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女海商 > 第十五章 关心则乱

第十五章 关心则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女海商!

十日后,杜且再度出现在崇福禅寺。她在大殿上过香,去往观音殿的方向,路途并不长,其间看到四名顾家的仆从守在两个大殿之间。而在方渐蓉的身后,也站了一名侍婢。

杜且未能顺利地接近方渐蓉,在离她两个蒲团地方跪着。方渐蓉身后的侍婢警戒地看着杜且,冬青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那侍婢见杜且衣着朴素却质地精良,通身气质端肃娴静,非富即贵,不能轻易招惹,默默地收回目光,往后退了一步。

方渐蓉上完香便走了,二人未能说上话。

杜且又跪了许久,感觉双膝微麻,身边没有其他香客,她才挪到方渐蓉跪过的位置,拜了三拜。

离开时,杜且从蒲团下取出一封信,悄然揣进袖中。

天阴无风,积雨云压在天边,闷得人透不过气来,大汗淋漓,不得舒缓。

杜且穿着薄衫,看着方渐蓉写的书信,目光渐渐凝重,另一只摇着团扇手不自觉地停了下来,连汗湿衣襟也不觉闷热,心底一股凉意涌向四肢百骸,叫她不知如何自处。

方渐蓉写了两封信。

一封信上写的是方渐蓉如何进的顾家,叶临风与玉娘、玉娘与郭氏之间的种种纠葛。这些都与弃之所说相差无几。

而第二封讲述的却是顾家的种种龌龊与不堪,这其中包含顾衍是如何执掌顾家的种种。

内宅阴私如卢荣那般,已是荒唐至极,禽兽不如。可柴从深出身官宦,能力受限,即便纵然,也是一道底线仍在。只是卢荣控制不住自己的兽性,方才闯出大祸。

而顾家。若是方渐蓉信上所言皆是属实,自恃财大气粗,处处都以花钱消灾为由,妄顾伦常,逼良为娼,随便践踏,毁人一生。

那么……

杜且第一个想到是弃之。

他与顾家的私怨,难道也是因为如此?

她不敢再往下想。

午后,热雷雨如期而至。

杜且托腮坐在廊下沉思,雨丝飞溅,凉意扑面。在她手边的矮几上,放着从顾家香坊收来的合香,都是近两年来顾家热销的香品。而前几日在香会上拔得头筹的“夏蝉语冰”已经售罄,预订排到一个月后。

有的说,顾家香料紧缺,要从市面上收香,但价钱却很高。这是要涨价了,故意不卖。传言一说,顾家的其他香品也被哄抢,冬青和春桃好不容易才买到在售的所有香品。

不得不说,顾衍的手段十分高明。明明是他收不到上等的香料,所有的香品都面临停产。但他却因此放出消息,让所有库存的香品一售而空,收回成本不说,还赚了一大笔。夏蝉语冰的预订也超出预期,全都是握在手中的现银。

而一个月后,沈征博的盛平号也该解封了。到那时,顾衍便能站出来平息谣言,继续维持之前的香品价格,稳定香坊的顾客。

杜且并没有把顾家当成对手。泉州城海商云集,同样香坊也是满地开花,还有各种的香铺沿街开设,酒馆、茶楼也能遇到贩香的香婆。

她想开设香坊,也只是为了更快地变现,而不单纯地做一手的买卖。她眼下只有风行号的货物,即便是全部卖到最高价,也不足以偿还五万贯的欠债。

而若是做出口的货物买卖,沈家偏院有的是要回航的蕃商,她也可以从中赚一手差价。可沈老太爷设立偏院以来,便立了规矩,一进一出均不收取佣金。她不能坏了这个规矩,虽说毁的是沈家的声名,但到底对自己也是不利的,委实没有必要。

因此,她所能做的是开香坊。可她有自知之明,并没有想过与顾家匹敌。顾氏大海商世家,世代经营,却偏偏要与她这个小女子为难。她与顾衍既无前仇也无旧恨,香坊都还没有成形,威胁更是无从谈起。这也是杜且想不通的。

雨幕中,弃之立在院门中,撑着一把纸伞,衣袂湿了大半。

杜且没动,摇头示意他先回去。

弃之没有转身离开,他仍是站在院门的檐下,等着风收雨歇。院门是他不能逾越的界线,他不能进去,只能等着她出来。

但雨没有止歇的意思,一阵狂风过后,大雨如注,弃之通身都已湿透。

杜且还是没动,隔着雨幕看着他。她知道这几日弃之都在忙新牙号,天没亮就走,入夜了也不见他回来。她想喝酒都找不到人。

她知道弃之收的牙人都是和他一般出身的半南蕃,他们无家可归,无人可依,只能相互照拂,抱团取暖。小满说,这是弃之的夙愿,只想让这些被家人遗弃的半南蕃在遇到困难时,能有一个地方可以收留他们。这也是弃之没有犹豫地收下苏比的原因。

杜且想起方渐蓉的那封信,神情复杂。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雨势才收,但天色仍阴,隐隐蓄势。

杜且撑了伞,跨过积水的庭院,走向一直没有离开的弃之。

弃之赶紧迎上前,把他的伞架在她的伞上,自己大半的身子都在雨中,可他却浑然不觉。

“我今日寻到一个调香师,虽说比不上方婆婆,但也在香会上有过出色的表现。他也是从临安来的,头先是在沉水记,半年前来的泉州。”弃之把杜且护至廊下,急切地向她邀功,“他自己开了一个香铺,原想着能靠合香养家糊口,却发现收不到好的香料。今日他到我那买香,我与他聊了许久,他深感没有能力与泉州城诸多的香坊抢香,同意为娘子调香。”

“沉水记的调香师?”杜且拍去身上的雨水,走在去向偏院的游廊,眉头微微蹙起,“你可知沉水记的调香师月例是多少?”

弃之回道:“听闻沉水记向来出手阔绰,大约是每月五百贯,年底还能抽香品的分成,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杜且道:“沉水记出色的调香师,都是给宫里的贵人们使唤的。张副使便是这般入了太医院,而后一路高升,虽说替人背锅,但现下也有一官半职,油水颇丰。而你说的那名调香师为何会沦落到自己开设香坊,没有香料合香的地步?”

弃之避开杜且直视的目光,言辞躲闪:“为何要在意这些,你能找到合适的调香师,香坊能顺利开起来,不好吗?”

“不瞒你说,我与沉水章是旧识,我曾给章家四娘,我的表妹去信,要她借一个调香师给我开设香坊,可至今石沉大海,音信全无。”杜且也不想瞒他,“可现下你却说,沉水记的调香师在外开设香铺为生,我当然要问个清楚明白。”

“你既与沉水章家是旧识,你难道不知道沉水章已失去皇商之名,沉水记撤了各地大半的商铺,连都城临安都呆不去,半年前已陆续搬至泉州。”

杜且当然不知道……

她与沉水章家已有三年没有书信往来,母亲的家书上也从不曾提过。三年了,母亲只字未提章家,而她也未曾问及,似乎有意回避这段亲缘关系。

“若沉水记已是这般破落户的光景,他家出来的调香师,只怕也是不堪大用。”沉水记失了皇商之名不打紧,可关了各地大半的香铺,且退出都城临安,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沉水记的香品大不了如,甚至不如绝大多数的香坊,失去了竞争力。

弃之愣了一下,推开偏院的门,直奔自己的厢房,捧出一袋他从调香师那拿来的各色香品。

杜且让人去唤她院里的香婆。这是她当年陪嫁时的本事人,虽不能与寻常的调香师相比,但平常的焚香、熏香手艺还是十分了得。

雨还在下,庭院湿意弥漫,香料燃起的青烟也染了潮意,扩得散慢。无风,却不见青烟直上,弯弯绕绕几转,直往地上钻去。

“烟的形状不行。”杜且摇头。

弃之深表赞同,“用的是上等的沉檀,却未能调出穿透潮湿的香品,委实是浪费。”

香婆又重起香灰,依次试了五款香品,都被杜且和弃之否了。也不是说香品有多差,只是没有达到杜且对沉水记调香师的预期。若是以高出沉水记调香师的月例相聘,未免亏了。

“你承诺给那人多少月例?”

“八百。”

杜且无奈地看着他,“这个能值八百贯?”

弃之意识到错误,“不能,二百都嫌多。”

“等雨停了,你去与那人说,主家不喜欢他的香品,但他若是愿意来当个香工,也不是不可以。”

后来,弃之才知道这所谓的沉水记调香师其实是骗人。他确实是出身沉水记,但只是香坊的杂役,只负责晒香。他为了养家糊口,便打着沉水记之名开设香铺。

杜且听完后,忍不住揶揄道:“听闻你是牙人榜第一?”

弃之不禁汗颜,厚着脸皮道:“不才正是在下。”

“八百贯请一香工晒香,确实像是榜首能干得出的事情。”

“我这不是为了帮你找调香师,不想让你去管顾家的闲事。”弃之也是有些小委屈,若不是过于心急,他也不至少真假不分,病急乱投医。

帮!有多久没有人主动帮她了。

这三年来,她都是一个人,打理沈家,安顿自己,与这个陌生的泉州城学会相处。曾几何时,有人主动说要帮她。即便杜且心中清楚,这可能只是她相帮蕃长府小娘子的回报。

“为何我不能管顾家的闲事?”杜且倾身上前,目光灼灼,“你与顾衍到底有何恩怨?你为何这般怕顾家?”

弃之琥珀色的瞳仁倏地收缩,躲闪的意味十分明显。

他不想提及,杜且能感知到。这更加深了杜且内心的猜测,顾衍对他曾经的伤害是无法愈合的。

须臾的静默之后,弃之撩袍站了起来,背身以对,“顾家百年经营,并非柴从深之流,没有万全的把握,很难撼动其万一。再说,娘子眼下最为重要之事乃是还债,不要因为顾念旧情而以身犯险。我不是怕顾家,而是认为当下没有必要与顾家过于针锋相对。”

“我可以答应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方婆婆我不能坐视不管。”明白是一回事,可杜且无法坐视方婆婆的求助而不施以援手。“若是我执意如此,你是否还愿意帮我?”

杜且抬眸,清疏的表情一如从前,只是眼神中含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又带了一抹不自信的躲闪。怕被拒绝,怕孤军奋战。在这座城中,她是一个外来者,深深明白孤立无援的煎熬和无助。是以,她愿意对方渐蓉施以援手,因为她明白女子的艰难。

“帮!”弃之没有犹豫。

杜且的眸光骤然一亮,阴霾顿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