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德国现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北洋崛起1920!
一战前德国的经济已经到了瓶颈,无法再度突破。
在英法在非洲再度开拓殖民地,朝着内陆进军的时候,德国的前身普鲁士帝国在打普法战争,普奥战争,普丹战争。
普鲁士在一次次胜利当中,国王加冕成为德意志人的国王,也就有了德意志帝国的称谓。
在此期间,德国对外扩张步步维艰,遇到了跟美国同样的问题。两个在工业革命当中快速崛起的国家,发现自己的工业品没有地方出售。
美国的问题不大,在所罗门主义后,美洲人的美洲变成美国人的美洲。而德国仍就只有本土那么大一块面积。
为了获得更多殖民地,突破经济瓶颈,新生的列强组成了同盟国,在萨拉热窝事件后,与协约国开战。
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俄国变成赤色。德国在失去大波兰,但泽等地之后,经济愈发窘迫。
凡尔赛和约敲定的时候,法国人没能肢解德国,便冲德国要了1320亿金马克的巨额战争赔偿。
而魏玛共和国为了偿还这一笔战争赔款,不断印钱,导致德国国内经济崩溃,通货膨胀的程度不亚于津巴布韦。
“我在德国的时候,一英镑可以兑换三十金马克。现在黑市当中一英镑可以兑换二百金马克。”
两个手握重金的人,对经济不会一无所知。周朝先知道德国经济会恶化到美国投资家大量投资德国企业为止,但在短暂的经济平稳后,席卷世界的大萧条彻底打垮了德国经济,让纳粹党上台成为德国的统治者。
马克斯知道德国经济会恶化,却不知道经济会恶化到什么程度。
“周,如果你愿意接收更多的德国工人,技工。我相信德国的资本家也会考虑来中国投资。”
周朝先摸着下巴:“作为你的朋友,你的建议我会全部通过。我需要技工,你能够提供技工。但作为一个工厂主,我需要降低成本。你知道我的钱都是融资获得的,我必须保证盈利。”
马克斯非常理解,他愿意留在察哈尔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现在拿的工资是大洋,回到国内拿金马克的话,工资会立马缩水十倍。
“我在奉天跟北平都进行过调查,中国现在缺少钢铁企业,没有一系列的衍生企业,关联企业。”
马克斯说的都是他全然陌生的词汇,但他知道:“钢铁是工业的原料,枪炮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不是全部。”
马克斯心里面牵挂着还在远方的家人,他从军多年,当然不指望能够在军队当中一直吃这碗饭。
作为一个容克贵族,他有自己的人脉,也受过高等教育,知道自己面对的人是一个掌握大量资源,且有野心的年轻人。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储备足够多的人才,才能成功。”他承认,看着周朝先意动的样子,趁热打铁:“周,你跟我说过,你最缺的就是时间!”
这句话并非是战场上的流弹,意外撞上了自己的小腿。而是一发冲着自己心脏而来的子弹。
开枪的马克斯知道周朝先的软肋,却不知道它庞大的计划。但爱国者所想的东西,近乎一样。
周朝先想为国家做点事情,马克斯也想对德国做些事情。
这些东西在本质上来说,并无差别。
“机械。”周朝先长长叹了口气,已经看到支票上面的数字都变成大大的0。钱是这样不禁花,做的事情越多,钱就越少。
“马斯克少校,你的提议我大致上同意,但在细节上面还需要一些讨论。这样吧,你现在就去赤城,我需要一个人替我训练军队,不让张副司令的人乱来。”
马克斯诙谐道:“我以为你已经是一个新时代的军人,没想到你也是一个军阀。”
“老马,你需要明白一件事情,无论是在我的国家,还是你的国家,想要做事就得掌握权力。现在你的国家权利掌握在政客的手中,我的国家权利掌握在军阀手中。”
“不对,我的国家掌控者是容克贵族跟商业城市的资本家。”马克斯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深究,他归心似箭,想要将新的好消息送回国内,将和平之后大量闲置的工厂设备,打包送到远东来。
他走出四合院的时候,看着人力车摇动小铃铛快速从自己面前奔走的时候,想到的是吞噬钢铁煤矿的工业巨兽。
“安娜医生,午安。”
他转身过,从脑袋上面摘下帽子,远远打了一招呼之后,便朝着和平饭店而去。
诚然他不喜欢法国佬,但和平饭店的法国风情还不错。
安娜医生点了点脑袋,迈入四合院里面。
门房叨叨咕咕:“这洋婆子也能当医生,不害臊。”
青姑娘见了安娜却是盈盈一礼,将手上的木盆放在窗台底下:“安娜医生,周先生从昨天就在念叨您,我说您没空,他还不乐意,非得见他的救命恩人。”
安娜心情仍旧复杂,冲着青姑娘勉强一笑:“周先生的伤口愈合情况比我想象当中更好,最多一个星期就能下地行走。从他苏醒开始,其实他就不需要我这个医生了。”
青姑娘没听出来安娜语无伦次的话语当中有多少前后矛盾的地方,只是道:“安娜医生您愿意来,我们可高兴了。快里面请,我去准备茶水。”
她在毛巾上面,擦擦湿漉漉的手,飞一般的走了。
留在原地的安娜脚步并无白俄的爽快,反而像极了裹了小脚的江南女子,一点也放不开。
犹豫良久,她才下定决心走入房中。
阳光暖人,周朝先坐在床上,慢条斯理的看着报纸,观察着这个时代人的精神娱乐需求。
新青年仍在影响神州大地上数不清的年轻学子,指引他们走向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随着蔡元培因为五四运动,拒不就任北大校长,越来越多的老师跟辜鸿铭一样,选择离开北大,前往其他地方任教。
其中被拖延薪水的鲁迅先生骂人的本事不断增长,笔名也花样繁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