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历史:泱泱华夏,对话古今 > 第321章:著

第321章: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历史:泱泱华夏,对话古今!

华夏,诋毁事件结束后的第二天,也是刘先生篇结束后的第四天,晚上八点,所有人都在电视机或电脑前严阵以待。

他们在等,等黄渊给他们带来新一轮的震撼!而在这件事上面,黄渊从未让人失望过。

每看一期《泱泱华夏》,都是一场心灵上的洗礼!

八点,黑色的屏幕准时亮起。

一身白衣的黄渊仿佛从诗画中走进了现实,他走在历史长廊中,高声道。

“古往今来,王朝争霸,民不聊生。但是,那只是冷兵器的战争,直到近代,当我们被热武器火力覆盖,不断轰炸的时候,才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无数先辈们用血泪总结出来的教训!”

“而今天,我们要对话的就是一位明朝末年的伟大科学家!”

“在他那个时代,科学技术不被看好,鬼神之说才是真理。也许他会怀疑,会自我否定,会中断对科学技术的探索。这是绝不容许的!是我华夏全人类的重大损失!”

“而今,就让我,就让我们去见一见这位古代科学的先驱者,去告诉他科技真正的含义!”

“古代的科学家?古代还能有科学家?开玩笑的吧。”

“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天圆地方,对各种超自然现象的解释是鬼神之说,人民流年战乱,在那种背景下,谁还有精力研究科学啊?”

“说的会不会是秦始皇时期的徐福?古代的炼丹术对后世的化学发展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只可惜练不出真仙丹,否则秦始皇也不会那么早死了。”

“徐福一个骗子,以黄渊的格局应该不会和他对话。所以我猜是诸葛亮。诸葛武侯的才情,古往今来,能超过的也没几个。”

“而且木牛流马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已经是一大发明了,如果真的能自己运输粮食的话,那就是最早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萌芽了啊!”

众多网友都猜测得津津有味,唯独没人猜到是宋应星。

一时间,一些高校的历史系教授纷纷掩面,感觉脸上无光。

年轻一代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真是越来越少了,诸葛亮还能和科学家挂的上钩,徐福是个什么鬼?

那是忽悠秦始皇,要了三千个童男童女前往大海献祭给海神的骗子啊!

这不纯纯封建迷信吗?要是这种人都能算得上科学家,那科学家的门槛也太低了吧。

真正的科学家是沈括和宋应星这种,留下科学巨著,福泽后世的呀!

除了这些老教授以外,央视演播室内的众人也是一脸紧张。

好家伙,看来大家对古代科学家这个称号并不熟悉,否则也不至于一个叫得上号的都喊不出来。

到时候宋应星的名字出来,大家会不会觉得很陌生?会不会不认可?会不会影响到这一期的收视率啊?

这一担心,就容易乱想。

也许两个老泼皮的专业技能并不比黄渊差,就是年纪大了,少了几分年轻人该有的冲劲。

视频之中,也不管众人讨论得如何,黄渊在历史长廊中明末年代的一个节点一脚跨出,跨越历史,穿梭时空!

轰隆隆!

随着黄渊身影的消失,屏幕顿时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景象,让人看不真切。

而随着白雾的散去,一间瓦房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中。

瓦房并不大,不过带有一个小前院。

院子里,两道身影正在不断忙碌。

其中一个手中拿着两株植物,正在不断鼓捣着,嘴巴里不断报出一个个数据。

而另一人,则俯首于案牍前,不断记录着。

两人分工明确,进度却不快。

毕竟实验这种事情,讲究慢工出细活!

很快,那人放下手中的两株植物,另一人也放下了手中的纸笔,算是宣告这次实验的结束,相关数据已经被记录完毕。

“阿弟,这本书是我们写的最久的一本,已经快三年了,还没完成...”

“阿兄是累了吗?那可以先暂停休息一下,我一个人来便好。毕竟这活计,急躁不得。”

见他这样说,那位兄长终于忍不住了,站起身道:“我是那个意思吗?”

“你也知道,这本书,于功名进取丝毫无益处。我承认你写的很好,但在大多数人眼中,只怕只是本杂书啊!”

“都已经写了三年了!时间够多了,内容也包含了纺织,机械,制盐,采煤,火药等多个方面,足够你出书了。”

“现在正值生死存亡,国家倾覆之际,我们应该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匡扶社稷!”

听到兄长的话,弟弟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道。

“兄长,我的政务不如你,在这乱世,能出些钱财修建学堂,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已经是竭尽全力。”

“但这本书,却是耗费我毕生精力所著。内容包罗万象,绝对是当今为止,内容最全面的手工业百科全书!”

“不止如此,我还在其中记载了我的诸多发现,留待后人一一证实。”

“兄长你相信我,这本书一定能福泽后世的!”

说到这里,这位弟弟的眼眸中已经是一片火热与赤诚。

“唉,不是兄长不支持你,而是世人逐利!再好的书,于功名进取无关,又能如何?又有谁看?”

“连年战乱,李贼入关,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穿不暖,还有谁有那个闲心去看你的书?”

“说句不好听的,你这本书能不能保存下去都不一定。”

这话一出,那位弟弟好像凝固了一般,一动不动。

他...有些动摇了。

是啊,世人多浮躁。

一般只有读书人才会看书,但他们看的是四书五经,经义策论。

他写的书,读书人不看!

可读书人都不看了,还有谁会看?

农民?工人?那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贫苦群体啊,缺乏认知,就算告诉他们书中有有利于他们的知识,只怕也不会相信,不会去看的。

“我的书,在后世,真的没有人看吗?”这位老人,有些哀愁地发出感慨。

“不!老先生此言差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