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82章 老人家送的一箱书

第82章 老人家送的一箱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这个时代的一年两熟, 是以稻麦轮种为主,兼以双季间作稻。早稻种子培育的年代比较晚。南方最初的多熟制,最初都是先种冬小麦, 然后种水稻。原本的历史中, 在宋朝末期,早稻种子培育出来, 自宋到清,南方以双季间作稻为主, 即将早稻晚稻种子混种,再根据不同的时间移栽,可以一年两收。直到明末清初, 他们才逐渐摸索出双季轮作稻的办法。陈标不是农学生,虽然经济学中会提一句多熟制的变迁, 但没有接触到的时候,陈标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现在, 他才向老农询问,可否直接双季轮作稻。老农不敢用自己的田地尝试。但陈标因为功劳在洪都分了田, 陈家又买了许多家中没人耕种田地的兵卒的田地承包权。用陈家的地做实验, 老农没有心理负担。他们决定明年尝试双季轮作稻, 如果比现在的耕种方式收获更多, 再向其他百姓推广。陈标蹲在地上,手指头在泥土上戳洞:“双季轮作很耗费土地肥力, 这个要考虑进去。”老农憨厚道:“这个我懂, 放心。”陈标露出班门弄斧地尴尬微笑。朱元璋见自家儿子羞窘的神色, 不但不安慰, 还哈哈嘲笑。陈标瘪嘴:“爹, 你这笑容有点眼熟。”朱元璋道:“我是你爹, 我们当然熟。”陈标冥思苦想,然后脑袋上“叮咚”一响:“爹!你和主公哈哈哈的时候非常像!”朱元璋眼皮子跳了一下,道:“胡说八道,谁和他像!”陈标想了想的,道:“正哥哈哈哈的时候,和你们也很像。”朱元璋:“……”没办法,大侄子是他养的教的,不像他像谁?陈标只是随口一提。毕竟他熟悉的叔叔们都是武将,“哈哈怪”实在是太多。到了八月,陈标梳理了一下,发现自己留在洪都确实没有什么事可干了,才和朱元璋踏上回应天的船。回去时,他看到曾经偶遇的那位老人家正在城门口和守门卫兵说些什么,好奇地过去询问。原来老人家正在询问城里有没有帮工的需求。他们村子刚收割完麦子,又种下稻子,现在处于农闲季节,可以进城干活。老人家笑着作揖:“多赚点钱,今年过个好年。”陈标跟着作揖:“今年一定能过个好年!”老人家看了一眼朱元璋,眼眸闪烁了一下,然后继续笑道:“对了,小少爷,我正好想去寻你。为了感谢你当时送我们肉,我有些东西想要送给你。”陈标连忙推辞。老人家摇摇头,道:“是一些书。我留着也没什么用,不如给小少爷,或许能让它派上用场。”陈标推辞的话有些说不出口了。这个时代虽然早就有了活字印刷,但活字印刷还是纯粹靠人力“盖章”,并未发展成机械运作,所以书本仍旧是金贵物品。许多书籍都是“绝版”,藏在各个书香门第的阁

楼中,轻易不会拿出来。陈标在这个时代找不到多少爱好,就只能读书。能读到一本没看过的书,陈标就会高兴许久。听老人家的话,这些书……有可能是家传的绝版?陈标想了想,道:“老人家,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帮你把书印刷一套还给你……唔,如果书很实用,我们可以商量多印一点放在书店,大家都能看,分成好说!咳,如果是家传绝学,不好外传穿,那就算了。”老人家笑道:“不是家传绝学,是受人所托藏了一份。如果小少爷能刊印,我当然求之不得,钱就算了。”陈标立刻严肃道:“那不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反过来也成立。取之有道的财,为何不接受?如果人人都不接受取之有道的财,那不是君子活该受穷?好人不就一定比坏人过得差?这钱,你必须拿!”陈标几顶高帽子丢过去,老人家愣了许久,然后哭笑不得道:“好,好,我不推辞。只是这书不是我的,钱我也不能拿,我给他的家人寄过去。”陈标摇头:“你受他所托,帮他做事,也该拿钱。我会分成两份,一份给你,一份给原作者。”陈标拍着自己的胸脯:“我是豪商陈家的家主,经商,我是专业的!”老人家心道,我怎么看你也不像个经商的。他笑着问道:“你身后是你爹吧?你是家主,那你爹……”朱元璋毫不顾忌地开玩笑道:“我?为陈家家主打杂的。”陈标叉腰:“对!”老人家开怀大笑,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道:“那我就放心了。”我就放心了,放心了啊。老人家见陈标要离开,让陈标稍等一会儿,让一个中年人扛了一箱子书来。老人家道:“路上慢慢看吧。我一直在这,若有疑问,可随时来问我。”陈标笑着道:“好!老人家保重!”他想了想,让人拿了陈家的商票给老人家,道:“这商票可以换布,作为书籍刊印的定金。”陈标没给钱,一是钱不好花,二是钱容易被抢。既然老人家说家里丰收,可能暂时不缺粮食。但现在人人都为了不饿死赶紧种粮食,布匹很少。布应该是紧缺的。老人家拿到商票,果然很高兴。陈标挥挥手,和朱元璋一同离开。离开的时候,陈标和朱元璋说自己运气好,刚好在城门口撞见这位老人家,否则还要等很久才看得到新书。陈标搓搓小手:“让我看看是什么书!”朱元璋赶紧阻止:“小心为上!”陈标抱怨:“要多小心?里面还能飞出暗器吗?”抱怨归抱怨,陈标还是乖乖躲在朱元璋身后,让家丁们先检查。家丁们检查后,告知朱元璋无毒无异物后,陈标才开始翻书。“唔……这……”陈标惊讶地瞪圆眼睛,“居然是治河的书?还是全手写的?这根本不是书,是治河心得啊!这落款……贾……友恒?”这下轮到朱元璋眼睛瞪圆了。他赶紧凑过

去:“贾友恒?难道是贾鲁?”“爹,你认识……等等,我好像有点印象……”陈标冥思苦想,“想不起来。”朱元璋皱着眉头道:“你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死了。你对他有点印象,可能是因为骂他的人多。标儿,你还记得我们起义时列数的元朝的罪状吗?”陈标道:“开河变钞?”朱元璋点头。至正十年,元顺帝将中统钞变为至正钞,滥发纸钞,物价飞涨,即为“变钞”;至正十一年,元顺帝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征发汴梁等十三路十五万民夫、两万兵卒开凿新河道治理黄河,即为“开河”。开河变钞导致民不聊生,最初的红巾军就是来自黄河工地。民夫头裹红巾,杀官造反,很快形成燎原之势。时人传唱着一则作者不详的小令《醉太平》,其言道“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可见“开河变钞”是百姓们心中公认的“乱世祸源”。陈标叹气:“原来是这个贾鲁啊……”朱元璋道:“这其中记载水利之事,那应该就是他了。”父子两相对无语了一会儿,陈标道:“爹,这个贾鲁,他的下场是不是不太好?”朱元璋道:“他死的时候还挺风光,死前还率兵打过咱们。不过他死后不久贼元的局势就不好了。他只是一个汉人,贼元皇帝不会对他后人多好。估计以百姓对开河的愤怒,他的后人大多流散了吧。”陈标看着那一箱子书,心里总算想起“贾鲁”这个名字了。他并不是记起元朝的治河尚书贾鲁,而是想起了“贾鲁河”。陈标在郑州谈生意的时候,听人说起过贾鲁河。贾鲁河是郑州第二大水源地,前身是楚汉相争的“鸿沟”,因百姓纪念一个叫贾鲁的人而取名贾鲁河。陈标道:“开河有罪,治河无罪。贾鲁过在当代,利在千秋。现在他可能连坟都被愤怒的百姓挖了,但后世,百姓还是会记起他治河的好。”陈标小心翼翼捧起书本:“这箱子书我们不能留,要给主公。以后主公当皇帝,他也得治河。这些都是贾鲁治河的经验,可珍贵了。”朱元璋眉头皱得死紧死紧:“啊?我……我们也要治河啊?治河费钱费人,又激起造反怎么办?”陈标没好气道:“治河修路建城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基础建设工作。不治河,等河水泛滥,那才叫真的民不聊生!爹!你书怎么读的?史书中这些都写了,你真的有好好看书吗?我在洪都这段时间,你该不会因为没有我的书信监督,就把书本放下了吧?”朱元璋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十分心虚:“没有没有,真的没有。”他为了赶上一月救援之期,哪有空读书!为了应付陈标,他在到了洪都之后疯狂看书,但看的都是陈标可能抽查的四书五经。史书就算以前看过,丢了这么久,他也不可能记起看过的所有细节。治水在史书中只是只言片语略过

,他怎么会记得住!“嗯?”陈标放下书本,抱着手臂,用严肃的目光审视朱元璋,“爹,我觉得你在说谎。”朱元璋伸手把陈标发出审视目光的眼睛捂住:“不,你没有觉得。来,快和爹说,治河有多重要。”陈标无语极了:“治河有多重要还用说吗?!爹你能用脑子自己想吗?!”朱元璋厚颜无耻道:“这不是有标儿你在吗?”陈标怒极:“我又不是你的脑子!你自己有脑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