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千秋帝师 > 第139章 不怕麻烦了?

第139章 不怕麻烦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千秋帝师!

杨瀚海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意味深长的问道:“你确定不要这份荣耀?”

魏子诸点头,“我确定!”

不仅确定还非常肯定!

受天下读书人敬仰有什么好的,但是把这个收入圣贤书院,以供后人瞻仰,倒是可以,不过不能写他的名字,实在是心里过不去,受不起。

杨瀚海笑得像是一头老狐狸,“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果入了圣贤书院,你以后不管去什么地方,都会受到礼敬,地位等同于当朝三品大员,只是没有实权罢了。”

魏子诸瞳孔微缩,怔在原地。

还有这等好事?

岂不是有了这一层身份,就可以到处跑了?

周游列国也不是什么难事?

见魏子诸傻眼了的样子,杨瀚海难得有些恶趣味作祟,笑得很是得意的说道:“你小子不要不识好歹,老夫当初就是入了一首诗进圣贤书院,便得了个这个地位,而且不管是哪一国,胆敢杀害圣贤书院上的人,都将会受到离国的万里追杀。”

“离国为此专门成立了一支军队,负责此事,曾有一国暴君杀过一位大儒,不久后就被离国带兵灭国了,还把他们君王的头颅悬挂在那位大儒在圣贤书院的著作前,祭拜三日。”

杨瀚海越说,魏子诸心里就越是心惊肉跳。

跟这个什么圣贤书院相比,他更重视的,是离国的实力。

专门组建一支军队负责此事,不远万里追杀,动辄灭国?

这跟华夏历史上的强汉时期,何其相似?

可这更让魏子诸感到有些手脚冰凉,因为他现在越来越感觉离国肯定有什么隐秘存在了,心中的那种直觉也越来越强烈!

“驸马爷,你若是入圣贤书院,有些人想动你,就要掂量一下了。”

杨瀚海隐晦的提醒道。

朝堂内,魏子诸最近跟赵丙斗得你来我往,如火如荼。

赵丙想杀魏子诸,而魏子诸想要彻底改变大尧局势,想要推行新科举,打击士族,至于赵丙,杀不杀其实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就像他之前跟王琼说的,杀了一个赵丙,还有一个李丙王丙出来,毫无意义。

魏子诸皱眉沉思片刻,试探着问道:“真不用做什么?离国不会派人来找我吧?”

杨瀚海哑然失笑,“若无重要事情,自然不会,离国对于他国的这种事,一向是不怎么搭理的。”

“那我如果哪天去了离国,也会受到礼待?”

“自然。”

“行,那就把我加上去吧。”

最终,魏子诸才下定决心,点头答应下来。

杨瀚海笑着打趣,“不怕麻烦了?”

魏子诸讪笑道:“确实怕麻烦,但如果好处足够多,麻烦又不那么多的话,也是可以接受的。”

“你啊你。”杨瀚海摇头失笑,一脸无奈的指了指他。

两人这么轻易就敲定了一件天下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可谓是羡煞旁人。

孟方这时候紧张兮兮的说道:“驸马爷,这首词......可否容我挂在永定书院?”

那些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院长这么紧张的学子,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今天这短短时间的所见所闻,可以说彻底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什么时候,一个二十余岁的少年人,顶天也就能叫青年,居然本事大到这种地步了?

这还是人吗?

场中的两个老人都围着他转,言辞交谈间根本没有辈分相差,反倒像是多年的老朋友,而最神奇的是,魏子诸也没有半点拘谨或是局促,真就当成了大兄弟?

何其羡慕,何其羡慕啊!

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了,对杨瀚海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毕竟圣贤书院那边也是还要考核的,不过他对此并不担心。

倒是孟方这个请求,让魏子诸沉吟了片刻,并没有立即回答他。

孟方也变得紧张起来,偏头看了眼杨瀚海,朝他努了努嘴,意思是让他帮忙说几句好话,毕竟自己跟魏子诸的关系,可没有杨瀚海那么好。

他也知道自己提出这个请求有些不太合适,但他实在是喜欢这首词,只能厚着一张老脸来试一试了。

杨瀚海哭笑不得道:“你别看我,这首词是这小子的,决定权也在他手中,如果他不愿意,就算是我开口,他也不会买账的。”

对于魏子诸的脾性,杨瀚海已经摸清楚了,这家伙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自己要是站在长辈的角度开口劝说,说不定会引起魏子诸的反感,对于这种不世奇才,根本不需要别人去教什么,自己就很有主见。

魏子诸沉吟了一番才说道:“留在书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有条件。”

孟方立即问道:“什么条件?驸马爷尽管开口!”

魏子诸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条件,就是孟院长以后教书育人的时候,除了理论知识,也要更注重实践才是,如果孟院长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倒是有一个法子。”

“每年的春秋两季,带着这些学生们去边境看看,不要怕危险,而在教学上,再加一门国防课程,至于怎么教,应该不用我来告诉孟院长。”

“院长若答应我这个条件,这首词,便留在书院,若不答应,那就作罢。”

他是第一次来京都书院,当然以前也没有机会,而今天在这里给他的感官,并不算好,也不算太差就是了。

袁荣这样的人,即便占了多数,但依旧还是有一些真正的读书种子的,只是大部分被这些追名逐利的人给掩盖了,让人不太容易找出来。

毕竟文人追名逐利,已经成了大流,不管在哪个时代,如果有不随大流者,要么死的很快,要么最终都会出人头顶,名留青史。

魏子诸甚至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如果作为京都书院,都只是负责教书,而不负责育人的话,那这书院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新科举里面,魏子诸提倡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要有一技之长,并且远超常人的,就可以通过新科举往上攀升。

这是他给底下劳苦百姓的一条晋升通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