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之大奸臣严嵩 > 第377章 掀起舆论大战【4】

第377章 掀起舆论大战【4】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之大奸臣严嵩!

圆圆自从严蒿失踪,着急的夜不能寐,几次跑到无人区寻找严蒿。

现在一听到严蒿回来,便衣不解带,前来侍奉严蒿。结果此时看到严蒿一回来就拿出新剧本,十分惊奇啊。

“你何时写的本子?”圆圆奇怪道。

严蒿干笑两声,心说太着急了,应该等两天再给她,不会穿帮吧?

“哈哈,我与皇上落难时,没事我就心中想两句,一回来就有了本子。”严蒿笑眯眯道。

(汤老:我想死。)

本来稍晚一点给圆圆更合适,但此时他已经发动了对东南狗大户们的攻势,此时控制舆论极其重要,绝不容有失。所以也只能争分夺秒交给圆圆了。

圆圆拿过本子《承天惊魂记》,急忙看了起来。

《承天惊魂记》,是汤老的第四本剧本,表现了嘉嘉南巡回老家承天府时,遭遇了强大的阴谋集团组织的谋逆暗杀。但在嘉嘉英明果决和严蒿的机智多端之下,皇帝邂逅了民女王虎丫,不仅成功转危为安,粉碎了阴谋家们,还收获了自己爱情的故事。

由于嘉嘉这次遇刺故事本身就够离奇,剧情就够狗血,汤老基本照搬了嘉嘉故事,加上一些艺术升华,便新鲜出炉。

圆圆当然扮演王虎丫这一关键角色。

圆圆看完了《承天惊魂记》,惊为天人,抱着严蒿又笑又跳:“想不到阁老你一边逃难,一边还能写剧本!真是太有才了。”

严蒿与圆圆耳鬓厮磨,血气上涌,好不容易才憋住,虎着脸道:“这《承天惊魂记》,你们多久能演出?越快越好!”

圆圆也意识到,《承天惊魂记》对严蒿的重要性,想了想道:“这本子并不复杂,加上我们戏院已经演了那么多本子,如果你质量要求不高,只要三天排练,我们便可初演了!”

“好!”严蒿拍板道:“三天之后,我会请皇上带着文武百官、满朝勋贵,甚至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前去看戏。一定要给东南狗大户们致命一击,让大半个大雨的舆论,倒向皇上和我!”

圆圆伏在严蒿的怀里:“你放心。小女子能帮你的不多,这《承天惊魂记》,就当小女子给阁老的一份大礼吧!”

她亲了严蒿一口,便急匆匆去找戏院老板,开始排练《承天惊魂记》。

严蒿看着远方,露出睿智锋芒的目光。

有了报纸发动阶级仇恨,揭发狗大户的罪行,有了老少皆宜的昆曲阵地,宣扬皇帝如何苦逼,如何凶险,狗大户们如何阴险毒辣,舆论还能不站在自己这一边?

控制了舆论,就算是自己整的狗大户们再怎么惨,大雨各界、亿万百姓也只会大声叫好,给自己加油助威。

舆论战,必须赢!

有了严蒿的指示,急于挽回嘉嘉印象的陆柄和黄锦,立即行动起来。

第三天,嘉嘉的圣驾抵达附近的洛阳,登上了早已等待在这里的龙舟船队。龙船队浩浩荡荡,再次踏上了大运河返程之路。

此时,锦卫和东厂,却一刻不停忙碌起来。

从龙船队伍中,不断有带着奉旨查办谋逆大案的首辅严蒿签发的缇骑,通常是东厂番子和锦卫,打马向东南奔驰而去。

这些东厂番子和锦卫,冲入了扬州、金陵、苏州、湖州、杭州等东南最富庶的州府,按图索骥,到处抓人,声势极为浩大。

不过,他们只是抓人,并不滥杀无辜,除非遇到了激烈抵抗或者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该家族与谋逆大案直接有关。

浙城蒲郡县郑家,洪武皇帝御笔亲书江南第一家。

整个蒲郡县,8成以上的土地,足足十几万顷,都归郑家所有。

郑家单独建立了郑家庄,规模比县城还大。

在蒲郡县,郑家家主一句话,比堪称“百里侯”的县令话还好使。

可以说,蒲郡县就是郑家,郑家就是蒲郡县

事实上,此地的县令就姓郑,是郑家的一个旁支。

此举当然有违大雨官场的规矩。大雨朝规定,本乡做官回避。也就是说,本省人不能在本省做官(九品以上是官,无品级的是吏)。更别说由本县的人,充任县令。

但无奈,官场上实在无人敢于做蒲郡县的县令。

官场中,如果有人被分到蒲郡县做县令,会立即有懂行的吏部同年劝说,千万不要去蒲郡县那个地方。倒不是说那地方危险,或者官难做,恰恰相反,蒲郡县由于有郑家这个庞然大物,无论是刑名还是钱粮,都非常容易筹措。到了该缴纳朝廷赋税的时候,郑家自然会主动派人送来。

问题是,在这里做官,等于给郑家一家做官,根本没有政绩啊。

没有政绩,也就没法升迁。

当然,由于郑家的存在,也没有油水,没人敢揩油。

曾经有一位外省县令,连续在蒲郡县做了四任12年县令,最后老死此地,每年只有一百两银子俸禄,又要养师爷随从,穷得叮当响,连棺材都是郑家贴补的。

以后再也无人肯来蒲郡县做县令,吏部无奈之下,只能从郑家的子弟中选出一个旁支做了县令。

从此之后,郑家彻底统治了蒲郡县。

郑家庄前,一连九座牌坊,气势不凡,排比而起。

第一个牌坊,大大书写着“江南第一家”,老朱御赐亲笔。

后面是一连两座“状源及第”牌坊!

这就意味着,郑家本朝出了两位状源。

然后是一座“榜眼及第”和一座“探花及第”牌坊,都是朝廷礼部监造的。

后面最高处,还有本朝大儒方孝孺亲手所书的一座牌坊,记载着老朱亲自莅临蒲郡县郑家视察的盛况。

这一切,都彰显着郑家的强大、荣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