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天工开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历史:泱泱华夏,对话古今!
现代,万米高空,云层之上,一道时空裂痕缓缓浮现,三道身影从中走出。
“这......”
宋应升宋应星兄弟刚一走出来,就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震撼。
脚踏云端,宛如飞鸟?
万米之下,乃是点点灯火,好似众星璀璨。
往上看,则是一望无际的蔚蓝天际。
当真是,神仙手段也!
但是随即,宋应升的脸色逐渐僵硬起来。
想起自己的手似乎还攥着黄渊的衣领子...
这个时候他瞬间清醒过来,心想自己怎么敢的呀?对这么一位神仙人物大不敬,那不是老寿星喝砒霜——嫌命长吗?
立刻把手收回,然后作揖行礼,毕恭毕敬地道:“小人听闻国家覆灭,一时心切,情动之处难以自制,还望上仙不计前嫌。”
然而一旁的宋应星却没急着说话,而是在左顾右看,眼眸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辉。
这就是天上吗?
这种白色的气体,究竟是云,还是雾?
莫非能把人凭空托举起来?好生神奇!
“无妨无妨,先生性情流露,可以理解,更何况不知者不怪。”
“不过,先生饱读圣贤书,更与贤弟一起编写了《天工开物》此等名著,应当知道这世间并没有什么神仙才是。”
“什么?您不是神仙?”
宋应升有些尴尬了,能把人悬在万米高空而不掉落,看白云飘荡,飞鸟远去,这种手段不是神仙是什么啊?
仿佛是看出了宋应升心中的疑惑,黄渊急忙解释道:“很简单,这是科技的手段!”
“科技?”
一直以来,他对弟弟鼓捣的那些东西都有些看不上。毕竟自古以来,都有君子远庖厨的说法。
务农打铁之事,怎么能交给读书人去做?
不过毕竟是亲生弟弟,他想写书,自己自然得帮忙。
可是现在,眼前的一幕却直接震碎了他的三观。
厉害了我的弟弟!
原来你捣鼓的是这种仙术啊!你特娘的怎么不早说啊?
“先生,您说我的《天工开物》能福泽后世,如今可否让我一观?”这时候宋应星站了出来,现在他对黄渊来自三百年后的说法可谓是无比相信,自然也就提出了心中最迫切的要求。
“完全可以!”
黄渊笑着回答的同时,大手一挥,天地旋转,三人从天而降,体验一把什么叫做蹦极。
虽然这是依靠系统做到的,但现代科技也完全能做到,所以黄渊在某种程度上也不算撒谎。
下降到一定高度后,三人骤停。宋应升和宋应星双手紧握成拳,骨节发白,显然是被吓到了。
黄渊却指着眼前的一栋建筑,高声道:“这里,是以华夏为名的图书馆,收藏着古往今来九成九的珍贵典籍,您的《天工开物》,就在其中!”
两人这才有兴致打量起眼前的建筑来,都不由得啧啧称奇,其宏伟程度,壮观程度,都远超大明建筑。
“如此建筑,不知需要多久才能建成?”
“全力以赴,一年足矣!”
“什么?”
这次不只是宋应升,就连宋应星也被镇住了。
好家伙,这样的建筑放在大明,少说也得五年往上吧,不然为什么历代帝王的皇陵都要提前好几年修建?不就是怕死了还没竣工吗?
可是现在,这种层次的建筑在后世竟然只要一年就能建好,属实是,有些匪夷所思。
殊不知,他们的表现正被上亿人看在眼中。
“我怎么觉得,黄渊是在故意整他俩呢?”
“我也觉得有点,从高空落地也好,见识现代建筑也罢,都有点报仇的意思。”
“你是说刚才被薅衣领黄渊记仇了?”
“那可不是吗?连秦始皇和明太祖都没薅过呢。”
“哈哈哈,笑死,突然感觉黄渊莫名有点可爱怎么办?”
“唉,可惜老公已经是王冰冰的了,不然我还能给他生几个猴子。”
“要不这样吧,大家联合起来,男的把冰冰抢走,女的把黄渊抢走!”
“emmmm,我是男的,可是我想要黄渊怎么办?”
“你不是一个人!实不相瞒,我也一样!”
“好家伙,兄弟们玩得挺花啊!”
视频中,三人沿着华夏图书馆内的道路一步步前进,终于到了一处展厅前。
最中央的一个玻璃柜里,存放着一本纸张泛黄的古老书籍。
当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宋应星无比激动!
这就是他写的书!几分钟之前还被他拿在手中把玩,那时候的纸张还是崭新的,有着清新的油墨香气。
现在,却仿佛历经了百年岁月,充满了沉淀,连书页都泛黄了。
“这...这是我的书!可为何要放在一个玻璃柜子中,不拿出去抄录给世人学习?”
“因为抄录得已经够多了,而您的手写本作为原版,乃是华夏文明的宝贵财富,应当得到最好的珍藏。”
“可别小看那个玻璃柜子,它通体由防弹玻璃制成,坚硬程度堪比钢铁!上面还连接了警报系统,一旦有人未经允许把玻璃罩打开,整个大厅内就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但它又是透明的,不会妨碍一些远道而来的学子瞻仰与参观。”
“这...这,老夫无憾矣!”
宋应星着实没有想到自己的书在后世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受保护程度简直比他们那时候的当朝宰辅还要高。
这时候,几位老学究带着一群学生走到了《天工开物》的玻璃罩子前。
一位老学究出声解释道:“这就是平日里我让你们看的《天工开物》原稿!”
“它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华夏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甚至被人称为华夏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对我国的手工业发展起到了长足的影响。”
“不只是我国,它还先后流传到了大和,H国,以及欧美,饱受好评!”
“甚至间接地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对他们的手工业的影响同样深远。”
“可以说,这本书籍的智慧,影响了十八世纪整个世界的手工业和农业体系!”
“而这本书的著作者宋应星,乃是我华夏人!”说到这里,那位老学究一脸的自豪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