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唐:李二冒充我父亲 > 第三十六章 奇闻录

第三十六章 奇闻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唐:李二冒充我父亲!

御书房内,李世民专心的批阅着奏折。

长孙将熬好的莲子羹端了过来。

小声的说道:“陛下休息一下。”

李世民将奏折放下,揉了揉酸涩的眉心,接过温度刚好的莲子羹一饮而尽。

随后靠在椅子上开始闭目养神。

长孙站在一旁,轻轻的给李世民捶背。

“最近那小子在干什么?”李世民突然想到了王惊梦,开口询问道:“还在他那个小学堂里教书?”

长孙开口回答道:“臣妾也是许久没有见过梦儿了,听说他最近很忙,应该是在忙学堂的事情。”

“他这小小的年纪,也不知道他那些奇怪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

李世民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是啊,这小子年纪轻轻的,知道的学问确实多了些。”

“这一点我倒是派人调查过,这小子从小便生活的长安,与那名老管家一起生活。

“那些街坊邻居只知道,他小时候有些呆傻,其他一无所知。”

“他的父母也详细的查过,祖辈一直生活在长安,没有特别之处。”

长孙问道:“有没有询问过那个老管家?”

“已经让人接触过了,那个老管家现在已经糊涂的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谁了。”李世民叹息一声回答道。

长孙思索片刻说道:“会不会是梦儿一朝明悟,突然开窍了。”

“这样的事情,书中倒是记载过许多。”

李世民点了点头,“也许吧。”

“臣妾最近听说,许多王公贵族,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梦儿那里求学,梦儿要是将自己那些能惊天地的学问传出去,会不会有麻烦。”长孙担忧的说道。

李世民思考了片刻,说道:“警告那小子,火药的制作方法一定不要传出去,这种国之利器,不能掌握在其他门的手中,若是被那些宵小之辈利用,必定会带来滔天大祸。”

“那算学对百姓,对天下有利,倒是无妨。”

无耳领命而去。

……

……

学堂上。

王惊梦除了教一些数学以外,还讲一些故事,提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为的就是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有没有同学思考过,人类是怎么来的。”

相比许多小孩子都思考过同样的问题,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当然父母给的答案也是千奇百怪。

一名黑黑的小男孩,站起来说道:“先生,我娘说我是从河边捡来的。”

这个答案,引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

王惊梦示意小男孩坐下,表扬道:“非常好。”

“这说明徐小树同学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至于你是不是捡来的,你回家给你母亲求证一下。”

“至于人类是怎么来了,我这里有一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以后需要你们去探索。”

“有一个叫达尔文的人,提出了一个论点,名为演化论。”

“经过他的推测,人是由猴子演化而来的。”

听到人是猴子变的,下面的同学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长孙冲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先生,猴子怎么可能变成人,难道是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会七十二般变化不成。”

西游记的故事,自然也是王惊梦讲给他们听的。

王惊梦说道:“这只是一种猜想,格物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胆的猜想,小心的求证。”

课堂上,一名叫严温文的十六岁少年,却没有加入大家的讨论之中。

他飞快的拿出了一个本子,用鹅毛笔蘸着墨汁,快速的写了起来,将王惊梦讲的全部记入在了本子上。

严温文一字不落的将王惊梦的话记入了下来,仔细的看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时将厚厚的本子合起来,小心的收好。

本子的封面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奇闻录。”

上面记载的全是,王惊梦说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我们生活的陆地是圆形的,当我们站在海边,看着一艘船向着大海里驶去,最后看到的却是桅杆。”

“比如这个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

虽然他不知道原子是什么,不过先生前几天做的那个放大镜,确实非常的神奇。

“在比如点石成金,真的可以实现……”

严家是个真正的书香门第,祖祖辈辈都是大儒。

严温文的父亲名为严立本,是名史官,为人刚正不阿。

严温文身为次子,却没有继承他父亲的秉性,从小便不喜欢读那些四书五经,对那些鬼狐奇谈的书籍倒是非常感兴趣。

由于不是长子,对他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性子活泼的严温文除了搜集奇书以外,便和长安的纨绔子弟在一起厮混。

得知长孙冲等人来这里读书后,便也好奇的跟了过来。

来到这里后,严温文知道了自己来对了地方,那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谓是无所不知。

因此他把王惊梦讲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都用心的记入下来,编撰成册准备出书。

书的名字便叫,奇闻录。

放学后,严温文来到印书的作坊,拿出奇闻录,付了银子。

他准备先印上一百本,分给大家看看。

故事都是王惊梦讲的,作者自然是王惊梦,故事是他记录的,作者后面自然也会加上他的名字。

严温文心中这样想着:“从现在开始,我也是个出过书立过传的人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众人的追捧。

许多文人才子都被书中那些离奇荒诞的故事所吸引。

有的人看过之后赞叹不已,有的看过之后却是愤怒不已。

不只是文人才子。

长安城里的那些贵族小姐,大家闺秀,都被书中记载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所吸引。

小秀才那一句,“你没听说过,王维的相思吗。”让无数的闺中少女为之动容。

这首。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让无数的闺中少女所憧憬。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多美的诗句啊。”

“姐姐这个王维是谁啊,能写出这么美丽的诗句,以前怎么没听过啊。”

“应该只是化名,这首诗应该是这本书的作者写的。”

“作者叫王惊梦,好像也没听过。”

“不过这个叫严温文的,好像是严家的二公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