,都快要死的人了,还磨磨唧唧的有什么用?小心让阎王爷等急了,大笔一挥,给你判到十八层地狱去。早点到地方,大家都早点解脱。你去你的永夜之森,我回我的长安城喝花酒。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可把老子给冻坏了。”
那犯人听到永夜之森这几个字时,整个人突然定住,面色惶恐,愣了一会儿后,就倒在地上打起滚来,嘴里“呜哇呜哇”的不知道在喊些什么。
年老的官差看到这,跑过来一把夺过年青官差手里的鞭子,使劲朝正在地上翻滚的犯人抽了几鞭。然后转过头,对着年青官差骂道:“你脑子进水了吗?这人就是被这几个字给吓疯的,你还当着他的面提!还想不想赶路了?”
那犯人挨了几鞭子后,便不闹腾了。躺在地上,两眼直勾勾的望着天空,一动不动。
年青官差自知犯了错,狠狠的抽了自己两个耳光,然后赶忙跑过去把犯人从地上拽起来。等到犯人站起来继续赶路后,他才转过头一脸赔笑的说道:“爷,您说这地方就这么恐怖?这些人下地狱都不怕,却怕这个?”
“地狱再吓人,有谁见过?再说了,那地方跟地狱也没多大差别。”
“这倒也是,不过爷,听说那永夜之森里面有幽灵,真的假的?”年青官差转过身,小声的问道。
老官差面色骤变,神情有些惶恐的怒斥道:“你打听这些干什么?有些事,我劝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对你没什么好处!”
年青官差看到他那惊恐的神情,也有些害怕了。但又按耐不住心底的那份好奇心,于是试探的打听道:“爷,我早晚要接您的班,这事或早或晚都要搞清楚的。您就看在我千里迢迢陪着您来一趟的份上,跟我说说吧。”
老官差似乎也有些动摇了,年青官差看到了,连忙趁热打铁的说道:“爷,您只要跟我说清楚这事,回头回到了长安城,我请你去醉仙楼吃个够。”
老官差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罢了罢了,纸包不住火,这事你早晚也要知道的。不过这‘幽灵’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等到了玄武关,我跟那守关将领打声招呼,处理犯人的时候,带上你一起。到时候让你亲眼见识见识,你就明白了。”
一听到要带他亲眼见识一下永夜之森的“幽灵”,年青官差就乐开了花。不过他显然有点迫不及待,还想知道的更多。只见他眼珠子一转,随即凑到老官差身边,轻声说道:“之前跟人喝酒时,我可听人说过,那关外除了一片遮天蔽日的森林,其他的可什么都没有。还说那些幽灵,不过是当年玄宗皇帝编出来吓唬人的。据说当年玄宗皇帝热衷于修道成仙,对朝政不怎么过问,导致权臣丁妙真把持朝政,一手遮天。要说这丁妙真啊,原本只是个术士,虽有些才学,但都是些旁门左道。可偏偏咱玄宗皇帝好这口,对他是又敬又爱,尤其是见到他可以连着打坐半个月不吃不喝后,更是对他奉若神明。于是就一边跟着他学修道打坐,一边吃着他给的灵丹妙药,期盼着有朝一日能长生不老,羽化升仙。当时玄宗皇帝正在兴头上,连后宫的妃子们都给遣散回家了,俨然一副不成仙誓不罢休的样子。至于朝事,更是无心过问,一概交给那个丁妙真。而那个丁妙真倒也真会糊弄,说什么他本是世外一散仙,逍遥自在,本不想为红尘所累。无奈以此机缘,得遇天子。天子一心向道,其心至诚,感天动地,故不忍离去。愿委身国事,案牍劳神,为天子分忧,好让天子抽出身来,专心修道,早列仙班。而我们的玄宗皇帝竟然对此十分感动,认为这是上天赐给他成仙的机缘。再后来北方胡人来袭,玄武关告急。玄宗皇帝正一筹莫展之时,丁妙真请命,只带几百个死士,便破了胡人几十万的大军。立此大功之后,玄宗皇帝更加对他奉若神明。拜他为丞相,奉为国师,总理朝政。后来有一诤臣王直,冒死直谏,说那丁妙真是妖道,妖言惑众,惑乱朝纲。求皇帝杀丁妙真以正朝纲,惹得龙颜大怒,判王直凌迟处死。听说那王直,被凌迟处死的时候,仍然毫无畏惧之色,破口大骂丁妙真,甚至骂玄宗皇帝昏庸,瞎了双眼,当真是个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好汉。可惜皇帝不仅听不进去,反而听从丁妙真的建议。说什么刑罚过轻,不足以使人畏惧,故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把人发配到永夜之森。要说倒也奇怪,凌迟处死这么重的刑罚,有些人都不怕。可偏偏听说要发配到永夜之森时,就吓的魂不守舍。你说这些人,连死都不怕,为何怕这个?”
老官差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有些悲戚的说道:“这些都是前朝之事,实情究竟是怎样,咱们也无从得知。不过从玄宗年间,丁妙真把持朝政之后,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难过了。那永夜之森究竟因何而起,我也无从得知。就连那守关的将士们,也不清楚。民间各种传说都有,但大部分都是胡乱猜测,瞎编乱造,不过那永夜之森的‘幽灵’确实是真的。其实那玩意不叫‘幽灵’,关上的将士们称呼这些东西为‘尸鬼’。只是他们有军令,不许向外人提起,所以其他人也就无从得知。”
“尸鬼?那是什么玩意?听起来怎么感觉比幽灵还要恐怖!”年青官差声音有些发颤的问道。
“等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赶紧赶路吧,天快黑了,早点到驿站歇息,不然这荒郊野外的,鬼知道会蹿出来什么东西!”老官差故作惊悚的说道。
年青官差有些害怕的朝四周张望,突然,旁边的树林里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两人面色凝重的朝那边望去,手不自觉的按在了腰刀上。过了一会儿,声音消失了,就连刚刚还在乱喊乱叫的疯癫罪犯,也跟着安静了下来。万籁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恐怖的气息,似乎都能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声。就在这时,一只乌鸦从树林中飞了出来,伴随着“哇--哇--”的叫声,向远方飞去。
“虚惊一场,虚惊一场。这个扁毛畜生,差点吓死你爷爷了。”年青官差破口大骂道。然后弯下腰,捡起一块石头,朝乌鸦扔去。
老官差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刚刚还按在腰刀上的手,也放了下来,心里则叫苦连天。他原本只是想吓唬一下年青官差,没想到老天爷这么配合,连他自己也给吓到了。
突然,年青官差石头砸落的草丛里,蹿出来一个黑影。年青官差还没反应过来,人就给吓的愣在那里了。老官差反应迅速,立马拔出刀来,严阵以待。结果定睛一看,却是一只灰色的野兔子,只是天色太暗,从远处看不太清而已。估计是被石头给砸到了,吓的跳了出来。
年青官差还没回过神来,仍旧愣在那里。等到老官差把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时,他才被吓的一激灵。
老官差嘿嘿一笑,面带嘲讽的说道:“你小子,没那么大的胆,还非要打听这些吓人的东西,被吓到了吧!”
年青官差老脸一红,尴尬的回道:“谁能想到这荒郊野外的,还能蹿出来这两个小东西,早知道不乱打听了,自己给自己吓到了。”
“好了好了,不谈这些吓人的东西了。快点赶路吧,早点到驿站,早点歇息。”说罢老官差拿起鞭子,催促着犯人快点走。年青官差经过刚才那一折腾,也变老实了,只管埋头赶路,绝口不提永夜之森的事了。
话说这玄武关啊,是大宁王朝建立之初,太宗皇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北方依山修建起来的雄关,其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的胡人。此关绵延纵横,巍峨雄伟,高宗年间又再次加高。关隘的两边皆是常年积雪的险峻山峰,无法行走。因此,想要南下,玄武关是必经之路。玄武关的西边是高耸入云的山脉,东边是延伸到海的高山。当年胡人经常骚扰百姓,太宗皇帝出兵征讨,虽取得了几次胜利,但苦于胡人来去如风,无法根除。且北方苦寒之地,本就不利于用兵。于是想着,与其把军费用在连年的征战上,倒不如耗费些人力物力,修建一座关隘,彻底杜绝胡人的侵扰。但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一来,胡人也明白,这玄武关一旦建成,今后再想南下掠夺,几不可能。于是隔三差五的骚扰,阻碍工程的进行。二来,太宗不忍过多的加重百姓的徭役负担,于是只得一边派军在北边抵抗,一边就地开山凿石,建造了一座约二十多丈高的关隘。后来到了高宗年间,国家富强,财力雄厚了。又从南方运过去许多石料木料,把关隘加高加厚,才成了如今的天下第一雄关——玄武关。关上常年驻守的就有数万军队,关内还有五六万的后备精兵,以备不时之需。且驻守关卡的要么是皇室宗亲,要么是皇帝的心腹良将,可见王国对其的重视程度。
可到了玄宗年间,权臣丁妙真把持朝政,关外胡人来犯,当时国库空虚,守关的将士也不到一万人,面对几十倍于己的敌人,虽有玄武关作为依托,却也难于防守。而且当时胡人收买了守关的将士,准备来个里应外合。幸亏守将处事谨慎,明察秋毫,及时察觉,才不至于铸成大错。
须知那几年,关外的气候变得越加寒冷,难以生存,胡人各个部落迫于无奈,联合起来,造了许多攻城器械,想趁着玄武关兵力薄弱,大宁王朝内乱之机,攻破玄武关,问鼎中原。但用于里应外合的将士被守将发现了,因此只能采取强攻。虽是无奈之举,但一来仗着人多,二来准备充分,因此破关也是指日可待。且当时大宁王朝南方也有战事,既无兵力,也无军费来增援北方。玄武关的将士们一个个只待血染城墙,以死报国。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玄宗的宠臣——术士丁妙真带着几百个死士驰援玄武关,并扬言只需这几百人,便可破胡人的几十万大军。
当时人们都觉得这妖道疯了,以为他打算借此由头逃走,免得胡人真的攻破了玄武关,朝臣乃至天下百姓容不得他,第一个就要拿他开刀问斩。就连一直相信他的玄宗皇帝都有些将信将疑,但架不住事态紧急,外加丁妙真信誓旦旦,因此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让他去了。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丁妙真非但没跑,还真的靠着这几百人,破了胡人的几十万大军。据说,当时丁妙真到了玄武关后,趁着深夜胡人休息之际,让那几百位死士悄悄潜入胡人军中,然后紧闭城门。结果当天夜里关外胡人便开始躁乱起来,有些胡人拼命的向玄武关这边跑,不停地拍打着那重俞千斤的城门,神情极度恐慌,乞求城墙上的人开门,放他们进去,好像后面有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在追着他们一样。不一会,就见一群满身血污的胡人追过来,对城门处的人不停的撕咬。过了片刻,城门处的那些胡人,也跟着互相撕咬起来,两眼发红,行动迅速,既像是发了疯的野兽,又像是一个个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到了第二天傍晚,城下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将士们既恐惧又开心。恐惧的是那触目惊心的场景,开心的是这些胡人都死掉了。然而丁妙真不仅开心不起来,反而忧心忡忡。他下令将士们连夜把城门封死,同时在城门上加上几个铁栓,然后搬来巨石,堵在城门处。并且下令,胆敢乱开城门者,杀无赦!那守将问他这么早封死城门干嘛?城下那堆积如山的尸体倘若不处理,等过了几天,尸体腐败,定然造成瘟疫扩散,到时如何是好?丁妙真不以为然,只让全体官兵严阵以待,任何人不许上城头,就这样大家度过了一个煎熬的夜晚。第二天,丁妙真和守将还有几个亲兵一起到城头往下眺望,却发现昨天还堆积如山的尸体,今天全都不见了,只留下了满地的血渍还有散落的兵器。守将问这是怎么回事,丁妙真缓缓叹了一口气,过了一会儿对守将说道:“将军,自此胡人之患永除,你等镇守此地,严禁任何人打开城门,擅自跑到关外。违令者,一概处死。过几天我回京,自当向皇上请旨,求皇上为将军加官进爵,并且颁布永久封闭城门的诏令。”那守将也是刀山血海里走过来的人,死都不怕,可这次却慌了神。这其中的隐秘他无从得知,而昨天城头下那恐怖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一时之间,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是个军人,守卫边疆本就是他的职责,如今胡患永除,他心里的石头也落下了。虽然他一直也痛恨丁妙真这个奸臣,但此次玄武关得以守住,确确实实也多亏了丁妙真,于是只得应承到:“一切都听丁真人指示。”丁妙真又吩咐所有官兵,胆敢把所见所闻泄露出去半句者,一律杀无赦。
后来丁妙真回到皇宫,向皇帝报喜,说胡人已破,皇帝起初还不敢相信,之后打听到胡人确确实实都死了后,惊喜不已,更加坚信丁妙真就是上天派来度化自己的神仙。不仅任命丁妙真为宰相,总领朝务,还拜其为国师。当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丁妙真也因为此次破胡之功,多多少少赢得了一些朝臣和百姓的敬佩,甚至于有些人也跟着相信他就是在世的神仙。但大多数人还是坚信那丁妙真不过就是个会些邪法的妖道,祸国殃民的奸臣,只是因为此事,不免对他存了几分畏惧之心,对丁妙真的声讨,也不如以往那般强烈了。也就是从那以后,丁妙真的权势越来越大,朝臣们则敢怒不敢言。
有人或许要问,那丁妙真权势如此之大?何不取而代之,用丹药把皇帝毒死,自己做皇上呢?要说这丁妙真假如真想毒死皇帝,也确确实实有机会。因为玄宗皇帝吃的丹药,都是他亲手炼制的。但丁妙真虽然存心不正,却不是个傻子。他何尝不知李家统治大宁王朝一百余年,深得民心。哪怕是当今的玄宗皇帝,虽然热衷于修道,不问世事,但早年也是个励精图治的主。因此他不做那皇帝,还有权力地位,荣华富贵可享,倘若做了那皇帝,就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贼。而且兵权一直都掌握在武威王手里,这武威王乃是玄宗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感情颇深,要不然玄宗怎么敢放心把朝政交给他。而且就算玄宗死了,也不一定就轮到丁妙真做皇帝。因此啊,玄宗皇帝在一日,文武百官就依然会为大宁王朝尽忠,倘若玄宗皇帝不在了,大宁王朝必然会乱成一锅粥,到时候哪里还有他的好日子?所以别说毒死玄宗皇帝了,他还巴不得玄宗皇帝活得久一点,那样他就可以多享一天的福。当然,如果真到了迫不得已的那一天,丁妙真也不是不会铤而走险。
之后丁妙真又进言请求皇帝下令嘉奖玄武关的全体将士,并且颁布诏令,从此永久封闭玄武关,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关。皇帝问这是为何?丁妙真回答道:“关外有几十万胡人的亡魂,怨气过重,臣已在玄武关施了法术,只要不擅自打开关门,自然无事。且关外皆是不毛之地,于我天朝本就无益。因此恳请陛下颁布诏令,永久封闭城门,以绝后患。”玄宗想了想,觉得丁妙真说的甚是在理,于是就同意颁布诏书。玄宗又下令让丁妙真把南方的叛乱也给清除了,那丁妙真却说道:“陛下,恕臣不能领命。”玄宗问其为何不能领命?丁妙真答道:“回禀陛下,那胡虏乃是异族,犯我边界,杀我天朝子民,罪不容赦。故臣杀他们乃是为民除害,替天行道。然南方之战乱,虽皆是些乱民,亦系我天朝子民,微臣身处道门,实不忍犯戒杀之。故臣不能领命,请陛下治罪。”玄宗听后,深以为然,越发觉得丁妙真不仅仙风道骨,神通广大,而且慈悲为怀,是个得道高人。好在南方皆是些小叛乱,不似北方胡人那般人多势众,于是便把平定叛乱的任务派给了其他人。
后来玄武关上退役下来的老兵,把丁妙真破胡人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一传十十传百,人云亦云,大肆渲染,便形成了各种诡异奇妙的传说。而玄武关外那一望无垠,遮天蔽日的森林,也被人们贯上了神秘的色彩,从此便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永夜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