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戏侃三国 > 第22章驻军

第22章驻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戏侃三国!

就这样,何进在袁绍、曹操、袁术带兵护卫下,昂首挺胸来到皇宫门口。宫里传出话来,太后召何进议事,其他人不得入内。何进毫不怀疑,孤身一人昂首阔步进入了长乐宫。

等待何进的是张让埋伏好的屠刀,杀猪无数的何进被张让的刀斧手一刀斩落头颅。袁绍在宫门外等的很着急,大呼“请大将军上车!”。太监们把何进的头扔出来,说何进造反,已经诛杀。袁绍再也按耐不住了,带领大军进宫进宫行凶,见太监就杀。十常侍被杀的杀,跑的跑。

袁绍这一宿是杀过瘾了,带人关上宫门,见太监就杀。杀红了眼的军士甚至连何进的弟弟何苗也给杀了。屠杀过后的袁绍不过瘾,又带人去杀十常侍的家属。一夜之间,官军杀了两三万人,很多不长胡子的无辜路人也被杀害。在那样一个恐怖的夜晚,年轻男人想要活命,乖乖的提前脱下裤子让官兵检阅,否则就是个死。

那天晚上,只有两个人干了正事。一个是卢植亲自披坚执锐保护了太后,另一个就是曹操,指挥手下人充当了119的角色,四处灭火。等到太后安全了,火被扑灭了,袁绍的人杀过瘾了。大家忽然发现,皇上没了!大家赶紧请何太后出来主持大局,派人寻觅十常侍余党和皇帝、陈留王的下落。下一节,将讲述袁绍、曹操、董卓之间的故事。

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在这一夜里,汉朝两大势力:外戚和宦官同归于尽。这场政变让袁绍攒足了政治资本,逐渐成为汉朝的理想新贵,风头盖过了袁氏家族所有人,包括那个大老婆生的袁术。在这个血与火淬炼的一夜,袁绍带人杀了个够本,曹操干好了本职工作。等大家忙活完了,发现皇上没了。那么皇上去哪了?

原来紧急情况下,张让、段珪带着皇帝和陈留王冲出洛阳。不料追兵跟的太紧,情急之下张让投河自尽,余者作鸟兽散。皇帝和陈留王藏在河边乱草之中。这一年,皇帝13岁,陈留王8岁。皇帝刘辩自幼养尊处优,陈留王刘协可谓命运多舛。幼年母亲被毒死,后来疼爱自己的父亲去世,再后来疼爱自己的奶奶又被何进害死。一个8岁的孩子经历这么多惨剧,过早的显示出了自己的老诚。比如此刻,陈留王认为在这呆着会被饿死,不如走出去找一条生路。小哥俩往外走,邂逅了前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总算是捡了一条命。后来司徒王允、太尉杨彪、中军校尉袁绍寻到崔毅庄上,保着皇帝和陈留王还京。路上遇到了在渑池按兵不动,听见城中大乱来凑热闹的董卓。

董卓嗅觉的灵敏,让袁绍措手不及。可见董卓早就有探子在洛阳活动,袁绍没想到这边刚出事,转天一大早董卓的兵马就到了。随行官员里,还得是出尽风头的袁绍再次出头。袁绍先拿出皇帝的名头吓唬对方,质问何人敢拦圣驾?董卓是个粗鲁汉子,大吼:“天子何在?”

这太没规矩了,君前失礼啊,算得上欺君之罪,要斩首的。但是人家带着大队人马来,洛阳百官连大气都不敢喘,皇帝也面如土色。袁绍很愤怒,但是琢磨一下还是忍了吧,自己的大队人马没带着,太横的话恐怕不好。但是人家问了,天子何在?大家都沉默仿佛不是那么回事,但是回答他这位就是皇上,仿佛也不大合适。就在这个沉默的气氛下,8岁的陈留王纵马向前,怒斥董卓:问你呢,来者何人?

董卓不认识这个娃娃,自报家门:西凉刺史董卓!陈留王一看这哥们上道,接着问:你是来劫驾还是来保驾?董卓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自然说是来保驾。陈留王一看董卓掉坑里了,马上批评董卓,既然来保驾,怎么见了皇上还不下马行礼?董卓大惊失色,慌忙下马叩拜。陈留王一看董卓服了,接着安慰了他几句。无非是小董忠心可嘉,以后尽力为皇帝尽忠之类。无论是满朝文武还是西凉军官,都服了这位8岁的陈留王,这才是大家风范,帝王气度。

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送皇上和陈留王回宫。但是,仿佛平静的洛阳城暗流涌涌,更大的乱子还在后边。要说起汉朝末年朝政颓废的原因,肯定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导致。但是大家无论是看史书还是小说,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外戚、宦官这俩字眼上,反而忽略的根本问题。汉朝国势日衰的根本原因是专政,不在乎是太监专政还是外戚专政,谁专政都没好处。

不过对于专政者来说,这个feel真的倍爽。汉朝好久都没铁腕君主来扭转这些了,皇帝只能靠着宦官打击外戚,或者靠着外戚制约宦官。如今皇帝只有13岁,身边的宦官和外戚都被杀光了。那么谁来专政,很多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比如袁绍和董卓,都有自己的打算。董卓带大军进洛阳,顿时成了洛阳城最有实力的人。当初何进招来了三路地方部队,东郡太守桥瑁、河内太守王匡听说何进被杀,董卓进洛阳,扭头回到了自己的驻地,只有荆州刺史丁原进了洛阳。至此,洛阳城有了三股较强势力,董卓、丁原、袁绍。其中董卓实力最强,因此董卓横行洛阳,出入皇宫也肆无忌惮。这招来很多人的不满,比如后军校尉鲍信,横竖看董卓不爽。于是鲍信去找袁绍报信,商议干掉董卓。

袁绍此时并不想干掉董卓,董卓在城外可有大量驻军,贸然杀了董卓,军士哗变怎么办?再说了,就得让董卓继续作,作到天怒人怨再跟他分庭抗礼,才能让自己的前途地位再上升一大截。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自己跟董卓拼了,岂不是便宜了丁原。于是袁绍婉拒鲍信的提议。

鲍信并不死心,又去找着了司徒王允。王允不是不想杀董卓,但是自己是文职,不掌兵权,拿什么杀董卓?就算单挑,王允也不是董卓的对手。因此王允敷衍搪塞,不付诸行动。鲍信一看洛阳的官员都太有心眼了,又怕被董卓得到了消息,所以带上本部人马,跑到泰山去了。

董卓最羡慕的就是大将军何进,那才是他的人生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董卓先控制了何进、何苗兄弟俩的部队。然后打算做一件大事:废汉少帝,立陈留王。自古以来,行废立之事不被说成奸臣的,只有伊尹和霍光。董卓这么搞,目的就是立威和翦除异己,成为新的“何进”,从而达到专政的目的。有人说陈留王比汉少帝聪明,董卓此举是忠臣之举。他要是奸臣,为啥不留个好控制的汉少帝,而立一个更聪明的陈留王呢?

这个很好解释,当时皇权旁落,至于皇帝本人是否聪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汉少帝背后还有一个何太后,而陈留王背后的势力早就被何进连根拔起。有太后在,何进都不能完全自己说了算,何况董卓呢。因此董卓的废立之举,完全是针对何氏家族的最后一击,跟皇帝本身的智力没有关系。只不过拿皇帝的智力做文章,说出去好听罢了。事实证明日后的汉献帝比汉少帝窝囊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