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到古代靠养猫发家致富 > 第176回 代嫁的新娘

第176回 代嫁的新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到古代靠养猫发家致富!

原来,伯府的大小姐情系戏子!那么夏延所谓的与伯府大小姐情深义重,甚至托梦求娶,也根本不可信!

沈钰正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却听玉娘悠悠一叹,道:“没想到造化弄人、红颜薄命,我家大小姐还没来得及跟秋郎表明心意,人就没了!倒是苦命的我,却要替她披上嫁衣,嫁给夏家那个草包浪荡子!我可真真是命苦哇!”

玉娘说着,仰头发出“喵呜”一声悲泣。沈钰生怕它的动静引了人来,赶忙伏低身子示意她小声些,“你先别忙着哭,把话跟我说完:那个香薷又是怎么一回事?为何对你如此嫉恨?”

“她就是伯府的一等婢女,之前伺候在大小姐身边。后来大小姐不在了,夫人就让她伺候我。可这阴险歹毒的贱婢,人前待我千般好,背地里却对我非打即骂、百般凌辱,还常常不给我饭吃!”

玉娘咬住沈钰的衣角,可怜巴巴地道:“壮士,你千万要救我脱离苦海!我才不想嫁给那个夏延!我的意中人是猫中的盖世英雄,总有一天它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带着用金线穿的小鱼干儿来娶我的!”

沈钰听得微愣:大小姐和玉娘这一对主仆,都是看戏看多癔症了吧……

猫儿玉娘既不是伯府大小姐魂魄附体,亦不愿嫁给夏延;然而夏延却执意要娶这只猫,这其中,必定有不为人道的特殊原因。

翌日,沈钰找来丁武,让他想法子接近夏延,设法从他口中套出实话来。

“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丁武略带得意道,“所以属下这几日,想法子故意接近夏小公子,教了他一种新式的叶子牌打法,夏小公子正沉迷其中,日日拉着属下陪他打牌呢!”

“你倒是有心了!”沈钰对这个捕快丁武评价颇高:这小伙儿脑子灵光、思虑周详、办事利落,据说功夫也不错,诚然是个可堪大用之才,“你且继续跟他接触,想法子套他的话儿,看夏延求娶玉娘究竟意欲何为。此案查清之后,我替你向京兆尹大人请功!”

丁武早就听说,这位新来的捕头竟住在徐大将军府上,身份自然非同一般,心中暗喜,忙抱拳道:“头儿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男人的真心话么,就没有一坛烈酒套不出来的!如果有,那就两坛!”

沈钰交代罢丁武,便闻京兆府的杂役来通传,说有个漂亮姑娘正等在府衙门口,说是要见徐捕头。

漂亮姑娘?沈钰正疑惑,一旁的丁武已然识相儿地拱手道:“不耽误您与佳人相约,属下告辞,告辞!”

说罢,便带着一脸八卦的笑容走了。

沈钰来到京兆府门口,便见个熟悉的娇俏身影,着一身素白印花的棉布裙,怀里抱着个蓝色包袱,正在府衙门口百无聊赖地踢着小石子儿。

她垂颈低头,露出一段雪白修长的后颈。足尖一下下弹动,带起裙摆轻扬,犹如一只微微扇动翅膀的白蝴蝶。

这幅俏皮又可爱的模样,引得素来坏脾气的府衙守门差役,都抱着水火棍含笑望她,不忍出声驱逐。

这少女就是一轮皎洁明月,无论在偏僻山野还是京城长安,无论是粗布荆钗还是锦衣华服,都不能掩盖她本身散发出的灼灼光华。

看见心上人,沈钰原本烦躁的情绪顿时平复了许多,不觉换上个温和笑容,唤道:“千禾姑娘!”

娇俏的姑娘应声抬头,笑得眉眼弯弯:“徐大哥!可把你等来了!”

说罢两步跑上前来,将怀里的蓝布包袱往他手里一递:“你昨日走得急,官服忘在我店里了!我已经替你洗净晒干,怕你着急穿,就给你送来了!”

沈钰心中一暖:“我粗心大意的,给姑娘添麻烦了!”

“哪有,徐大哥昨日不辞劳苦地帮我,我该谢你才对!”千禾笑着摆摆手,“走了!”

沈钰抱着官服,眼见心上人来了又要离开,心中很是不舍。眼眸一转,急中生智道:“昨日爽约了姑娘的饭局,心中很是愧疚遗憾。不知姑娘今儿可有闲暇,我请你吃饭?”

说罢,生怕千禾推辞,又赶忙补上一句:“长安城中有名的桥头二十四节气馄饨,以时令食材入馅,二十四节气口味各有不同,却样样美味,千禾姑娘可有兴趣去尝尝?”

若说千禾两辈子不能抗拒的东西,一是小动物,二就是各色美食。这二十四节气馄饨听起来就吸引人,完全没有抵抗力,下意识便点头道:“好哇好哇!”

沈钰心中小小得意,请千禾在门房稍后,自己去换了一身皂色便服,就带着千禾吃馄饨去。

“这家二十四节气馄饨虽名气大,实则是个卖馄饨的小摊儿,每日在东市通往平康坊的鹿鸣桥头上做生意,故而唤做‘桥头馄饨’。

都说桥头馄饨的锅盖一开,香飘长安两市八坊,引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来吃一碗尝鲜。

沈钰边走边向千禾解释了“桥头馄饨”的来历,说罢又略显尴尬道:“头回请姑娘吃饭,却只是一碗馄饨,姑娘会不会觉得粗鄙寒酸了些?”

“怎么会!”千禾早被沈钰的话勾起了馋虫,此刻正暗暗咽口水,“我一直认为,世间美味不在昂贵酒楼,而在市井之间。像桥头馄饨这样充满温情和烟火气的,才是真正的人间美味!”

沈钰不禁颔首:千禾这话说到了他心里。这也是他昔日为何对宫里的玉盘珍馐不屑一顾,却常常愿意来吃一碗馄饨的原因。

二人边走边闲谈说笑,不久便到了鹿鸣桥,果见桥头有个不大的馄饨摊子,用一块白布做个招牌,上书“桥头馄饨”四个字。招牌下,一对老夫妇正忙碌:老汉熟稔地包馄饨煮馄饨,老妇人则手脚麻利地抹桌子洗碗。

“这对老夫妇便是馄饨摊子的主人,食客们不晓得他们姓名,就亲切唤做‘桥叔桥婶儿’。老两口卖了半辈子馄饨,无论食客贵贱贫富,他们皆一视同仁、童叟无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