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风起 > 第四话 前世今生

第四话 前世今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风起!

同一轮明月,在乌云之中若隐若现。暗淡的星光笼罩着血迹斑驳、狼烟徐徐的雁门关。

关内城守府中,陈风盘坐于榻上。他双眼直视前方却毫无焦距,显然他的思绪已经不知飘向何方……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怎么会来到了汉末,我为了救那个孩子,从那个钢筋坠落的地方躲开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东西飞撞在了我的头上导致我……穿越了?米儿怎么办?公司怎么办?阿坤他们能应付得过来吗?”

他只记得他跟随旅游团前往雁门关遗址旅游,突然博物馆上的钢筋脱落,他为了救钢筋下的孩子……

陈风眼神有点儿波动,却是自嘲的一笑。

“或许我的离开,并不会给他们造成太大的影响吧,公司已经按照阿坤的方向在走了,而米儿…和阿坤…我的离开,可能才是最好的结局吧!哎!”陈风缓缓站起,头部的创伤和身体的疲惫让其脚步都有点虚浮不稳。

“这么想想好像也不错,不过我这是……穿越?附生?自己这具躯体明显不是自己以前的身体。以前自己怎么也已经30多岁了,而这具躯体却非常的年轻,按照脑海里的另外一个记忆,他今年才16岁啊。”

陈风看着自己的手,虽然因为脱力身体有点不适,但是他能从这双手掌上感觉到强大的力量。天生神力么?”陈风将手负于身后,缓步踱到门口,抬头看着天上忽明忽暗的月光。

不知是否巧合,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也叫陈风,应该是在城头上乱战时被那位苍髯的匈奴人用狼牙棒击中头部当场毙命了。

而自己应该也是在另外一个时空头部同样的位置遭遇重击而亡,之后不知什么原因让自己穿越到了这个时空……这个2000年前的时空。

这些都是从城头上找到的自己的头盔推断出来的,看头盔上凹陷下去的深度和损伤,戴着头盔的人肯定是绝无幸免的可能。所以这具身体里原本的那个灵魂…或者说意识,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消散了!

现在是……光和元年!历史上应该是在公元178年吧?对历史情有独钟的陈风对于古代的年份表还是有点涉猎的,只是并不知道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匈奴入侵?外族的入侵好像是汉朝末年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生的事情…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是雁门郡守陈雄唯一的儿子,而就在几个时辰以前,他得到了自己的字…在这个年代,一般字是在20岁落冠之年加冠之时才由长辈赐予。

“陈…子捷么!子捷…为大汉河山之繁荣安康征战守卫,捷报频传!”陈风嘴里呢喃着,背在身后的手慢慢握紧。

陈风现在明白了之前那些情绪是来源于哪里,一个身体两个记忆的重合。陈雄虽然不是自己意识上的父亲,但却是这具身体的父亲。

可惜,那个伟岸的男人已经死了,现在尸体只能停留在城守府中,只有等到击退匈奴后才能安葬。想到这里,陈风无声的叹息了一声,他知道这来自于这具身体最深的情感。

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官居丞相的献候陈平后人。献候嫡系一脉传承自陈何一代,因过被废除封国,之后迅速没落,直到传至陈风祖父陈绩才开始好转。

陈绩年轻时被地方举孝廉,后入朝为官,为当时的大将军窦武之幕僚,后因外族频繁袭扰并州边陲地带,被窦武举荐至雁门关镇守,再之后屡立战功受封关内侯,领横边将军为大汉镇守边疆。

祖父战死之后,父亲陈雄子承父业继续戍守边疆,累计军功封至雁门郡太守和骁骑将军,总领雁门郡一十四县兵马政务,因雁门地处边疆而外族又经常劫掠,所以除正常设立的郡兵之外,还设有边军。

陈风不自觉的走到铜镜前,在光滑的镜面上隐约折射出自己的身影,16岁身体已经展开,一身儒衫将身材承托的更为挺拔,胸前的隆起即有力感却又不显臃肿。高挺的鼻梁上剑眉星目,好一个英挺的少年郎。

他虽然年仅16,但官位已至都尉。要说和陈雄没有一点点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但最主要的还是其作战勇猛又总是身先士卒,再加上父亲陈雄的缘故,故而在军中威望很高,大家都尊称一声少将军。

现在父亲陈雄战死,目前雁门关内官职最高的就是他了,所以防卫雁门关的任务他义不容辞。

他看着镜中的自己,想着今天发生的所有经过。如果不是他突然穿越过来,发动了火牛阵,可能现在雁门关已经失守了!

如果雁门关失守,关内的所有人包括自己绝无幸理。那么如果不是自己的突然到来,历史上这些人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

历史的长河中不知道泯灭了多少英雄豪杰,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又能有多少呢!历史上这些为了祖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边疆战士,陈风祖孙三代都是精忠报国之人,但在2000年后竟无人知晓了!

既然自己来到了汉末,来到了这里。无论是天意还是其他什么,那么自己都要好好的活下去,既然继承了这具身体,那么就把他该做的使命和身为汉人的职责完成。

陈风想到这里,眼神更加坚毅。

“上天给了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光和元年么?几年后的黄巾之乱,之后的群雄逐鹿,百年后的五胡乱华……

既然让我以这样的身份出现在这个时代,那么就由我来重启这个时代。”

……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门外由远及近。

陈风望去,进门的是韩庸,也就是在城头上给自己递剑的那名校尉。

只见他还是穿着那件盆领铠,脸上和铠甲上都做了简单的清洗,但那凝固在铠甲上深色的血块还是那么明显。

他的披风已经扯掉了,虽然没有披风的承托,但是整个人依旧给人一种锐利威武的气息,只是此刻韩庸脸上的疲惫却是怎么也遮掩不住!

“少将军,所有将校和士绅已经集结。请你移步前堂”韩庸拱手道。

陈风点了点头,走到韩庸身边,拍了拍韩庸的肩膀道:“辛苦你了,公济!”

韩庸是御史中丞韩馥韩文节之子,字公济。在陈风前世的记忆中,韩馥是冀州牧,但什么时候当上冀州牧的他就不得而知了。只知道目前的韩馥还在汉朝的政治中心洛阳为官。

御史中丞可以说是朝廷的实权大官了,位列少府,下辖治书侍御史、侍御史等官职,秩千石月奉九十斛。虽说比州牧还低了两个级别,但却手握中央实权,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封疆大吏的地位更高。

可以说韩庸出生世家门第,身世也算高贵无比。年仅二十出头的他,本可以在洛阳享受人生,就算成为一个纨绔子弟也属正常。但是韩庸却出现在边陲地区,并且是战事频发的雁门郡边军。

陈风之前的记忆中和韩庸的关系非常好,互相都有过救命之恩。对于韩庸,陈风的感官还是很好的,杀伐果决且富有智谋。身世虽好却毫无纨绔之气,遇事冷静办事利落。

之前记忆的陈风也曾和韩庸交谈过,为什么选择来雁门!韩庸的回复非常霸气:

“扬大汉之威,继陈汤之志,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如此人物,包括陈风的父亲陈雄,都可以说是一代英杰,为何在历史上却没有看到他们呢!陈风如是想到,也许是这场雁门战役吧!

不是自己的到来,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对于这些民族英雄来说,至少这个时代是不够重视的,没于历史尘埃的英雄不知凡几。

既然让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那么这些人的命运,汉人的命运,就由自己来改写吧。

陈风拍过韩庸的肩膀,不待韩庸回话,便大步踏出房间,和韩庸错身的瞬间,陈风眼神是那么的坚定与锋锐。朝着城守府前堂走去。

韩庸有点发愣的看了看自己被拍的肩膀,在回身看着已经大步走出去的陈风的背影,轻轻一笑,摇了摇头也跟了上去。

此时的城守府前堂或坐或站着十几个人,除了几员血染铠甲的校尉外,还有一些身着长袍的乡绅士族。

陈风在城门口一战之后突然晕厥,被送回城守府不久便醒了过来,除了熟悉之前身体的另外一个记忆之外,还在思考着御敌的对策。当陈风醒来的时候,韩庸一直侧立身旁,陈风便让韩庸去召集众人前来议事。

这次匈奴人来的突然,陈雄从雁门郡府阴馆调兵前来支援时,平城、埒县、马邑、强阴等临近雁门关的四座县城已经被匈奴攻陷,周边被摧毁的村庄更是不计其数。整个雁门关里面都是逃难而来的百姓。

这些乡绅士族也在其中。因为在当地或威望较高,或地位较高,所以都被陈风叫到了城守府中。

陈风步入大堂后扫视了众人一眼,便大步向上首位走去。

众人看到陈风进来,连忙作揖道:“少将军”

雁门关城守府的前堂并不大,塞下这十几人后略微显得有点拥挤,但此刻整个大堂内并无一丝声响,每个人都是眉头紧皱,几员校尉更是从眉眼中透着疲惫。

陈风跪坐下后,稍微整理了下衣摆,面部没有任何变化,气定神闲的道:“诸位不必多礼,请入座”

众人在是一揖后,纷纷找位入座。这时韩庸也走了进来,和陈风对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也找了个蒲团就坐。

“诸位,现在大敌当前,我们更需万众一心,现在我们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若在,少不了向朝廷为诸位表功;关若失,吾等之下场我就不必多说了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