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戏侃三国 > 第252章采纳

第252章采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戏侃三国!

前年诸葛亮派遣陈式占领武都、阴平,其实就是为今年的进攻方向埋下伏笔。斜谷、箕谷和子午谷虽然与长安的垂直距离比较近,但是有层峦叠嶂作为天然屏障,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大军进发,不可能不走漏风声,如果魏军据险,不仅难以突破,而且部队极有可能被围歼。并且,粮运及其困难。同时,即使出得谷来,前有坚城,后有深谷,进亦难,退也难,风险巨大。因此,只有远走较为平缓的武都、祁山,出兵陇上,如果能全取陇上天水等郡,因粮于敌,并与塞外柯必能等联络,对长安形成远距离包围的态势,寻机夺取长安将是“先为不可胜而后待敌之可胜”的稳妥之计。

平心而论,诸葛亮为这次北伐做足了功课,先是将武都、阴平收到囊中,为下一步进攻扫清了道路。其次,把位高权重又总是不太听话、同时有一定人脉的李严调到汉中。第三,搜集到能够搜集的兵力和粮草,并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输粮草。第四,联络到了鲜卑的柯必能作为声援,同时,孙权还一直觊觎着合肥。诸葛亮能做的也都做了。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次的北伐已经远非第一次北伐可比。

第一次北伐时候,整个曹丕在位的7年时间,蜀国前半段在和吴国交恶,后半段诸葛亮在平定南方,与民休息。关中地区很久未见兵革。当时曹魏在关中的防备十分薄弱,魏延出子午谷之论还真有出其不意,险中求胜的可能。即便是不采纳魏延的计谋,如果马谡能够在街亭之战中击败张郃,(即便未能击败张郃,和张郃相持,等诸葛亮大军一起来到也好),那时候,南安、天水、安定都投降了诸葛亮,应该能够在陇西扎下脚跟。形势一片大好。可是,马谡……小子!真该杀……

第二次似乎只是一种试探性的进攻,陈仓不下,就草草收兵了。而第三次,基本上就是顺手把手边的馒头吃掉。

截止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北伐,还是第一次和这一次。

但这一次,已经不能够再用魏延的奇袭长安之计了,并且关中曹魏的兵力也非过去可比。双方的边境线也都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

要打破这种均衡,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关于这次北伐的记载,主要见于《晋书》《三国志》《汉晋春秋》《魏略》等有关人物的传记中。但是《晋书,宣帝》与《三国志》《汉晋春秋》以及《资治通鉴》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参见各自的记载,虽然相互之间有缺有漏,甚至相互矛盾,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这场战役的大致经过。

战前魏国由大将军司马懿、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征蜀护军戴凌(黄初元年,因劝谏曹丕不要经常出去玩打猎,而被曹丕给予相当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待遇)率领大军驻扎在长安附近。雍州刺史郭淮驻守陇西。前将军费曜驻守上邽。将军贾栩(应该不是贾诩《资治通鉴》写为贾诩,应当是写错了,文帝时贾诩已经位列三公,并于黄初4年去世,死时77岁)、魏平驻守祁山。

而蜀国则由诸葛亮亲统大军,将领有魏延、吴班、王平(又叫何平)、高翔等,李严在后方负责粮草供应,蒋琬副之。

至于双方投入的兵力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郭冲《五事》甚至说魏国兵力达到30万,不过即使在南朝的裴松之已经说他错误百出,不足为信。个人认为双方大致在10万左右。

战役首先从公元231年2、3月份开始,诸葛亮帅军从汉中出发,西上经过武都,直至魏国前沿据点祁山,开始围攻。

魏军在得知蜀军主力开始进攻祁山后,马上决定司马懿帅军自长安西进陇西,增援祁山;同时令陇右郡的郭淮军增援上邽,确保该二线战略据点的安全。

此时,我想张郃一是因为顾及子午谷和斜谷有可能出现的蜀军,二是对司马懿这个后辈的能力也许不是太放心,三则也许不愿意给司马懿建功的机会,因为曹真刚死,司马懿其时还是名义的帝国第二军人,但张郃却是帝国的第三军人,并且长久以来,张郃就在曹真的手下工作,并在曹真的直接指挥下,击败马谡,从工作关系上看,张郃是属于曹真的人。作为曹真的人,张郃不能不知道曹真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如今自己却又在司马懿手下……

因此张郃建议将部队分为前军与后军,前军前去营救祁山,后军继续驻屯雍州、鹛县一带,以为声援。

如果按照张郃的建议,前去战斗的将是张郃,并且张郃将拥有全部的前线指挥权。而作为大军主帅的司马懿,则只能驻扎在后方。

张郃小看了百变司马懿。

张郃话一出口,就遭到司马懿的否决,他决定亲自带领所有野战主力出击陇西,集中主力迎战蜀军

蜀军得知司马懿大军西进增援祁山以后,除了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祁山要塞以外,大部队迅速北上上邽,企图占领这个战略枢纽。

而此时,又下起了连绵的雨。

这该死的雨,使得双方的战争变成了争夺粮食的竞争。

蜀汉一方由于补给线太长,下雨使道路更加泥泞,木牛流马也举步维艰,粮草难以为继。

这种情况也同样的困扰着魏国人。

关中本来就乏粮,郭淮恩威并用,从胡羌等手中弄来了不少粮食,用来补给司马懿大军,但是,雨也使转运遇到难题。

那么,上邽附近广袤的麦田就成了双方眼中的宝贝啦。

诸葛亮部队前插至上邽附近,开始化整为零,抢收这里的小麦。

眼睁睁地看到城外的小麦被蜀军收割,成为军粮,城中郭淮、戴凌、费曜(共4000精兵)决定提兵打诸葛亮个措手不及。

然而,出城的魏军毕竟人数较少,蜀军分散收麦,但是诸葛亮心细如发,时刻防备着城中的魏军杀出。

等魏军杀出,蜀军一支警戒部队迅速迎战,将魏军杀败。(可惜没能就势拿下上邽,不过也有的说诸葛亮拿下了上邽)

司马懿大军迅速推进至隃糜(陕西千阳),对正在分散收麦的蜀军形成了威胁。

于是,诸葛亮收拢分散的部队,收割了一部分小麦,(剩余的大部分可能被魏军收割,从《魏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以及诸葛亮最后以粮尽而退,似乎能够得出,魏军收割的小麦占大部分)

诸葛亮为迎击司马懿,将部队前进至上邽之东,而此时,司马懿却以险固守,两军只能喊话,打都打不着。

诸葛亮只好帅军往回走。

这是《汉晋春秋》《资治通鉴》的记载。

而《晋书,宣帝》却说,诸葛亮“忘尘而遁”,个人感觉是不合实际的。

这是因为,

一是诸葛亮在此之前从未和司马懿交过手,对于打败马谡的张郃还可能有所忌惮,(见《三国志张郃传》)没有必要对一个从未交过手的人如此这般。

二是诸葛亮夹战胜之威,不可能望尘就跑。

三是从以后张郃以及魏将对司马懿持重的不满分析,诸葛亮是求战不得而退却的,才较为符合事情的发展轨迹。

面对司马懿的大军,诸葛亮求战不得,上邽又踵其后,诸葛亮只好回军,于上邽和祁山之间寻求支点。

如果当时诸葛亮已经拿下了上邽,上邽作为战略支点,应该不会退却。

客观的说,在战役的第一阶段,诸葛亮的蜀军并没有捞到多少便宜:

后面的祁山要塞没有攻破;抢收的麦子也并不很多;上邽也未占领;也未能歼灭司马懿的主力大军。

只是千里游行了一通。

《资治通鉴》记载,这时张郃对司马懿又一次建言献策,说:诸葛亮远来求战不能,以为我军只是为了坚守不战,以老蜀军。这时候,祁山要塞也知道了我救援大军已经来了,一定会士气大振,一时诸葛亮也打不下祁山。现在大军可以屯驻在这里,另外分出一支部队,绕到诸葛亮的背后进行攻击(一是形成夹击之势,二是择机切断粮道)。如果光尾随其后,却不敢接战,将使民心失望。如果诸葛亮背后有我军夹击,并且粮草不继,将很快就会退去。

对司马懿畏敌如虎进行了批评。同时,又一次想独立带兵出战。

司马懿同样没有采纳。

诸葛亮的部队一开始向后撤退,司马懿就开始了追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