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风起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汉使节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汉使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风起!

话说陈然一行借道夷陵,一路跋山涉水,最后从巴郡涪陵入川,这一路行来,几人都轻减了不少。

好不容易看到涪陵城外有间酒肆,几人不做任何停留就冲了进去,在阁楼上包了一间雅座胡吃海喝起来。

典满边吃边抱怨道:“这南方也太难了吧,除了山还是山,这翻来覆去的,以后可怎么打战……这还没走到就得累得半死了吧。”

司马孚闻言叹了口气,言道:“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军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军,在这等地方作战,战力能不能发挥出三层都是个问题。”

诸葛亮饮了杯茶水,随后笑道:“北军最大的优势可不是所谓的兵种,而是那股无坚不摧的军魂。山地作战有山地作战的打法,更何况,自古以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陈然微笑看着一副智珠在握的诸葛亮,不知为什么,她就喜欢在这个时候破坏破坏诸葛亮高深的气场,这都成为了她一路上的消遣和爱好了。

只见陈然夹起一根大鸡腿,放到诸葛亮的碗中,然后托着粉腮直勾勾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干笑一声,也很配合的拿起鸡腿,就这样一手鸡腿一手羽扇,看得典满和司马孚憋笑不已。

正当几人说说笑笑的时候,雅间的门被推了开来。

两名黑衣大汉守在门口,随后一名黑衣汉子从外面走了进来。

黑衣人进来后,立刻拱手作揖,朗声道:“天网执事健恢,参见长公主殿下。”

雅间几人一愣,随后面面相觑,他们刚从山中走出来,自然与外界的信息有所脱节,只有诸葛亮吃鸡腿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后又心领神会的吃起鸡腿来。

过了片刻,司马孚眼前一亮,随后站起身来,激动的道:“你是说主公称帝了?”

健恢点了点头,言道:“五月初一,吾皇在唐城登基,以汉立国,建元广武并昭告天下。”

陈然赶紧做了个请的手势:“健大人快快入座,和我们说说情况。”

健恢也不客气,直接在诸葛亮的身旁落座,随后淡淡的言道:“鸡腿好吃吗?”

诸葛亮啃鸡腿的动作又是一顿,随后默默放下啃了一半的鸡腿,轻摇羽扇却不作答。

这一下典满和司马孚再也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陈然也是忍俊不禁,只有诸葛亮显得极为淡定。倒不是说诸葛亮吃鸡腿有什么不对,只是那画面反差实在太大……

诸葛亮扯开话题,询问道:“你怎么还在这里?”

这句话一出,大家就知道诸葛亮和健恢的关系不一般了。不过想想也是,以诸葛亮当年在文会上的表现,肯定早就被天网的人盯上了。

健恢端起面前的酒盏抿了一口后,笑道:“我料定你也会来益州一趟,这不,就在这里等着你了。”

诸葛亮哦了一声,他倒是没有细问健恢如何料定的,健恢的机智与谋略都不差,在他看来,选择呆在天网确实是挺可惜的。

随后,健恢将这个月发生的大事一一叙说,一直说到陈风称帝并立陈予为太子。

诸葛亮听完后,淡淡的言道:“此事既在情理之中,也在预料之内,只不过陛下不改国号,仍旧以汉立国,这是没有想到的。”

众人闻言也都附和的点了点头,如果说陛下是为了汉室正统而选择不改国号,那就有点扯淡了,毕竟以现在陛下手中的势力,汉室正统又能值几个钱。

陛下立国之后,可谓是将汉朝原本的制度尽数推翻了,就连官制都进行了改革,又怎么会在意汉室正统这个虚名呢,难道就为了那些所谓忠于汉室的人?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别说是他们了,恐怕全天下都不能理解陈风这个举措。可能也只有陈风内心深处那份来自后世的执念,才能解答这个问题吧。

……

健恢继续言道:“如今天下将陛下建立的大汉朝廷称之为北汉,将南方伪汉称之为南汉,而且江东与益州都接受了伪汉的封王。”

陈然闻言后,眉头微蹙,随后将目光转向诸葛亮,沉声道:“如此一来,我们的益州之行恐怕不会顺利呢。”

诸葛亮笑着道:“然儿放心,待我为刘益州分析利弊之后,益州局势自然会有所转变。只是在此之前,我们要先拜访一下巴郡太守。”

健恢点了点头,言道:“巴郡乃是荆州入川的第一关,此处的防务将至关重要。巴郡太守正是益州名将严颜,他的态度将起到关键作用。”

司马孚也出言道:“只是我们以什么身份前往拜会呢?”

诸葛亮笑道:“当朝长公主在此,我们自然是以使节的名义拜会……”

……

翌日,涪陵城外,同样是这家酒肆,但陈然一众摇身一变,变成了大汉使节团。

诸葛亮手持节杖,充当正使,天网的将士们也临时充当起了仪仗队,再加上挂起的大汉龙旗,一支简易版的大汉使节团就这么出现在了涪陵城外。

巴郡太守严颜得知消息后,起初还不在意,能出现在巴郡的大汉使节团也就只能是南汉了。

在他看来,南汉根本不存在正统可言,刘琮都能称帝的话,那他家主公不是比刘琮更有资格。

他本不欲接待,他也知道南汉的使节团定然是朝成都而去的,自己放行就是了。却不料,巴郡都尉急忙找到自己,言来的不是南汉的使节团,而是北汉的……

这下倒是让严颜大为惊讶,北汉的使节团走的是哪条路,怎的会来到巴郡?不会是有人假扮的吧!

不过北汉的使节团倒是让严颜重视起来了,当年群英大会,他也是亲历者,见过北境之繁华,百姓之富庶的他,对于北汉政权肯定是更加看重的。

不管是真是假,严颜决定亲自前去会会,于是下令在府中备好酒席,亲自前往城门口迎接使团。

将诸葛亮一行迎入府中后,众人各自落座,严颜也忍不住点了点头。眼前这个少年无论是风度还是气场,都不像是作假,更何况仪仗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强烈的自信,这在南汉使节团中是绝对看不到的。

诸葛亮也并未过多的废话,两人寒暄之后,诸葛亮便告知来意,并直言,伪朝如果想要具备抵御大汉的资本,定然会将目光放在益州,有益州天府之国作为支撑,才有机会与大汉雄师对抗。

听闻诸葛亮这么一说,严颜眉头直接皱了起来,他当然不怀疑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毕竟自家主公虽然接受了南汉的册封,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并未真正与南汉达成攻守同盟。

诸葛亮又给严颜分析了伪朝可能存在的几条进军路线,无论伪朝想以什么方式入川,都绕不开巴郡,所以巴郡的防务将至关重要。

严颜对此自然是千恩万谢,诸葛亮很多防御政策都恰到好处,听到诸葛亮的排兵布阵,严颜只觉得耳目一新。

随后,严颜派出信使先行前往成都报信,在安排一曲步卒护送诸葛亮的使团前往成都,临行前严颜更是拉着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够在自家主公面前言明利害,正视起巴郡的防线。

诸葛亮自然是欣然接受,就这样,一支就连陈风自己都不知道的大汉使节团浩浩荡荡的往成都而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