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杜君剑 > 第二十三章 天行时疫篇 (贰)

第二十三章 天行时疫篇 (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杜君剑!

谭初游到岸边,幸好他还和着内里的衬裤,不然他永远都无法在杜晗昭面前抬起头了。捡起地上的衣服慌慌张张地往身上套,边气声问她:“你什么时候在这里的?”

杜晗昭赶路,谭初只好边穿着边跟在她后面。

她说:“少主以后去每个地方,最好先清点。”

谭初脸上红的发烫,惊得结巴:“你……你从第一天就在了?”

杜晗昭不看他也不应他,算是默认了。

“你怎么这么无耻?护卫竟护到水下来了?”杜晗昭的步伐快,谭初跟不上她,只能追在她身后小跑。

杜晗昭的声音从前面传来:“我每日都有水底冥思的习惯。”

这……反倒是他扰了她的清净?

谭初想骂人。

他注意到杜晗昭的脚上没穿鞋,山地碎石扎人,他想关心,但还在气头上,用了个不善的语气:“你怎么不穿鞋的。”说着就打算把自己脚下的鞋脱下来给她。

脱到一半,又听杜晗昭说:“我本想用轻功上树回去的。”

意思是他一直缠着她,让她不得已走山路……

谭初被堵到气短,他狠的一摔鞋:“老太婆你个魂淡!”

还想骂几句,眼前的女护卫早就提步如飞,瞬间消失在了他面前。

甘承见杜晗昭回来了,迎上去汇报情况。

“堂主,华阴县疫情爆发,如今泥石封城,里面具体什么情况无人知晓,但据韩药师信上意思,怕是到了不可控的地步。老爷叫您立即收拾行囊,出发前往华阴。”说完把信递给她。

“知道了。”杜晗昭把信揣兜里。同时明白这一去不知要多久,回到房内换了衣服后简单收拾行囊。临走前看了眼静静挂在墙壁上的银白剑,不再流连,将门掩上了。

去往华阴县要从邯山西门过,正巧又碰上了在那里吃早饭的谭初,因为之后他要练剑,这些日子的早饭都是在西府用的。

谭初看见杜晗昭肩上挎着一个素色的行囊,和杨横横打了声招呼后就往山下去。谭初也顾不得嘴里的食物,放下碗筷就跟上去。

好不容易追上杜晗昭,气喘吁吁地问她:“你这是要去哪?”

杜晗昭回答他:“华阴县。”

谭初不爽:“你不是我的护卫吗?怎么还要出任务?”

“华阴县疫情爆发,需派一个轻功好的人翻山去查探情况。”杜晗破天荒地耐心向他解释。

“哦……疫情啊。那是应该去看看……”可赤诀盟里轻功绝顶的人比比皆是,怎得指派杜晗昭去。谭初生起奇怪的闷气,踢着脚下的石子,默默地走在杜晗昭后面。

出了山口,杜晗昭发现身后的人还在跟着她,于是回头告辞:“少主送到这里就可以了。”

谭初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眼神犹犹豫豫半天,终于支吾道:“我和你一起去。”

杜晗昭一口回绝:“少主不会轻功,怕是去不了。”

谭初是个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轻易改变的人,他耍起无赖来:“这不是有你吗?”

杜晗昭第一次理解了滕越他们应付起谭初的时候有多头疼。

“少主跟府里的人说了吗?”

“没有。”

“那少主先回去通报一声。”

谭初看出来杜晗昭这是要拐弯抹角的把他支走,才不中她的计:“你不是着急吗?到时候飞鸽寄封信给爹就行了。”

说完也不给杜晗昭反驳的机会:“反正我已经知道你要去华阴县了,你要是把我甩下了,我死也要去华阴县找你。”

疫情之事十万火急,杜晗昭已经没空把他送回去了,又知道这孩子说到做到的性子,最终只得无奈妥协。

“少主抓紧了。”说完吹哨一声,赤珠马从远处奔来,不容谭初反应就把他扔到马上。

赤珠马快如闪电,可昼夜不停奔百里。

“驾!”谭初从未骑过这般神速的快马,急风呼面而来,眼前的景色快到模糊。他吓得整个人往前趴在赤珠马的颈脖上,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来。

*****

从远处的邻镇可以清楚的看到前面的华阴县点起了烽烟。

而烽烟曾在战时作通信传达危险所用,如今炊炊烟灰升到天空,不是有人叛乱,或许就是有其他的紧急事件发生了。

现在所有县镇都忙于洪水的赈灾和道路疏通,即便看见华阴的求助信号,根本无从派出任何人手。虽说在洪水发生前,就有人已经从华阴快马传信入京都城,但那边迟迟没有支援的消息。

柳心医馆里弥漫着草药和腐臭的味道。

何固安将白布盖于席上一面,旁边的几人走上前将草席卷了起来,将死者抬了出去。

瘟疫留下的尸体都要进行焚烧,不得土葬。

华阴县内大火燃起,一具一具的尸体被抛入架起的篝火中。

何固安身为医者,见惯了生老病死,却从未赶上过瘟疫。瘟疫之势迅猛无比,瞬间夺去了无数条生命。这半个多月来他不知道替多少人合上双眼,为多少逝者盖上麻布,整个人几乎都麻木了。

华阴县人口仅有五千人,如今只剩下三成不到。

然而,此次疫情不简简单单是染病死亡这么简单。

何固安闭上眼睛,他太疲惫了,甚至已经忘了有多少天没睡过觉了。

柳先生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三次疫灾,知道其中苦涩和煎熬。实在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徒弟这样,对他说:“你去休息吧。这里我来看。”

何固安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现在医馆里加上他只剩下五个青壮年了,怎能还被老者照顾。

忽然,门外传来一阵猛烈的敲门声,让所有人屏息警惕。

柳先生问旁边的人:“什么时辰了?”

其中一个学徒面露恐惧,声音颤抖:“快到申时了。不会吧!现在还是夏天,天黑得晚……”

柳先生从桌上拿起一把剑,缓缓走到门口,对着门外试问道:“谁?”

“开门啊!这有人快不行了!”外面马上传来回话,听声音像是女性。

在内的人都松了口气。

柳先生这才肯把门闩打开,来人是个年轻的姑娘,头巾遮着面看不见容貌,身材娇小,手里持剑,抱拳向柳先生自报家门:“在下慕容山庄的月连姣,路上遇这孩子倒地不起,还请郎中救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