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谁是告密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后将军的白月光手撕炮灰剧本!
第123章谁是告密者
与此同时,现在京城中的太子也已经得知夏青调集了大批的粮草,运往边疆给谢家军使用。
“你们说,这夏青到底是什么意思?谢策之和谢家军出了问题,她竟然未经本宫的允许,擅自就行动了,这不就是赤裸裸的不把本宫放在眼里吗?”
虽然太子早就知道谢策之对夏青动了情,也知道谢策之正在努力的获得夏青的信赖,但是他安排在夏府里的探子一直以来传回来的消息,便是夏青对谢策之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所以太子才会任由夏青和谢策之交往,也想着万一夏青和谢策之真的成了,自己就是个又有钱又有兵的人了,一旦夺嫡也就更有把握了。
可是即便自己曾经真的这么打算过,在得知夏青和谢策之的关系比自己所想的更好的时候,作为上位者,太子自然是有一种背叛的感情存在着。
更何况在断绝谢家军粮草一事上,太子是故意而为之的。
想要将谢家军彻底的颠覆,断绝粮草,让他们葬送在与敌军作战的战场上,也算是对得起谢家军了。
太子是相信这一条道可以行通的,毕竟当初对付夏家,所使用的也是这条路。
可是如今,在他并不知道的情况下,夏青带着足够多的粮草去营救了谢家军,皇上和太子的打算就落了空。
这件事情皇上是直接交给太子去办的,谢家军没有如计划般陨落,皇上必然会认为是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才会将事情造成这样的结局。
那么是不是在皇位的竞争之中,皇上会更加倾向于,他从小喜爱的三皇子?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灭顶之灾,太子就更加的痛恨夏青的冲动所为。
“殿下息怒,夏玄毕竟身在谢家军中,夏青得知夏玄有性命之忧,倾尽所有倒也是情理之中的,未必就见得是她与谢策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微臣觉得事到如今,您真正应该防范的不是带着粮草去救了谢家军的夏青,而是谢家军的情况,明明已经派人严防死守,最后又如何把消息送到了夏青手里的。“
已经投靠太子的宋毅,在太子发泄完自己对夏玄的不满之后,面部改色,并没有顺着太子的话贬低夏青,或者揣测夏青行为的原因。
而是说出了谁都不曾注意的,更为关键的问题。
原本还在为夏青和谢策之联手,而有些担忧的太子,听到宋毅的话之后脸色彻底的变了。
是啊,为了这场将谢家军全军覆没的计划,太子已经谋划了数月,更是将谢家军可能会送往京城的所有道路,都派人守得死死的。
为的就是防范谢策之,可能会回来拉救兵。
甚至在谢家人周围都秘密布置了暗卫,日夜不停的监视京城中曾经与谢策之有些交往的人家,太子也都派人进行了威胁。
即便是谢策之的消息真的递到了他们的头上,也断然不敢传扬出去,毕竟皇上和太子要颠覆谢家军的想法,普通老百姓可能不知道,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又怎么可能会一无所知。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太子因为担心有夏玄的原因,夏青会对他的这个计划有所抵触,所以才没有告诉夏青,才让夏青成为百密终得一疏。
谢家军得到粮草的补给,已经让这次计划宣判结束。
“那你说,到底是谁把消息告诉了夏青?宋先生,那你说在京城中是谁,有这么大胆子,敢把消息告诉夏青?”
太子冷冷的看着宋毅,他知道,夏青在京城中的人际关系并没有那么好。
大家对她的另眼相待和刻意巴结,都是因为太子和皇上对她的偏爱,也是因为她县主身份的存在。
这些,不过都是利益驱使罢了,并不足以构成人们会冒着生命危险,赌上九族的性命,向夏星通风报信的原因。
而宋毅,作为夏青曾经的先生,在夏青尚未被封为县主之时,屡次帮助夏青解决尴尬的处境,对夏青的莽撞也多有维护之处。
虽说都是小事儿,或许没有人在意,但是在宋毅投靠太子的时候,太子的人还是把这些事情都调查的清清楚楚,太子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才会对宋毅有所怀疑。
太子便是这样,即便这个疑问的最初是由宋毅提出的,也是丝毫没有加深太子对宋毅的信任,反而觉得宋毅这么刻意的提到,从未有人想过的问题,就是为了获得自己的信任以及撇清自己和夏青的关系。
宋毅在心中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大梁有这样的太子,若是还不被灭掉,那可真的是老天爷不长眼睛了。
“给夏青传递消息的,未必就是和夏青关系好的,更何况不管是夏青还是谢策之,都在京城生活了数年,尤其是谢策之,谢家根深树大、旁枝错节,更是数都数不清,哪一段人情都有可能成为,向夏青通风报信的可能。”
宋毅并没有刻意的为自己辩解,他曾经对夏青的那些帮助,也不是雁过无痕。
当然了,他也没有觉得这些事情是不能提的,他说这些也不过就是在阐述事实。
只是太子不愿意相信,终有一些人是不为皇权,是愿意为了朋友,为了心中的梦想,舍生忘死的。
太子狠狠的瞪了宋毅一眼之后,没有认同他的话,也没有反驳他的话,反而看向始终没有说话,低着头站在一旁的杨培安。
“这件事,四公子有什么看法?”
对于这个曾经是三皇子的挚友,作为夏青的旧敌,又被夏青引见给自己的杨培安,太子对他的怀疑反倒没有宋毅那么深了。
毕竟三皇子对杨朔西和杨家的打压,是京城一长着眼睛的人都看到了。
太子也知道杨朔西投靠自己那是无奈之举,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是个明君,能够成就什么伟业。
否则早在自己当初向杨家提出橄榄枝时,第一时间就投靠了自己。而不是被三皇子逼得无处可去时,不得已才向自己低了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