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 第0544章 郑家好儿郎

第0544章 郑家好儿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大契昏君,败光国运成天帝!

他现如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南洋这边。

按照南洋都尉府送来的报告说,南洋是目前大契经济发展增速最快的地区。

若是按照拓论的说法,大契人口很快就会出现峰值,大契现有的土地根本就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人口。

事实上,像江南和闵州这样的人口密集之地,其实土地早就不堪重负了。

江南这边还好说一些,毕竟经济实力也摆在那呢。

但闵州就不一样了。

闵州素来都是溺婴的现象。

之所以会出现骨肉相残的情况,也是因为这里的物资实在是太过于匮乏了。

家中三五个孩子的情况在闵州是很常见的,但因为家中收入根本就无法养活这么多的孩子,所以为了生存也只能将孩子出售,或是溺死。

也正因为这样的情况,所以才有很多的闵州人无奈的选择了背井离乡,去了南洋。

这南洋的人口增速快,像是诃陵和刹帝利州,这种特别大的岛屿,土地其实都是很肥沃的,只要是用心的耕种,稻谷一年至少可以成熟四季。

另外,在南洋的诸岛之上开起的那些种植园,也可以种植芭蕉树这种经济作物。

而且现如今南洋这边,还新出现了很多种植奎宁树的种植园。

这奎宁树制成的药粉,虽治疗疟疾是有奇效的。

有了这种药粉,大契的开荒者们再进丛林就可以不怕瘴气了。

除了这些农业资源以外,南洋的商贸现如今也是特别发达的。

这里又是大契的重要航道。

从身笃运回来的香露,还有从利亚大陆开采出来的矿石,都是需要从南洋这边转运的。

光是给这些商船进行补给,南洋人就赚了不少的钱了。

而且这南洋还是有很多优良港口的,现如今这些港口都已经被南洋都尉府,用各种手段占据到了朝廷的手中。

岷里拉更是成为了南洋的第一大城。

总而言之,南洋的迅猛发展,也成为了方景头疼的问题。

南洋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吧!

怎么才能让南洋发展速度降下来呢?

这已经成为了方景,迫在眉睫的头疼问题了。

他翻看着南洋都尉府王月送来的奏折,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都不用看见王月本人,只要看见他写的字,方景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狗东西,已经不是一两次背刺朕了!

都已经给他放去南洋了,怎么还是不消停呢!

不行!

绝对不能再把他留在南洋了!

必须给他调回朕的眼皮子底下来,朕要亲自看着他!

可方景冷静下来之后一想,这南洋发展的如此好,也确实不是王月一个人的事情啊。

就算把王月调回京中看着了,也未必能够让南洋的发展降速的。

方景实在是头疼的厉害。

这南洋的地缘优势,实在是太突出了。

这里的海上航线简直就是天选之地,全世界所有的海贸都要经过这里。

而且,大契几乎所有的船只,只要是走海运的,几乎都会经过这里。

南洋不单单有海,就连陆地上的土壤也是相当肥沃的,气候更是宜人。

就连水产那都是一等一的好!

可以说,这里就是得天独厚的天选之地了!

之前因为有土著闹事的问题,现在也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

这样一个安定却繁荣的南洋,自然吸引着更多的人去移民。

勤劳的大契人越来越多的会选择去南洋发展,而这些勤劳的大契人去了南洋之后,南洋的发展就更好了。

如此的循坏,就好像是一条斩不断的铁索一般,谁也无法阻止这里的发展。

方景头疼的是南洋发展的速度太快,却怎么也想不出如何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

算了吧。

想那么多也是没用的,还是先把王月给调回来再说吧。

就让顾布德接任他的位置吧。

拿定了主意之后,方景立刻拟旨给了政事堂。

当朝首辅荣千万接过皇帝的圣旨,看过之后只是感慨了一句。

“唉!这个王月啊,果真是简在帝心啊!”

别的不说,就单说这个王月,他的晋升速度可以用飞来形容了。

从顺天府尹,到南洋都尉,现如今陛下又要调他回京任职。

按照朝廷一惯的选官案例来说,给王月一个七部的侍郎位置,那一定是没跑了。

但是去哪呢?

侍郎之位,就是尚书的辅佐官位。

在建朝初期的时候,祖帝就对各个部门的侍郎作出了严格的限制。

就比如,吏部的侍郎就只能有一人,而户部则可以设立两个侍郎,也就是左右侍郎。

现如今这侍郎的位置都是满编制的,根本就没有空位可以给王月啊。

对了!

荣千万一拍脑门,立刻就想到了。

新成立的保障部,好像还没有侍郎呢!

要不然,调王月回京就给他个保障部侍郎当?

就让他去统管全国的捕快吧!

反正他之前也是做过顺天府尹的,对于这种缉盗的差事自然得心应手。

荣千万想明白了个大概,而王月这边也是在心中略微有了点预感。

他预感自己应该在南洋待不多长时间了。

有了这样的预感之后,王月马上就去巡视了南洋的几个大种植园,最后还在岷里拉会见了这些种植园的园主。

现如今,在岷里拉风头最盛的两大种植园,就当属郑家和陶家了。

郑家出了郑景这么一个大举人,像在南洋这种文风惨淡的地方,能够出举人,那绝对算得上是祖坟上放鞭炮,冒烟了!

本来郑家对郑景也没有太大的期待,这次让他进京赶考也只是想让他赶一次考,凑凑热闹长长见识。

根本就没指望他能够高中进士的。

以现在郑家的关系人脉,在南洋给自己举人儿子谋个好点的差事,那可是相当容易的。

要说现在的南洋,对读书人也是非常重视的了。

只要是秀才和以上有功名的人,在南洋被破格录用,那都是常有的事。

郑家对儿子的期待,也就是这样而已。

可郑家也是没想到,郑景居然写出了《重商》这样的大作!

现如今这从燕京城回来的人都在说,郑家的大少爷肯定能中进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