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魏芳华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勤王驾

第二百一十二章 勤王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王凌似乎总算想明白了,又一次向上位揖拜道:“臣请殿下旨意。”

他已是第二次问郭太后,含义却不一样,这次大概是要听从殿下明确表态的意思。

秦亮也侧头朝向上位,但他没有去看郭太后。虽然郭太后身上每个角落、几乎每一根汗毛,他都很熟悉,但毕竟在人前,要守礼。

郭太后在六安就有了决定、不然她根本不会来寿春。

所以她倒很干脆,开口道:“罪臣司马懿胆大妄为,带兵攻打司马门、抢夺武库,挟持皇帝、矫诏兵変,我才不得已出面。还望王彦云等以社稷为重,勤王讨逆,以清君侧。”

秦亮立刻附和道:“奉殿下诏令,勤王讨逆,以清君侧!”

王凌与王飞枭揖拜道:“臣等奉诏!”

郭太后道:“大魏有尔等忠臣良将,国家社稷幸甚。”

三人再次拜谢。这时王凌才转头道:“汝外舅与四叔还在洛阳,且此事还得再找汝表叔商议。”

王广等是秦亮的长辈、令君的生父,秦亮没有资格说为了大局、让王广等自己想办法,只有王凌才能如此决定。

其实事到如今,除了让王广自己跑路、还有什么办法?不起兵的话,等灭族,他们也得死。起兵反而有机会活,因为王家在外面还有大军,司马懿急着杀王广、只有负作用。

于是秦亮没回应,径直转身从行囊里拿出了一副地图。

他展开地图,起身放到王凌父子跟前,指着图道:“外祖请看。勤王军先要做的,应是出其不意、尽快拿下乐嘉汝阳二城。”

王凌也是打过很多仗的人,军事才能可能不是很出众,却有丰富经验。有人阐述,他必定能明白。

秦亮便接着说道:“扬州是四战之地,绝非久守之地,我们先要打出去、以便扩大腾挪纵深。乐嘉(周口市附近)紧靠颍水西岸,拿下乐嘉,则可遏制敌军沿颍水南下、防止我军被向南挤压。

讨虏渠是文皇帝时期开凿、连接汝水和颍水的水路。汝阳则遏制讨虏渠水路,占据汝阳,即可切断敌军从汝水流域向颍水快速调兵的路线。

这两地又相隔不远,都位于颍水以西、讨虏渠以南,还能互为犄角,相互策应。遏制此地,先我军就不可能速败,勤王军一时半会便展开成势了。”

秦亮继续道:“另外我们也无法困守扬州一地,没有后方支援,粮食维持不了十余万大军人吃马嚼。

乐嘉南面的南顿县、颍水对岸的陈县,有最近几年新辟屯田积攒的大量粮食。仆从校事府等各处的庞杂消息中推测,单是这两个城的存粮,起码就有上千万石!若是第一步顺利拿下这片地区,那我们十万大军、至少半年的粮草都够了。

战至关重要,但胜负不在厮杀,而在于突袭,必须要比洛阳军队更快到达目标城池。否则司马懿的人马先到达乐嘉,挡住了我军的步伐,那么情势便会急转直下、从主动变为被动。能否拿下,就看谁的动作快,看我们起兵消息会不会提前泄露了。”

那些屯田是邓艾的主意、司马懿做的决策,积攒了大量粮食是为了打吴国,却没有放在前线,司马懿确实还是比较鸡贼。

王凌皱眉权衡了一会,咬牙道:“召集诸将歃血誓师之前一天,派亲信去洛阳,叫汝外舅设法逃走。”

有了王凌的态度,秦亮终于说起了这事:“遵从外祖之意,兵之前、提前一天派人。我们先做的不是召集大军,而是调出手里能机动的军队、率先出击,然后再调集屯卫。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外祖、诸葛将军手里(王凌都督扬州诸军事,诸葛诞带的几千人、兵权也在王凌之手),在寿春至少有三万多中外军,表叔在平阿有一万多兖州中外军。仆手里能立刻出动近六千戍卫的私军、屯兵。加起来有五万精锐,第一批人马不用全部出动,也足够拿下那些县城、小城了。”

王凌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说道:“甚好。”

二叔王飞枭也道:“仲明是能以五百抵挡数万大军的人,我信得过他。”

王凌道:“接下来、我们应先把令狐愚叫到寿春议事。我便称身体有疾,叫他来一趟。”

秦亮点头道:“殿下当众诏令勤王之前,便只有我们六个人知情,无论是心腹、还是亲信,都不用告知。司马懿凊算大将军府的人,令狐表叔不可能自觉没事,所以令狐表叔必定会同意起兵。”

王凌皱眉道:“我们起兵之后,司马懿仍会诛灭曹昭伯等人?”

秦亮道:“不管怎样,司马懿都会杀大将军府的人,说不定现在就开杀了!”

他想了想接着说道:“司马懿想尽快控制洛阳,诛灭大将军等是最快的办法,立刻就能震慑朝野。否则大将军府提拔了那么多人,很多都是出身卑微的官吏,只要大将军不死、他的征治生涯其实还没结束,对司马家隐患极大。司马懿怎能放过大将军?

而且司马家若不迅速恐|吓住朝廷诸臣,大伙一

个上书、让已经元服大婚的皇帝亲政,先想收拾司马家的人就是皇帝。皇帝虽然年轻,但若有了机会、真的可能在司马懿后面干出点什么事来。做掉司马懿、陛下就可能是实权皇帝了,誘惑极大。大战在即,司马懿绝不会允许后方放着巨大隐患。”

几个人说到这里,王凌等遂躬身面向上位。

郭太后的声音道:“便依秦仲明谋划行事。”

三人一起拜道:“喏。”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三人便拜别了郭太后。秦亮跟着王凌父子、一起退出房间。

走到檐台上,王凌又回头看了一眼,沉声道:“我重新腾出一处密实的庭院,让殿下居住。”

秦亮道:“外祖所虑,甚是周全。”

春雨仍然笼罩在庭院中,三人不约而同地在檐台上站了一会,一起看雨,又好像什么也没看。大概只是因为事情突然,他们都没完全回过味来,这时才冷静下来、体会着处境。

王飞枭沉吟道:“各地都督大将,将会如何选择?”

秦亮道:“外祖与很多人都关系匪浅,但前期不要指望他们,大多人必定会先观望、谁赢帮谁。等起兵之后,我们再联络尝试拉拢为好。”

王凌转头看了秦亮一眼,不知何意,或许是那句“谁赢帮谁”有点刺耳。道理是那样,说出口确实有点不中听。

檐台上的人忽然陷入沉默。外面细雨的微弱声音,倒更加清晰。

庭院里潮濕的草木,加上蒙蒙雨幕的隔离,绿意也不再显眼。阴雨的光线、古朴的建筑,一切仿佛都是灰蒙蒙的颜色,没有多少春天的气息,看起来与秋季的景色也没啥区别。

前景依旧不明朗,甚至如同此时的颜色一般黯然。

不过秦亮的感觉、竟比以前舒坦了很多。因为不管结果如何,起码不用再纠结了,有时候最耗费心力的事、其实是跟自己较劲。

秦亮开口道:“仆请回六安一趟,把令君接来寿春居住。”

王凌点头道:“好。”

昨夜没叫令君等人一起北上,还是不想让王凌等人感觉、秦亮与郭太后的关系过于亲密。

不过王凌与王飞枭应该都知道轻重缓急,这会最重要的事、不是好奇打听郭太后一年来的经历,而是能得到郭太后的支持。于是他们并未多问。

……

……

(感谢书友“书友简”的盟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