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观相识语 > 第四百五十五章 应答

第四百五十五章 应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观相识语!

第454章 应答

事实上,此时的诸位大人看李元宁的眼神确实与之前不一样。刚才的一番争论,是真正让他们体会到了王氏太后的胡搅蛮缠和巧舌如簧。

的确,对于百官和朝廷来说,民意是大如天。可王氏太后口中的“民意”显然不是大家认定的那份民意。

在王太后的眼里,只要是支持清和郡主第三关胜出的言论、就是民意。

可偏偏王太后这样自私偏颇的论点,无论他们怎么解释,对方都有反驳他们的理由。若不是顾忌对方的身份和今日的事宜,殿中的一些朝臣都忍不住要开骂或者拂袖而走了。

真是说不清、也说不过啊!

倒是有大臣希望此时此刻,瑾成帝能够出场,毕竟他才是东陵目前的主宰。

但瞧着到目前为止,瑾成帝都还没有开口的意思,众大臣就知道陛下不愿意开口。

当然,众人心里也知道,这样的情形、即使陛下开口了,王氏太后占着嫡母的身份,他也会极其被动。

己方辩不过、陛下又不方便开口,众大臣正焦急的时候,不妨王太后的这把火竟然烧到了监正大人的头上。

一时间,众大臣诧异的同时,又觉眼前一亮。

王氏太后的这番挑拨之言分明是引火上身啊!

这监正大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可不是个任人戳扁揉圆的主。您老言语中的挑拨和挑衅这般明显,这不是上赶子找虐吗?

尤其,回想福德门处、监正大人当众怼自家祖父的那些话语,众位大臣对于李元宁的口才还是非常自信的。

最重要的是,今日情形,王氏太后之所以能稳压他们一头,是因为她始终以她口中的“民意”来反驳他们。

可面对着人家监正大人,王氏太后口中的“民意”却无半点效应。

在东陵百姓和京城百姓的心中,谁能与监正大人争锋?

这样的结果就是,只要监正大人宣称第三关嘉仪长公主胜出、或者在言语上哪怕偏向嘉仪长公主一分,只怕如今支持清和郡主的百姓们便会立时倒戈相向。

至于监正大人有没有可能会偏向王氏太后,很多人倒是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一来是代表着袁家的监正大人不可能与出生于先镇国公的王太后有什么交往;二来是白家是坚定的皇党成员,自认为是白家成员的监正大人应该不会站在白家的对立面。

至于最后一点嘛,监正大人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就该知道如今东陵真正做主的是当今圣上。不说别的,便是因着陛下的那份礼遇和看重,监正大人也该知道如何抉择。毕竟再换一位帝王、谁知道会是怎样的一副形式。

被王氏当众询问,纵然心中腹诽不已,该回答的、李元宁还是会回答的。

且她对王玥彤口中“民意”二字也是颇多不赞同。

所谓的民意、乃是指百姓们普遍存在的思想、意愿和追求。而王太后口中的民意却只是从她自己的利益出发。

因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王氏太后根本不管东陵百姓的利益与死活,十几年前强行发动政变,致使东陵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也因着她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十几年后,王氏太后依然不管不顾好不容易稳定安逸下来的东陵,企图谋君篡位,却不管皇权陡然交替之下的东陵百姓,会遭遇怎样的波动与灾难。

这样的人,李元宁自是无甚好感。

诚然,你王氏太后之所以这样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和委屈。可冤有头债有主,谁伤了你,你就该去找谁,而不是波及旁人,尤其还要拉着整个东陵百姓跟着你受苦遭罪。

当即,李元宁清了清喉咙,语调平缓地开口道:“对于娘娘口中民意的维护,我很赞同。毕竟民意大如天嘛!”说完,她顿了顿、抬眼看了看对面因自己的这句话而嘴角微勾的王玥彤,继续道:“但民意也是有区别的,比如民意的深度与浅度、涉及的广度、影响与意义,这些也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与娘娘的观点还是有区别的。”

说完,李元宁直视着对面的王玥彤,态度半分不让。

有些人的孤傲和自负真正是刻在骨子里的,便如此时的王氏太后,隐忍数十年,却未有所收敛,真以为抓着“民意”二字,自己就会束手束脚、亦步亦趋?

“民意的深度与浅度、涉及的广度、影响与意义?”仿佛是看着深陷自己瓮中的猎物,王玥彤眉梢微挑、眸光冰冷地扫了眼端坐上首神情自若的瑾成帝,及对面目光灼灼盯着自己的李元宁,语气里是愤恨中带着讥讽的意味道:“监正大人年纪轻轻,这番言论倒真是别具一格,哀家倒是想听听这其中的区别与深意。”

在王玥彤看来,李元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番言论,不外乎是因着自己的挑拨之言、想与自己划清界限;可又因着自己口中对于民意的维护,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话语、而想出的推脱之词。

这个丫头,几次三番地助那逆子不说,还多次坏了自己的好事。自己有心想给他们添点堵,不想那逆子不为所动不说,这丫头也是个心里有谱的。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与自己分清界限的同时,竟还说得有模有样。

不过就是所谓的民意,竟还分出个什么深度、浅度、广度不说,还什么影响和意义?

呸!她倒要看看这臭丫头如何地自圆其说!

“所谓国以民为本,百姓的意愿自然重要。”本着你王太后要听,那我就给你讲讲的想法,李元宁开口道:“所谓的深层次民意,乃是指百姓们对东陵、对朝廷根本性的期待…广度民意则是指百姓们对他们自身利益合理化的要求…,而浅度民意则是指百姓对于身边事物一些表象性认知而产生的意愿,这样的意愿也许是正确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也可能是错误的、偏向狭隘、不具备事实依据…”

李元宁说得头头是道,百官们听的频频点头。

的确是这个道理,监正大人简直说到他们心坎里去。王氏太后口中的民意可不就是百姓们对于城西流巷街浮于表面认知而产生的想法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